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瘸着腿从军中回来时,他并没有对以后的日子抱太大希望,只觉得自己也就那般了,最好的情形也只是忙碌一年吃口饱饭。
可现在他却看到了,前面的路一片光亮,一眼望不到尽头。
……
陈家村。
陈咏义带着人离开之后,谢良辰好像就将毛织物这桩事忘在了脑后。
天越来越暖和。
等他们准备好了一切,春耕也开始了。
陈老太太站在田埂上,看着村子里的妇人们,赶着几头大黄牛在田中耕地,她不时地伸出手指点江山。
瞧瞧,这些全都是陈家村的地,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带劲儿。
村子里的人都有了农具,干起活儿来事半功倍,村中的半大小子天刚亮就来帮忙,在田埂上吃了饭食,就一路跑着回村里的族塾去了。
从田里回到村中时,听到娃娃们读书的声音,陈老太太的眼泪差点要淌下来。
说不定哪天村子里真能出一个状元郎呢。
官药局开始做成药之后,需要的药材更多了,原本在织房的妇人们,还没来得及为毛织物伤心,就一个个都被叫去了熟药所帮忙。
人忙起来就顾不上难过了,高氏都忘记思量到底会赔多少银钱了,心中宽慰自己,好在陈家村进献“成药”有功,朝廷赏赐了二百两银子,也算是相抵了吧!
许先生连自己的那一百两银子也给了陈家村,陈里正开始不肯要,后来许先生答应年底会将这银钱收回来,而且多拿三十两银子做利,这才算是达成了共识。
陈家村耕地快,村子里的娃们都上了族塾,谢大小姐带着人在山地上忙碌,熟药所一直没有停。
这些羡煞了周围的村子。
如今提及镇州城,大家都会连带说起陈家村。
宋启正再次来到镇州时,放眼看去到处都是耕种的农田,心中一时感慨,只觉得自己的定州相去甚远。
整个北方,定州该比镇州繁华,可现在镇州却有超越之势。
宋启正身边的宋二老太爷道:“那不是陈家村种的山地吗?地里还有人,正好我们过去看看吧!”
第二百零四章 求助
春耕之后,陈家村的耕地上经常会出现外村的人。
一开始的时候陈家村的人还会问一问,由于手里的活计不能放下,就打发村子里的小孩子带着人到处看看。
来的人多了之后,就见怪不怪了,大家干脆不去管了,依旧低头自己忙自己的。
毕竟陈家村的任务太过繁重,就算有了农具和耕牛,依旧累得人直不起腰来。
陈老太太没事的时候就会想,耕牛还是不太聪明,如果不需要人牵着,撒在地里就能自己耕地就好了,睡一觉起来地都耕种好了,那该多好?
不过这种要求着实太过分了,陈老太太都不好意思去灶王爷那里叨念。
“大娘,您去歇着吧!”
村子里的人不止一次劝陈老太太。
陈老太太摇头:“不歇,不歇,就你们知晓要赚银钱,我老太太也想要。”
陈老太太少了牙齿,说话本就漏风,说的急了就像是在吹口哨。
“大娘,赚了银钱先去将牙镶上吧!”
“是啊……上次大娘去我家里说话,我家几个娃正在炕上睡觉,将大娘送走之后你们猜怎么着?我家最小的那个不知啥时候尿了炕。”
众人跟着笑,都没有丢下手里的活计。今日他们要将这片山地种的差不多,明天大部分村民就要去另一片山地上了。
镇国将军宋启正和宋家族中老太爷走到陈家村山地上时,刚好听到村民们的欢声笑语。
“宋将军来了。”
陈家村的妇人先发现了宋启正,不由地喊了一声。
山地上忙作的陈家村人纷纷向山脚下看来,所有人脸上都是熟络、亲切的笑容。
“好几天没见到将军了。”
可当他们瞧见的“宋将军”不是宋羡而是宋启正时,陈家村人的表情明显跟着一变,那亲切顿时变成了恭敬。
宋启正自然察觉了这样的变化,这就是他与宋羡在这些村民心中的不同之处。
“镇国大将军。”
陈老太太和陈咏胜被村民们簇拥着走上前行礼。
宋启正道:“我只是路过来看看,不必如此兴师动众,春耕时间紧,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村民们都没有动。
宋启正道:“就跟宋羡来时一样,都去吧!”
陈咏胜转身示意村民们离开,大家这才重新走回山地中。
宋启正问道:“听说陈家村的山地不少,还要好些日子才能种完吧?”
陈咏胜回话:“这才是第一片山地,后面还有许多,今年第一次耕种,虽然有所准备,但还是生疏,明年就会好许多了。”
宋启正没有说话,不用等到明年,镇州现在的情形就足以让外面的州、县羡慕。
都是北方,从定州一路往镇州来,看到的就是两个景象。
要知道定州今年春耕与往年相比已经大大不同了,开垦了不少荒地不说,附近村子也买了农具,可不论耕种的速度和山地耕种的情形与镇州都相去甚远。
宋启正这一路思量不少,常常会想起在京中时,听到那些对宋羡质疑的话语,如果那些人来一趟镇州,就不会说陈家村是被宋羡指使的了。
--
可现在他却看到了,前面的路一片光亮,一眼望不到尽头。
……
陈家村。
陈咏义带着人离开之后,谢良辰好像就将毛织物这桩事忘在了脑后。
天越来越暖和。
等他们准备好了一切,春耕也开始了。
陈老太太站在田埂上,看着村子里的妇人们,赶着几头大黄牛在田中耕地,她不时地伸出手指点江山。
瞧瞧,这些全都是陈家村的地,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带劲儿。
村子里的人都有了农具,干起活儿来事半功倍,村中的半大小子天刚亮就来帮忙,在田埂上吃了饭食,就一路跑着回村里的族塾去了。
从田里回到村中时,听到娃娃们读书的声音,陈老太太的眼泪差点要淌下来。
说不定哪天村子里真能出一个状元郎呢。
官药局开始做成药之后,需要的药材更多了,原本在织房的妇人们,还没来得及为毛织物伤心,就一个个都被叫去了熟药所帮忙。
人忙起来就顾不上难过了,高氏都忘记思量到底会赔多少银钱了,心中宽慰自己,好在陈家村进献“成药”有功,朝廷赏赐了二百两银子,也算是相抵了吧!
许先生连自己的那一百两银子也给了陈家村,陈里正开始不肯要,后来许先生答应年底会将这银钱收回来,而且多拿三十两银子做利,这才算是达成了共识。
陈家村耕地快,村子里的娃们都上了族塾,谢大小姐带着人在山地上忙碌,熟药所一直没有停。
这些羡煞了周围的村子。
如今提及镇州城,大家都会连带说起陈家村。
宋启正再次来到镇州时,放眼看去到处都是耕种的农田,心中一时感慨,只觉得自己的定州相去甚远。
整个北方,定州该比镇州繁华,可现在镇州却有超越之势。
宋启正身边的宋二老太爷道:“那不是陈家村种的山地吗?地里还有人,正好我们过去看看吧!”
第二百零四章 求助
春耕之后,陈家村的耕地上经常会出现外村的人。
一开始的时候陈家村的人还会问一问,由于手里的活计不能放下,就打发村子里的小孩子带着人到处看看。
来的人多了之后,就见怪不怪了,大家干脆不去管了,依旧低头自己忙自己的。
毕竟陈家村的任务太过繁重,就算有了农具和耕牛,依旧累得人直不起腰来。
陈老太太没事的时候就会想,耕牛还是不太聪明,如果不需要人牵着,撒在地里就能自己耕地就好了,睡一觉起来地都耕种好了,那该多好?
不过这种要求着实太过分了,陈老太太都不好意思去灶王爷那里叨念。
“大娘,您去歇着吧!”
村子里的人不止一次劝陈老太太。
陈老太太摇头:“不歇,不歇,就你们知晓要赚银钱,我老太太也想要。”
陈老太太少了牙齿,说话本就漏风,说的急了就像是在吹口哨。
“大娘,赚了银钱先去将牙镶上吧!”
“是啊……上次大娘去我家里说话,我家几个娃正在炕上睡觉,将大娘送走之后你们猜怎么着?我家最小的那个不知啥时候尿了炕。”
众人跟着笑,都没有丢下手里的活计。今日他们要将这片山地种的差不多,明天大部分村民就要去另一片山地上了。
镇国将军宋启正和宋家族中老太爷走到陈家村山地上时,刚好听到村民们的欢声笑语。
“宋将军来了。”
陈家村的妇人先发现了宋启正,不由地喊了一声。
山地上忙作的陈家村人纷纷向山脚下看来,所有人脸上都是熟络、亲切的笑容。
“好几天没见到将军了。”
可当他们瞧见的“宋将军”不是宋羡而是宋启正时,陈家村人的表情明显跟着一变,那亲切顿时变成了恭敬。
宋启正自然察觉了这样的变化,这就是他与宋羡在这些村民心中的不同之处。
“镇国大将军。”
陈老太太和陈咏胜被村民们簇拥着走上前行礼。
宋启正道:“我只是路过来看看,不必如此兴师动众,春耕时间紧,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村民们都没有动。
宋启正道:“就跟宋羡来时一样,都去吧!”
陈咏胜转身示意村民们离开,大家这才重新走回山地中。
宋启正问道:“听说陈家村的山地不少,还要好些日子才能种完吧?”
陈咏胜回话:“这才是第一片山地,后面还有许多,今年第一次耕种,虽然有所准备,但还是生疏,明年就会好许多了。”
宋启正没有说话,不用等到明年,镇州现在的情形就足以让外面的州、县羡慕。
都是北方,从定州一路往镇州来,看到的就是两个景象。
要知道定州今年春耕与往年相比已经大大不同了,开垦了不少荒地不说,附近村子也买了农具,可不论耕种的速度和山地耕种的情形与镇州都相去甚远。
宋启正这一路思量不少,常常会想起在京中时,听到那些对宋羡质疑的话语,如果那些人来一趟镇州,就不会说陈家村是被宋羡指使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