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副营长中午不回来,一碗菜足够她们婆媳二人吃的。所以只要食堂开着,她们想吃费事的菜,比如酸菜鱼,就去食堂买。
半年下来,蔡母没买十次也有八次。
酸菜炖大肠吃多了,蔡母潜在意识认为她说的是小肠炖酸菜,“小肠也能炖酸菜?”
“不知道。”杜春分实话实说。
姜玲问:“那嫂子咋做?”
“卤啊。”杜春分补一句,“不止小肠,鸡杂鸭胗,猪头猪耳朵都可以卤。”
姜玲好奇地问:“也能搁一块卤?”
杜春分点头:“只是卤的时间不同。不过这种办法只限家常。”
姜玲笑道:“咱们又不卖。嫂子打算啥时候做?”
“过几天吧。学校食堂收拾好再说。”
跟梁冰他们打一架,杜春分心累身体也累,午饭都不想做,可没心思整那玩意。
杜春分把坛子放向阳的地方晾晒,就洗小米搁炉子上慢慢煨。
蔡母看了看天,顶多十点:“做这么早?”
杜春分没回答先问:“你早上咋煮粥?”
姜玲被问懵了:“就,就那么煮啊。”
“肯定跟我家不一样。我们睡觉前封炉子的时候,掏一点小米放钢筋锅里,然后放上窝头和糟鱼,第二天早上起来正好可以吃。”
蔡母不禁问:“煮一夜能好吃吗?”
杜春分:“小米那东西得慢煮。早上做的话,邵耀宗八点前到部队,我六点就得起来。煮的时候还得时不时搅拌一下。我有那个时间和耐心,甜儿她们也不允许。一会儿要洗脸,一会儿要抹雪花膏,一会儿又要尿尿,再盯着锅里,能累死我。”
“这么麻烦?”
婆媳二人异口同声。
杜春分:“大火煮的可能还没我焖一夜的好喝。”朝厨房看一下,“我把炉子拉开一点,慢慢煮一个多小时,等邵耀宗回来正好吃饭。”
姜玲想回家试试,就拿眼睛瞟她婆婆。
蔡母也想试试,真跟大火煮的差不多,以后就不用起那么早。
这边太冷,最冷的时候得比蔡副营长老家低十到十五度。年前年后两个月,蔡母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学校食堂。期间一度想回老家。
屋里虽然暖和,整天在屋里窝着,她快憋疯了。
最近这几天天气好,都说暖和了,蔡母还是觉得跟她老家下大雪一样冷。
要不是太冷,早上再忙,听到杜春分要打孔营长,她也得出来看看。
蔡母撑着墙壁站起来。
杜春分:“用热水。”
“热水煮粥?”姜玲不禁问。
杜春分点头:“你试试。煮大米粥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法子。我觉得还行。”
炉子封上也能把烧水壶里的水烧热。
蔡母到家摸摸水壶,果然热了。
姜玲用热水洗点小米,然后又把剩下的热水倒进去,一块煤球只烧一点点就把粥煮好了。
蔡母看看煤球,中午不用换。晚上不做菜,用热水下面条,那煤球能撑到睡觉前。这样就能省一块煤球。
姜玲经常做饭,一看煤球烧的程度就能算出还能烧多久,“春分嫂子真会过日子。”顿了顿,“每天省一块煤球,一个月下来够买一条鱼了。”
蔡母想起一件事,学校开学,杜春分和四个孩子在学校吃,邵耀宗不回来,她们早上换一块煤,晚上再换一块,一天两块就够了。
半年下来光煤球就能省不少。
难怪陈月娥知道杜春分不喜欢她也要去食堂,肯定也算到这点。
陈月娥有那个脑子,当初也不会把平平和安安认成杜春分的闺女。
话又说回来,邵耀宗在办公室待得心痒难耐,坐立不安,以至于时间一到就往家跑。
一口气跑到家吓得杜春分以为天塌了。
“咋了?”杜春分压低声音问:“真是特务?”
邵耀宗被问愣住,随后想了想,道:“还不确定。”
“那你咋了?”杜春分上下打量他一番。
邵耀宗干咳一声,很是不好意思说:“我怕你等急了。”
杜春分觉得她此时应该感动,可她只想笑,“师长和政委知道了,我有啥可急的。”忽然想起他刚刚说的话,“不能确定啥意思?”
邵耀宗见厨房冒烟,示意进厨房说。
厨房离廖家远,离蔡家也远。孩子在堂屋,不用担心孩子听来去,哪天不过脑再说出去。
杜春分也觉得厨房合适,递给他一个小板凳,顺手把炉子拉开再煮一会儿粥。
邵耀宗小声说:“你听到的那个六十一是人名,也是代号。”随之把他从师长那儿知道的告诉她。
杜春分听到“感情纠葛”四个字,眉头微皱:“你说那个六十一五十多了?”
“陆拾遗!”
杜春分:“都一样。可江凤仪说梁冰才四十。俩人差这么多,梁冰又不是丑的没人要,逮住一个是一个。啥人不好喜欢,喜欢那么老的,图啥?图他老啊。”
“嘴下留情。”邵耀宗赶紧说,“感情纠葛这点只是猜测。不论是真是假,他都担得起‘英雄’二字。”
杜春分点了点头:“好吧,好吧。没说他啥时候回来?”
“他有下属,肯定有官职在身。这个的人不可能离开太久,一周就了不得了。”
--
半年下来,蔡母没买十次也有八次。
酸菜炖大肠吃多了,蔡母潜在意识认为她说的是小肠炖酸菜,“小肠也能炖酸菜?”
“不知道。”杜春分实话实说。
姜玲问:“那嫂子咋做?”
“卤啊。”杜春分补一句,“不止小肠,鸡杂鸭胗,猪头猪耳朵都可以卤。”
姜玲好奇地问:“也能搁一块卤?”
杜春分点头:“只是卤的时间不同。不过这种办法只限家常。”
姜玲笑道:“咱们又不卖。嫂子打算啥时候做?”
“过几天吧。学校食堂收拾好再说。”
跟梁冰他们打一架,杜春分心累身体也累,午饭都不想做,可没心思整那玩意。
杜春分把坛子放向阳的地方晾晒,就洗小米搁炉子上慢慢煨。
蔡母看了看天,顶多十点:“做这么早?”
杜春分没回答先问:“你早上咋煮粥?”
姜玲被问懵了:“就,就那么煮啊。”
“肯定跟我家不一样。我们睡觉前封炉子的时候,掏一点小米放钢筋锅里,然后放上窝头和糟鱼,第二天早上起来正好可以吃。”
蔡母不禁问:“煮一夜能好吃吗?”
杜春分:“小米那东西得慢煮。早上做的话,邵耀宗八点前到部队,我六点就得起来。煮的时候还得时不时搅拌一下。我有那个时间和耐心,甜儿她们也不允许。一会儿要洗脸,一会儿要抹雪花膏,一会儿又要尿尿,再盯着锅里,能累死我。”
“这么麻烦?”
婆媳二人异口同声。
杜春分:“大火煮的可能还没我焖一夜的好喝。”朝厨房看一下,“我把炉子拉开一点,慢慢煮一个多小时,等邵耀宗回来正好吃饭。”
姜玲想回家试试,就拿眼睛瞟她婆婆。
蔡母也想试试,真跟大火煮的差不多,以后就不用起那么早。
这边太冷,最冷的时候得比蔡副营长老家低十到十五度。年前年后两个月,蔡母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学校食堂。期间一度想回老家。
屋里虽然暖和,整天在屋里窝着,她快憋疯了。
最近这几天天气好,都说暖和了,蔡母还是觉得跟她老家下大雪一样冷。
要不是太冷,早上再忙,听到杜春分要打孔营长,她也得出来看看。
蔡母撑着墙壁站起来。
杜春分:“用热水。”
“热水煮粥?”姜玲不禁问。
杜春分点头:“你试试。煮大米粥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法子。我觉得还行。”
炉子封上也能把烧水壶里的水烧热。
蔡母到家摸摸水壶,果然热了。
姜玲用热水洗点小米,然后又把剩下的热水倒进去,一块煤球只烧一点点就把粥煮好了。
蔡母看看煤球,中午不用换。晚上不做菜,用热水下面条,那煤球能撑到睡觉前。这样就能省一块煤球。
姜玲经常做饭,一看煤球烧的程度就能算出还能烧多久,“春分嫂子真会过日子。”顿了顿,“每天省一块煤球,一个月下来够买一条鱼了。”
蔡母想起一件事,学校开学,杜春分和四个孩子在学校吃,邵耀宗不回来,她们早上换一块煤,晚上再换一块,一天两块就够了。
半年下来光煤球就能省不少。
难怪陈月娥知道杜春分不喜欢她也要去食堂,肯定也算到这点。
陈月娥有那个脑子,当初也不会把平平和安安认成杜春分的闺女。
话又说回来,邵耀宗在办公室待得心痒难耐,坐立不安,以至于时间一到就往家跑。
一口气跑到家吓得杜春分以为天塌了。
“咋了?”杜春分压低声音问:“真是特务?”
邵耀宗被问愣住,随后想了想,道:“还不确定。”
“那你咋了?”杜春分上下打量他一番。
邵耀宗干咳一声,很是不好意思说:“我怕你等急了。”
杜春分觉得她此时应该感动,可她只想笑,“师长和政委知道了,我有啥可急的。”忽然想起他刚刚说的话,“不能确定啥意思?”
邵耀宗见厨房冒烟,示意进厨房说。
厨房离廖家远,离蔡家也远。孩子在堂屋,不用担心孩子听来去,哪天不过脑再说出去。
杜春分也觉得厨房合适,递给他一个小板凳,顺手把炉子拉开再煮一会儿粥。
邵耀宗小声说:“你听到的那个六十一是人名,也是代号。”随之把他从师长那儿知道的告诉她。
杜春分听到“感情纠葛”四个字,眉头微皱:“你说那个六十一五十多了?”
“陆拾遗!”
杜春分:“都一样。可江凤仪说梁冰才四十。俩人差这么多,梁冰又不是丑的没人要,逮住一个是一个。啥人不好喜欢,喜欢那么老的,图啥?图他老啊。”
“嘴下留情。”邵耀宗赶紧说,“感情纠葛这点只是猜测。不论是真是假,他都担得起‘英雄’二字。”
杜春分点了点头:“好吧,好吧。没说他啥时候回来?”
“他有下属,肯定有官职在身。这个的人不可能离开太久,一周就了不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