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这也是父皇给他机会,他才能显示本事。”
皇上也觉得自己是伯乐,看看周书仁就知道,当初他一眼就看好周书仁,“这天气变暖了,荣园可以继续动工,你派人去老二几个府上说一声,谁也别给朕耽误进度。”
太子心里门清,父皇是给几个弟弟找事做,的确该让他们忙起来,省的他们有时间算计他。
太子心累,从几个弟弟成亲后,针对他的算计就没断过,别看几个人现在斗的厉害,却从来没忘了他,如果不是父皇时不时钓着几个弟弟,他可不会像现在这么自如的应对。
次日,皇宫内,昌义这次不是跟着汪大人,而是站在皇上身边,昌义死劲的掐着自己,让自己冷静下来,一直绷着脸,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听着谈话。
使臣也是带了翻译的,汉语很难,所以翻译有的时候真不到位,汉语博大精深的,翻译错了意思差太多,这次的使臣并不是附近的国家,海上力量很强,来的时候很傲气,被震慑后老实了。
昌义吃过语言上的亏,所以听的格外仔细,使臣想要在京城驻扎下来,希望能够更好的实现交流,还想为自己谋求一些特权。
皇上眯着眼睛,什么为了更好的互利发展,只是为了更好的打探消息,特权就是证明,真允许到处走,还不将京城摸透了。
这些都不急,今日才第一日,宴席结束后,使臣出了宫。
昌义也跟着礼部的官员出宫。
晚上,昌义吃了饭就守在爹的身边,“爹,儿子今日的表现也不错,您说明日会有消息吗?”
周书仁,“不会。”
昌义蔫了,“儿子也觉得不会,使臣要驻扎才是大事。”
周书仁回家没吃饭就听昌义说了今日的内容,看着昌义,内心纠结,他要不要帮儿子一把,“你目前要做的就是完成好所有交给你的差事。”
昌义又精神了,他听汪大人说,要和使臣扯皮很久,“嗯,儿子记住了。”
周书仁等儿子走了,又将婆子和丫头打发出去,才小声的道:“你说我要不要与皇上进言。”
竹兰不赞同,“你已经做得够多了,昌义的事情只要使臣的事解决,旨意早晚会下来。”
周书仁想想也是,笑着自己,“我对这几个儿子还真上心,以前我可不会这样。”
竹兰失笑,“所以日后别说我什么事都操心,我看你也要差不多了。”
周书仁勾着嘴角,“其实这种感觉挺好的。”
竹兰翘着嘴角,以前的周书仁多冷啊,现在的周书仁满满的生活气,周书仁与儿子不在是义务,现在是真真切切的父子情。
次日,早朝后,皇上留下了不少的大臣,讨论的就是使臣的事。
周书仁老实的站在萧大人身后,听着大学士们的言论,什么大国万邦来朝,以前也有过,反正挺激动的。
官员们进言的很多,多少喜悦的,当然也有担忧的,非我族类不可信,有支持的有反对的。
周书仁听着,这回都没人划水,发表的意见都很有价值。
李钊声音是最大的,“既然来我国就要遵守我国的法律,特权是绝对不允许的。”
说完等着所有人,谁要是敢说什么礼仪之邦,大有跟谁吵的架势。
李钊的话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因为先有对国外人的一些规矩,已经见识到了好处,自然不希望特权的存在。
皇上见安静的几位,尤其是周书仁安静的好像不存在似的,习惯使然,皇上对周书仁有期待。
第1021章 自豪感
皇上又听了一会,大臣们的意思,他都记下,有很多和他的想法一致,抬起手示意都停下,随后留下户部萧清和周书仁。
对于单独留下户部官员,习惯了,最近户部又开始哭穷,都是为了银钱。
皇上先是与萧清谈了户部的事,周书仁继续当着背景板,萧大人要离开急忙跟上。
皇上开了口,“周爱卿留步。”
周书仁,“……”
这都没躲过?
萧清听后飞快的走了,周书仁以为不发言,皇上就不会注意到,天真!
皇上示意周书仁坐,然后开口道:“你二儿子语言的确不错。”
昨日交流很顺利,周昌义的语言能力的确很强,尤其是翻译的时候,拿捏的很准,省了不少的事。
周书仁心里警惕,这么多年的君臣,这皇上的套路,“臣替犬子谢过皇上的夸赞。”
皇上叹气,“本来朕想今日就下旨,这人才需要用在需要他的地方,礼部就很需要,可是事情太多,书仁的想法一直多,今日书仁没发言,朕十分想听听书仁的看法。”
周书仁心里狂翻白眼,他就知道,前面的是铺垫,这才是重点,阴险,拿儿子提醒他开口,“……臣赞同李尚书的话,非我族类要小心,尤其是两国之间,去年的海盗事件就是证明。”
皇上嗯了一声,这些他自然清楚,“继续。”
周书仁咬着后牙,皇上越来越不好糊弄了,垂着眼帘,“臣觉得我们也可以派使臣去外国驻扎,虽然臣不想承认,可事实是我国海上力量刚起步还是薄弱的,臣觉得应该取长补短,使臣的话也有对的地方,臣是认同的,交流才能发展,闭门造车不可取。”
他是希望能在各国驻扎的,多好的正大光明打探的机会,只有深入国外才能更了解,带回来的消息才真实,而不是听说。
--
皇上也觉得自己是伯乐,看看周书仁就知道,当初他一眼就看好周书仁,“这天气变暖了,荣园可以继续动工,你派人去老二几个府上说一声,谁也别给朕耽误进度。”
太子心里门清,父皇是给几个弟弟找事做,的确该让他们忙起来,省的他们有时间算计他。
太子心累,从几个弟弟成亲后,针对他的算计就没断过,别看几个人现在斗的厉害,却从来没忘了他,如果不是父皇时不时钓着几个弟弟,他可不会像现在这么自如的应对。
次日,皇宫内,昌义这次不是跟着汪大人,而是站在皇上身边,昌义死劲的掐着自己,让自己冷静下来,一直绷着脸,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听着谈话。
使臣也是带了翻译的,汉语很难,所以翻译有的时候真不到位,汉语博大精深的,翻译错了意思差太多,这次的使臣并不是附近的国家,海上力量很强,来的时候很傲气,被震慑后老实了。
昌义吃过语言上的亏,所以听的格外仔细,使臣想要在京城驻扎下来,希望能够更好的实现交流,还想为自己谋求一些特权。
皇上眯着眼睛,什么为了更好的互利发展,只是为了更好的打探消息,特权就是证明,真允许到处走,还不将京城摸透了。
这些都不急,今日才第一日,宴席结束后,使臣出了宫。
昌义也跟着礼部的官员出宫。
晚上,昌义吃了饭就守在爹的身边,“爹,儿子今日的表现也不错,您说明日会有消息吗?”
周书仁,“不会。”
昌义蔫了,“儿子也觉得不会,使臣要驻扎才是大事。”
周书仁回家没吃饭就听昌义说了今日的内容,看着昌义,内心纠结,他要不要帮儿子一把,“你目前要做的就是完成好所有交给你的差事。”
昌义又精神了,他听汪大人说,要和使臣扯皮很久,“嗯,儿子记住了。”
周书仁等儿子走了,又将婆子和丫头打发出去,才小声的道:“你说我要不要与皇上进言。”
竹兰不赞同,“你已经做得够多了,昌义的事情只要使臣的事解决,旨意早晚会下来。”
周书仁想想也是,笑着自己,“我对这几个儿子还真上心,以前我可不会这样。”
竹兰失笑,“所以日后别说我什么事都操心,我看你也要差不多了。”
周书仁勾着嘴角,“其实这种感觉挺好的。”
竹兰翘着嘴角,以前的周书仁多冷啊,现在的周书仁满满的生活气,周书仁与儿子不在是义务,现在是真真切切的父子情。
次日,早朝后,皇上留下了不少的大臣,讨论的就是使臣的事。
周书仁老实的站在萧大人身后,听着大学士们的言论,什么大国万邦来朝,以前也有过,反正挺激动的。
官员们进言的很多,多少喜悦的,当然也有担忧的,非我族类不可信,有支持的有反对的。
周书仁听着,这回都没人划水,发表的意见都很有价值。
李钊声音是最大的,“既然来我国就要遵守我国的法律,特权是绝对不允许的。”
说完等着所有人,谁要是敢说什么礼仪之邦,大有跟谁吵的架势。
李钊的话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因为先有对国外人的一些规矩,已经见识到了好处,自然不希望特权的存在。
皇上见安静的几位,尤其是周书仁安静的好像不存在似的,习惯使然,皇上对周书仁有期待。
第1021章 自豪感
皇上又听了一会,大臣们的意思,他都记下,有很多和他的想法一致,抬起手示意都停下,随后留下户部萧清和周书仁。
对于单独留下户部官员,习惯了,最近户部又开始哭穷,都是为了银钱。
皇上先是与萧清谈了户部的事,周书仁继续当着背景板,萧大人要离开急忙跟上。
皇上开了口,“周爱卿留步。”
周书仁,“……”
这都没躲过?
萧清听后飞快的走了,周书仁以为不发言,皇上就不会注意到,天真!
皇上示意周书仁坐,然后开口道:“你二儿子语言的确不错。”
昨日交流很顺利,周昌义的语言能力的确很强,尤其是翻译的时候,拿捏的很准,省了不少的事。
周书仁心里警惕,这么多年的君臣,这皇上的套路,“臣替犬子谢过皇上的夸赞。”
皇上叹气,“本来朕想今日就下旨,这人才需要用在需要他的地方,礼部就很需要,可是事情太多,书仁的想法一直多,今日书仁没发言,朕十分想听听书仁的看法。”
周书仁心里狂翻白眼,他就知道,前面的是铺垫,这才是重点,阴险,拿儿子提醒他开口,“……臣赞同李尚书的话,非我族类要小心,尤其是两国之间,去年的海盗事件就是证明。”
皇上嗯了一声,这些他自然清楚,“继续。”
周书仁咬着后牙,皇上越来越不好糊弄了,垂着眼帘,“臣觉得我们也可以派使臣去外国驻扎,虽然臣不想承认,可事实是我国海上力量刚起步还是薄弱的,臣觉得应该取长补短,使臣的话也有对的地方,臣是认同的,交流才能发展,闭门造车不可取。”
他是希望能在各国驻扎的,多好的正大光明打探的机会,只有深入国外才能更了解,带回来的消息才真实,而不是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