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越好笑不已,“白爷爷都这么说了,我一定听话。”
第3661章 番外 故友重逢
白雍满意的点点头,随着马车一路往城里走去。
只不过眼看着再过一条街就到侯府了,蔡越却频频往后看,眉头微微的拧着,似乎在思索的模样。
白雍顿时乐了,“怎么快到家,你却愁眉苦脸起来了?”
“不是,我方才好像看到几个熟人了,只是不太确定。”
白雍摆摆手,“那你就去确认一下,我这里不用你跟着,这都快到了,你也该放心了,我们这就去侯府。”
蔡越想想也是,老爷子身边跟着的护卫不少,安全肯定没什么问题的,更何况,也就几步路的距离了。
“那行,白爷爷,我过去看看,你记得不要在街上逗留,早点回侯府,表叔表婶他们都担心着的。有什么事也得先回家报个平安,等休息好了,明日再出府玩也不晚。”
白雍愁的不行,这小子怎么这么婆婆妈妈的,跟个老妈子似的,怪不得到现在也没找到媳妇。
可转念一想,自家那个大曾孙白阳,也没找着媳妇。
愁人,真是愁人,两孩子也太不争气了。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忙你的去吧。”然后赶紧对赶车的车夫说道,“走走走,赶紧的,我耳朵开始嗡嗡嗡的了。”
马车这才往前驶去,蔡越目送了片刻后,这才转过身,朝着方才看到的几个人走去。
那几个人正拧着眉,似乎愁眉苦脸的说着什么,站在一条巷子口。
蔡越离得他们五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打量他们一眼道,“赵景??”
听到自己的名字,赵景几人豁然扭过头来,对上蔡越那张有些眼熟的脸,懵了懵。
好一会儿,赵景才瞪大了眼睛,有些激动的喊道,“阿,阿越?你是蔡越?”
蔡越顿时高兴起来,笑道,“还真的是你们啊,刚才我还以为自己眼花了。”
“阿越,你怎么在这?哦哦哦,对,我差点忘记了,你本来就该在这的。太好了,我们终于又见面了。”
赵景身边的范倚林也冲了过来,猛地一下拍在蔡越的肩膀上,“你小子,都长这么高了?我刚才都差点没认出来。”
“这么多年没见,我总要有变化的,不然不是白吃饭了吗?”蔡越当年入靖平县县学的时候,是县学里最小的学子,才八岁,离开时也不过十二岁而已。
而赵景范倚林他们要比他大上七八岁,他们的面貌改变不是很大,所以蔡越远远的看见了还能认出来。
从靖平县回来也有七年了,没想到他们会在这样的状况下重逢。
蔡越眼看着面前的几人,他们一行六人,除了赵景和范倚林之外,还有方崇骏,以及一个年纪大概十四五岁的少年,这人蔡越没见过,倒是不认识。除此之外,还有范倚林以及那少年带着的两个小厮。
故友重逢,蔡越也难免激动不已,“你们什么时候来的宣和府?就你们六个人吗?”
“是啊,就我们六个,大概一个时辰前进的城。”范倚林回答。
第3662章 番外 包袱被偷
赵景他们几个是一路游历过来的,最终抵达宣和府,到天海书院进学。
当年邵青远就说过,谁在考秀才的时候中了案首,他就给谁举荐信,让其来天海书院读书。
这给了赵景这样的寒门子弟极大的动力,过了两年,赵景在院试当中一举拿下案首的头衔,狠狠的给靖平县,给邵青远长了脸,争了光。
邵青远也遵守承诺,在举荐信上盖了章,交到了赵景的手里。
不过当时因着赵景家里条件有限,以及一些现实因素的考虑,赵景没有前往宣和府,反而去了洛州府府城求学。
后来邵青远走了,齐庭上任,那时候的靖平县已经在邵青远的带领下脱贫致富,县学也不需要再向当地的富户要赞助,甚至有能力给寒门学子提供舒适的环境。
尤其齐庭家学渊源,从小受到祖父齐山长的影响,在靖平县经济平稳发展之后,开始大力扶持教育,县学的学子比一开始增长了一倍有余。夫子更是从其他地方挖了好几个过来。
当然,这些都是新进学的学子享受到的资源,像范倚林这样的‘前辈’,因着以前县学贫困,夫子都没两个,就算他们有心上进也一直没能在科举当中取得好成绩。
直至齐庭上任第三年,范倚林和方崇骏才考上了秀才,名次倒是不错,但却不像赵景那样,是院案首。
但齐庭还是给两人写了举荐信,若他们想去天海书院求学,随时都可以。
两人没有第一时间就收拾行李出发,反而又等了两年,直至去年他们才决定一边游历一边朝着宣和府而来。
当时赵景在府城读书已有六七年了,他这人刻苦,去年考中了举人,尽管名次靠后,却也已经是个实实在在的可以当官的举子了。
中了举人,赵景也打算往天海书院过来,洛州府的府学毕竟比不上天海书院,赵景觉得是时候拿着邵青远的举荐信出发了。
于是三人约好了结伴同行,彼此也好有个照顾。
至于另外一位蔡越不认识的少年学子叫任放,他倒不是洛州府人,反而是宣和府下辖一个县城里来的。是赵景他们半路上碰到的,也是秀才,读书很厉害,就是人有点呆。
--
第3661章 番外 故友重逢
白雍满意的点点头,随着马车一路往城里走去。
只不过眼看着再过一条街就到侯府了,蔡越却频频往后看,眉头微微的拧着,似乎在思索的模样。
白雍顿时乐了,“怎么快到家,你却愁眉苦脸起来了?”
“不是,我方才好像看到几个熟人了,只是不太确定。”
白雍摆摆手,“那你就去确认一下,我这里不用你跟着,这都快到了,你也该放心了,我们这就去侯府。”
蔡越想想也是,老爷子身边跟着的护卫不少,安全肯定没什么问题的,更何况,也就几步路的距离了。
“那行,白爷爷,我过去看看,你记得不要在街上逗留,早点回侯府,表叔表婶他们都担心着的。有什么事也得先回家报个平安,等休息好了,明日再出府玩也不晚。”
白雍愁的不行,这小子怎么这么婆婆妈妈的,跟个老妈子似的,怪不得到现在也没找到媳妇。
可转念一想,自家那个大曾孙白阳,也没找着媳妇。
愁人,真是愁人,两孩子也太不争气了。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忙你的去吧。”然后赶紧对赶车的车夫说道,“走走走,赶紧的,我耳朵开始嗡嗡嗡的了。”
马车这才往前驶去,蔡越目送了片刻后,这才转过身,朝着方才看到的几个人走去。
那几个人正拧着眉,似乎愁眉苦脸的说着什么,站在一条巷子口。
蔡越离得他们五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打量他们一眼道,“赵景??”
听到自己的名字,赵景几人豁然扭过头来,对上蔡越那张有些眼熟的脸,懵了懵。
好一会儿,赵景才瞪大了眼睛,有些激动的喊道,“阿,阿越?你是蔡越?”
蔡越顿时高兴起来,笑道,“还真的是你们啊,刚才我还以为自己眼花了。”
“阿越,你怎么在这?哦哦哦,对,我差点忘记了,你本来就该在这的。太好了,我们终于又见面了。”
赵景身边的范倚林也冲了过来,猛地一下拍在蔡越的肩膀上,“你小子,都长这么高了?我刚才都差点没认出来。”
“这么多年没见,我总要有变化的,不然不是白吃饭了吗?”蔡越当年入靖平县县学的时候,是县学里最小的学子,才八岁,离开时也不过十二岁而已。
而赵景范倚林他们要比他大上七八岁,他们的面貌改变不是很大,所以蔡越远远的看见了还能认出来。
从靖平县回来也有七年了,没想到他们会在这样的状况下重逢。
蔡越眼看着面前的几人,他们一行六人,除了赵景和范倚林之外,还有方崇骏,以及一个年纪大概十四五岁的少年,这人蔡越没见过,倒是不认识。除此之外,还有范倚林以及那少年带着的两个小厮。
故友重逢,蔡越也难免激动不已,“你们什么时候来的宣和府?就你们六个人吗?”
“是啊,就我们六个,大概一个时辰前进的城。”范倚林回答。
第3662章 番外 包袱被偷
赵景他们几个是一路游历过来的,最终抵达宣和府,到天海书院进学。
当年邵青远就说过,谁在考秀才的时候中了案首,他就给谁举荐信,让其来天海书院读书。
这给了赵景这样的寒门子弟极大的动力,过了两年,赵景在院试当中一举拿下案首的头衔,狠狠的给靖平县,给邵青远长了脸,争了光。
邵青远也遵守承诺,在举荐信上盖了章,交到了赵景的手里。
不过当时因着赵景家里条件有限,以及一些现实因素的考虑,赵景没有前往宣和府,反而去了洛州府府城求学。
后来邵青远走了,齐庭上任,那时候的靖平县已经在邵青远的带领下脱贫致富,县学也不需要再向当地的富户要赞助,甚至有能力给寒门学子提供舒适的环境。
尤其齐庭家学渊源,从小受到祖父齐山长的影响,在靖平县经济平稳发展之后,开始大力扶持教育,县学的学子比一开始增长了一倍有余。夫子更是从其他地方挖了好几个过来。
当然,这些都是新进学的学子享受到的资源,像范倚林这样的‘前辈’,因着以前县学贫困,夫子都没两个,就算他们有心上进也一直没能在科举当中取得好成绩。
直至齐庭上任第三年,范倚林和方崇骏才考上了秀才,名次倒是不错,但却不像赵景那样,是院案首。
但齐庭还是给两人写了举荐信,若他们想去天海书院求学,随时都可以。
两人没有第一时间就收拾行李出发,反而又等了两年,直至去年他们才决定一边游历一边朝着宣和府而来。
当时赵景在府城读书已有六七年了,他这人刻苦,去年考中了举人,尽管名次靠后,却也已经是个实实在在的可以当官的举子了。
中了举人,赵景也打算往天海书院过来,洛州府的府学毕竟比不上天海书院,赵景觉得是时候拿着邵青远的举荐信出发了。
于是三人约好了结伴同行,彼此也好有个照顾。
至于另外一位蔡越不认识的少年学子叫任放,他倒不是洛州府人,反而是宣和府下辖一个县城里来的。是赵景他们半路上碰到的,也是秀才,读书很厉害,就是人有点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