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祖坟就在距离小泉村两里路的山里。
柳花母子入土为安。
第三天,安葬李老头。
参加出殡、帮忙的人吃完丧宴,丧事暂时告一段落。
下一次祭奠仪式是头七,到时只需要儿孙上坟祭拜。
王老头吃完丧宴后,跟康氏道:“亲家,王亮要参加科考,王志要回包子作坊干活,我们家就不多留了。”
康氏已经得了王家给的五两银子,这些银子都够娶两个柳花,对王老头的大方特别的满意,道:“谢谢亲家。亲家路上慢点。”
王老头特意当着众人的面道:“我听大林说要把你接到红石村住,我们家打算在红石村买块地,给你盖一座房,这样你和大林一家人住在新房,不用再租房。”
这下,不但是康氏,便连李大林夫妻、李二林夫妻均是张大嘴巴疑惑道:“啊?”
康老头赶紧凑过来,竖起耳朵听。
王老头又说了一遍,还解释道:“我们家托青青的福,在和县县城外住上新的大宅子,每天好吃好喝还有奴仆使唤。我们家感谢你养育青青,把青青嫁给我儿王浩。”
李大林激动的道:“这礼太贵重了。”
邓氏一听自己能沾康氏的光住进新房,忍不住笑了,笑后又觉得守孝呢不妥,赶紧把嘴闭上。
哪知,康氏老脸情不自禁乐开花,道:“亲家,你真的要送我房子?”
王老头道:“是。只要你去红石村住。”
王亮见康氏望向了李三林,连忙在王老头耳边道:“康姨得跟着大林住新房。”
王老头连忙补充道:“亲家,你得跟着大林一家住新房。大林是长子,他和邓氏肯定会好好孝顺你。”
康氏原想着只带着李三林,这样手里有银子,还有新房,说不定能给李三林找个县城里面识字的媳妇呢。
但是听到王老头说的条件后,又想到这几天李三林遇事后完全心慌意乱,不是能靠得住的人。唉,还是跟着李大林过吧。
“好。真是谢谢亲家。”
李蓝蓝感激道:“王伯,你们家可真好!”
李二林、李红红均向王老头道谢。
明氏望向邓氏的目光充满羡慕,忍不住道:“这得花很多的银子吧?”
邓氏再次忍不住咯咯笑出声,“我问过冯远,他的新房买地、盖房、置办家具、打井,花了近三十两银子。”
康氏眼睛一下子亮了,激动的高声道:“三十两银子!这可使不得!”
第368章 婆媳相处
王老头很是豪迈的道:“亲家,你不用管了。我出来时跟我家老婆子商量好了,得让亲家你也过上好日子。”
其实在王浩当上七品军官时,王老头、刘氏就打算给李老头夫妻捎过来二十两银子(见315章),让他们买良田,或是把家迁到红石村。
李蓝蓝道:“娘,看到没有,有女万事足。只是青青就让你什么都有了。”
“是。我做梦都没想到,我能沾青青的光住上山外的新房子。”康氏内心终于有些触动,算起来她已经一年多没见到五女儿李青青,听说李青青怀有身孕,这是李青青的头胎,也不知道李青青有没有吃胖,希望李青青能够顺利生产。
邓氏道:“光是青青好,不行,还得妹夫好,亲家公公、婆婆好。”
康老头望向康氏的目光充满羡慕。
李大林三兄弟、李红红姐妹齐刷刷的给王老头鞠躬行礼,“多谢!”
王老头收获一堆的夸赞后,就带着儿子、奴仆离开小泉村。
艳阳高照,万里无云。连续十天的雨夹雪天气之后,迎来了两个大晴天。
和县王家。
王老头、王志、王亮及众奴仆不在,整个王家像少了什么。刘氏心里盼着夫君、儿子快些回来,不过,当着李青青的面却不曾说。她还一个劲的安慰李青青,让李青青莫伤心难过。
这次要不是李青青怀着身孕,小泉村又在深山里面,按照大唐国的风俗,李青青必须本人去给李老头奔丧磕头送葬。
刘氏拉着李青青的手在院子里晒太阳散步,道:“亲家明年就知天命,这个岁数去世不算年青。你不要太难过。”
大唐国的人寿命短,又因为北方特别冷,所以南方人的寿命比北方人长。
湘城一带的人,平均寿命三十一、二岁。(网络资料:夏、商时期18岁,周、秦大约为20岁,汉代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时期约为35岁。以上数据来自1996年第5期《生命与灾祸》中林万孝的《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
李老头今年四十九岁,超过平均寿命十七岁,算是寿命长的。
并且李老头已有八个孙子、孙女,三代同堂,完成了李家的香火延续,没有什么遗憾。
李青青眺望碧蓝天空,她初到大唐国时,小泉村的天空也是这样晴朗,李老头是原身的爹,跟她说过的话不超过十句。
哪怕李老头、康氏对她那么凉薄,她看在原身的份上,出嫁前,仍是告诉康氏一些医学常识,怕李老头、康氏等人冬天得伤寒死亡。
后来,王浩瞒着她给李老头、康氏送去她制的药。
再后来,李大林、李二林也把她制的药托人给李老头、康氏带去。
哪知,李老头死在出小泉村的山路上。
--
柳花母子入土为安。
第三天,安葬李老头。
参加出殡、帮忙的人吃完丧宴,丧事暂时告一段落。
下一次祭奠仪式是头七,到时只需要儿孙上坟祭拜。
王老头吃完丧宴后,跟康氏道:“亲家,王亮要参加科考,王志要回包子作坊干活,我们家就不多留了。”
康氏已经得了王家给的五两银子,这些银子都够娶两个柳花,对王老头的大方特别的满意,道:“谢谢亲家。亲家路上慢点。”
王老头特意当着众人的面道:“我听大林说要把你接到红石村住,我们家打算在红石村买块地,给你盖一座房,这样你和大林一家人住在新房,不用再租房。”
这下,不但是康氏,便连李大林夫妻、李二林夫妻均是张大嘴巴疑惑道:“啊?”
康老头赶紧凑过来,竖起耳朵听。
王老头又说了一遍,还解释道:“我们家托青青的福,在和县县城外住上新的大宅子,每天好吃好喝还有奴仆使唤。我们家感谢你养育青青,把青青嫁给我儿王浩。”
李大林激动的道:“这礼太贵重了。”
邓氏一听自己能沾康氏的光住进新房,忍不住笑了,笑后又觉得守孝呢不妥,赶紧把嘴闭上。
哪知,康氏老脸情不自禁乐开花,道:“亲家,你真的要送我房子?”
王老头道:“是。只要你去红石村住。”
王亮见康氏望向了李三林,连忙在王老头耳边道:“康姨得跟着大林住新房。”
王老头连忙补充道:“亲家,你得跟着大林一家住新房。大林是长子,他和邓氏肯定会好好孝顺你。”
康氏原想着只带着李三林,这样手里有银子,还有新房,说不定能给李三林找个县城里面识字的媳妇呢。
但是听到王老头说的条件后,又想到这几天李三林遇事后完全心慌意乱,不是能靠得住的人。唉,还是跟着李大林过吧。
“好。真是谢谢亲家。”
李蓝蓝感激道:“王伯,你们家可真好!”
李二林、李红红均向王老头道谢。
明氏望向邓氏的目光充满羡慕,忍不住道:“这得花很多的银子吧?”
邓氏再次忍不住咯咯笑出声,“我问过冯远,他的新房买地、盖房、置办家具、打井,花了近三十两银子。”
康氏眼睛一下子亮了,激动的高声道:“三十两银子!这可使不得!”
第368章 婆媳相处
王老头很是豪迈的道:“亲家,你不用管了。我出来时跟我家老婆子商量好了,得让亲家你也过上好日子。”
其实在王浩当上七品军官时,王老头、刘氏就打算给李老头夫妻捎过来二十两银子(见315章),让他们买良田,或是把家迁到红石村。
李蓝蓝道:“娘,看到没有,有女万事足。只是青青就让你什么都有了。”
“是。我做梦都没想到,我能沾青青的光住上山外的新房子。”康氏内心终于有些触动,算起来她已经一年多没见到五女儿李青青,听说李青青怀有身孕,这是李青青的头胎,也不知道李青青有没有吃胖,希望李青青能够顺利生产。
邓氏道:“光是青青好,不行,还得妹夫好,亲家公公、婆婆好。”
康老头望向康氏的目光充满羡慕。
李大林三兄弟、李红红姐妹齐刷刷的给王老头鞠躬行礼,“多谢!”
王老头收获一堆的夸赞后,就带着儿子、奴仆离开小泉村。
艳阳高照,万里无云。连续十天的雨夹雪天气之后,迎来了两个大晴天。
和县王家。
王老头、王志、王亮及众奴仆不在,整个王家像少了什么。刘氏心里盼着夫君、儿子快些回来,不过,当着李青青的面却不曾说。她还一个劲的安慰李青青,让李青青莫伤心难过。
这次要不是李青青怀着身孕,小泉村又在深山里面,按照大唐国的风俗,李青青必须本人去给李老头奔丧磕头送葬。
刘氏拉着李青青的手在院子里晒太阳散步,道:“亲家明年就知天命,这个岁数去世不算年青。你不要太难过。”
大唐国的人寿命短,又因为北方特别冷,所以南方人的寿命比北方人长。
湘城一带的人,平均寿命三十一、二岁。(网络资料:夏、商时期18岁,周、秦大约为20岁,汉代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时期约为35岁。以上数据来自1996年第5期《生命与灾祸》中林万孝的《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
李老头今年四十九岁,超过平均寿命十七岁,算是寿命长的。
并且李老头已有八个孙子、孙女,三代同堂,完成了李家的香火延续,没有什么遗憾。
李青青眺望碧蓝天空,她初到大唐国时,小泉村的天空也是这样晴朗,李老头是原身的爹,跟她说过的话不超过十句。
哪怕李老头、康氏对她那么凉薄,她看在原身的份上,出嫁前,仍是告诉康氏一些医学常识,怕李老头、康氏等人冬天得伤寒死亡。
后来,王浩瞒着她给李老头、康氏送去她制的药。
再后来,李大林、李二林也把她制的药托人给李老头、康氏带去。
哪知,李老头死在出小泉村的山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