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林想了想,道:“不会让他闲着就是。”而后又对李青青嘘寒问暖,问道:“我的小外甥、小外甥女是不是又长大了些?”
李青青就摸着肚子,道:“这才几天,长大不了多少。”
李二林只是吃了个果子,就要去作坊瞧瞧,这么多天没在作坊,今晚回来不去瞧瞧心里很不踏实。
李青青道:“你们回来,知道谁最高兴吗?”
“谁?”
“月姐。她每天管着那么多的杂事,还要查账本,头都大了几圈。她说她瘦了。”
李二林笑道:“难为她了。”
李青青见李二林状态不错,也放下心来。现在哥哥姐姐当中李二林跟她关系最亲近。
李二林去作坊转了一圈,听了作坊奴仆的禀报,接了王月交的账本,这才离开去红石村。
李大林他们已经到红石村好一会儿。
王家送来的包子、卤肉、卤鸡蛋都是热呼的,直接当成晚饭,还送了五十斤猪肉、一筐鸡蛋、两筐果子什么的。
邓氏、明氏都不用做饭。晚饭就在李大林家吃。
李二林到了李大林家后,跟全家人道:“明日一大早,我和大哥先去作坊做买卖。我和大哥拿着那么高的工钱,这都好些天没去作坊了,明天必须得去作坊。等明天上午,大嫂、我媳妇带娘、大头哥去王家见妹妹。”
李大林惦记作坊的买卖呢,连忙道:“行。”还道:“我今晚就去作坊。”
“不用。我去过了。”李二林见李大林一脸执拗,只能抬出李青青,道:“妹妹说我们这几天太累,不让我们今晚再熬夜。”
孝子自是不好当的。
李大林身体没有李二林好,这几天一直默默坚持。
康氏坐在宽敞点了油灯的大厅里,吃着香喷喷的肉包子、卤肉、卤鸡蛋,内心很满足,就是上岁数了,加上身体底子不好,坐一天的骡车困顿的很,听到李大林、李二林的安排便直接点头。
因为李青青未成亲前在李家还是姑娘的时候说过无数回,什么“打死也不回小泉村,”“你们把我卖了五两银子,不给我一点嫁妆,以后休想让我孝敬你们对你们好!”这样的话。
所以康氏没期待过李青青会亲自到红石村看望她。
李大头自是喜的跟什么一样,还问道:“我能带鹦鹉去看青青妹妹吗?”
李二林来之前特意问过李青青了,答道:“能。”
李大头跟又要困觉的鹦鹉道:“宝,明天你去青青妹妹家可不能乱说话。”
被李大头叫“宝”的漂亮鹦鹉没有叫唤。
邓氏道:“妹妹婆家真好,我们家都有孝,还能去妹妹婆家。”
明氏特意跟康氏道:“王家人对妹妹极好。”
这时,李二林望向李三林道:“三林,你身上孝多,你就别去王家。”
李三林表情无比失望,啊一声,然后眼巴巴的望向康氏。
闻言,康氏面色复杂望着李三林,心道:三林真是被我和他爹养的太傻了。青青出嫁前,指着他鼻子骂的那么难听。青青最讨厌他。青青嫁了人后,还是这么讨厌他。唉,但愿是我想多了。
第373章 得民心的文章
还没等李二林开口解释,邓氏就没好气道:“三林,你这人真不懂事。王家是当官的高高在上的大户人家,和县的县令宋大人去了还得低半头呢。
王家这么富贵的人家,湘王府的大官、朝中的三品大官都常来,我们都在守孝,王家能让我们去就已经不错了。
你还没了媳妇、女儿,身上孝太重,你去了别冲撞了大官!”
李三林一听湘王府、三品大官,这都是以前在戏文里才能听到很大的人物,顿时目光怯懦。
明氏也道:“妹妹家里老来女贵客,便是我们去了都得讲规矩。”
李二林嘱咐道:“你在家看家,家里值钱的东西多。你不许乱跑。”
李三林便点头应下,没有多想。
康氏又觉得邓氏、明氏说的有道理,可能真的是她想多了。
饭后,邓氏就给康氏找出她给康氏做的新衣,好在用的是银灰色的布料,不是什么大红大绿色,什么日子都穿得。
这件新衣是按照一年前康氏的身材做的,如今康氏瘦了十斤,新衣大了,正好罩在孝衣的外面。
大唐国的风俗守孝,越是富贵人家,越是遵守的严格。
比如官员的家里,要是长辈去世,晚辈要披麻戴孝守七七四十九天,要三年吃素,不可以行房事,不能进青楼,不能上朝当官。官员要上奏折免职在家,守孝完后才能继续当官。
还有参加科考的读书人,要是长辈去世,也得在家守孝,不能参加科考。
……
反倒是穷人家没有这么多的讲究。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湘城是湘王赵安的封地,官府对老百姓守孝制度管的比别的地方松的多。
十几年前,湘王府的第一幕僚吴应海写过一篇题目是《孝道》的文章,内容的意思是:长辈生前,晚辈多孝顺,长辈逝后,晚辈守孝可量力而行。
文章里面针对守孝要量力而行,举了一些实例。
比如做买卖的人守孝时不能出门做买卖,赚不到钱,无法养家糊口。
卖猪肉的屠夫、卖鱼的渔民、卖酒的酒贩等,这些人守孝期间天天跟肉、鱼、酒打交道,卖剩下的肉、鱼、酒,不吃就会变质腐烂,形成浪费。
--
李青青就摸着肚子,道:“这才几天,长大不了多少。”
李二林只是吃了个果子,就要去作坊瞧瞧,这么多天没在作坊,今晚回来不去瞧瞧心里很不踏实。
李青青道:“你们回来,知道谁最高兴吗?”
“谁?”
“月姐。她每天管着那么多的杂事,还要查账本,头都大了几圈。她说她瘦了。”
李二林笑道:“难为她了。”
李青青见李二林状态不错,也放下心来。现在哥哥姐姐当中李二林跟她关系最亲近。
李二林去作坊转了一圈,听了作坊奴仆的禀报,接了王月交的账本,这才离开去红石村。
李大林他们已经到红石村好一会儿。
王家送来的包子、卤肉、卤鸡蛋都是热呼的,直接当成晚饭,还送了五十斤猪肉、一筐鸡蛋、两筐果子什么的。
邓氏、明氏都不用做饭。晚饭就在李大林家吃。
李二林到了李大林家后,跟全家人道:“明日一大早,我和大哥先去作坊做买卖。我和大哥拿着那么高的工钱,这都好些天没去作坊了,明天必须得去作坊。等明天上午,大嫂、我媳妇带娘、大头哥去王家见妹妹。”
李大林惦记作坊的买卖呢,连忙道:“行。”还道:“我今晚就去作坊。”
“不用。我去过了。”李二林见李大林一脸执拗,只能抬出李青青,道:“妹妹说我们这几天太累,不让我们今晚再熬夜。”
孝子自是不好当的。
李大林身体没有李二林好,这几天一直默默坚持。
康氏坐在宽敞点了油灯的大厅里,吃着香喷喷的肉包子、卤肉、卤鸡蛋,内心很满足,就是上岁数了,加上身体底子不好,坐一天的骡车困顿的很,听到李大林、李二林的安排便直接点头。
因为李青青未成亲前在李家还是姑娘的时候说过无数回,什么“打死也不回小泉村,”“你们把我卖了五两银子,不给我一点嫁妆,以后休想让我孝敬你们对你们好!”这样的话。
所以康氏没期待过李青青会亲自到红石村看望她。
李大头自是喜的跟什么一样,还问道:“我能带鹦鹉去看青青妹妹吗?”
李二林来之前特意问过李青青了,答道:“能。”
李大头跟又要困觉的鹦鹉道:“宝,明天你去青青妹妹家可不能乱说话。”
被李大头叫“宝”的漂亮鹦鹉没有叫唤。
邓氏道:“妹妹婆家真好,我们家都有孝,还能去妹妹婆家。”
明氏特意跟康氏道:“王家人对妹妹极好。”
这时,李二林望向李三林道:“三林,你身上孝多,你就别去王家。”
李三林表情无比失望,啊一声,然后眼巴巴的望向康氏。
闻言,康氏面色复杂望着李三林,心道:三林真是被我和他爹养的太傻了。青青出嫁前,指着他鼻子骂的那么难听。青青最讨厌他。青青嫁了人后,还是这么讨厌他。唉,但愿是我想多了。
第373章 得民心的文章
还没等李二林开口解释,邓氏就没好气道:“三林,你这人真不懂事。王家是当官的高高在上的大户人家,和县的县令宋大人去了还得低半头呢。
王家这么富贵的人家,湘王府的大官、朝中的三品大官都常来,我们都在守孝,王家能让我们去就已经不错了。
你还没了媳妇、女儿,身上孝太重,你去了别冲撞了大官!”
李三林一听湘王府、三品大官,这都是以前在戏文里才能听到很大的人物,顿时目光怯懦。
明氏也道:“妹妹家里老来女贵客,便是我们去了都得讲规矩。”
李二林嘱咐道:“你在家看家,家里值钱的东西多。你不许乱跑。”
李三林便点头应下,没有多想。
康氏又觉得邓氏、明氏说的有道理,可能真的是她想多了。
饭后,邓氏就给康氏找出她给康氏做的新衣,好在用的是银灰色的布料,不是什么大红大绿色,什么日子都穿得。
这件新衣是按照一年前康氏的身材做的,如今康氏瘦了十斤,新衣大了,正好罩在孝衣的外面。
大唐国的风俗守孝,越是富贵人家,越是遵守的严格。
比如官员的家里,要是长辈去世,晚辈要披麻戴孝守七七四十九天,要三年吃素,不可以行房事,不能进青楼,不能上朝当官。官员要上奏折免职在家,守孝完后才能继续当官。
还有参加科考的读书人,要是长辈去世,也得在家守孝,不能参加科考。
……
反倒是穷人家没有这么多的讲究。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湘城是湘王赵安的封地,官府对老百姓守孝制度管的比别的地方松的多。
十几年前,湘王府的第一幕僚吴应海写过一篇题目是《孝道》的文章,内容的意思是:长辈生前,晚辈多孝顺,长辈逝后,晚辈守孝可量力而行。
文章里面针对守孝要量力而行,举了一些实例。
比如做买卖的人守孝时不能出门做买卖,赚不到钱,无法养家糊口。
卖猪肉的屠夫、卖鱼的渔民、卖酒的酒贩等,这些人守孝期间天天跟肉、鱼、酒打交道,卖剩下的肉、鱼、酒,不吃就会变质腐烂,形成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