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页
在其他人看来,麦秆公社就像是小说里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的主人公一样,也像是踩着筋斗云的孙悟空,一个跟斗就是十万八千里,直接将其他公社狠狠甩在了后面。
但在麦秆公社的社员眼中,他们公社能在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发展成为如今几乎可以媲美县城生活的原因,全都是有赖于苏曼所付出的辛苦,而非像其他人说的那样,是不费吹灰之力,朝夕之间就能起高楼的。
像是服装厂的开办初衷,是当时主抓妇联工作的苏主任为了贯彻、落实男女平等,为了给更多女同志提供就业机会,让她们能够走出家庭,见识外面世界和自己所拥有力量而创办的;
还有砖窑厂是苏主任在为了给他们公社创收的同时,也想告诉他们这群住了这么多年土坯房的社员们知道,只要努力就能像城里人一样,虽身在农村却也能住上砖房思想,而特意派人学习技术回来建立的,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就业的机会;
至于打谷厂,那更是为了解放他们花费在人工脱粒上的人力物力,为了他们这群土里刨食的农民同志成立的厂子!
如果说这几个厂子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创收的话,那不说别的,就说苏主任为了他们各大队的孩子能就近读书,为了他们农民的娃娃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有学习机会而建立小学这事儿,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这要是换了其他领导,就算是有钱,也肯定不会把钱花在给他们大队建小学上面,更不会自费掏钱给这些孩子做校服,买课本。
所有人知道,培养一个孩子不是朝夕的事情,没有人会为了农民的孩子去花费心思,因为在他们看来,农民孩子的未来就是继续当一个农民。
但苏曼没有这样想,也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忽视那些整日里在大队跑来跑去的孩子们。
——她给了这些孩子学习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更灿烂的,属于未来的路。
在1970年就要过去的冬天。
孩子们在结束了期末考试以后,纷纷拿着成绩单和一书包的寒假作业,或高兴或沮丧地回了家,准备开始为期一个月的,他们从前365天都能拥有,还不需要写作业的假期。
早在去年就加入服装厂工作,如今已经当上厂里组长的李梅花在孩子们返校拿成绩还没回家的时候,和如今和自己一起搭伙过日子,暂时没打算再结婚的崔秀菊说道:
“秀菊你知道不,我家英子现在都会写50个字了,这次考试也考了班里的第一名哩!我听学校的老师说,各个年级的第一名都能得到苏主任给的小红花,是能缝在衣服上面的那种,回头等咱妮儿把小红花拿回来,我就给她缝在她最喜欢穿的校服上面!”
“真的?那四……不是,英子可真棒!”如今已经是麦河沟大队妇联主任的崔秀菊早就没了从前的怯懦,整个人看起来明艳又大方,露出了属于她这个年纪该有的笑容,同李梅花说道,“那等过完年再开学的话,梅花姐你要送小兰去念小学吗?她岁数应该也够读一年级了吧。小兰一向跟英子这个当姐姐的亲,可想跟着她一起去读小学呢!”
“当然得送去了!”李梅花肯定地说道,“英子和小兰不光都要读小学,我以后还想让她们继续念初中、高中呢!苏主任就是高中学历,我希望四丫和五丫……不是,是英子和小兰都能像苏主任那样,做个聪明又拥有责任感的人。”
“不过就像是苏主任说的,孩子们就应该享受他们这个年纪的快乐,咱们还是不要给他们施加压力了,英子和小兰本来就很乖了,尤其是英子,学习比谁都要刻苦,要是让她知道梅花姐你的想法,小小年纪就要背负那么多的话,也真的是太辛苦了。”
“嗐,我也就是说说……”李梅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秀菊,你说咱晚上吃点啥好?里孩子还是太瘦了点,得补补……”
两个人说着,就走进了厨房,准备好好合计合计晚上吃点啥。
……
英子和小兰就是从前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一直受崔田氏的虐待,和崔立春家暴的四丫和五丫。
在苏曼的帮助下,崔秀菊得到了崔福在大队里的房子作为离婚补偿,便也没有回去还心心念念想要把房子要来,把她再嫁出去的娘家,而是和同样脱离苦海的李梅花一起留在了麦河沟大队。
两个人都没有再嫁的想法,便在大队的见证下,结了异性姐妹,带着四丫和五丫一起生活,到时候一个随李梅花的姓,一个随崔秀菊的姓。
对于她们这样的选择,苏曼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只是在两个人忐忑地问自己能不能给四丫和五丫起个名字的时候,起出了两个名字。
李英和崔兰。
苏曼没有给这两个孩子起太具有期待性的名字,也没有词藻堆砌的,说什么这两个字有多么多么好,只是对李梅花和崔秀菊说:“英和兰这两个字都是美好的意思,我希望这两个孩子都能够忘记之前不算美好的生活,未来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简单的名字代表抛弃了过去沉重的负担。
无需负重前行的人生,才能更容易拥有快乐。
在李英同学看着李梅花把第一名奖励的小红花绣在校服上,并开始畅想起寒假结束后,自己能穿着这件校服去学校时的场景的时候。
--
但在麦秆公社的社员眼中,他们公社能在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发展成为如今几乎可以媲美县城生活的原因,全都是有赖于苏曼所付出的辛苦,而非像其他人说的那样,是不费吹灰之力,朝夕之间就能起高楼的。
像是服装厂的开办初衷,是当时主抓妇联工作的苏主任为了贯彻、落实男女平等,为了给更多女同志提供就业机会,让她们能够走出家庭,见识外面世界和自己所拥有力量而创办的;
还有砖窑厂是苏主任在为了给他们公社创收的同时,也想告诉他们这群住了这么多年土坯房的社员们知道,只要努力就能像城里人一样,虽身在农村却也能住上砖房思想,而特意派人学习技术回来建立的,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就业的机会;
至于打谷厂,那更是为了解放他们花费在人工脱粒上的人力物力,为了他们这群土里刨食的农民同志成立的厂子!
如果说这几个厂子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创收的话,那不说别的,就说苏主任为了他们各大队的孩子能就近读书,为了他们农民的娃娃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有学习机会而建立小学这事儿,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这要是换了其他领导,就算是有钱,也肯定不会把钱花在给他们大队建小学上面,更不会自费掏钱给这些孩子做校服,买课本。
所有人知道,培养一个孩子不是朝夕的事情,没有人会为了农民的孩子去花费心思,因为在他们看来,农民孩子的未来就是继续当一个农民。
但苏曼没有这样想,也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忽视那些整日里在大队跑来跑去的孩子们。
——她给了这些孩子学习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更灿烂的,属于未来的路。
在1970年就要过去的冬天。
孩子们在结束了期末考试以后,纷纷拿着成绩单和一书包的寒假作业,或高兴或沮丧地回了家,准备开始为期一个月的,他们从前365天都能拥有,还不需要写作业的假期。
早在去年就加入服装厂工作,如今已经当上厂里组长的李梅花在孩子们返校拿成绩还没回家的时候,和如今和自己一起搭伙过日子,暂时没打算再结婚的崔秀菊说道:
“秀菊你知道不,我家英子现在都会写50个字了,这次考试也考了班里的第一名哩!我听学校的老师说,各个年级的第一名都能得到苏主任给的小红花,是能缝在衣服上面的那种,回头等咱妮儿把小红花拿回来,我就给她缝在她最喜欢穿的校服上面!”
“真的?那四……不是,英子可真棒!”如今已经是麦河沟大队妇联主任的崔秀菊早就没了从前的怯懦,整个人看起来明艳又大方,露出了属于她这个年纪该有的笑容,同李梅花说道,“那等过完年再开学的话,梅花姐你要送小兰去念小学吗?她岁数应该也够读一年级了吧。小兰一向跟英子这个当姐姐的亲,可想跟着她一起去读小学呢!”
“当然得送去了!”李梅花肯定地说道,“英子和小兰不光都要读小学,我以后还想让她们继续念初中、高中呢!苏主任就是高中学历,我希望四丫和五丫……不是,是英子和小兰都能像苏主任那样,做个聪明又拥有责任感的人。”
“不过就像是苏主任说的,孩子们就应该享受他们这个年纪的快乐,咱们还是不要给他们施加压力了,英子和小兰本来就很乖了,尤其是英子,学习比谁都要刻苦,要是让她知道梅花姐你的想法,小小年纪就要背负那么多的话,也真的是太辛苦了。”
“嗐,我也就是说说……”李梅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秀菊,你说咱晚上吃点啥好?里孩子还是太瘦了点,得补补……”
两个人说着,就走进了厨房,准备好好合计合计晚上吃点啥。
……
英子和小兰就是从前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一直受崔田氏的虐待,和崔立春家暴的四丫和五丫。
在苏曼的帮助下,崔秀菊得到了崔福在大队里的房子作为离婚补偿,便也没有回去还心心念念想要把房子要来,把她再嫁出去的娘家,而是和同样脱离苦海的李梅花一起留在了麦河沟大队。
两个人都没有再嫁的想法,便在大队的见证下,结了异性姐妹,带着四丫和五丫一起生活,到时候一个随李梅花的姓,一个随崔秀菊的姓。
对于她们这样的选择,苏曼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只是在两个人忐忑地问自己能不能给四丫和五丫起个名字的时候,起出了两个名字。
李英和崔兰。
苏曼没有给这两个孩子起太具有期待性的名字,也没有词藻堆砌的,说什么这两个字有多么多么好,只是对李梅花和崔秀菊说:“英和兰这两个字都是美好的意思,我希望这两个孩子都能够忘记之前不算美好的生活,未来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简单的名字代表抛弃了过去沉重的负担。
无需负重前行的人生,才能更容易拥有快乐。
在李英同学看着李梅花把第一名奖励的小红花绣在校服上,并开始畅想起寒假结束后,自己能穿着这件校服去学校时的场景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