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页
一连数日的阴雨终于放晴,看似和暖的日光下实则没有任何温度,宫道上顶白挂孝的宫人们正在打扫着宫道上的落叶。
丽妃金氏蜷着双膝, 靠在温暖的贵妃榻上神色悠然的缝制着一顶小小的虎头帽。大宫女碧云半跪坐在人身边给人捶腿。
秋冬交替的时节, 天气转凉。
丽妃已经有两三天没有往奉先殿去了。顾修孝顺, 便拿了个伤心过度不能操劳的理由让丽妃好生在宫中将养。
这几日丽妃都过得无比自在,若不是还在先帝丧期, 她都快哼出小曲儿来了。
与丽妃金氏素日交好的那两个贵嫔又来了, 一见了丽妃的面儿便先齐刷刷的行了一套大礼,将丽妃弄得一愣。
“你们,这是做什么?快些起身啊。”丽妃不明所以的搁下手中的针线,朝那二人摆手。
“谢丽妃娘娘。”两个人同时起身,眼尖的小宫女给二人搬了凳子,招呼二人落座。
“素日里都是常来常往的,今日怎么这样客气起来了?”丽妃掸了掸膝头上的白狐裘毛,莫名道。
“丽妃娘娘, 您还不知道么?”周氏贵嫔满眼殷切的望了人一眼,低声道:“新君登基大典后,要尊您为太后呢。”
“什么?!”丽妃双眼瞬间放大,满脸的不可思议:“这,不可能啊?”
“娘娘,您这些日子两耳不闻窗外事,宫里可都是传遍了。”吴贵嫔捧着茶盏继续说道:“新君念及您幼时照拂, 也为了宁王殿下和小世子的前程,故而要将您尊为太后。咱们姐妹来的时候, 都瞧见内府司给您裁制翟衣的云锦了。”
吴氏话音刚落, 丽妃这边忙不迭的下榻穿鞋, 招呼也不打一声便急匆匆的传了轿辇,一路往顾修所在的宣政殿东暖阁去了。
将吴氏和周氏,晾在了那里。
丽妃站在暖阁跟前,身边的两个宫人给人整了整匆匆而来的宫装,门前的小太监高声通传:“丽妃娘娘到。”
坐于内室正在行阅奏疏,处理政务的顾修从桌案前抬起头来,搁下手中朱笔,起身迎了出去。
这些日子以来,顾修一直在做着登基前最后的准备。
拟定先帝尊谥,安置先帝后宫是第一位的。
“丽母妃,您怎么过来了?”顾修朝丽妃略施一礼,口中尊了一句丽母妃,昔年先帝顾鸿未允丽妃所请,他只得称丽妃一句丽娘娘。而今先帝已去,他便改了口:“可是有何吩咐?”
丽妃双臂一拖,急忙让顾修免了拜礼:“修儿,别拜别拜,眼见便是要称帝的人了。”
“儿臣虽将继位,孝礼不可荒废。”顾修坚持着将拜礼行完,将丽妃迎入暖阁外的小厅上落座:“母妃此来可是有何话说?”
“修儿啊。”丽妃端了手边的热茶,饮了一口语重心长道:“这几日宫中的传言,母妃都听到了。母妃也知道你和你六哥的情分在,可是这尊封太后的事可不是玩笑。”
“丽母妃此来,是为此事?”顾修落坐在人身侧,恭敬道:“儿臣此举并非儿戏,而是觉得您当得起。”
“傻孩子,母妃何尝不知你的心思?母妃是商官家族出身,没那么多见识。你这几年的路走得有多艰难,母妃其实都看在眼里却帮不上你,就只能拿你当你六哥一体看待。”
“母妃,儿臣自觉受恩良多,您的一视同仁,让儿臣倍感安然。”顾修眼神真挚的看着丽妃金氏,郑重道:“太后之名,您实至名归。”
丽妃对于顾修而言,更像一个寻常的母亲。在她的眼里,顾修就是和顾攸一样的孩子,有出息也好,没出息也罢,想哭就哭,想闹就闹,想撒娇就撒娇。
什么雄途伟业,什么家国天下,她皆可视若无物。她只在乎她的孩子吃得饱不饱?穿的暖不暖?有没有什么小磕小碰,夜里有没有着凉。
那种不讲原则的偏爱,在顾修少年时那段坎坷的道路上,太难得了。
“修儿既然唤了我母妃,那母子之间也就不必有什么隐瞒。母妃十六岁便嫁给你父皇了,糊里糊涂的就过了这半辈子。当初还以为能嫁与太子是多天大的喜事,其实....唉...丽妃叹了口气,满眼慈爱的看着顾修:“好在上天垂怜,给了母妃你和攸儿这样的好儿子。眼下母妃年岁也大了,当真不想再在这宫里守着这些宫规了。母妃眼下只想出宫去,住在你六哥身边,含饴弄孙,安享天伦,改年也回苏州一趟能去看看家中亲族。二十多年了,都不知道他们变成什么样子了。”
“既然如此,儿臣明白了。”顾修的神色渐缓:“儿臣会让母妃晚年安逸的。”
***
丽妃走后,顾修重新回到了理政的暖阁之内。韩墨初坐在桌案一侧一本一本的整理着桌案上的公文奏疏。
见顾修回来,韩墨初也将手里的事情停了,抬头问道:“丽妃娘娘可是有何吩咐么?”
“师父找个妥当人,把今日发往礼部的折子追回来吧。”顾修答非所问。
“怎么呢?”
“丽母妃她不想做这个太后。”顾修重新落座在了书案之后,揉了揉酸涩的眼睑,轻声叹道:“想想我父皇这个皇帝,做的还真是失败。身死之后,连想与他同葬陵寝的人都没有。”
******
在顾鸿三七最后一日,顾修以新君的身份明发谕旨。因顾念养母丽妃金氏慈恩,特准宫中无所生育的前朝嫔妃,于先帝葬入王灵后,皆升尊一品,回母族颐养天年,一切宫中侍奉如旧。如无有母族可归的则迁入京郊离山行宫居住,亦由宫中奉养。这其中也包括冷宫中的贺氏,还有锦芳阁中的常氏。
--
丽妃金氏蜷着双膝, 靠在温暖的贵妃榻上神色悠然的缝制着一顶小小的虎头帽。大宫女碧云半跪坐在人身边给人捶腿。
秋冬交替的时节, 天气转凉。
丽妃已经有两三天没有往奉先殿去了。顾修孝顺, 便拿了个伤心过度不能操劳的理由让丽妃好生在宫中将养。
这几日丽妃都过得无比自在,若不是还在先帝丧期, 她都快哼出小曲儿来了。
与丽妃金氏素日交好的那两个贵嫔又来了, 一见了丽妃的面儿便先齐刷刷的行了一套大礼,将丽妃弄得一愣。
“你们,这是做什么?快些起身啊。”丽妃不明所以的搁下手中的针线,朝那二人摆手。
“谢丽妃娘娘。”两个人同时起身,眼尖的小宫女给二人搬了凳子,招呼二人落座。
“素日里都是常来常往的,今日怎么这样客气起来了?”丽妃掸了掸膝头上的白狐裘毛,莫名道。
“丽妃娘娘, 您还不知道么?”周氏贵嫔满眼殷切的望了人一眼,低声道:“新君登基大典后,要尊您为太后呢。”
“什么?!”丽妃双眼瞬间放大,满脸的不可思议:“这,不可能啊?”
“娘娘,您这些日子两耳不闻窗外事,宫里可都是传遍了。”吴贵嫔捧着茶盏继续说道:“新君念及您幼时照拂, 也为了宁王殿下和小世子的前程,故而要将您尊为太后。咱们姐妹来的时候, 都瞧见内府司给您裁制翟衣的云锦了。”
吴氏话音刚落, 丽妃这边忙不迭的下榻穿鞋, 招呼也不打一声便急匆匆的传了轿辇,一路往顾修所在的宣政殿东暖阁去了。
将吴氏和周氏,晾在了那里。
丽妃站在暖阁跟前,身边的两个宫人给人整了整匆匆而来的宫装,门前的小太监高声通传:“丽妃娘娘到。”
坐于内室正在行阅奏疏,处理政务的顾修从桌案前抬起头来,搁下手中朱笔,起身迎了出去。
这些日子以来,顾修一直在做着登基前最后的准备。
拟定先帝尊谥,安置先帝后宫是第一位的。
“丽母妃,您怎么过来了?”顾修朝丽妃略施一礼,口中尊了一句丽母妃,昔年先帝顾鸿未允丽妃所请,他只得称丽妃一句丽娘娘。而今先帝已去,他便改了口:“可是有何吩咐?”
丽妃双臂一拖,急忙让顾修免了拜礼:“修儿,别拜别拜,眼见便是要称帝的人了。”
“儿臣虽将继位,孝礼不可荒废。”顾修坚持着将拜礼行完,将丽妃迎入暖阁外的小厅上落座:“母妃此来可是有何话说?”
“修儿啊。”丽妃端了手边的热茶,饮了一口语重心长道:“这几日宫中的传言,母妃都听到了。母妃也知道你和你六哥的情分在,可是这尊封太后的事可不是玩笑。”
“丽母妃此来,是为此事?”顾修落坐在人身侧,恭敬道:“儿臣此举并非儿戏,而是觉得您当得起。”
“傻孩子,母妃何尝不知你的心思?母妃是商官家族出身,没那么多见识。你这几年的路走得有多艰难,母妃其实都看在眼里却帮不上你,就只能拿你当你六哥一体看待。”
“母妃,儿臣自觉受恩良多,您的一视同仁,让儿臣倍感安然。”顾修眼神真挚的看着丽妃金氏,郑重道:“太后之名,您实至名归。”
丽妃对于顾修而言,更像一个寻常的母亲。在她的眼里,顾修就是和顾攸一样的孩子,有出息也好,没出息也罢,想哭就哭,想闹就闹,想撒娇就撒娇。
什么雄途伟业,什么家国天下,她皆可视若无物。她只在乎她的孩子吃得饱不饱?穿的暖不暖?有没有什么小磕小碰,夜里有没有着凉。
那种不讲原则的偏爱,在顾修少年时那段坎坷的道路上,太难得了。
“修儿既然唤了我母妃,那母子之间也就不必有什么隐瞒。母妃十六岁便嫁给你父皇了,糊里糊涂的就过了这半辈子。当初还以为能嫁与太子是多天大的喜事,其实....唉...丽妃叹了口气,满眼慈爱的看着顾修:“好在上天垂怜,给了母妃你和攸儿这样的好儿子。眼下母妃年岁也大了,当真不想再在这宫里守着这些宫规了。母妃眼下只想出宫去,住在你六哥身边,含饴弄孙,安享天伦,改年也回苏州一趟能去看看家中亲族。二十多年了,都不知道他们变成什么样子了。”
“既然如此,儿臣明白了。”顾修的神色渐缓:“儿臣会让母妃晚年安逸的。”
***
丽妃走后,顾修重新回到了理政的暖阁之内。韩墨初坐在桌案一侧一本一本的整理着桌案上的公文奏疏。
见顾修回来,韩墨初也将手里的事情停了,抬头问道:“丽妃娘娘可是有何吩咐么?”
“师父找个妥当人,把今日发往礼部的折子追回来吧。”顾修答非所问。
“怎么呢?”
“丽母妃她不想做这个太后。”顾修重新落座在了书案之后,揉了揉酸涩的眼睑,轻声叹道:“想想我父皇这个皇帝,做的还真是失败。身死之后,连想与他同葬陵寝的人都没有。”
******
在顾鸿三七最后一日,顾修以新君的身份明发谕旨。因顾念养母丽妃金氏慈恩,特准宫中无所生育的前朝嫔妃,于先帝葬入王灵后,皆升尊一品,回母族颐养天年,一切宫中侍奉如旧。如无有母族可归的则迁入京郊离山行宫居住,亦由宫中奉养。这其中也包括冷宫中的贺氏,还有锦芳阁中的常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