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酌定后,沈馥之终还是觉得,自己作为唯一的娘家人,太委屈了姚欢。
她遂与苏颂和邵清道:“听闻子由学士嫁女,卖了一块江南的产业,嫁妆五千贯。我们自比不得子由学士家,却也不好看着小夫妻两个过得紧巴巴的。故而,我与外子商量过了,邵姑爷的聘礼,也就是在纳币(三礼第二个环节)那日来青江坊走一走,莫教街坊四邻觉得古怪,但回头,这一千贯,我们还是交给欢儿。”
苏颂闻言,不免感慨:“城中坊间,有几位娘家长辈,能作你们的想法。司马文正公(指司马光)那古板的牛脾气,老夫素来吃不消,但他生前,痛斥国朝以财论亲的那些话,倒还不错。有女之家,先问聘财多少,将亲闺女视同待价而沽的物件,这与前朝庸侩贩售奴婢,有何区别,岂是体面作派!”
邵清忙接过话茬道:“姨父姨母这般体恤我俩,自是我俩的福气。但那市井或田舍之间,有些父母,体弱力衰,拿了聘礼是作养老之资。有些父母,非官非商,岁入贫瘠,拿了给长女的聘礼,是用作幼子娶妇时的聘礼。世态万象,各家有各家的不易。”
他顿了顿,看姚欢一眼,继续道:“将来汝舟娶妇的聘礼,自也应由我二人来办。”
姚欢委实一愣。
这人心真细,连这都想到了。自己最多,也就是每年去付个弟弟的学费……
苏颂转了笑颜,对沈馥之和蔡荧文道:“你们听听,这甥女婿的性子多厚道。”
几位长辈,都是过来人,明白接下来到了“相看”的环节,皆知趣地站起来。
“吾等先走咯,你们插簪吧。”
雅间的门掩上,邵清刚掏出簪子,姚欢就“扑哧“一声笑了。
她心里忍不住开一句弹幕:都那么熟了,再来补一轮北宋版的相亲,有点多余啊。
邵清却仍轻柔地扶着她的肩头,细看了好几个位置,才将那支莲瓣錾凿金簪,插在姚欢的发髻边上。
他去拿来樊楼掌柜事先备好的铜镜,摆在姚欢面前。
“可喜欢这个花式?”
“喜欢啊。不明觉厉。”
姚欢伸出食指,拨弄着簪头金莲道。
“什么?什么叫不明觉厉?”
“就是,不晓得这些花瓣怎么做的,竟能像蝴蝶翅膀一样动起来,只觉得技法超群,不明觉厉,献上膝盖。”
“你这些词真好,像六朝骈文。”
“我也这般觉得,还是贩夫走卒都能听懂的骈文。不像方才苏公和我姨父念的那些,除了钱的数目,我真是听得一头雾水。”
邵清大笑,从身后揽住心爱的女子,看着她映在铜镜里的可爱容颜,迎上她的盈盈目光,温言道:“月老当真是眷顾我二人的。所谓相看两不厌,我二人,是先有‘两不厌’的相处,才有今朝这‘相看’。”
姚欢贴着男子的颌骨胡须下温热的脖颈处,喃喃道:“嗯,如此一来,这簪子,你才插得真心,我也戴得欢悦。”
二人依偎片刻,姚欢忽地想起一事,问邵清:“亲迎那日,有些什么礼数?”
邵清懵然:“我也是头一回娶妻,不甚清楚。拦门?做催妆诗?坐床撒帐,开襟拔花?”
姚欢暗道,听起来都好无聊。
她于是转头,央邵清道:“古人是人,我们也是人,古人能制旧礼,我们制个新礼吧?亲迎那日做什么,我来想一想,好不好?”
邵清抬手,将姚欢头上的簪子又正了正,应道:“都依你,你喜欢就好。”
姚欢莞尔:“好,我这便下楼,与樊楼掌柜去议一议。”
第322章 礼成(下)
初冬,过了申时,原本瓦蓝瓦蓝的天空,就被西边的绯红云霞,映出另一番瑰丽旖旎来。
今日,稳坐开封城酒楼正店头把交椅的樊楼,整个一层,都被包下了,不接散客。
楼前的绢纱欢门边,泥金红纸上,酽墨书写着“但令人饱我愁无,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两句词,分别来自苏轼在不同时候写的两首《浣溪沙》
落款处则是“苏辙喜贺佳侣”
一旁立着半人高的大号食屉似的竹箧,每层都装满了夏秋鲜果新腌渍的蜜饯。
樊楼伙计守着这摊头,却不是要卖货收钱,而是将五颜六色的蜜饯果子,分给闻讯聚来的娃娃们吃。
路过的士庶好奇打听:“贵店今日,有何好事?”
伙计道:“是一对新人的亲迎之仪,客官将酒席办在吾家。”
“啊?亲迎不是将新娘子接去夫家么,怎地于外头的酒楼开宴?”
伙计殷殷一笑,嘴皮利索得像快刀切葱:“客官,京城有几家的宅院,能比得宰相府邸那般宽敞的?小门小院地挤着,螺蛳壳里做道场,倒不如在这大街上的正店里宴客。譬如吾家,门面气派,菜式又是开封城数一数二。诸位容小的吹个牛皮,待今日这桩连端明殿大学士都来捧场的亲迎喜事办过之后,只怕要定我樊楼婚宴的客官,须排到东华门去。”
“如果出来吃酒,新娘子也在?成何体统!”
“噫,爷这话说得!就是办在外头,新娘子才愿意。里头帘子隔着呢,还有女傧相陪着,有何不妥?宴席散后,宾客自便,喜车将人接走,还免了寻常亲迎之礼中从路上闹到闺房的喧哗失态场面,客官说说,是不是更成体统?”
--
她遂与苏颂和邵清道:“听闻子由学士嫁女,卖了一块江南的产业,嫁妆五千贯。我们自比不得子由学士家,却也不好看着小夫妻两个过得紧巴巴的。故而,我与外子商量过了,邵姑爷的聘礼,也就是在纳币(三礼第二个环节)那日来青江坊走一走,莫教街坊四邻觉得古怪,但回头,这一千贯,我们还是交给欢儿。”
苏颂闻言,不免感慨:“城中坊间,有几位娘家长辈,能作你们的想法。司马文正公(指司马光)那古板的牛脾气,老夫素来吃不消,但他生前,痛斥国朝以财论亲的那些话,倒还不错。有女之家,先问聘财多少,将亲闺女视同待价而沽的物件,这与前朝庸侩贩售奴婢,有何区别,岂是体面作派!”
邵清忙接过话茬道:“姨父姨母这般体恤我俩,自是我俩的福气。但那市井或田舍之间,有些父母,体弱力衰,拿了聘礼是作养老之资。有些父母,非官非商,岁入贫瘠,拿了给长女的聘礼,是用作幼子娶妇时的聘礼。世态万象,各家有各家的不易。”
他顿了顿,看姚欢一眼,继续道:“将来汝舟娶妇的聘礼,自也应由我二人来办。”
姚欢委实一愣。
这人心真细,连这都想到了。自己最多,也就是每年去付个弟弟的学费……
苏颂转了笑颜,对沈馥之和蔡荧文道:“你们听听,这甥女婿的性子多厚道。”
几位长辈,都是过来人,明白接下来到了“相看”的环节,皆知趣地站起来。
“吾等先走咯,你们插簪吧。”
雅间的门掩上,邵清刚掏出簪子,姚欢就“扑哧“一声笑了。
她心里忍不住开一句弹幕:都那么熟了,再来补一轮北宋版的相亲,有点多余啊。
邵清却仍轻柔地扶着她的肩头,细看了好几个位置,才将那支莲瓣錾凿金簪,插在姚欢的发髻边上。
他去拿来樊楼掌柜事先备好的铜镜,摆在姚欢面前。
“可喜欢这个花式?”
“喜欢啊。不明觉厉。”
姚欢伸出食指,拨弄着簪头金莲道。
“什么?什么叫不明觉厉?”
“就是,不晓得这些花瓣怎么做的,竟能像蝴蝶翅膀一样动起来,只觉得技法超群,不明觉厉,献上膝盖。”
“你这些词真好,像六朝骈文。”
“我也这般觉得,还是贩夫走卒都能听懂的骈文。不像方才苏公和我姨父念的那些,除了钱的数目,我真是听得一头雾水。”
邵清大笑,从身后揽住心爱的女子,看着她映在铜镜里的可爱容颜,迎上她的盈盈目光,温言道:“月老当真是眷顾我二人的。所谓相看两不厌,我二人,是先有‘两不厌’的相处,才有今朝这‘相看’。”
姚欢贴着男子的颌骨胡须下温热的脖颈处,喃喃道:“嗯,如此一来,这簪子,你才插得真心,我也戴得欢悦。”
二人依偎片刻,姚欢忽地想起一事,问邵清:“亲迎那日,有些什么礼数?”
邵清懵然:“我也是头一回娶妻,不甚清楚。拦门?做催妆诗?坐床撒帐,开襟拔花?”
姚欢暗道,听起来都好无聊。
她于是转头,央邵清道:“古人是人,我们也是人,古人能制旧礼,我们制个新礼吧?亲迎那日做什么,我来想一想,好不好?”
邵清抬手,将姚欢头上的簪子又正了正,应道:“都依你,你喜欢就好。”
姚欢莞尔:“好,我这便下楼,与樊楼掌柜去议一议。”
第322章 礼成(下)
初冬,过了申时,原本瓦蓝瓦蓝的天空,就被西边的绯红云霞,映出另一番瑰丽旖旎来。
今日,稳坐开封城酒楼正店头把交椅的樊楼,整个一层,都被包下了,不接散客。
楼前的绢纱欢门边,泥金红纸上,酽墨书写着“但令人饱我愁无,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两句词,分别来自苏轼在不同时候写的两首《浣溪沙》
落款处则是“苏辙喜贺佳侣”
一旁立着半人高的大号食屉似的竹箧,每层都装满了夏秋鲜果新腌渍的蜜饯。
樊楼伙计守着这摊头,却不是要卖货收钱,而是将五颜六色的蜜饯果子,分给闻讯聚来的娃娃们吃。
路过的士庶好奇打听:“贵店今日,有何好事?”
伙计道:“是一对新人的亲迎之仪,客官将酒席办在吾家。”
“啊?亲迎不是将新娘子接去夫家么,怎地于外头的酒楼开宴?”
伙计殷殷一笑,嘴皮利索得像快刀切葱:“客官,京城有几家的宅院,能比得宰相府邸那般宽敞的?小门小院地挤着,螺蛳壳里做道场,倒不如在这大街上的正店里宴客。譬如吾家,门面气派,菜式又是开封城数一数二。诸位容小的吹个牛皮,待今日这桩连端明殿大学士都来捧场的亲迎喜事办过之后,只怕要定我樊楼婚宴的客官,须排到东华门去。”
“如果出来吃酒,新娘子也在?成何体统!”
“噫,爷这话说得!就是办在外头,新娘子才愿意。里头帘子隔着呢,还有女傧相陪着,有何不妥?宴席散后,宾客自便,喜车将人接走,还免了寻常亲迎之礼中从路上闹到闺房的喧哗失态场面,客官说说,是不是更成体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