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着本不该来的,但是一旦有了这个念头之后,便停不下来,他想了许久,权衡利弊,最终觉得自己可以先去小厨房里面一次,再绕路去静竹轩。
这般好像就好接受许多,小盛不敢提着膳食盒子去,只用一个加盖子的小木碗夹了两个狮子头进去,然后把小木碗放在了自己的袖子里面。
他轻车熟路的进了静竹轩,阿云正巧不在,只清莺一个人在烧火,主仆两个人竟然还像模像样的垒了个灶台。
小盛有段日子没来这里了,没想到她们两个人倒是过的像模像样。
清莺看见他还很高兴,“小盛公公,你怎么来了。”
她的头发依旧是齐额盖住了半边脸,看不出本来的脸庞,但是声音听起来比刚开始的时候多了些镇定。
小盛就从兜里面拿出来那个小木碗,“这是给你的。”
清莺打开看了看,是狮子头。她笑起来,“多谢你。我还在想,这辈子恐怕都吃不上狮子头了。”
小盛问要不要别的,他让人送来。清莺摇头,“什么都有,比我做奴婢的时候好多了。”
她又感谢了一遍小盛,然后道:“你上回来的时候,我就愁没什么可以谢你的,所以这些日子一直在做鞋子,我上回瞧见你的鞋子有些旧了。”
她找这些做鞋子的东西可不容易,都是艰难的人,小盛立马就能感受的出这双鞋子的珍贵之处,他拿着那鞋子,见都是最普通的面料做成的,跟他平日里穿的表面上也没什么不同,知道她是用了心思的。
然后就觉得自己不能要,她再怎么说,也算是殿下的侍妾了,自己是个太监,要她这双鞋子,一旦被人抓住把柄,便也说不清。
开始他接住了便没放下,收进袖子里面,“也多谢你,我正好缺一双鞋子。”
清莺很高兴,还想请他喝一碗茶,但小盛却推辞,“还得赶着回去做活计。”
清莺难免失望,她真的很想感激小盛的。
等人走了,她还站在门口看了一会才回去。
阿云回来的时候,见清莺有些落寞,笑着道:“姑娘,您这是怎么了?”
清莺也笑了笑,“没什么,只是觉得宫里难得有个好人。”
阿云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却觉得这句话说的极对。她刚刚去领晚上的膳食,就因不小心碰掉了案板上面的一根豆角,就被说了好一会。
她跟清莺道:“真是难得有好人,来婆子骂了奴婢好一会。”
而且每次去厨房,总能听见一些闲话,说的都是前院伺候的折筠雾,说她是个福星,而清莺姑娘是个灾星什么的。
阿云其实是见过折筠雾的。那还是折筠雾来东宫的第一天,折筠雾就住在杂院里面。那时候她还不是如今这般,只是个被人欺负的小可怜。
想起听见的那些流言蜚语,阿云对折筠雾的观感也不好,她心里还是向着清莺的。
但这些话不能跟清莺说,她就道:“今日晚间小厨房里面有红烧肉,奴婢抢了一盘来,姑娘,你快试试。”
清莺将一半的肉给了阿云,还跟阿云分了两个红烧狮子头,阿云问是哪里里的,清莺说是小盛,阿云便道:“小盛公公也太好了,以后奴婢多孝敬着他一些,说不得下回还能想着咱们。”
她小小年纪,琢磨的事情也多了起来,“姑娘,说不得是为了巴结您,毕竟您是皇后娘娘送来的,没准哪日殿下和娘娘就记起您来了。”
清莺听了有些紧张,反倒不高兴了。
她不想让他们记起她来,她觉得现在这样活着挺好的。
她向心底向菩萨许愿:信女愿意折寿十年,换这样的安稳日子。
……
太子最近很忙。
没错,因为除了读书,他在户部也要忙起来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皇帝觉得不将蜀陵侯家的侄女给他做太子妃有所亏欠,所以将太子在户部的官职提高了。
这个提高是指从一个闲置的官职提到了一个稍微能做点事情的官位上。
这个官位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那便是税籍。这里有很多仓库,放着各地交税的文书,这些文书
是交税的凭据,没什么稀奇,但是却不能丢,不能乱。
太子被临时换了官职,也不慌张,之前他也去过户部,但是去了几天就不再那么勤快了,皇帝只让他去户部,在里面学习,但是做什么却不让他插手,太子坐了几天冷板凳之后,到底年轻气盛,觉得这冷板凳坐着还不如自己回去读书,便鲜少再去。
这回提了职务,虽然依旧不高,但他已经蜕变成能坐冷板凳了。
于是进了户部,看着仓库里面那些文书以及管文书的人点头哈腰对自己笑,倒是也不失望。
他毕竟还年轻,一下子经手大事肯定不行,那就从小事做起吧,开始带着管文书的人开始整理文书——他觉得这些文书都没有一本小册子记录从开国到如今地方上的归类,这实在不应该。
他带着人整理,也不是乱整理,而是一个府一个府去,从县到府,慢慢的算出每一个地方的账目。
第一个就选的云州府。
去年因为云州旱灾,太子了解了不少云州的事情,如今要看他们税也得心应手,至少哪个县在什么地方,一共有多少个县,他还是说的上来。
--
这般好像就好接受许多,小盛不敢提着膳食盒子去,只用一个加盖子的小木碗夹了两个狮子头进去,然后把小木碗放在了自己的袖子里面。
他轻车熟路的进了静竹轩,阿云正巧不在,只清莺一个人在烧火,主仆两个人竟然还像模像样的垒了个灶台。
小盛有段日子没来这里了,没想到她们两个人倒是过的像模像样。
清莺看见他还很高兴,“小盛公公,你怎么来了。”
她的头发依旧是齐额盖住了半边脸,看不出本来的脸庞,但是声音听起来比刚开始的时候多了些镇定。
小盛就从兜里面拿出来那个小木碗,“这是给你的。”
清莺打开看了看,是狮子头。她笑起来,“多谢你。我还在想,这辈子恐怕都吃不上狮子头了。”
小盛问要不要别的,他让人送来。清莺摇头,“什么都有,比我做奴婢的时候好多了。”
她又感谢了一遍小盛,然后道:“你上回来的时候,我就愁没什么可以谢你的,所以这些日子一直在做鞋子,我上回瞧见你的鞋子有些旧了。”
她找这些做鞋子的东西可不容易,都是艰难的人,小盛立马就能感受的出这双鞋子的珍贵之处,他拿着那鞋子,见都是最普通的面料做成的,跟他平日里穿的表面上也没什么不同,知道她是用了心思的。
然后就觉得自己不能要,她再怎么说,也算是殿下的侍妾了,自己是个太监,要她这双鞋子,一旦被人抓住把柄,便也说不清。
开始他接住了便没放下,收进袖子里面,“也多谢你,我正好缺一双鞋子。”
清莺很高兴,还想请他喝一碗茶,但小盛却推辞,“还得赶着回去做活计。”
清莺难免失望,她真的很想感激小盛的。
等人走了,她还站在门口看了一会才回去。
阿云回来的时候,见清莺有些落寞,笑着道:“姑娘,您这是怎么了?”
清莺也笑了笑,“没什么,只是觉得宫里难得有个好人。”
阿云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却觉得这句话说的极对。她刚刚去领晚上的膳食,就因不小心碰掉了案板上面的一根豆角,就被说了好一会。
她跟清莺道:“真是难得有好人,来婆子骂了奴婢好一会。”
而且每次去厨房,总能听见一些闲话,说的都是前院伺候的折筠雾,说她是个福星,而清莺姑娘是个灾星什么的。
阿云其实是见过折筠雾的。那还是折筠雾来东宫的第一天,折筠雾就住在杂院里面。那时候她还不是如今这般,只是个被人欺负的小可怜。
想起听见的那些流言蜚语,阿云对折筠雾的观感也不好,她心里还是向着清莺的。
但这些话不能跟清莺说,她就道:“今日晚间小厨房里面有红烧肉,奴婢抢了一盘来,姑娘,你快试试。”
清莺将一半的肉给了阿云,还跟阿云分了两个红烧狮子头,阿云问是哪里里的,清莺说是小盛,阿云便道:“小盛公公也太好了,以后奴婢多孝敬着他一些,说不得下回还能想着咱们。”
她小小年纪,琢磨的事情也多了起来,“姑娘,说不得是为了巴结您,毕竟您是皇后娘娘送来的,没准哪日殿下和娘娘就记起您来了。”
清莺听了有些紧张,反倒不高兴了。
她不想让他们记起她来,她觉得现在这样活着挺好的。
她向心底向菩萨许愿:信女愿意折寿十年,换这样的安稳日子。
……
太子最近很忙。
没错,因为除了读书,他在户部也要忙起来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皇帝觉得不将蜀陵侯家的侄女给他做太子妃有所亏欠,所以将太子在户部的官职提高了。
这个提高是指从一个闲置的官职提到了一个稍微能做点事情的官位上。
这个官位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那便是税籍。这里有很多仓库,放着各地交税的文书,这些文书
是交税的凭据,没什么稀奇,但是却不能丢,不能乱。
太子被临时换了官职,也不慌张,之前他也去过户部,但是去了几天就不再那么勤快了,皇帝只让他去户部,在里面学习,但是做什么却不让他插手,太子坐了几天冷板凳之后,到底年轻气盛,觉得这冷板凳坐着还不如自己回去读书,便鲜少再去。
这回提了职务,虽然依旧不高,但他已经蜕变成能坐冷板凳了。
于是进了户部,看着仓库里面那些文书以及管文书的人点头哈腰对自己笑,倒是也不失望。
他毕竟还年轻,一下子经手大事肯定不行,那就从小事做起吧,开始带着管文书的人开始整理文书——他觉得这些文书都没有一本小册子记录从开国到如今地方上的归类,这实在不应该。
他带着人整理,也不是乱整理,而是一个府一个府去,从县到府,慢慢的算出每一个地方的账目。
第一个就选的云州府。
去年因为云州旱灾,太子了解了不少云州的事情,如今要看他们税也得心应手,至少哪个县在什么地方,一共有多少个县,他还是说的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