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时高一高二出校门倒是经常坐三轮车,大多是电动的,也有人力踩的,司机和座位之间用一个帘子隔好,夏天坐很凉快,冬天就不挡风了,对来县城逛街的人来说,公交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花几块钱坐个车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到高三纪爸纪妈就千叮万嘱纪时千万别坐三轮了,主要是Z县城区的三轮基本都是退休工人或者没退休工资的农民在开,他们年纪又大开车又彪,在大马路上横冲直撞的太不安全。
县里也没有狠下心把这些三轮车取缔了,事实上也取缔不了,那毕竟也是一大群人的生计。
现在纪时出校门,距离近的他就走路过去,很少去坐三轮车了。
出租车开到镇上,纪爸已经开着三轮车在等了。
难得的国庆和中秋一起放,小镇上的各家店都挤满了人,做大饼的店开着大灯做饼,门口的人排成了长队,炸串的那家也是,推车旁边不少人坐在电瓶车上排队,超市和水果店也都是人。
不过现在开车的人还是很少,不像以后,一到节假日,冷清的小镇会被汽车填满,挂着各地排照的汽车穿梭而行。
“吃不吃臭干?”纪爸问,“不吃就直接回家了。”
“不吃。”刚从车上下来,纪时胃里还是不太舒服,什么也不想吃。
“书包放到后面,背着不重吗?你妈烧了鱼,家里还有螃蟹,不过现在的螃蟹还不肥。”纪爸轻声和纪时絮叨着,“宿舍还住得惯不?住不惯我们还是出去。”
租房的事,纪爸纪妈是被纪时劝动了,加上地里的活确实忙不过来,可他们回头一看,邹勇家和周婷璐家居然全有人去照顾了。
村里就这么大点地方,一点风吹草动人人都知道,纪时高三刚开学,就有人问了,他们怎么没去县里租房?他们夫妻俩不怕活儿累,也不怕花钱,就怕辜负孩子。
别的不说,要是高考成绩出来,纪时因为没人照顾分考低了,那他们不是得后悔死?
纪时一连解释了几遍不用,而且表现得相当坚定,纪爸也只能作罢。
他在车上和他爸讲了最近复习的情况,纪爸虽然听不太懂,心里还是高兴的,纪时已经很久没和他聊过学习上的事了,上一次恐怕还是初中。
第18章 假期生活 关于蔬菜的一切
风呼呼在脸上刮着,从镇上到村里的这段路没有路灯,快到10月,晚上的气温已经降下来了,纪时裹着纪爸的一件旧外套,到家门口的时候,厨房和大屋的灯都亮着,纪妈听见车声从厨房里出来,手里还握着一个饭勺。
“回来了,冷不冷?”
纪时摇了摇头:“不冷,我火气旺。”
到家直接就有饭吃,纪妈准备了整整一大碗鱼汤,炖到奶白,非得纪时坐下来就喝一碗,她还炖了排骨,炖到烂了,先舀上几块给纪时。
厨房里灯光昏暗,喝了小半碗汤,身体立刻就暖和起来了。
锅里还在烧别的菜,吃到一半,纪时二姑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来:“我估计时时这时候该回来了,今天我去镇上买的螃蟹,多蒸了两只蟹……”
纪妈从灶台后面站起身:“不用不用,我们家也买了!”
她把锅盖掀起来,盛了点排骨,让二姑顺便带回去,二姑先是不要,拗不过纪妈推得厉害,只能收下了。
“时时,小雨今晚也回来了,明天上我家吃午饭啊!”二姑又嘱咐纪妈明天不做午饭,一起去她家吃。
二姑的女儿比纪时大三岁,现在在市里读大三,纪时和表姐从小时候起关系就不错,二姑好强,表姐却是不折不扣的乐天派,高中三年被二姑高压逼着学习,最终上了本省一所二本学校。
她们班当时一共18个二本达线的学生,表姐是第18名。
纪时“嗯嗯”应了,他是习惯了去二姑家吃饭,小时候纪爸纪妈干活忙,他到家了没饭吃就先去二姑家,有时候连春节也是这样,二姑家开饭早,他去找表姐玩,先在她家吃顿垫垫肚子,再回自己家吃第二顿。
纪妈和二姑的手艺都不错,不过纪妈比较会做正经一点的菜,口味也清淡,烧鱼烧肉这些,二姑的口味却重一些,本地的炝泥螺炝虾,炒泥螺炒田螺,家里人一起聚餐,不管是在纪时家还是小姑家,这些菜基本都是二姑上手。
吃过饭,纪时先洗澡,Z中别的都好,就是洗澡太麻烦,纪时家是电热水器,以前是太阳能热水器,可惜太阳能热水器冬天洗澡太麻烦,家里后来就换了电的。
现在的热水器储水量小,家里建了新房之后换了一个更大的。
忙完之后纪时就打开台灯,开始看化学课本。
在所有科目中,他最薄弱的就是化学,开学已经一个月了,他甚至都没有系统地翻过化学书,幸亏老驴带他们复习的时候很细致,帮纪时把之前丢掉的基础补回来了一点。
纪时对化学的复习模式和物理一致,他把教材、参考书和笔记放在一起,先从已经复习过的地方开始看,老驴讲过的地方他的思路都很清晰,做题也没有问题,但老驴没讲的地方纪时就觉得有些难了。
课本里的东西毕竟有些浅显。
纪时抿紧嘴巴,笔在草稿纸上演算着,练习是加深记忆的最佳方法,以他的经验来看,哪怕是比较复杂的化学公式,多做上几遍题记忆也就深刻了。
--
不过到高三纪爸纪妈就千叮万嘱纪时千万别坐三轮了,主要是Z县城区的三轮基本都是退休工人或者没退休工资的农民在开,他们年纪又大开车又彪,在大马路上横冲直撞的太不安全。
县里也没有狠下心把这些三轮车取缔了,事实上也取缔不了,那毕竟也是一大群人的生计。
现在纪时出校门,距离近的他就走路过去,很少去坐三轮车了。
出租车开到镇上,纪爸已经开着三轮车在等了。
难得的国庆和中秋一起放,小镇上的各家店都挤满了人,做大饼的店开着大灯做饼,门口的人排成了长队,炸串的那家也是,推车旁边不少人坐在电瓶车上排队,超市和水果店也都是人。
不过现在开车的人还是很少,不像以后,一到节假日,冷清的小镇会被汽车填满,挂着各地排照的汽车穿梭而行。
“吃不吃臭干?”纪爸问,“不吃就直接回家了。”
“不吃。”刚从车上下来,纪时胃里还是不太舒服,什么也不想吃。
“书包放到后面,背着不重吗?你妈烧了鱼,家里还有螃蟹,不过现在的螃蟹还不肥。”纪爸轻声和纪时絮叨着,“宿舍还住得惯不?住不惯我们还是出去。”
租房的事,纪爸纪妈是被纪时劝动了,加上地里的活确实忙不过来,可他们回头一看,邹勇家和周婷璐家居然全有人去照顾了。
村里就这么大点地方,一点风吹草动人人都知道,纪时高三刚开学,就有人问了,他们怎么没去县里租房?他们夫妻俩不怕活儿累,也不怕花钱,就怕辜负孩子。
别的不说,要是高考成绩出来,纪时因为没人照顾分考低了,那他们不是得后悔死?
纪时一连解释了几遍不用,而且表现得相当坚定,纪爸也只能作罢。
他在车上和他爸讲了最近复习的情况,纪爸虽然听不太懂,心里还是高兴的,纪时已经很久没和他聊过学习上的事了,上一次恐怕还是初中。
第18章 假期生活 关于蔬菜的一切
风呼呼在脸上刮着,从镇上到村里的这段路没有路灯,快到10月,晚上的气温已经降下来了,纪时裹着纪爸的一件旧外套,到家门口的时候,厨房和大屋的灯都亮着,纪妈听见车声从厨房里出来,手里还握着一个饭勺。
“回来了,冷不冷?”
纪时摇了摇头:“不冷,我火气旺。”
到家直接就有饭吃,纪妈准备了整整一大碗鱼汤,炖到奶白,非得纪时坐下来就喝一碗,她还炖了排骨,炖到烂了,先舀上几块给纪时。
厨房里灯光昏暗,喝了小半碗汤,身体立刻就暖和起来了。
锅里还在烧别的菜,吃到一半,纪时二姑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来:“我估计时时这时候该回来了,今天我去镇上买的螃蟹,多蒸了两只蟹……”
纪妈从灶台后面站起身:“不用不用,我们家也买了!”
她把锅盖掀起来,盛了点排骨,让二姑顺便带回去,二姑先是不要,拗不过纪妈推得厉害,只能收下了。
“时时,小雨今晚也回来了,明天上我家吃午饭啊!”二姑又嘱咐纪妈明天不做午饭,一起去她家吃。
二姑的女儿比纪时大三岁,现在在市里读大三,纪时和表姐从小时候起关系就不错,二姑好强,表姐却是不折不扣的乐天派,高中三年被二姑高压逼着学习,最终上了本省一所二本学校。
她们班当时一共18个二本达线的学生,表姐是第18名。
纪时“嗯嗯”应了,他是习惯了去二姑家吃饭,小时候纪爸纪妈干活忙,他到家了没饭吃就先去二姑家,有时候连春节也是这样,二姑家开饭早,他去找表姐玩,先在她家吃顿垫垫肚子,再回自己家吃第二顿。
纪妈和二姑的手艺都不错,不过纪妈比较会做正经一点的菜,口味也清淡,烧鱼烧肉这些,二姑的口味却重一些,本地的炝泥螺炝虾,炒泥螺炒田螺,家里人一起聚餐,不管是在纪时家还是小姑家,这些菜基本都是二姑上手。
吃过饭,纪时先洗澡,Z中别的都好,就是洗澡太麻烦,纪时家是电热水器,以前是太阳能热水器,可惜太阳能热水器冬天洗澡太麻烦,家里后来就换了电的。
现在的热水器储水量小,家里建了新房之后换了一个更大的。
忙完之后纪时就打开台灯,开始看化学课本。
在所有科目中,他最薄弱的就是化学,开学已经一个月了,他甚至都没有系统地翻过化学书,幸亏老驴带他们复习的时候很细致,帮纪时把之前丢掉的基础补回来了一点。
纪时对化学的复习模式和物理一致,他把教材、参考书和笔记放在一起,先从已经复习过的地方开始看,老驴讲过的地方他的思路都很清晰,做题也没有问题,但老驴没讲的地方纪时就觉得有些难了。
课本里的东西毕竟有些浅显。
纪时抿紧嘴巴,笔在草稿纸上演算着,练习是加深记忆的最佳方法,以他的经验来看,哪怕是比较复杂的化学公式,多做上几遍题记忆也就深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