第523页
偏他们几个也都跟大哥弘智学,生了儿子直接送进宫放到瑾瑶这里养。
这下好了,二十二个堂兄弟跟亲兄弟一般养大,淘气一起淘气,闯祸也一起,瑾瑶看到这群小子都忍不住头疼。
终于没忍住将几个儿子叫了过来:
“你们怎么只想着将儿子送来,没人将女儿送过来?谁愿意整天见这些淘小子?你们额娘我喜欢香香软软听话的小姑娘!!”
弘智忙哄他额娘:
“额娘别急,姑娘有呢,明儿我和弟弟们将家里的姑娘们都带来给您挑,您瞧中哪个就养哪个!”
瑾瑶拍额头:
“都被这群小子气糊涂了,我才不养那么多孩子了,别带来了,叫她们额娘自己养着吧。”
萱琦和姬兰嫁的人家都不算是有多深底蕴的人家,并非八大姓氏的。
人是四爷在她们十二岁上时挑出的几个家风好的重臣家中杰出少年,叫他们在宫里、宫外找机会接触几年过后,双方都同意了方才指婚的。
比如姬兰嫁的这个,家里有祖训,四十无子方可纳妾!
只凭这一条家规,四爷和瑾瑶就满意无比。
他们家里几乎没有老姨娘,人口简单全是嫡出。
萱琦嫁的是武将世家,算是舅舅年羹尧的下属,家里人性格都很大方,不拘小节。
能娶这两个嫡出公主,对对方来说都是意外之喜,态度非常认真。
瑾瑶果然好了不少,女儿一生的大事,她可不得亲自张罗着,不然哪能放心。
嫁妆早就准备好的,丰厚到没人敢比。
不会叫人意外,真叫人吃惊的是瑾瑶打破了祖宗规矩,竟没有安排试婚格格,公主府的嬷嬷们也是定下规矩,敢对公主不敬拦着不让见驸马直接打死!
对频频叮嘱两个女儿,尤其是性子柔顺的姬兰,哪个敢对你不敬直接打死了再报内务府就是,有额娘在不怕事大,就怕被人欺负了还忍下。
两个女儿一边一个抱着她的手臂和她撒娇,叫她非常的不舍,真不想嫁,可惜年纪确实不小了,不能再留。
就这样,两个女儿相隔十天风光大嫁。
外嫁的公主能回来的都回来参加婚礼,连给瑾瑶请安。
借宁楚格的光,所有嫁去蒙古的格格们在夫家地位都变高了,回京也不像从前那样困难了,一道折子回去,上面允了便会叫礼部官员或者其娘家人去接,便能回来了,这样二三年或者有大事时她们都能回京。
也是到了这时瑾瑶才知道,嫁去科尔沁部的四格格竟然没了。
大喜的日子自然不能因为这事被搅了兴致,所有人都只轻描淡写地带过,对那个并没有多深印象的四公主又能有什么感情。
只除了一个人,一个被众人遗忘的人,一个刚进宫还没开始享福便替太后出家的人--那拉氏。
那拉氏身子向来不好,没想到竟然这么能熬,竟将自己的女儿都熬死了,才不甘地咽下最后一口气。
瑾瑶送完两个女儿心里终是不舒坦,再次病倒了。
四爷急得直叹气,捏了捏瑾瑶消瘦的脸颊:
“看来只能出去走走了,只盼你这身子受得住才行。”
瑾瑶没什么力气,但精神尚好:
“出去定然能好的,我男人为了我皇位都不要了,还能不好?”
这话怎么就听起来那么别扭呢?
四爷想了想还是笑了。
苏培盛和高无庸都留给了弘智,用与不用全凭他自己。
弘智思索了下,将苏培盛推了回去:
“阿玛习惯了苏公公的伺候,还是留在您身边比较好,高公公这些年一直在宫里做掌事,留他也是一样的。”
苏培盛脸色不是太好看,他这是被小主子嫌弃了?
高无庸跟了瑾瑶二十多年,如今这一分开怕是再不能在主子身边伺候了,满脸泪痕地行了大礼,作别旧主。
旧主对他有恩,他一定会全心全意地伺候新主子的,他们一家蒙主子恩典如今过得比大多数官宦人家都要荣耀,全赖主子恩典!
孙嬷嬷和采拮跟着伺候她,其他人瑾瑶没带,想要从下面的人里挑一些便是。
洗去铅华的夫妻二人乘坐一辆简单的马车带着几个护卫家人便开始了漫游之旅。
刚出京城,瑾瑶就开始想念儿孙了。
迟疑地看向四爷:“要不,咱们在庄子上住几天就回去瞧瞧?”
四爷看着书,余光都没转一下:
“庄子上的景都瞧了几十年了,早腻了,到处走走换换眼界。”
退位后他倒是出乎意料的心平气和。
瑾瑶:……
她想到弘智,便想到前天晚上他过来请安时说的话。
当时弘智和她商量,问能不能叫布日古德尚主。
他的长女只比外甥布日古德小三四岁,倒是相配。
瑾瑶叹息地摇头:
“他是你亲外甥,不管尚不尚主,你都会照应他,实没必要。你和你姐姐可是嫡亲的姐弟,他们俩的血缘关系太近了,不好!”
便是布日古德在瑾瑶身边长大也改变不了他是蒙古人的事实,长到十四岁便回了扎鲁特部接掌汗位。
许是在皇宫长大的原因,这小子心里的弯弯绕绕还真不少,生怕离了外祖母和舅舅身边会感情生疏,便想娶表妹维持感情。
--
这下好了,二十二个堂兄弟跟亲兄弟一般养大,淘气一起淘气,闯祸也一起,瑾瑶看到这群小子都忍不住头疼。
终于没忍住将几个儿子叫了过来:
“你们怎么只想着将儿子送来,没人将女儿送过来?谁愿意整天见这些淘小子?你们额娘我喜欢香香软软听话的小姑娘!!”
弘智忙哄他额娘:
“额娘别急,姑娘有呢,明儿我和弟弟们将家里的姑娘们都带来给您挑,您瞧中哪个就养哪个!”
瑾瑶拍额头:
“都被这群小子气糊涂了,我才不养那么多孩子了,别带来了,叫她们额娘自己养着吧。”
萱琦和姬兰嫁的人家都不算是有多深底蕴的人家,并非八大姓氏的。
人是四爷在她们十二岁上时挑出的几个家风好的重臣家中杰出少年,叫他们在宫里、宫外找机会接触几年过后,双方都同意了方才指婚的。
比如姬兰嫁的这个,家里有祖训,四十无子方可纳妾!
只凭这一条家规,四爷和瑾瑶就满意无比。
他们家里几乎没有老姨娘,人口简单全是嫡出。
萱琦嫁的是武将世家,算是舅舅年羹尧的下属,家里人性格都很大方,不拘小节。
能娶这两个嫡出公主,对对方来说都是意外之喜,态度非常认真。
瑾瑶果然好了不少,女儿一生的大事,她可不得亲自张罗着,不然哪能放心。
嫁妆早就准备好的,丰厚到没人敢比。
不会叫人意外,真叫人吃惊的是瑾瑶打破了祖宗规矩,竟没有安排试婚格格,公主府的嬷嬷们也是定下规矩,敢对公主不敬拦着不让见驸马直接打死!
对频频叮嘱两个女儿,尤其是性子柔顺的姬兰,哪个敢对你不敬直接打死了再报内务府就是,有额娘在不怕事大,就怕被人欺负了还忍下。
两个女儿一边一个抱着她的手臂和她撒娇,叫她非常的不舍,真不想嫁,可惜年纪确实不小了,不能再留。
就这样,两个女儿相隔十天风光大嫁。
外嫁的公主能回来的都回来参加婚礼,连给瑾瑶请安。
借宁楚格的光,所有嫁去蒙古的格格们在夫家地位都变高了,回京也不像从前那样困难了,一道折子回去,上面允了便会叫礼部官员或者其娘家人去接,便能回来了,这样二三年或者有大事时她们都能回京。
也是到了这时瑾瑶才知道,嫁去科尔沁部的四格格竟然没了。
大喜的日子自然不能因为这事被搅了兴致,所有人都只轻描淡写地带过,对那个并没有多深印象的四公主又能有什么感情。
只除了一个人,一个被众人遗忘的人,一个刚进宫还没开始享福便替太后出家的人--那拉氏。
那拉氏身子向来不好,没想到竟然这么能熬,竟将自己的女儿都熬死了,才不甘地咽下最后一口气。
瑾瑶送完两个女儿心里终是不舒坦,再次病倒了。
四爷急得直叹气,捏了捏瑾瑶消瘦的脸颊:
“看来只能出去走走了,只盼你这身子受得住才行。”
瑾瑶没什么力气,但精神尚好:
“出去定然能好的,我男人为了我皇位都不要了,还能不好?”
这话怎么就听起来那么别扭呢?
四爷想了想还是笑了。
苏培盛和高无庸都留给了弘智,用与不用全凭他自己。
弘智思索了下,将苏培盛推了回去:
“阿玛习惯了苏公公的伺候,还是留在您身边比较好,高公公这些年一直在宫里做掌事,留他也是一样的。”
苏培盛脸色不是太好看,他这是被小主子嫌弃了?
高无庸跟了瑾瑶二十多年,如今这一分开怕是再不能在主子身边伺候了,满脸泪痕地行了大礼,作别旧主。
旧主对他有恩,他一定会全心全意地伺候新主子的,他们一家蒙主子恩典如今过得比大多数官宦人家都要荣耀,全赖主子恩典!
孙嬷嬷和采拮跟着伺候她,其他人瑾瑶没带,想要从下面的人里挑一些便是。
洗去铅华的夫妻二人乘坐一辆简单的马车带着几个护卫家人便开始了漫游之旅。
刚出京城,瑾瑶就开始想念儿孙了。
迟疑地看向四爷:“要不,咱们在庄子上住几天就回去瞧瞧?”
四爷看着书,余光都没转一下:
“庄子上的景都瞧了几十年了,早腻了,到处走走换换眼界。”
退位后他倒是出乎意料的心平气和。
瑾瑶:……
她想到弘智,便想到前天晚上他过来请安时说的话。
当时弘智和她商量,问能不能叫布日古德尚主。
他的长女只比外甥布日古德小三四岁,倒是相配。
瑾瑶叹息地摇头:
“他是你亲外甥,不管尚不尚主,你都会照应他,实没必要。你和你姐姐可是嫡亲的姐弟,他们俩的血缘关系太近了,不好!”
便是布日古德在瑾瑶身边长大也改变不了他是蒙古人的事实,长到十四岁便回了扎鲁特部接掌汗位。
许是在皇宫长大的原因,这小子心里的弯弯绕绕还真不少,生怕离了外祖母和舅舅身边会感情生疏,便想娶表妹维持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