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晏因着他的话,也全然冷静下来,回抱朱贺霖,拍了拍他的后背:“小爷先松手,我们坐下来好好策划应对之计。”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半个多时辰,忽然听见殿门外內侍禀报:“南京礼部尚书鲁大人求见。”
朱贺霖冷笑:“贼老头,还有脸来见我?就不怕被东宫侍卫乱棍打出去!”
苏晏心生疑窦,对朱贺霖道:“不急,先听听鲁尚书打算说什么。”
结果鲁尚书一进大殿,就朝太子下跪行了大礼,涕零道:“老臣刚刚听说南京礼部上报白鹿案一事,惊骇惶恐万分,臣的奏本里,根本不是这么写的……这里面一定有问题,还望太子殿下明鉴。”
朱贺霖扬起剑眉,目光凛冽,语气却异常沉稳:“鲁尚书何出此言。祭陵之事,按例由南京礼部行文上报,鲁尚书曾来询问过孤的情况,孤也照实回答了。至于你的奏本里究竟如何写的,孤又如何见得到、管得着?”
鲁尚书被他一挤兑,越发惭愧又焦急,忙从怀中取出几页纸,呈交给他:“这是老臣所送奏本的誊抄稿,请太子殿下过目。”
朱贺霖接过来,自己不看,转手递给苏晏:“孤最近眼睛疼,苏侍郎帮忙看看罢。”
苏晏快速浏览了一遍。这份奏本上所写的比较简洁,并未提到白鹿一事,只说太子主持的祭陵大典顺利完成后,钟山北峰上骤然土石崩塌、溪潭潨泻冲毁了部分陵木,或因地震导致。所幸陵园无碍,南京有关各部、司将及时修护山坡,还请圣上放心。
倘若照这份奏本所写,完全不至于引发那么大的朝堂争议,也牵扯不到太子的什么罪名。
除非……苏晏思索后,问:“既然尚书大人说,自己写的奏本,与朝廷收到的奏本内容不一,那么或许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错,被人调包。敢问尚书大人,这份奏本是如何送去京城的?”
鲁尚书道:“通过驿站的‘马上飞递’,送往京城通政司。”
苏晏问:“送奏本去驿站的礼部官吏,是否信得过?”
“是跟随老夫多年的亲信,断不会暗中调包。他回来禀告说,亲手交给了信差。”
“那么问题就可能出在驿站了。要么信差无意中被人偷换信筒,要么信差就是调包奏本之人。”
鲁尚书道:“苏侍郎所言在理,老夫这便带人去驿站,查清此事。”
苏晏阻拦:“不急,就这么明里过去的话,恐打草惊蛇,不若悄悄地绑了信差,逼他们老实交代。”
鲁尚书吃惊:“苏侍郎万不可刑讯逼供,就逼算出来也未必是真话。”
苏晏笑道:“尚书大人多虑了,我自然有既不伤人、又让人说真话的法子。”
朱贺霖观言察色到了此刻,方才起身上前,亲手搀扶起鲁化人:“老尚书不必惶恐,此事究竟有何内情,孤一定会查个清楚。还请先如实回答孤一个问题——你是否认识一个叫做‘钱善人’的富翁,做药材或矿石生意?”
鲁尚书愣住,努力回忆后摇头:“并未听闻。南京户部负责税收,若是做生意的富翁,册子上都有录注,老臣可以去向税课司把册子拿过来找一找。”
“有劳鲁尚书了。”朱贺霖说了两句场面话,让內侍把鲁化人送出了春和宫。
他转头问苏晏:“清河觉得此人之言是否可信?”
苏晏答:“观其言行,不像作伪。来南京后,我作为副手与他多有接触,这老头子虽然啰嗦又死板,但没什么坏心思。”
朱贺霖忖道:“如此看来,信差十分可疑。我让侍卫趁夜潜入驿站,把信差与驿丞都绑了,好好拷问一番。”
苏晏颔首,忽然又问:“那个叫桃铃的小宫女,就这么逃出宫去,无影无踪了?”
“这个我也让皇宫守卫一直在查,说是怀疑躲在运水车里逃出去的。”
“把那天夜里负责运水的內侍们都控制起来,逐一盘问。还有,查那宫女的底子,既然是本地人,家里还有什么亲属,七大姑八大姨,一个都别放过!”苏晏说道,“很多事,策划得越复杂、掺和的人越多,就越容易留下破绽。这世上根本不存在天衣无缝的局,只看我们能不能找到突破点。”
朱贺霖点头道:“清河说得对,都按你说的办。”
苏晏问:“那你打算写给皇爷的私信,还准备写么?如何写?”
朱贺霖想了想,说:“写。但先不说有人盗矿之事,就当一个被委屈冤枉的儿子向父亲抱个怨、撒个娇,看我父皇如何回应。”
苏晏琢磨他语气中隐隐的针锋相对之意,忍不住说道:“喂,你该不会因为这事,对皇爷心中生怨吧?”
朱贺霖斜着眼睛看他:“怎么,你不高兴了?那你倒是说说,就这件事儿,你是站我父皇那边,还是站我这边?是心疼他呢,还是心疼我呢?”
苏晏:“……”
给人出送命题这种坏习惯,也能子继父业?
朱贺霖见他没有立刻站队到自己这边,顿时不高兴了:“好哇,嘴上说得好听,和小爷一生一世永不相负,实际上呢?还不是把屁股坐在父皇那边!喂——”他学着苏晏的腔调,从黑沉沉的脸色中挤出又酸又苦的醋汁来,“你该不会真把屁股坐他身上了?用的是什么姿势?”
苏晏不料太子突然发出灵魂质问,还带了一语双关的荤味,一时间有些心虚,又有些羞愧,觉得自己以前还能义正辞严地说“我与皇爷之间清清白白”,可如今……清白没了,还怎么可能理直气壮得起来?
--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半个多时辰,忽然听见殿门外內侍禀报:“南京礼部尚书鲁大人求见。”
朱贺霖冷笑:“贼老头,还有脸来见我?就不怕被东宫侍卫乱棍打出去!”
苏晏心生疑窦,对朱贺霖道:“不急,先听听鲁尚书打算说什么。”
结果鲁尚书一进大殿,就朝太子下跪行了大礼,涕零道:“老臣刚刚听说南京礼部上报白鹿案一事,惊骇惶恐万分,臣的奏本里,根本不是这么写的……这里面一定有问题,还望太子殿下明鉴。”
朱贺霖扬起剑眉,目光凛冽,语气却异常沉稳:“鲁尚书何出此言。祭陵之事,按例由南京礼部行文上报,鲁尚书曾来询问过孤的情况,孤也照实回答了。至于你的奏本里究竟如何写的,孤又如何见得到、管得着?”
鲁尚书被他一挤兑,越发惭愧又焦急,忙从怀中取出几页纸,呈交给他:“这是老臣所送奏本的誊抄稿,请太子殿下过目。”
朱贺霖接过来,自己不看,转手递给苏晏:“孤最近眼睛疼,苏侍郎帮忙看看罢。”
苏晏快速浏览了一遍。这份奏本上所写的比较简洁,并未提到白鹿一事,只说太子主持的祭陵大典顺利完成后,钟山北峰上骤然土石崩塌、溪潭潨泻冲毁了部分陵木,或因地震导致。所幸陵园无碍,南京有关各部、司将及时修护山坡,还请圣上放心。
倘若照这份奏本所写,完全不至于引发那么大的朝堂争议,也牵扯不到太子的什么罪名。
除非……苏晏思索后,问:“既然尚书大人说,自己写的奏本,与朝廷收到的奏本内容不一,那么或许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错,被人调包。敢问尚书大人,这份奏本是如何送去京城的?”
鲁尚书道:“通过驿站的‘马上飞递’,送往京城通政司。”
苏晏问:“送奏本去驿站的礼部官吏,是否信得过?”
“是跟随老夫多年的亲信,断不会暗中调包。他回来禀告说,亲手交给了信差。”
“那么问题就可能出在驿站了。要么信差无意中被人偷换信筒,要么信差就是调包奏本之人。”
鲁尚书道:“苏侍郎所言在理,老夫这便带人去驿站,查清此事。”
苏晏阻拦:“不急,就这么明里过去的话,恐打草惊蛇,不若悄悄地绑了信差,逼他们老实交代。”
鲁尚书吃惊:“苏侍郎万不可刑讯逼供,就逼算出来也未必是真话。”
苏晏笑道:“尚书大人多虑了,我自然有既不伤人、又让人说真话的法子。”
朱贺霖观言察色到了此刻,方才起身上前,亲手搀扶起鲁化人:“老尚书不必惶恐,此事究竟有何内情,孤一定会查个清楚。还请先如实回答孤一个问题——你是否认识一个叫做‘钱善人’的富翁,做药材或矿石生意?”
鲁尚书愣住,努力回忆后摇头:“并未听闻。南京户部负责税收,若是做生意的富翁,册子上都有录注,老臣可以去向税课司把册子拿过来找一找。”
“有劳鲁尚书了。”朱贺霖说了两句场面话,让內侍把鲁化人送出了春和宫。
他转头问苏晏:“清河觉得此人之言是否可信?”
苏晏答:“观其言行,不像作伪。来南京后,我作为副手与他多有接触,这老头子虽然啰嗦又死板,但没什么坏心思。”
朱贺霖忖道:“如此看来,信差十分可疑。我让侍卫趁夜潜入驿站,把信差与驿丞都绑了,好好拷问一番。”
苏晏颔首,忽然又问:“那个叫桃铃的小宫女,就这么逃出宫去,无影无踪了?”
“这个我也让皇宫守卫一直在查,说是怀疑躲在运水车里逃出去的。”
“把那天夜里负责运水的內侍们都控制起来,逐一盘问。还有,查那宫女的底子,既然是本地人,家里还有什么亲属,七大姑八大姨,一个都别放过!”苏晏说道,“很多事,策划得越复杂、掺和的人越多,就越容易留下破绽。这世上根本不存在天衣无缝的局,只看我们能不能找到突破点。”
朱贺霖点头道:“清河说得对,都按你说的办。”
苏晏问:“那你打算写给皇爷的私信,还准备写么?如何写?”
朱贺霖想了想,说:“写。但先不说有人盗矿之事,就当一个被委屈冤枉的儿子向父亲抱个怨、撒个娇,看我父皇如何回应。”
苏晏琢磨他语气中隐隐的针锋相对之意,忍不住说道:“喂,你该不会因为这事,对皇爷心中生怨吧?”
朱贺霖斜着眼睛看他:“怎么,你不高兴了?那你倒是说说,就这件事儿,你是站我父皇那边,还是站我这边?是心疼他呢,还是心疼我呢?”
苏晏:“……”
给人出送命题这种坏习惯,也能子继父业?
朱贺霖见他没有立刻站队到自己这边,顿时不高兴了:“好哇,嘴上说得好听,和小爷一生一世永不相负,实际上呢?还不是把屁股坐在父皇那边!喂——”他学着苏晏的腔调,从黑沉沉的脸色中挤出又酸又苦的醋汁来,“你该不会真把屁股坐他身上了?用的是什么姿势?”
苏晏不料太子突然发出灵魂质问,还带了一语双关的荤味,一时间有些心虚,又有些羞愧,觉得自己以前还能义正辞严地说“我与皇爷之间清清白白”,可如今……清白没了,还怎么可能理直气壮得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