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贾敏身为国公府的嫡女,打小便是金尊玉贵的养大,十六岁便嫁入百年书香的林家,夫君又是一等一的青年才俊,况林如海于女色上并不如何看重,成亲后对她十分爱重,虽有两个房里人,也
都是淡淡的。
婆母也不是尖酸刻薄之人,对她颇为看重,入门头一年便把管家之权交给了她,夫妻恩爱,婆母慈善,日子过得极为舒心,不知多少人背地里羡慕。
谁知进门后多年无孕,如今和她差不多年纪的都已经做祖母了,她却一直未能生下一子以承宗祧,便是林如海不曾多说什么,她也觉得心里有愧。
她知道外头风言风语传的有多难听,无非是说她为妻不贤,不能容人,致使姬妾不能有孕等等。
可是她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她进门三年无孕后就停了姬妾的避子汤,林如海也纳了两房妾侍,林母赐了两个,她又给自己的一个陪嫁丫头开了脸放在屋里,加起来已经七个了。
谁知多年来仍是无人生下一儿半女,她自己也是整日求神拜佛,寻医问药,这些年不知灌了多少苦汁子,直到三十二岁那年才得了黛玉一个,可是从此后也再无消息。
子嗣之忧一直是她的心病,没有人比她更盼望林家能有一个男丁,四年前李姨娘好容易怀了孕,她欣喜若狂,拨了许多丫鬟婆子小心伺候,终于生了个哥儿,谁知养到了三岁还是没保住。
林如海都已年过不惑了,林家却至今仍无一子以承宗祧,若是林家在一代香火断绝,她就是林家的罪人,便是到了地下也无颜见林家的列祖列宗。
林如海也知道贾敏这些年来受了不少委屈,外人都道他至今无子是贾敏使了手段,他却从来不信。
林家本就支庶不盛,百年来皆是代代单传,没甚亲支嫡派。
当初林如海之父也是姬妾成群,但仍无一人生下一儿半女,便是林母也是将将三十岁上才得了林如海一个。
林母当年也清楚此事,因而林如海多年无子,她虽然焦急,但也从未因此而责难贾敏。
林如海拿着帕子替贾敏拭了拭泪,打趣道:“快别哭了,再哭下去眼睛都快肿成桃子了,可就不好看了。”
贾敏闻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不禁捶了林如海一拳,哭笑不得道:“人家正伤心呢,老爷倒来打趣人。”
林如海握住贾敏的手,温声道:“儿女之事本就命中注定,强求不得,不能怪你,你这些年受的委
屈我都知道。
你放心,郑氏这一胎不论是男是女,都抱到你身边养活,如此咱们玉儿也有了兄弟姐妹扶持,不再孤单一人。”
贾敏闻言心中无比熨帖,心中的那一丝醋意也抛到了脑后,暗暗祈愿郑姨娘这胎是个哥儿。
如此一来林家有了后嗣传承香火,自己后半辈子也有了依靠,黛玉也有了兄弟可以互相扶持。
夫妻俩说了一回话,林如海转眼看到桌上拆开的信件,想起今日见到的贾家打发来送贺礼的管事,便问道:“这是岳母的信?”
贾敏点了点头,却没有提信中写了些什么。
原来这次贾母信中除了问候外贾敏近况外还反常的提起了宝玉,夸他怎么孝顺,怎么聪慧懂事等等。
贾敏何等聪明,贾母虽未明言,但字里行间透露的意思她如何不明白?
她是贾家的女儿,自然盼着娘家好,只是却从未想过把黛玉嫁回娘家。
哪怕宝玉再如何出色,只要是王夫人做婆婆,她便绝对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此事说来话长,姑嫂两人之间的嫌隙可谓是由来已久。
贾敏是贾代善夫妻的老来女,两老爱若珍宝,且她生的极好,又天资颖慧,性子伶俐异常,贾代善素来珍爱幼女,自幼便假充男儿教养,又延请名师教导,令其读书识字。
贾敏又生得风流标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荣国府可以说是金尊玉贵,无人能比,在京中一干闺秀中亦是出类拔萃,少有人及。
而王家因是武将出身的缘故,规矩粗疏,王家女儿都不令其读书,只以针黹女工为要,只看凤姐儿便知道了,因此王夫人姊妹几人并不曾上过学,不过读过几本书,不做睁眼的瞎子罢了。
对于贾敏这个小姑子,王夫人心下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王夫人在娘家时也是金尊玉贵的千金小姐,偏偏出嫁做了儿媳妇,一点儿也比不得做姑娘时的自在。
按着贾家的规矩,未出阁的女儿金贵得很,媳妇却要在婆婆跟前立规矩,不止要晨昏定省侍奉翁姑,对小姑子也要体贴周到,还要操心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
贾敏是姑奶奶,能与贾母一桌吃饭,王夫人是儿媳妇,却只能站着布菜。
贾敏琴棋书画样
样精通,王夫人却不过识得几个字,两人平日便说不到一处,而且相较于这个木讷寡言的二嫂,贾敏更与出身书香之家的大嫂李氏合得来。
王夫人因贾政的两个房里人都是伶俐标致的,生平最厌风流标志的之人,心下对贾敏的才女做派也十分瞧不上。
时日一长,姑嫂之间难免生了许多嫌隙。
贾母在信中透露的意思是黛玉许给宝玉,亲上加亲,舅舅舅母是翁姑,又有自己这个外祖母疼着,必不会受委屈。
可是贾敏却不糊涂,贾母虽亲,到底隔了一层,又上了年纪,又能护着黛玉几年?
--
都是淡淡的。
婆母也不是尖酸刻薄之人,对她颇为看重,入门头一年便把管家之权交给了她,夫妻恩爱,婆母慈善,日子过得极为舒心,不知多少人背地里羡慕。
谁知进门后多年无孕,如今和她差不多年纪的都已经做祖母了,她却一直未能生下一子以承宗祧,便是林如海不曾多说什么,她也觉得心里有愧。
她知道外头风言风语传的有多难听,无非是说她为妻不贤,不能容人,致使姬妾不能有孕等等。
可是她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她进门三年无孕后就停了姬妾的避子汤,林如海也纳了两房妾侍,林母赐了两个,她又给自己的一个陪嫁丫头开了脸放在屋里,加起来已经七个了。
谁知多年来仍是无人生下一儿半女,她自己也是整日求神拜佛,寻医问药,这些年不知灌了多少苦汁子,直到三十二岁那年才得了黛玉一个,可是从此后也再无消息。
子嗣之忧一直是她的心病,没有人比她更盼望林家能有一个男丁,四年前李姨娘好容易怀了孕,她欣喜若狂,拨了许多丫鬟婆子小心伺候,终于生了个哥儿,谁知养到了三岁还是没保住。
林如海都已年过不惑了,林家却至今仍无一子以承宗祧,若是林家在一代香火断绝,她就是林家的罪人,便是到了地下也无颜见林家的列祖列宗。
林如海也知道贾敏这些年来受了不少委屈,外人都道他至今无子是贾敏使了手段,他却从来不信。
林家本就支庶不盛,百年来皆是代代单传,没甚亲支嫡派。
当初林如海之父也是姬妾成群,但仍无一人生下一儿半女,便是林母也是将将三十岁上才得了林如海一个。
林母当年也清楚此事,因而林如海多年无子,她虽然焦急,但也从未因此而责难贾敏。
林如海拿着帕子替贾敏拭了拭泪,打趣道:“快别哭了,再哭下去眼睛都快肿成桃子了,可就不好看了。”
贾敏闻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不禁捶了林如海一拳,哭笑不得道:“人家正伤心呢,老爷倒来打趣人。”
林如海握住贾敏的手,温声道:“儿女之事本就命中注定,强求不得,不能怪你,你这些年受的委
屈我都知道。
你放心,郑氏这一胎不论是男是女,都抱到你身边养活,如此咱们玉儿也有了兄弟姐妹扶持,不再孤单一人。”
贾敏闻言心中无比熨帖,心中的那一丝醋意也抛到了脑后,暗暗祈愿郑姨娘这胎是个哥儿。
如此一来林家有了后嗣传承香火,自己后半辈子也有了依靠,黛玉也有了兄弟可以互相扶持。
夫妻俩说了一回话,林如海转眼看到桌上拆开的信件,想起今日见到的贾家打发来送贺礼的管事,便问道:“这是岳母的信?”
贾敏点了点头,却没有提信中写了些什么。
原来这次贾母信中除了问候外贾敏近况外还反常的提起了宝玉,夸他怎么孝顺,怎么聪慧懂事等等。
贾敏何等聪明,贾母虽未明言,但字里行间透露的意思她如何不明白?
她是贾家的女儿,自然盼着娘家好,只是却从未想过把黛玉嫁回娘家。
哪怕宝玉再如何出色,只要是王夫人做婆婆,她便绝对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此事说来话长,姑嫂两人之间的嫌隙可谓是由来已久。
贾敏是贾代善夫妻的老来女,两老爱若珍宝,且她生的极好,又天资颖慧,性子伶俐异常,贾代善素来珍爱幼女,自幼便假充男儿教养,又延请名师教导,令其读书识字。
贾敏又生得风流标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荣国府可以说是金尊玉贵,无人能比,在京中一干闺秀中亦是出类拔萃,少有人及。
而王家因是武将出身的缘故,规矩粗疏,王家女儿都不令其读书,只以针黹女工为要,只看凤姐儿便知道了,因此王夫人姊妹几人并不曾上过学,不过读过几本书,不做睁眼的瞎子罢了。
对于贾敏这个小姑子,王夫人心下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王夫人在娘家时也是金尊玉贵的千金小姐,偏偏出嫁做了儿媳妇,一点儿也比不得做姑娘时的自在。
按着贾家的规矩,未出阁的女儿金贵得很,媳妇却要在婆婆跟前立规矩,不止要晨昏定省侍奉翁姑,对小姑子也要体贴周到,还要操心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
贾敏是姑奶奶,能与贾母一桌吃饭,王夫人是儿媳妇,却只能站着布菜。
贾敏琴棋书画样
样精通,王夫人却不过识得几个字,两人平日便说不到一处,而且相较于这个木讷寡言的二嫂,贾敏更与出身书香之家的大嫂李氏合得来。
王夫人因贾政的两个房里人都是伶俐标致的,生平最厌风流标志的之人,心下对贾敏的才女做派也十分瞧不上。
时日一长,姑嫂之间难免生了许多嫌隙。
贾母在信中透露的意思是黛玉许给宝玉,亲上加亲,舅舅舅母是翁姑,又有自己这个外祖母疼着,必不会受委屈。
可是贾敏却不糊涂,贾母虽亲,到底隔了一层,又上了年纪,又能护着黛玉几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