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页
作者有话要说:开始准备收尾,有点卡文,请小天使们多见谅。
第152章 第一百五十二回
贾兰本性聪敏, 此时也已明白过来,点头道:“学生明白了。”
国子监中虽不乏勋贵人家送去混日子的纨绔子弟,但大多还是有真才实学的青年才俊, 而这些同窗朋友都是彼此日后的人脉。
沈颐见贾兰明白了他的意思, 心下十分欣慰,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道:“此事你家去后告诉你母亲一声,其余的不必操心, 我自会安排妥当。”
国子监是本朝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 其中贡生是由各府、州、县从生员中挑选出来的成绩优异者,而荫生则是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宦子弟。
除此之外还有由皇帝特许入监的恩监, 因捐纳财物入监的称捐监, 而只要是监生便可参加乡试。
以荣国府的品级地位,自然也有荫生的名额,再者不提沈颐的人脉背景,李守中便曾为国子监祭酒,如今虽然退了下来,人脉却还是有的,安排贾兰进去简直轻而易举。
不过贾兰却用不着走这些门路, 他小小年纪便中了秀才,而且名次优异, 本就符合国子监的要求。沈颐也只是打了声招呼, 叫贾兰光明正大的去参加考试,届时凭真本事名正言顺进去,也不会教人看轻了去。
沈颐几乎是看着贾兰长大的,两人名为师徒, 实如父子,想到国子监鱼龙混杂,心下到底有些不放心,想了想又嘱咐道:“你即便不再跟着我读书,依旧是我的徒弟,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照旧可以来问我,记住,此去国子监以读书为要,断不许同那些纨绔子弟胡混,否则叫我知道了决不轻饶,不过若是有人欺侮你,或者遇上什么烦难,也不必害怕,自有为师替你张目。”
贾兰闻言心下一暖,笑着答应道:“老师放心,我都明白。”
既已决定去国子监,少不得要告诉贾政与王夫人,贾政知道后十分赞同,满口答应了,王夫人虽然不舍,但为了孙子的前程,也不曾多说什么,贾母本就隔了一层,又见贾政与王夫人都同意了,自无异议。
晚间回到稻香村,贾兰便将此事告诉了李纨。
李纨听罢不由得叹道:“还是沈先生想的周到,兰儿
,沈先生为你操劳至此,日后你须得好生报答人家才是。”她先前只一味叫贾兰读书,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人脉与交际,好在沈颐细心,处处都想到了。
对此李纨心下十分感激,沈颐这些年可以说是充当着父亲的角色,不止教贾兰读书识字,还教导他为人处世,带他应酬交际,又为他操心将来的前程,比自己这个亲娘都还要上心。
贾兰听了点头道:“妈不用嘱咐我,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待我视如己出,这份恩情孩儿一直铭记于心,日后定会好生孝顺他老人家。”
这些年来他的为人处世都是沈颐教导,在他心中老师的地位其实与父亲无异。
之后几日,贾兰便不再去沈府,只在家中温习功课,预备朝考。
贾母王夫人早就传下话来,叫贾兰只管安心备考,晨昏定省一概免了。
李纨每日打点贾兰饮食,督促他按时就寝,适时锻炼,并不盘问功课。
贾兰心中本就有底,见母亲如此,心中更是大定,每日安心读书,演练骑射。
他年纪虽小,但得沈颐多年教导,一身学识并不弱于人,心态又十分稳重平和,朝考于他并不算太难,在随后的骑射考较中亦拔得头筹,考完之后他心中便有了数,只等结果。
三日后朝考成绩出来,贾兰果然顺利通过,而且名列前茅。
贾政与王夫人喜出望外,贾母更是欢喜非常,便欲摆酒唱戏庆贺,还是李纨以不便张扬之名再三劝住了,只自家人吃了两桌席面方罢。
此后贾兰便正式入国子监读书,早出晚归。
而李纨了了一桩心事,日子复又清闲起来,每日除了晨昏定省,偶尔处理一下庄子上的事务,其余时间便只临帖看书消闲。
彼时已进冬月,天气愈冷,这日午后忽然飘飘扬扬下起大雪来,不到半日功夫,地上便覆上了一片银白,夜间依稀还能听见雪压松枝的咯吱声。
次日,天才明,李纨朦胧醒来,便见窗户外头天光大亮,还以为自己睡到日上三竿了,怔愣了一会才想起昨夜大雪,外头多半是雪光。
此时丫鬟婆子们也陆续起来了,粗使老婆子们已在院子里扫雪,只听一人笑说道:“没想到今年第一场
雪就下了这么大,足有一尺厚呢。”
另一个婆子笑道:“俗语说‘瑞雪兆丰年’,今年定然风调雨顺。”
李纨躺在床上听了一会,方坐起身穿衣。
素云在外间听到动静,忙叫梧桐:“打了热水来伺候奶奶梳洗。”
梧桐答应着去了。
素云便来到里间,撩起帘幔用铜勾勾住了,笑道:“奶奶好睡,正说要叫起奶奶呢。”
李纨拢了拢鬓发,道:“什么时辰了?”
素云从薰笼上拿了烘好的软底绣花暖鞋过来,笑道:“已经辰时三刻了。”
李纨闻言一怔:“都这么晚了?”
素云笑道:“横竖今儿老太太同太太免了奶奶请安,睡晚些也不妨事。”
--
第152章 第一百五十二回
贾兰本性聪敏, 此时也已明白过来,点头道:“学生明白了。”
国子监中虽不乏勋贵人家送去混日子的纨绔子弟,但大多还是有真才实学的青年才俊, 而这些同窗朋友都是彼此日后的人脉。
沈颐见贾兰明白了他的意思, 心下十分欣慰,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道:“此事你家去后告诉你母亲一声,其余的不必操心, 我自会安排妥当。”
国子监是本朝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 其中贡生是由各府、州、县从生员中挑选出来的成绩优异者,而荫生则是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宦子弟。
除此之外还有由皇帝特许入监的恩监, 因捐纳财物入监的称捐监, 而只要是监生便可参加乡试。
以荣国府的品级地位,自然也有荫生的名额,再者不提沈颐的人脉背景,李守中便曾为国子监祭酒,如今虽然退了下来,人脉却还是有的,安排贾兰进去简直轻而易举。
不过贾兰却用不着走这些门路, 他小小年纪便中了秀才,而且名次优异, 本就符合国子监的要求。沈颐也只是打了声招呼, 叫贾兰光明正大的去参加考试,届时凭真本事名正言顺进去,也不会教人看轻了去。
沈颐几乎是看着贾兰长大的,两人名为师徒, 实如父子,想到国子监鱼龙混杂,心下到底有些不放心,想了想又嘱咐道:“你即便不再跟着我读书,依旧是我的徒弟,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照旧可以来问我,记住,此去国子监以读书为要,断不许同那些纨绔子弟胡混,否则叫我知道了决不轻饶,不过若是有人欺侮你,或者遇上什么烦难,也不必害怕,自有为师替你张目。”
贾兰闻言心下一暖,笑着答应道:“老师放心,我都明白。”
既已决定去国子监,少不得要告诉贾政与王夫人,贾政知道后十分赞同,满口答应了,王夫人虽然不舍,但为了孙子的前程,也不曾多说什么,贾母本就隔了一层,又见贾政与王夫人都同意了,自无异议。
晚间回到稻香村,贾兰便将此事告诉了李纨。
李纨听罢不由得叹道:“还是沈先生想的周到,兰儿
,沈先生为你操劳至此,日后你须得好生报答人家才是。”她先前只一味叫贾兰读书,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人脉与交际,好在沈颐细心,处处都想到了。
对此李纨心下十分感激,沈颐这些年可以说是充当着父亲的角色,不止教贾兰读书识字,还教导他为人处世,带他应酬交际,又为他操心将来的前程,比自己这个亲娘都还要上心。
贾兰听了点头道:“妈不用嘱咐我,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待我视如己出,这份恩情孩儿一直铭记于心,日后定会好生孝顺他老人家。”
这些年来他的为人处世都是沈颐教导,在他心中老师的地位其实与父亲无异。
之后几日,贾兰便不再去沈府,只在家中温习功课,预备朝考。
贾母王夫人早就传下话来,叫贾兰只管安心备考,晨昏定省一概免了。
李纨每日打点贾兰饮食,督促他按时就寝,适时锻炼,并不盘问功课。
贾兰心中本就有底,见母亲如此,心中更是大定,每日安心读书,演练骑射。
他年纪虽小,但得沈颐多年教导,一身学识并不弱于人,心态又十分稳重平和,朝考于他并不算太难,在随后的骑射考较中亦拔得头筹,考完之后他心中便有了数,只等结果。
三日后朝考成绩出来,贾兰果然顺利通过,而且名列前茅。
贾政与王夫人喜出望外,贾母更是欢喜非常,便欲摆酒唱戏庆贺,还是李纨以不便张扬之名再三劝住了,只自家人吃了两桌席面方罢。
此后贾兰便正式入国子监读书,早出晚归。
而李纨了了一桩心事,日子复又清闲起来,每日除了晨昏定省,偶尔处理一下庄子上的事务,其余时间便只临帖看书消闲。
彼时已进冬月,天气愈冷,这日午后忽然飘飘扬扬下起大雪来,不到半日功夫,地上便覆上了一片银白,夜间依稀还能听见雪压松枝的咯吱声。
次日,天才明,李纨朦胧醒来,便见窗户外头天光大亮,还以为自己睡到日上三竿了,怔愣了一会才想起昨夜大雪,外头多半是雪光。
此时丫鬟婆子们也陆续起来了,粗使老婆子们已在院子里扫雪,只听一人笑说道:“没想到今年第一场
雪就下了这么大,足有一尺厚呢。”
另一个婆子笑道:“俗语说‘瑞雪兆丰年’,今年定然风调雨顺。”
李纨躺在床上听了一会,方坐起身穿衣。
素云在外间听到动静,忙叫梧桐:“打了热水来伺候奶奶梳洗。”
梧桐答应着去了。
素云便来到里间,撩起帘幔用铜勾勾住了,笑道:“奶奶好睡,正说要叫起奶奶呢。”
李纨拢了拢鬓发,道:“什么时辰了?”
素云从薰笼上拿了烘好的软底绣花暖鞋过来,笑道:“已经辰时三刻了。”
李纨闻言一怔:“都这么晚了?”
素云笑道:“横竖今儿老太太同太太免了奶奶请安,睡晚些也不妨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