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两个说笑的时候,霍英莲在家里洗了个澡,又换身干净衣裳,将衣服洗净晾好。洗漱完毕后,她将沐家的碗筷洗干净放在篮子里,还把霍英杰的点心拿了一些放在篮子里,一并往沐家而去。
沐云舟刚洗完澡,听见霍英莲来了,套上外衫就赶了出来。
霍英莲给薛氏行礼,“多谢沐太太帮我照看英杰和六叔。”
薛氏笑着客气道,“姑娘客气了,姑娘一路照顾云舟,我还没谢你呢。”
沐云舟插了过来,“娘,英莲,你们别谢来谢去的,都是亲戚,应该的。英莲你给我带了什么好东西?”
霍英莲抬眼看去,只见沐云舟的头发还披散着,底下还在滴水。
她转头对薛氏道,“沐太太,昨儿我跑得快了一些,云舟怕是喝了风。今日早起我听见他咳嗽了几声,您多看着些。多谢沐太太的面,这两块点心给您尝尝。”
薛氏接过篮子,对儿子道,“快去加件衣裳,把头发擦干。”
然后她转向霍英莲,“还是姑娘心细,进屋坐坐。”
霍英莲摇头,“多谢太太,我得去铺子里看看英杰。他身子不好,这些日子打理铺子怕是累着了。”
说完,她当着沐家母子两个的面从袖子里掏出那个红包,“沐太太,这是云舟托我一路上帮忙保管的银票,如今到家了,物归原主,还请您收好。”
她拆开红包,将里面的银票一一清点,“当日沈老爷给了一百二十两,在海云县的时候,卫少奶奶给了一百两,都在这里呢。”
薛氏接过银票,“多谢姑娘了。若不是有姑娘,云舟这大大咧咧的性子哪里能看得住。”
霍英莲笑道,“太太忙,我先走了。”
母子两个将霍英莲送到大门口才回来。
薛氏将钱收好,“今日你先歇着吧,明日再去学堂。我去多买些菜,晚上把霍家人叫来一起吃顿饭,给你们洗尘。”
话转到平安镇,沈复年带着女婿巡田地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四条大街。
镇上就这么大,谁家有点事都瞒不住。沈复年带着女婿在外头跑了两天,众人稍加打听就能问出来。
郭铁匠自然是高兴的,沈家愿意这样待他儿子,说明是真心喜欢旭哥儿。至于别家,则各怀心事。
潘氏在家里背着沈老太太咒骂,“当日说把文岳过继给二房,一个个的严防死守,如今一个外四路的小野种,倒是得了他们的欢心。”想到当初自家和娘家赔给二房的钱财,潘氏就心疼的滴血。她不仅损失了钱财,还跟娘家闹翻。
沈宝珠看了潘氏一眼没说话,这几日娘又跟外祖母好了起来,每回从外祖家回来,都要在家咒骂二叔二婶。
王氏低着头没说话,她现在的希望都在沈文清身上,她觉得全心全意供养沈文清读书才是好最重要的事情,至于跟二房的斗争毫无意义。
二房有钱,大房又不能去抢。二房没儿子,但是现在招了女婿,将来会有孙子。只有在科举这上头,大房才能稳占上风头。二房为什么在家里硬气这么多年,还不是因着背靠着沐家。
想到这些,王氏心里暗自决定,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至于那个对她薄情寡义的人,哼,将来等我成了举人太太进士太太,你来给我磕头都不配!
王氏劝潘氏,“娘,官人往后就一直在沐家读书吗?沐老太爷毕竟上了年纪,还不知能支撑多久呢。”
潘氏想到这个又有些烦躁,“自然不能一直让文清在沐家读书。”可若是去县城,开销可不小。儿子刚成亲,总不能把媳妇丢在家里。
潘氏看了一眼儿媳妇,若是让他们两个都去,还得租房子住,小夫妻吃喝交际,县学一年的开支,这一年没个一二十两怕是不够。
家里的布匹店一年也就三四十两银子的收成,宝珠和文岳还没成亲。
潘氏第一次开始为银钱发愁,以前没分家时,她只管存钱,家里花销一概不用她操心。现在没了二房,大房渐渐捉襟见肘。想到这个,她越发憎恨二房夫妻,若是当初同意过继,家里岂不是能一直宽裕。
当天晚上,沈文清回来后,王氏先小意温存了一番,然后问道,“官人,沐家的学堂能一直开吗?若是往后不开了要怎么办呢?”
沈文清正在洗脚,闻言停下了搓脚的动作,看向王氏,“这事儿不是你操心的,你把你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行。”
王氏笑道,“官人是我的依靠,我心里爱官人,自然忍不住想多操心一些。”
沈文清听见她说心里爱自己,心里被触动了一下,静静地看着王氏,“你以前,心里是爱大妹夫的吗?”
王氏的表情卡在脸上,半晌后她尴尬地对沈文清道,“官人多虑了,大妹夫长得好看,我原来年纪小不懂事,就跟着镇上的姑娘们凑热闹多看了两眼。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哪里敢私相授受,更扯不上什么爱不爱的话。”
沈文清明显地感觉到了她的眼神闪躲,“你以前的事情我不想想追究,往后你注意分寸就好。”
王氏的笑容越发尴尬,“官人真的多虑了,我满心里都是官人,若不然,我怎么会推了县城里的亲事嫁给官人。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人,那郭二郎再好看,也只是个匠人,哪里能比得上官人。”
沈文清心里感到一阵熨帖,他忽然想起前几日的事情,随口问道,“前儿大妹妹和大妹夫回来,你们说的什么菊花酒,里面可是有什么事情?”
--
沐云舟刚洗完澡,听见霍英莲来了,套上外衫就赶了出来。
霍英莲给薛氏行礼,“多谢沐太太帮我照看英杰和六叔。”
薛氏笑着客气道,“姑娘客气了,姑娘一路照顾云舟,我还没谢你呢。”
沐云舟插了过来,“娘,英莲,你们别谢来谢去的,都是亲戚,应该的。英莲你给我带了什么好东西?”
霍英莲抬眼看去,只见沐云舟的头发还披散着,底下还在滴水。
她转头对薛氏道,“沐太太,昨儿我跑得快了一些,云舟怕是喝了风。今日早起我听见他咳嗽了几声,您多看着些。多谢沐太太的面,这两块点心给您尝尝。”
薛氏接过篮子,对儿子道,“快去加件衣裳,把头发擦干。”
然后她转向霍英莲,“还是姑娘心细,进屋坐坐。”
霍英莲摇头,“多谢太太,我得去铺子里看看英杰。他身子不好,这些日子打理铺子怕是累着了。”
说完,她当着沐家母子两个的面从袖子里掏出那个红包,“沐太太,这是云舟托我一路上帮忙保管的银票,如今到家了,物归原主,还请您收好。”
她拆开红包,将里面的银票一一清点,“当日沈老爷给了一百二十两,在海云县的时候,卫少奶奶给了一百两,都在这里呢。”
薛氏接过银票,“多谢姑娘了。若不是有姑娘,云舟这大大咧咧的性子哪里能看得住。”
霍英莲笑道,“太太忙,我先走了。”
母子两个将霍英莲送到大门口才回来。
薛氏将钱收好,“今日你先歇着吧,明日再去学堂。我去多买些菜,晚上把霍家人叫来一起吃顿饭,给你们洗尘。”
话转到平安镇,沈复年带着女婿巡田地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四条大街。
镇上就这么大,谁家有点事都瞒不住。沈复年带着女婿在外头跑了两天,众人稍加打听就能问出来。
郭铁匠自然是高兴的,沈家愿意这样待他儿子,说明是真心喜欢旭哥儿。至于别家,则各怀心事。
潘氏在家里背着沈老太太咒骂,“当日说把文岳过继给二房,一个个的严防死守,如今一个外四路的小野种,倒是得了他们的欢心。”想到当初自家和娘家赔给二房的钱财,潘氏就心疼的滴血。她不仅损失了钱财,还跟娘家闹翻。
沈宝珠看了潘氏一眼没说话,这几日娘又跟外祖母好了起来,每回从外祖家回来,都要在家咒骂二叔二婶。
王氏低着头没说话,她现在的希望都在沈文清身上,她觉得全心全意供养沈文清读书才是好最重要的事情,至于跟二房的斗争毫无意义。
二房有钱,大房又不能去抢。二房没儿子,但是现在招了女婿,将来会有孙子。只有在科举这上头,大房才能稳占上风头。二房为什么在家里硬气这么多年,还不是因着背靠着沐家。
想到这些,王氏心里暗自决定,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至于那个对她薄情寡义的人,哼,将来等我成了举人太太进士太太,你来给我磕头都不配!
王氏劝潘氏,“娘,官人往后就一直在沐家读书吗?沐老太爷毕竟上了年纪,还不知能支撑多久呢。”
潘氏想到这个又有些烦躁,“自然不能一直让文清在沐家读书。”可若是去县城,开销可不小。儿子刚成亲,总不能把媳妇丢在家里。
潘氏看了一眼儿媳妇,若是让他们两个都去,还得租房子住,小夫妻吃喝交际,县学一年的开支,这一年没个一二十两怕是不够。
家里的布匹店一年也就三四十两银子的收成,宝珠和文岳还没成亲。
潘氏第一次开始为银钱发愁,以前没分家时,她只管存钱,家里花销一概不用她操心。现在没了二房,大房渐渐捉襟见肘。想到这个,她越发憎恨二房夫妻,若是当初同意过继,家里岂不是能一直宽裕。
当天晚上,沈文清回来后,王氏先小意温存了一番,然后问道,“官人,沐家的学堂能一直开吗?若是往后不开了要怎么办呢?”
沈文清正在洗脚,闻言停下了搓脚的动作,看向王氏,“这事儿不是你操心的,你把你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行。”
王氏笑道,“官人是我的依靠,我心里爱官人,自然忍不住想多操心一些。”
沈文清听见她说心里爱自己,心里被触动了一下,静静地看着王氏,“你以前,心里是爱大妹夫的吗?”
王氏的表情卡在脸上,半晌后她尴尬地对沈文清道,“官人多虑了,大妹夫长得好看,我原来年纪小不懂事,就跟着镇上的姑娘们凑热闹多看了两眼。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哪里敢私相授受,更扯不上什么爱不爱的话。”
沈文清明显地感觉到了她的眼神闪躲,“你以前的事情我不想想追究,往后你注意分寸就好。”
王氏的笑容越发尴尬,“官人真的多虑了,我满心里都是官人,若不然,我怎么会推了县城里的亲事嫁给官人。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人,那郭二郎再好看,也只是个匠人,哪里能比得上官人。”
沈文清心里感到一阵熨帖,他忽然想起前几日的事情,随口问道,“前儿大妹妹和大妹夫回来,你们说的什么菊花酒,里面可是有什么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