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刚刚拼尽全力,也只能勉强想起十年前她遇到宋寒之时的画面,再往后回忆,就会听到一阵涛涛江水声,紧接着便像晕船一样,头晕目眩,身子也摇摇晃晃。
“可是有什么问题?”宋寒之走到林大夫身边,皱着眉头问。
林大夫捋了捋胡须,思索良久,道:“老朽为姑娘施针尚不到十日,姑娘这伤又是陈年旧伤,本应循序渐进,慢慢治,姑娘今日受了刺/激,强行回忆,对身体恢复并没有好处,若是经常受到类似的刺/激,恐怕……有彻底失忆的风险。”
宋寒之本还在为姜雪蚕想起往事而高兴,如今听了林大夫的话,心中喜悦却被忧虑替代。
“无妨”,他弯下腰,抚上她后脑那道被青丝遮掩的伤疤,温声道,“以后不必勉强,听林大夫的话,慢慢来。”
姜雪蚕乖乖点了点头。
*
两日后的清晨,宋寒之本在帮姜雪蚕上药,卫成却突然行色匆匆地闯了进来,在他身边耳语:“皇上召您过去。”
卫成脸色不大好,宋寒之瞥了一眼便知一定不是什么好事。
明光殿偏殿。
“寒之,你过来。”皇帝披着一件明黄外衫,脸色有些苍白,见宋寒之走了过来,放下手里看了一半的奏折,向他招了招手。
“奴才参见太子殿下。”
玉泰手臂上搭着拂尘,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给宋寒之行了礼。
“不知父皇召儿臣来有何事?”宋寒之并未理睬他,径直走到檀木书桌前向皇帝拱手问安。
皇帝握着帕子咳嗽了两声,将手中的折子递给他:“今日户部尚书呈上来的,说你前些日子在寒鹭寺对神佛不敬,还与一名女子拉拉扯扯。”
“呵”,宋寒之翻阅着这参他的折子,嗤笑了一声,“父皇相信他的话?”
“当然不信,皇后催了你那么多年你都没听”,皇帝笑了笑,喝了口茶润了下嗓子,“他们这是知道朕行将就木,你将要登上这位子,怕日后降不住你,如今就要开始向你施压了。”
宋寒之摩挲了一下指骨,眸光冷了几分,等着皇帝的下文。
“户部尚书有个女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直娇养于闺阁,明日她会来进宫看望梅妃,寒之,你应该知道如何做。”
第22章 给她鼓励 “绣得不错。”
宋寒之以为他此次回宫已经与父皇摒弃前嫌,他们父子还能像他儿时那样,无话不谈,亲密无间。
直到今日他才明白,身在皇家,一切当以皇家颜面和利益为先,所有的偏爱与理解都要排在利益后面。
这次是,从前也是。
父皇从前有一位嫔妃,知书达理,待人和善,曾在母后卧病在床的那段时日照顾过年仅八岁的他。
在这座人人满腹算计的皇宫里,有多少眼睛在盯着他和皇后母子俩,皇后卧病在床,年幼的太子便成了案板上待宰的鱼肉。
明枪暗箭一一向他袭来,却又一一被那位妃子挡下。
她曾多次救下年幼的宋寒之,待他如己出。
宋寒之也十分感激她,亲昵时还会喊她一句母亲。
因着出众的容貌和才华,这位妃子也极受父皇的宠爱,在入宫的第四年怀上了龙嗣。
宋寒之那时受皇后影响,还很相信神佛一说,觉得这一定是这位妃子平时做善事的福报。
直到后来,她被人污陷与侍卫有染,父皇大发雷霆,将她关进了冷宫。
宋寒之不相信,暗中帮着那妃子身边的侍女寻找真相,后来他们找到许多证据都能证明那妃子的清白,而且也能证明是当时的梅嫔,也就是如今的梅妃在暗中栽赃陷害。
他去求了父皇,也分明瞧见了父皇眼中的不舍,可父皇还是决绝地对他说:“梅家不能动,朕只能委屈她。”
也就是从这一句话开始,他们父子之间有了矛盾、嫌隙。
宋寒之亲眼见着那妃子从满目希冀变得了无生气,整日倚靠在窗边,脸色也一日比一日差。
她死在了正式封妃那日,那年的冬天比往年都冷。
第二年,宋寒之请旨在宫外另立一座府邸,后来就搬出了东宫。
也是从那个时候,他不再相信神佛,也开始厌恶皇家,讨厌利益制衡。
他知道自己将来避免不了要面对这些,可他绝不会像父皇一样,将自己心尖上的人挪到利益之后。
将来他为人上人,他心尖上的人,也要为人上人。
这是他对她无声的承诺。
“寒之,明日……”
“父皇”,宋寒之抬起眼睫,坚定的目光让皇帝有一丝错愕,“儿臣已有心上人,心中再容不下其他人。”
茶盏与盏托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话似乎十分令人难以置信,皇帝端着茶盏的手颤了颤,险些让茶杯摔落在地。
“皇后与朕所说,难道都是真的?”皇帝大梦初醒,不可思议地瞅着自己的儿子。
“是”,宋寒之答道,“儿臣此生,只钟情她一人。”
“寒之啊,你将来要登上朕这个位子,注定要牺牲一些东西,你得识大局”,皇帝垂下眸子不再看他,“这事朕已经答应了梅妃,你不必再说了,明日记得去给梅妃请安。”
宋寒之抿着唇,玉扳指紧紧贴着指骨,一阵穿堂风经过,带着夏日的燥热,却始终吹不暖他那颗渗着凉意的心。
--
“可是有什么问题?”宋寒之走到林大夫身边,皱着眉头问。
林大夫捋了捋胡须,思索良久,道:“老朽为姑娘施针尚不到十日,姑娘这伤又是陈年旧伤,本应循序渐进,慢慢治,姑娘今日受了刺/激,强行回忆,对身体恢复并没有好处,若是经常受到类似的刺/激,恐怕……有彻底失忆的风险。”
宋寒之本还在为姜雪蚕想起往事而高兴,如今听了林大夫的话,心中喜悦却被忧虑替代。
“无妨”,他弯下腰,抚上她后脑那道被青丝遮掩的伤疤,温声道,“以后不必勉强,听林大夫的话,慢慢来。”
姜雪蚕乖乖点了点头。
*
两日后的清晨,宋寒之本在帮姜雪蚕上药,卫成却突然行色匆匆地闯了进来,在他身边耳语:“皇上召您过去。”
卫成脸色不大好,宋寒之瞥了一眼便知一定不是什么好事。
明光殿偏殿。
“寒之,你过来。”皇帝披着一件明黄外衫,脸色有些苍白,见宋寒之走了过来,放下手里看了一半的奏折,向他招了招手。
“奴才参见太子殿下。”
玉泰手臂上搭着拂尘,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给宋寒之行了礼。
“不知父皇召儿臣来有何事?”宋寒之并未理睬他,径直走到檀木书桌前向皇帝拱手问安。
皇帝握着帕子咳嗽了两声,将手中的折子递给他:“今日户部尚书呈上来的,说你前些日子在寒鹭寺对神佛不敬,还与一名女子拉拉扯扯。”
“呵”,宋寒之翻阅着这参他的折子,嗤笑了一声,“父皇相信他的话?”
“当然不信,皇后催了你那么多年你都没听”,皇帝笑了笑,喝了口茶润了下嗓子,“他们这是知道朕行将就木,你将要登上这位子,怕日后降不住你,如今就要开始向你施压了。”
宋寒之摩挲了一下指骨,眸光冷了几分,等着皇帝的下文。
“户部尚书有个女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直娇养于闺阁,明日她会来进宫看望梅妃,寒之,你应该知道如何做。”
第22章 给她鼓励 “绣得不错。”
宋寒之以为他此次回宫已经与父皇摒弃前嫌,他们父子还能像他儿时那样,无话不谈,亲密无间。
直到今日他才明白,身在皇家,一切当以皇家颜面和利益为先,所有的偏爱与理解都要排在利益后面。
这次是,从前也是。
父皇从前有一位嫔妃,知书达理,待人和善,曾在母后卧病在床的那段时日照顾过年仅八岁的他。
在这座人人满腹算计的皇宫里,有多少眼睛在盯着他和皇后母子俩,皇后卧病在床,年幼的太子便成了案板上待宰的鱼肉。
明枪暗箭一一向他袭来,却又一一被那位妃子挡下。
她曾多次救下年幼的宋寒之,待他如己出。
宋寒之也十分感激她,亲昵时还会喊她一句母亲。
因着出众的容貌和才华,这位妃子也极受父皇的宠爱,在入宫的第四年怀上了龙嗣。
宋寒之那时受皇后影响,还很相信神佛一说,觉得这一定是这位妃子平时做善事的福报。
直到后来,她被人污陷与侍卫有染,父皇大发雷霆,将她关进了冷宫。
宋寒之不相信,暗中帮着那妃子身边的侍女寻找真相,后来他们找到许多证据都能证明那妃子的清白,而且也能证明是当时的梅嫔,也就是如今的梅妃在暗中栽赃陷害。
他去求了父皇,也分明瞧见了父皇眼中的不舍,可父皇还是决绝地对他说:“梅家不能动,朕只能委屈她。”
也就是从这一句话开始,他们父子之间有了矛盾、嫌隙。
宋寒之亲眼见着那妃子从满目希冀变得了无生气,整日倚靠在窗边,脸色也一日比一日差。
她死在了正式封妃那日,那年的冬天比往年都冷。
第二年,宋寒之请旨在宫外另立一座府邸,后来就搬出了东宫。
也是从那个时候,他不再相信神佛,也开始厌恶皇家,讨厌利益制衡。
他知道自己将来避免不了要面对这些,可他绝不会像父皇一样,将自己心尖上的人挪到利益之后。
将来他为人上人,他心尖上的人,也要为人上人。
这是他对她无声的承诺。
“寒之,明日……”
“父皇”,宋寒之抬起眼睫,坚定的目光让皇帝有一丝错愕,“儿臣已有心上人,心中再容不下其他人。”
茶盏与盏托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话似乎十分令人难以置信,皇帝端着茶盏的手颤了颤,险些让茶杯摔落在地。
“皇后与朕所说,难道都是真的?”皇帝大梦初醒,不可思议地瞅着自己的儿子。
“是”,宋寒之答道,“儿臣此生,只钟情她一人。”
“寒之啊,你将来要登上朕这个位子,注定要牺牲一些东西,你得识大局”,皇帝垂下眸子不再看他,“这事朕已经答应了梅妃,你不必再说了,明日记得去给梅妃请安。”
宋寒之抿着唇,玉扳指紧紧贴着指骨,一阵穿堂风经过,带着夏日的燥热,却始终吹不暖他那颗渗着凉意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