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哪知皇帝拒不接受萧攸的建议。
作为皇帝,他自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三皇子这事不成了,需要再找一个人去给他收拾烂这一摊子,若是下一个接手的人能耐比不得他,这事情就解决不好,反而累赘。
下一个接手的人比三皇子能耐固然是好,但那个人只能是自己的另一个儿子,不能是旁人,若是叫人发现自己的三皇子还不比其他的宗亲有能耐,皇帝别的不说,面子上也是过不去的。
皇帝意思坚决,萧攸无奈之下只得答应了。
想到这里,他越发恨起了三皇子这个人来。
三哥这人大聪明没有,小聪明一堆,以前时候从没办过差事,只会纸上谈兵想当然。
为了显得自己比他人更加能耐,他遇到事情后并不喜欢听从有经验的官员建议和劝告,而是为了展现自己的心计谋略选择捷径,希望可以出其不意一鸣惊人,但通常连最基本的把事情完成的能力都没有。
实在叫人头疼。
萧攸刚开始办差的时候,最先接手的就是刑部。
在任期间办了不少大案要案,还曾作为钦差两次南下,办过通宝银号和江浙官场上的案子,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根本不叫个事儿。
萧攸只管按着规程办案,该走流程走流程,该找证据找证据,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入了正轨。
这事他要办了也不算什么,只是希望三哥不要再接其他新的什么差事了,否则烂摊子是永远收拾不完的。
萧攸查出的结果和陆想容料想中一致,在这次的事件当中,主考官韩大人的确有着不小的问题,副考官却并非如此。
因为带头联名上书的那两个刺儿头也跟副考官沈大人发生过冲突,故而他在这场事件当中一直站在主考官这边,替主考官说话,这样看起来叫人却以为他是在包庇对方。
但实则沈大人不过是因为脾气坏了一些,不太通晓人情,所以名声不好,但本人还是正直的,并未做过什么有损国家和朝廷的事情。
事情查清后,萧攸便着大理寺和翰林院给沈大人恢复了名誉,萧攸也因为圆满解决这件事情而变得名声大噪。
慈宁宫内,太后听说事情来龙去脉后,只觉得胸膛堵得厉害,一口气没上来,心里头梗得都有些疼。
太后也没想到,三皇子有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能耐,最是善于察言观色、洞察人心,却偏偏在办差一事上这般不中用。
前几次的事情没有办好,还可以说是没有多少办差的经验,而这次办案并不是三皇子一个人单打独斗,太后和承恩公府都是出了力气帮了他的,可是三皇子实在太过刚愎自用,一心想着求功不听旁人的劝。
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又被老四拔得了头筹。
太后对着薛姑姑叹道:“就老三这情况,是不是让他去管内廷司一类的那些不容易出错的地方更好一些?”
薛姑姑道:“太后莫要忧心,三殿下那么多年都卧病在床,身体也一直不好,一时糊涂也是有的,哪里就能够跟十八岁便开始办差的四皇子相比呢?俗话说的好,吃一堑长一智。三皇子是聪明人,如今在这些地方栽了跟头,日后定然会加倍谨慎小心行事,必然不会负了太后所托。”
太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出来。
听薛姑姑这么一说,她更加觉得三皇子这会儿选得路是错的。
既然办差方面能耐实在比不过老四,那就扬长避短,不要总想着把差事办好表现自己,而是去比点儿别的。
况且考三不是十足的草包,又不是没有其他优势在,未必需要总盯着这一处使劲儿。
如今看来,还是催着皇帝早些立太子得好。
毕竟时间拖得越晚,变数也就越大,老三如今成了皇帝器重的皇子,日后办差什么的都是免不了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手上的差事越来越多,大家就会越来越发现老三比不得老四。
如此说来,还是早些尘埃落定得好。
= =
又过了几日,宫中传来消息,太后接了三皇子的儿子入宫,自己亲自教养。
据说三皇子自打接管内廷司后恪尽职守,尽心办差,只是内廷司是新接触的东西,这些日子难免忙碌,对于不能时时在太后身边尽孝这件事情,三皇子很是内疚,故而把孩子送到了慈宁宫中,让他替自己在皇祖母面前尽孝也是一样的。
这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但宫里的人大都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皇帝被贵妃上了多次眼药,对最近太后把手伸得过长的这些行为越发不满。
可不管怎么说,老三府上的孩子都是他的亲孙子,既然人都来了,见还是要见见的,故而皇帝特意抽出时间来慈宁宫陪着他们用了膳。
一顿饭吃得很是温馨,孩子表现也很是得体。
用过午膳后,太后让孩子去内殿休息,转头对皇帝道:“这孩子教养得好,跟老三一样孝顺,不管长辈们说什么都是听得。老四和老四家的那个王妃是什么脾气,哀家不必多说,皇帝想来也是知道的,这样的夫妻,自然教不出如此孝顺听话的好孩子。”
太后这话皇帝还是信的。
毕竟从前他对老四说不上好,中间还隔着他母亲受了多年委屈的事情,老四对自己不说怀恨在心,但也绝对没什么好印象,如今对着自己也没多少热情。
--
作为皇帝,他自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三皇子这事不成了,需要再找一个人去给他收拾烂这一摊子,若是下一个接手的人能耐比不得他,这事情就解决不好,反而累赘。
下一个接手的人比三皇子能耐固然是好,但那个人只能是自己的另一个儿子,不能是旁人,若是叫人发现自己的三皇子还不比其他的宗亲有能耐,皇帝别的不说,面子上也是过不去的。
皇帝意思坚决,萧攸无奈之下只得答应了。
想到这里,他越发恨起了三皇子这个人来。
三哥这人大聪明没有,小聪明一堆,以前时候从没办过差事,只会纸上谈兵想当然。
为了显得自己比他人更加能耐,他遇到事情后并不喜欢听从有经验的官员建议和劝告,而是为了展现自己的心计谋略选择捷径,希望可以出其不意一鸣惊人,但通常连最基本的把事情完成的能力都没有。
实在叫人头疼。
萧攸刚开始办差的时候,最先接手的就是刑部。
在任期间办了不少大案要案,还曾作为钦差两次南下,办过通宝银号和江浙官场上的案子,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根本不叫个事儿。
萧攸只管按着规程办案,该走流程走流程,该找证据找证据,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入了正轨。
这事他要办了也不算什么,只是希望三哥不要再接其他新的什么差事了,否则烂摊子是永远收拾不完的。
萧攸查出的结果和陆想容料想中一致,在这次的事件当中,主考官韩大人的确有着不小的问题,副考官却并非如此。
因为带头联名上书的那两个刺儿头也跟副考官沈大人发生过冲突,故而他在这场事件当中一直站在主考官这边,替主考官说话,这样看起来叫人却以为他是在包庇对方。
但实则沈大人不过是因为脾气坏了一些,不太通晓人情,所以名声不好,但本人还是正直的,并未做过什么有损国家和朝廷的事情。
事情查清后,萧攸便着大理寺和翰林院给沈大人恢复了名誉,萧攸也因为圆满解决这件事情而变得名声大噪。
慈宁宫内,太后听说事情来龙去脉后,只觉得胸膛堵得厉害,一口气没上来,心里头梗得都有些疼。
太后也没想到,三皇子有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能耐,最是善于察言观色、洞察人心,却偏偏在办差一事上这般不中用。
前几次的事情没有办好,还可以说是没有多少办差的经验,而这次办案并不是三皇子一个人单打独斗,太后和承恩公府都是出了力气帮了他的,可是三皇子实在太过刚愎自用,一心想着求功不听旁人的劝。
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又被老四拔得了头筹。
太后对着薛姑姑叹道:“就老三这情况,是不是让他去管内廷司一类的那些不容易出错的地方更好一些?”
薛姑姑道:“太后莫要忧心,三殿下那么多年都卧病在床,身体也一直不好,一时糊涂也是有的,哪里就能够跟十八岁便开始办差的四皇子相比呢?俗话说的好,吃一堑长一智。三皇子是聪明人,如今在这些地方栽了跟头,日后定然会加倍谨慎小心行事,必然不会负了太后所托。”
太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出来。
听薛姑姑这么一说,她更加觉得三皇子这会儿选得路是错的。
既然办差方面能耐实在比不过老四,那就扬长避短,不要总想着把差事办好表现自己,而是去比点儿别的。
况且考三不是十足的草包,又不是没有其他优势在,未必需要总盯着这一处使劲儿。
如今看来,还是催着皇帝早些立太子得好。
毕竟时间拖得越晚,变数也就越大,老三如今成了皇帝器重的皇子,日后办差什么的都是免不了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手上的差事越来越多,大家就会越来越发现老三比不得老四。
如此说来,还是早些尘埃落定得好。
= =
又过了几日,宫中传来消息,太后接了三皇子的儿子入宫,自己亲自教养。
据说三皇子自打接管内廷司后恪尽职守,尽心办差,只是内廷司是新接触的东西,这些日子难免忙碌,对于不能时时在太后身边尽孝这件事情,三皇子很是内疚,故而把孩子送到了慈宁宫中,让他替自己在皇祖母面前尽孝也是一样的。
这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但宫里的人大都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皇帝被贵妃上了多次眼药,对最近太后把手伸得过长的这些行为越发不满。
可不管怎么说,老三府上的孩子都是他的亲孙子,既然人都来了,见还是要见见的,故而皇帝特意抽出时间来慈宁宫陪着他们用了膳。
一顿饭吃得很是温馨,孩子表现也很是得体。
用过午膳后,太后让孩子去内殿休息,转头对皇帝道:“这孩子教养得好,跟老三一样孝顺,不管长辈们说什么都是听得。老四和老四家的那个王妃是什么脾气,哀家不必多说,皇帝想来也是知道的,这样的夫妻,自然教不出如此孝顺听话的好孩子。”
太后这话皇帝还是信的。
毕竟从前他对老四说不上好,中间还隔着他母亲受了多年委屈的事情,老四对自己不说怀恨在心,但也绝对没什么好印象,如今对着自己也没多少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