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月来,他守着一个令人惶恐的可能性,吃不好、睡不好,消瘦了好几斤。要不是这个秘密还有一个同盟者,两相支撑,他也许会因为这个巨大的精神负担而崩溃。
此刻殿中,礼部尚书严兴正一脸郑重地注视着他,用拱起的双手默默告诉他:我与杨公同进退!
他们是被皇帝秘密钦点的,就像佛陀身边的护法者,却曾经在风雨飘摇、晦暗无光的日子里,对自己的能力与定力产生过怀疑,甚至惶恐。
他们不敢在各自的府中碰头,唯恐人多口杂,便相约微服去了个偏僻茶馆,商议对策,互相汲取力量。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的私会被豫王暗中捕捉到。他们所议内容,也在豫王心中掀起了波澜。
豫王有雄心、有野心,也有义心与情心。五味杂陈的矛盾,使他召来了心腹宗长史与华统领密谈,既是试探臣下,亦是叩问己心。
倘若太子没有及时回京,也许他会走上截然不同的另一条路。
但就在当夜,太子回来了——苏晏也回来了。
豫王的心,也因此尘埃落定。
当夜,五人定下了兵分三路的计策后,朱贺霖与苏晏一同私下拜访了杨亭、严兴,得知了这份真正的遗诏所在。
今日,苏晏本想陪朱贺霖上殿,一贯爱黏他、什么事都爱拉上他的朱贺霖却拒绝了。
朱贺霖说:“身为太子,若是连独力抗争的勇气与能力都没有,日后如何驭下服众?再说,清河身为南京礼部侍郎,私自回京难免遭人诟病,还是先不要出现在明面上为好。”
苏晏觉得太子真的是成熟了许多,不仅有担当,还有筹谋,对此很是欣慰。
因为与太子商议细节,杨、严二人上朝的时间迟了些,所幸还是赶得及,没有错过这场至关重要的朝会。
在众目睽睽之下,杨亭展开手中黄帛,高声宣读这份由景隆帝在两个月前托付他保存的遗诏:
“朕以菲薄,弱冠绍承祖宗丕业,先后一十八年矣。宵旰忧勤、图臻至治,唯恐德泽不能洽于天下,而愧国中犹有凋敝之民。
“今遘疾以至大渐,生死常理,古今人所不免,何必忧惧。所幸继统得人,宗社生民有赖,朕虽弃世亦复何憾!
“长子皇太子贺霖,仁孝聪明,夙德天成,宜即皇帝位,在廷文武群臣同心辅佐,以终予志。
“皇二子贺昭年幼聪慧,托付淑妃悉心抚育,十五岁后出宫就藩。
“皇太后仁慈向道,操劳半生,宜移居东苑静美之地,颐养天年。”
“丧礼悉遵先帝遗制,务必俭约,不可劳民伤财。二十七日释服,毋禁音乐嫁娶;各处镇守备御重臣及朝中文武官员,亦毋擅离职守;在外亲王郡王,悉免赴阙行礼。
“望内外郡臣尽忠秉节,辅佐嗣君,永宁我国,安乐生民。诏谕天下咸使闻之。”
太后于凤座上,越听脸色越惨白,及至“宜移居东苑”一句,更是面无人色!
她方寸大乱,手中力道亦失控,勒得二皇子疼痛难以忍受,便挣开她的手臂,爬到旁边的龙椅上蜷成一团,嚎啕大哭起来。
太后此刻哪里还顾得了二皇子,满脑子都是:皇帝竟然还留了个后手!
之前一式两份的遗诏,按制一份发往内阁,一份由后宫保存。是由蓝喜代笔,写得也简单,只说太子继位,被她狠狠心焚毁了。
却不想那只是明修栈道,杨亭手里这份御笔亲书的遗诏,才是暗度陈仓!
这份遗诏以天子亲笔增加了其真实性与分量,不仅内容更为详尽,更是苦心安排好了二皇子与太后的结局——一个由庶母抚养,成年封藩,彻底断了继位之道;另一个被迫移居行宫,彻底告别政治舞台——甚至还将之昭告天下,人所共知!
如一盆冰雪倾头,五体皆寒,太后的手不停颤抖,手指在覆着华服的膝盖上死死绞缠,长指甲不知又断裂了几根。
……隚儿啊隚儿,你我母子一场,前半生相互扶持、互相成就,后半生竟为何走到互相猜疑、互相防备,乃至至亲相残的这一步!
“——的确是御笔亲书!除了‘皇帝奉天之宝’外,还加盖了天子、承运、受命、制诰四宝玺。”
“此遗诏,乃是皇爷亲手赐予杨阁老,我严某人也在当场!哪个不信,可出列质问,我一一对答。”
“这两份遗诏……前后矛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究竟以哪份为准?”
“这不是显而易见?以亲笔为准!以用印为准!以天地圣心、祖制礼法为准!”
“那么太后手中那份遗诏……”
“不能吧!这么做岂不是……”
太后已听不清群臣们嘤嘤嗡嗡的声音,亦看不清太子朱贺霖的神情。此时她心乱如麻,有惊有惧、有怨有恨,更有一股拼个鱼死网破的戾气!
她一拍扶手,霍然起身,厉喝道:“废太子图谋不轨,内阁以伪诏煽动人心,此等乱臣贼子为何还不速速拿下!传令金吾卫、羽林卫,入殿平贼护驾!”
殿中锦衣卫大汉将军一声领命,当即冲出殿门,放声叫道:“金吾卫、羽林卫何在!”
叫声在空旷的奉天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却没有任何反应。
那名大汉将军急了,再次大喝:“金吾卫!羽林卫!”
--
此刻殿中,礼部尚书严兴正一脸郑重地注视着他,用拱起的双手默默告诉他:我与杨公同进退!
他们是被皇帝秘密钦点的,就像佛陀身边的护法者,却曾经在风雨飘摇、晦暗无光的日子里,对自己的能力与定力产生过怀疑,甚至惶恐。
他们不敢在各自的府中碰头,唯恐人多口杂,便相约微服去了个偏僻茶馆,商议对策,互相汲取力量。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的私会被豫王暗中捕捉到。他们所议内容,也在豫王心中掀起了波澜。
豫王有雄心、有野心,也有义心与情心。五味杂陈的矛盾,使他召来了心腹宗长史与华统领密谈,既是试探臣下,亦是叩问己心。
倘若太子没有及时回京,也许他会走上截然不同的另一条路。
但就在当夜,太子回来了——苏晏也回来了。
豫王的心,也因此尘埃落定。
当夜,五人定下了兵分三路的计策后,朱贺霖与苏晏一同私下拜访了杨亭、严兴,得知了这份真正的遗诏所在。
今日,苏晏本想陪朱贺霖上殿,一贯爱黏他、什么事都爱拉上他的朱贺霖却拒绝了。
朱贺霖说:“身为太子,若是连独力抗争的勇气与能力都没有,日后如何驭下服众?再说,清河身为南京礼部侍郎,私自回京难免遭人诟病,还是先不要出现在明面上为好。”
苏晏觉得太子真的是成熟了许多,不仅有担当,还有筹谋,对此很是欣慰。
因为与太子商议细节,杨、严二人上朝的时间迟了些,所幸还是赶得及,没有错过这场至关重要的朝会。
在众目睽睽之下,杨亭展开手中黄帛,高声宣读这份由景隆帝在两个月前托付他保存的遗诏:
“朕以菲薄,弱冠绍承祖宗丕业,先后一十八年矣。宵旰忧勤、图臻至治,唯恐德泽不能洽于天下,而愧国中犹有凋敝之民。
“今遘疾以至大渐,生死常理,古今人所不免,何必忧惧。所幸继统得人,宗社生民有赖,朕虽弃世亦复何憾!
“长子皇太子贺霖,仁孝聪明,夙德天成,宜即皇帝位,在廷文武群臣同心辅佐,以终予志。
“皇二子贺昭年幼聪慧,托付淑妃悉心抚育,十五岁后出宫就藩。
“皇太后仁慈向道,操劳半生,宜移居东苑静美之地,颐养天年。”
“丧礼悉遵先帝遗制,务必俭约,不可劳民伤财。二十七日释服,毋禁音乐嫁娶;各处镇守备御重臣及朝中文武官员,亦毋擅离职守;在外亲王郡王,悉免赴阙行礼。
“望内外郡臣尽忠秉节,辅佐嗣君,永宁我国,安乐生民。诏谕天下咸使闻之。”
太后于凤座上,越听脸色越惨白,及至“宜移居东苑”一句,更是面无人色!
她方寸大乱,手中力道亦失控,勒得二皇子疼痛难以忍受,便挣开她的手臂,爬到旁边的龙椅上蜷成一团,嚎啕大哭起来。
太后此刻哪里还顾得了二皇子,满脑子都是:皇帝竟然还留了个后手!
之前一式两份的遗诏,按制一份发往内阁,一份由后宫保存。是由蓝喜代笔,写得也简单,只说太子继位,被她狠狠心焚毁了。
却不想那只是明修栈道,杨亭手里这份御笔亲书的遗诏,才是暗度陈仓!
这份遗诏以天子亲笔增加了其真实性与分量,不仅内容更为详尽,更是苦心安排好了二皇子与太后的结局——一个由庶母抚养,成年封藩,彻底断了继位之道;另一个被迫移居行宫,彻底告别政治舞台——甚至还将之昭告天下,人所共知!
如一盆冰雪倾头,五体皆寒,太后的手不停颤抖,手指在覆着华服的膝盖上死死绞缠,长指甲不知又断裂了几根。
……隚儿啊隚儿,你我母子一场,前半生相互扶持、互相成就,后半生竟为何走到互相猜疑、互相防备,乃至至亲相残的这一步!
“——的确是御笔亲书!除了‘皇帝奉天之宝’外,还加盖了天子、承运、受命、制诰四宝玺。”
“此遗诏,乃是皇爷亲手赐予杨阁老,我严某人也在当场!哪个不信,可出列质问,我一一对答。”
“这两份遗诏……前后矛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究竟以哪份为准?”
“这不是显而易见?以亲笔为准!以用印为准!以天地圣心、祖制礼法为准!”
“那么太后手中那份遗诏……”
“不能吧!这么做岂不是……”
太后已听不清群臣们嘤嘤嗡嗡的声音,亦看不清太子朱贺霖的神情。此时她心乱如麻,有惊有惧、有怨有恨,更有一股拼个鱼死网破的戾气!
她一拍扶手,霍然起身,厉喝道:“废太子图谋不轨,内阁以伪诏煽动人心,此等乱臣贼子为何还不速速拿下!传令金吾卫、羽林卫,入殿平贼护驾!”
殿中锦衣卫大汉将军一声领命,当即冲出殿门,放声叫道:“金吾卫、羽林卫何在!”
叫声在空旷的奉天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却没有任何反应。
那名大汉将军急了,再次大喝:“金吾卫!羽林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