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宁渊一个字都听不懂,调子他听过,也听过别人的版本。别的歌手或高亢、或民谣,各种版本都有,但满都拉图一开口,他就仿佛来到了乌兰巴托。
满都拉图的声音是原生态的,未经修饰和学习的,全部都是用真声在唱,毫无音乐技巧,清脆而干净,一如他脸庞。
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
浮躁的会议室转瞬就宁静了下来,大家放下了手中的笔、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聚精会神地看满都拉图,听着那些陌生的音符从他的嘴里一个一个吐了出来,虽然听不懂意思,却好像身临其境,就在乌兰巴托。
宁渊边听边跟着打拍子,用中文的歌词轻轻应和着:“乌兰巴托的夜啊,那么静,那么静,连风都不知道我,不知道;乌兰巴托的夜啊,那么静,那么静,连云都不知道我,不知道。”(1)
满都拉图一曲唱完,大家都没有反应过来,隔了一会儿喻景平才鼓掌了,接着大家都一起鼓掌了起来。
“就这嗓音都值得签啊,华语乐坛独一份的淳朴。”喻景平感慨道,说着,他又望向宁渊,“没想到你也会唱歌。陈一帆跟我说你五音不全的,我本来以为是真的五音不全,原来是他谦虚了。”
宁渊轻声地回了句:“他还有什么我的事情没有告诉你?”
宁渊:陈一帆你是现在不在这里,你要是在这里我肯定质问你。
不对,难不成原来那个宁渊真的五音不全,我ooc了?
那幸好陈一帆现在不在这里,我回头旁敲侧击吧。
邵伯凡疲倦地摘下宁渊的面具,深深叹了口气。
在娱乐圈时间呆得越长,邵伯凡就越觉得,他和宁渊这两个字已血肉相连在一起了,不仅是名字,更是一言一行,分不开了。
要不是突然冒出个五音不全,他都已经忘了自己要怎么扮演宁渊。自己好像一伸手一投足,就是宁渊本渊了。
只有在面对喻景平的时候,他才会暗暗告诫自己,我是邵伯凡,不是宁渊。不要替宁渊惹事。
至于为什么惹事,惹的又是什么事?邵伯凡从来没有细想,甚至没有敢细想。
这好像是一块雷区,一块邵伯凡不敢去触及的雷区。每次他看到喻景平试探着想过来的时候,就赶紧背过身去,不敢面对喻景平的那双桃花眼。
他原以为时间久了就没事了。可真的时间久了起来,他倒居然越发不知所措了。就算喻景平守着规矩,他也会想去挑衅一下。
这到底算是宁渊的戏码,还是我邵伯凡的戏码?
如果是我邵伯凡的,我是在干什么,想干什么?
邵伯凡从来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甚至可以说,他是在刻意躲避。
邵伯凡突然有一种神奇的感觉,他觉得自己灵魂出窍了,站在半空中,看着这个会议室。
看着喻景平对宁渊赔笑,看着满都拉图用不流利的汉语解释着歌词的意思,一直看到陈一帆满头大汗地冲进了会议室,手上还抱着个乐器——应该就是马头琴吧。
陈一帆说马头琴好难找,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弹了,他去音乐学院附近的乐器行里,才辛苦找到了一把。
琴头真的雕饰着马头,很精致,只有两根弦。
满都拉图兴奋地接过马头琴,拉起弦来,内蒙草原苍凉感就此扑面而来,又热烈又悲凉。马头琴将这两种乍一看有些矛盾的情绪,完美地糅合在了一起。
下面的宁渊跟着打拍子,上面的邵伯凡看着这会议室里的一切,他头一次用这样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生活,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些惊喜。
满都拉图一曲拉完,会议室里的掌声持续了好久才停了下来。
喻景平笑着把脸凑向宁渊:“我看你今天是捡到了快宝玉。”
邵伯凡迅速地回到了宁渊的体内,带上了人畜无害的面具,二人再次合二为一。
宁渊柔声问满都拉图,对人生有什么梦想和希望,愿不愿意留在是S市,跟他一起想办法,帮助满都拉图故乡脱贫。
满都拉图想都不想就点头了。他说他来S市的目的就是这个,他以为做了一场直播就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扶贫哪有这么简单,一场能卖多少货,我能天天在直播间替你们卖货吗?不可能的。你的乡亲们得有自己的办法和能力,把你家乡的好看的好吃的东西,都摆到世界的眼前。这件事情能不能做成,还是要靠你的帮忙。”
满都拉图连声说是,他太愿意帮忙了。
宁渊问他多大了,还在读书吗,现在做什么。
满都拉图说他刚刚18岁,初中毕业就没有再读书了,现在帮着爸妈做农活和放羊放牛。因为他喜欢唱歌,会时常在放牛的时候,对着养牛群歌唱。
喻景平在一旁插话:“我就是在田野上碰到满都拉图的,我觉得这个孩子就是我心目中蒙古人的样子。”
宁渊点点头,对满都拉图说:“虽然扶贫是帮助你的家乡,但我们也总要给你有个地方吃住,你留在上海也得有个由头。你要不就在他的公司入职吧,我们做同事,再一起工作就方便多了。”
喻景平笑道:“不只是这么简单,我是娱乐公司,肯定还少不了要你唱歌拉马头琴的。你别被他忽悠了,我们主业不是扶贫。”
满都拉图连声答应,说他的梦想就是能自己拉着马头琴唱歌给大家听。
--
满都拉图的声音是原生态的,未经修饰和学习的,全部都是用真声在唱,毫无音乐技巧,清脆而干净,一如他脸庞。
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
浮躁的会议室转瞬就宁静了下来,大家放下了手中的笔、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聚精会神地看满都拉图,听着那些陌生的音符从他的嘴里一个一个吐了出来,虽然听不懂意思,却好像身临其境,就在乌兰巴托。
宁渊边听边跟着打拍子,用中文的歌词轻轻应和着:“乌兰巴托的夜啊,那么静,那么静,连风都不知道我,不知道;乌兰巴托的夜啊,那么静,那么静,连云都不知道我,不知道。”(1)
满都拉图一曲唱完,大家都没有反应过来,隔了一会儿喻景平才鼓掌了,接着大家都一起鼓掌了起来。
“就这嗓音都值得签啊,华语乐坛独一份的淳朴。”喻景平感慨道,说着,他又望向宁渊,“没想到你也会唱歌。陈一帆跟我说你五音不全的,我本来以为是真的五音不全,原来是他谦虚了。”
宁渊轻声地回了句:“他还有什么我的事情没有告诉你?”
宁渊:陈一帆你是现在不在这里,你要是在这里我肯定质问你。
不对,难不成原来那个宁渊真的五音不全,我ooc了?
那幸好陈一帆现在不在这里,我回头旁敲侧击吧。
邵伯凡疲倦地摘下宁渊的面具,深深叹了口气。
在娱乐圈时间呆得越长,邵伯凡就越觉得,他和宁渊这两个字已血肉相连在一起了,不仅是名字,更是一言一行,分不开了。
要不是突然冒出个五音不全,他都已经忘了自己要怎么扮演宁渊。自己好像一伸手一投足,就是宁渊本渊了。
只有在面对喻景平的时候,他才会暗暗告诫自己,我是邵伯凡,不是宁渊。不要替宁渊惹事。
至于为什么惹事,惹的又是什么事?邵伯凡从来没有细想,甚至没有敢细想。
这好像是一块雷区,一块邵伯凡不敢去触及的雷区。每次他看到喻景平试探着想过来的时候,就赶紧背过身去,不敢面对喻景平的那双桃花眼。
他原以为时间久了就没事了。可真的时间久了起来,他倒居然越发不知所措了。就算喻景平守着规矩,他也会想去挑衅一下。
这到底算是宁渊的戏码,还是我邵伯凡的戏码?
如果是我邵伯凡的,我是在干什么,想干什么?
邵伯凡从来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甚至可以说,他是在刻意躲避。
邵伯凡突然有一种神奇的感觉,他觉得自己灵魂出窍了,站在半空中,看着这个会议室。
看着喻景平对宁渊赔笑,看着满都拉图用不流利的汉语解释着歌词的意思,一直看到陈一帆满头大汗地冲进了会议室,手上还抱着个乐器——应该就是马头琴吧。
陈一帆说马头琴好难找,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弹了,他去音乐学院附近的乐器行里,才辛苦找到了一把。
琴头真的雕饰着马头,很精致,只有两根弦。
满都拉图兴奋地接过马头琴,拉起弦来,内蒙草原苍凉感就此扑面而来,又热烈又悲凉。马头琴将这两种乍一看有些矛盾的情绪,完美地糅合在了一起。
下面的宁渊跟着打拍子,上面的邵伯凡看着这会议室里的一切,他头一次用这样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生活,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些惊喜。
满都拉图一曲拉完,会议室里的掌声持续了好久才停了下来。
喻景平笑着把脸凑向宁渊:“我看你今天是捡到了快宝玉。”
邵伯凡迅速地回到了宁渊的体内,带上了人畜无害的面具,二人再次合二为一。
宁渊柔声问满都拉图,对人生有什么梦想和希望,愿不愿意留在是S市,跟他一起想办法,帮助满都拉图故乡脱贫。
满都拉图想都不想就点头了。他说他来S市的目的就是这个,他以为做了一场直播就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扶贫哪有这么简单,一场能卖多少货,我能天天在直播间替你们卖货吗?不可能的。你的乡亲们得有自己的办法和能力,把你家乡的好看的好吃的东西,都摆到世界的眼前。这件事情能不能做成,还是要靠你的帮忙。”
满都拉图连声说是,他太愿意帮忙了。
宁渊问他多大了,还在读书吗,现在做什么。
满都拉图说他刚刚18岁,初中毕业就没有再读书了,现在帮着爸妈做农活和放羊放牛。因为他喜欢唱歌,会时常在放牛的时候,对着养牛群歌唱。
喻景平在一旁插话:“我就是在田野上碰到满都拉图的,我觉得这个孩子就是我心目中蒙古人的样子。”
宁渊点点头,对满都拉图说:“虽然扶贫是帮助你的家乡,但我们也总要给你有个地方吃住,你留在上海也得有个由头。你要不就在他的公司入职吧,我们做同事,再一起工作就方便多了。”
喻景平笑道:“不只是这么简单,我是娱乐公司,肯定还少不了要你唱歌拉马头琴的。你别被他忽悠了,我们主业不是扶贫。”
满都拉图连声答应,说他的梦想就是能自己拉着马头琴唱歌给大家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