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页
说起自己的母亲,纪佳玲的声音放轻了些许,慢慢的跟女儿说着自己的往事:
“每年到了春天,你外婆就会起个大早,特意去郊区买菜,这样就可以买到刚从德清运来的头茬雷笋,用来做腌笃鲜。她说,不吃腌笃鲜,春天就白过了。”
蔡思雨恍然大悟:“原来这话是外婆说的。”
她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妈妈每年都要把这句话翻来覆去的说,并且奉为真理,现在看来,那大概是一种从小养成的习惯,在外婆去世之后,这种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并且成为了一种缅怀外婆的方式。
纪佳玲一时陷入了回忆之中,神情有些惆怅:“其实,我小时候挺不能理解你外婆的,心想明明连饭都吃不饱了,还在桌上摆什么花呢?简直就是穷讲究,没意思。还有腌笃鲜也是,做一次,要从腊月里就开始攒着咸肉,那可真是从嘴巴里面省出来的春天啊!”
蔡思雨疑惑的问:“攒咸肉?”
“是啊,你们现在是不懂那种感受了,”纪佳玲说,“我们小时候那是真穷,饭都吃不饱的穷啊,那会儿家里是没有冰箱的,过年杀了猪,大部分都得做成咸肉来存放,这样就不容易坏。然后每天做饭的时候切几块下来炒,就等于是在吃肉了。”
“每天切肉的时候仔细点,把边角料攒下来,留着做腌笃鲜,我那时候吃不饱,天天都馋得要命,一点都不想攒什么边角料,就想把它们全吃了,再说了,我们普通人家做饭,那么讲究卖相干什么,形状再差,那也是肉啊!”
“不过,你外婆可不这么想,她吃咸肉菜饭,那咸肉丁都得是方方正正的,切下来的斜块儿,就全都攒着做腌笃鲜了,为了这个,我小时候没少跟她吵架,天天都闹着要把它们都吃了。”
其实,纪佳玲小时候跟蔡思雨一样,很难理解母亲对腌笃鲜的情怀,在她看来,苦等一个冬天,就为了那么一天的美味,真的是大可不必。
她那时候总是在想,每天多吃点不好吗,干嘛费这个事儿呢?不过,现在她是理解了母亲,却也回不到从前了。
蔡思雨听得新奇,不由得问道:“妈,你小时候这么皮的啊?”
纪佳玲平时不苟言笑,她还以为妈妈一直都是这么沉稳的性子,没想到小时候也会为了一口吃的跟外婆闹脾气。
“是啊,我小时候比你调皮多了,”纪佳玲又是一声叹息,“每天一放了学,就跟小伙伴们到处去玩,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虾什么都干,不玩到天黑,是绝对不会回家的。”
住在弄堂里的小孩是管不住的,一放学就跑得没影了,纪佳玲当然也不例外,为了这个没少被骂,但纪佳玲正是贪玩的年纪,不仅不长记性,还越玩越疯了。
“有一回,我实在馋得厉害,搬了两张凳子摞起来,才够着你外婆放咸肉的地方,把那个罐子偷了出来,我想着一上一下的不方便,就站在凳子上面吃,没想到那凳子一晃,我就摔下来了,你外婆是又气又急,当天晚上就把攒的咸肉都切了,给我焖了一锅腌笃鲜。”
说起这件事,纪佳玲脸上尽是苦笑:“那锅腌笃鲜真是……又好吃又难吃啊。”
她还记得当时母亲的眼神,那是一种浓浓的失望,比平时生气的时候更可怕。
纪佳玲从来没见过妈妈出现那种眼神,吓得话都不敢说了,妈妈说什么,她就做什么,硬生生的把那碗味道奇怪的腌笃鲜全吃了下去。
现在,跟女儿说起这件事时,纪佳玲还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她在蔡思雨的面前,一向是比较严厉的形象。
纪佳玲感叹道:“那会儿春笋还没上市,你外婆买了几根陈笋,那味道真是一言难尽,不鲜不甜的,嚼着还费牙,我就一个劲儿的捞里头的咸肉吃,反正肉总是香的嘛,吃完就忘了,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蔡思雨正听得兴起,不由得问道:“那咸肉没了,春天到了怎么办?还做腌笃鲜吗?”
虽然她想象不出来那个时代的状况,不知道为了做腌笃鲜而攒下咸肉的感觉,但她听着妈妈说小时候的事情,不由得听入了迷,特别想知道后面的发展。
纪佳玲说:“咸肉都没了,怎么做腌笃鲜?那会儿不像是现在,那会儿肉是金贵东西,大家都得省着吃,咸肉是攒的边角料,鲜肉是市场里买的碎猪肉,谁舍得用整块的肉做腌笃鲜?你外婆再讲究,也舍不得花那个钱去吃一口鲜,所以,那年我们家没吃上腌笃鲜。”
“那年春天,你外婆一直念叨着腌笃鲜,说她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春天吃不上腌笃鲜。我嘴上犟,但是出门一看见小伙伴们都捧着碗,蹲在弄堂里吃腌笃鲜,心里都后悔死了。”
蔡思雨“啊”了一声,想想那种大家都有东西吃,而自己却没有东西可以吃的感觉,不由得感叹道:“那你当时肯定馋坏了……”
纪佳玲点点头,说:“是啊,我馋得要命,跑去闹你外婆,让她给我做腌笃鲜,但是,她却说没了就是没了,谁让我耐不住性子,耐不住性子的人就是没得吃,气得我当时就哭了。”
“你外婆那手艺,在我们那片的弄堂里是顶顶有名的,做出来的腌笃鲜味道那个好啊……”
纪佳玲从锅中捞出一块咸肉,轻轻咬了一口,道:“当年的咸肉跟现在不一样,当年的咸肉吃起来往往是又干又硬,但你外婆不知道是怎么做的,那咸肉做出来就跟这家的一样,吃起来酥软肥嫩,完全没有那种干硬的感觉。”
--
“每年到了春天,你外婆就会起个大早,特意去郊区买菜,这样就可以买到刚从德清运来的头茬雷笋,用来做腌笃鲜。她说,不吃腌笃鲜,春天就白过了。”
蔡思雨恍然大悟:“原来这话是外婆说的。”
她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妈妈每年都要把这句话翻来覆去的说,并且奉为真理,现在看来,那大概是一种从小养成的习惯,在外婆去世之后,这种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并且成为了一种缅怀外婆的方式。
纪佳玲一时陷入了回忆之中,神情有些惆怅:“其实,我小时候挺不能理解你外婆的,心想明明连饭都吃不饱了,还在桌上摆什么花呢?简直就是穷讲究,没意思。还有腌笃鲜也是,做一次,要从腊月里就开始攒着咸肉,那可真是从嘴巴里面省出来的春天啊!”
蔡思雨疑惑的问:“攒咸肉?”
“是啊,你们现在是不懂那种感受了,”纪佳玲说,“我们小时候那是真穷,饭都吃不饱的穷啊,那会儿家里是没有冰箱的,过年杀了猪,大部分都得做成咸肉来存放,这样就不容易坏。然后每天做饭的时候切几块下来炒,就等于是在吃肉了。”
“每天切肉的时候仔细点,把边角料攒下来,留着做腌笃鲜,我那时候吃不饱,天天都馋得要命,一点都不想攒什么边角料,就想把它们全吃了,再说了,我们普通人家做饭,那么讲究卖相干什么,形状再差,那也是肉啊!”
“不过,你外婆可不这么想,她吃咸肉菜饭,那咸肉丁都得是方方正正的,切下来的斜块儿,就全都攒着做腌笃鲜了,为了这个,我小时候没少跟她吵架,天天都闹着要把它们都吃了。”
其实,纪佳玲小时候跟蔡思雨一样,很难理解母亲对腌笃鲜的情怀,在她看来,苦等一个冬天,就为了那么一天的美味,真的是大可不必。
她那时候总是在想,每天多吃点不好吗,干嘛费这个事儿呢?不过,现在她是理解了母亲,却也回不到从前了。
蔡思雨听得新奇,不由得问道:“妈,你小时候这么皮的啊?”
纪佳玲平时不苟言笑,她还以为妈妈一直都是这么沉稳的性子,没想到小时候也会为了一口吃的跟外婆闹脾气。
“是啊,我小时候比你调皮多了,”纪佳玲又是一声叹息,“每天一放了学,就跟小伙伴们到处去玩,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虾什么都干,不玩到天黑,是绝对不会回家的。”
住在弄堂里的小孩是管不住的,一放学就跑得没影了,纪佳玲当然也不例外,为了这个没少被骂,但纪佳玲正是贪玩的年纪,不仅不长记性,还越玩越疯了。
“有一回,我实在馋得厉害,搬了两张凳子摞起来,才够着你外婆放咸肉的地方,把那个罐子偷了出来,我想着一上一下的不方便,就站在凳子上面吃,没想到那凳子一晃,我就摔下来了,你外婆是又气又急,当天晚上就把攒的咸肉都切了,给我焖了一锅腌笃鲜。”
说起这件事,纪佳玲脸上尽是苦笑:“那锅腌笃鲜真是……又好吃又难吃啊。”
她还记得当时母亲的眼神,那是一种浓浓的失望,比平时生气的时候更可怕。
纪佳玲从来没见过妈妈出现那种眼神,吓得话都不敢说了,妈妈说什么,她就做什么,硬生生的把那碗味道奇怪的腌笃鲜全吃了下去。
现在,跟女儿说起这件事时,纪佳玲还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她在蔡思雨的面前,一向是比较严厉的形象。
纪佳玲感叹道:“那会儿春笋还没上市,你外婆买了几根陈笋,那味道真是一言难尽,不鲜不甜的,嚼着还费牙,我就一个劲儿的捞里头的咸肉吃,反正肉总是香的嘛,吃完就忘了,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蔡思雨正听得兴起,不由得问道:“那咸肉没了,春天到了怎么办?还做腌笃鲜吗?”
虽然她想象不出来那个时代的状况,不知道为了做腌笃鲜而攒下咸肉的感觉,但她听着妈妈说小时候的事情,不由得听入了迷,特别想知道后面的发展。
纪佳玲说:“咸肉都没了,怎么做腌笃鲜?那会儿不像是现在,那会儿肉是金贵东西,大家都得省着吃,咸肉是攒的边角料,鲜肉是市场里买的碎猪肉,谁舍得用整块的肉做腌笃鲜?你外婆再讲究,也舍不得花那个钱去吃一口鲜,所以,那年我们家没吃上腌笃鲜。”
“那年春天,你外婆一直念叨着腌笃鲜,说她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春天吃不上腌笃鲜。我嘴上犟,但是出门一看见小伙伴们都捧着碗,蹲在弄堂里吃腌笃鲜,心里都后悔死了。”
蔡思雨“啊”了一声,想想那种大家都有东西吃,而自己却没有东西可以吃的感觉,不由得感叹道:“那你当时肯定馋坏了……”
纪佳玲点点头,说:“是啊,我馋得要命,跑去闹你外婆,让她给我做腌笃鲜,但是,她却说没了就是没了,谁让我耐不住性子,耐不住性子的人就是没得吃,气得我当时就哭了。”
“你外婆那手艺,在我们那片的弄堂里是顶顶有名的,做出来的腌笃鲜味道那个好啊……”
纪佳玲从锅中捞出一块咸肉,轻轻咬了一口,道:“当年的咸肉跟现在不一样,当年的咸肉吃起来往往是又干又硬,但你外婆不知道是怎么做的,那咸肉做出来就跟这家的一样,吃起来酥软肥嫩,完全没有那种干硬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