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页
潍皇子天真的问:“潍儿生病了,吃过皇姐开的药方子,很快痊愈了,小鹦鹉乖乖吃药是不是也能好起来?”
李丝絮:“……”
潍儿哪知道,只有不说话鹦鹉才能活命,玲珑居和临华殿才不会遭受无妄之灾!
小人儿一双眼睛像黑葡萄般晶亮,瞳孔里折射的光是那般干净透亮,李丝絮终究不想破坏这种美好,只能撒了个善意的谎,冲他点点头。
她蹲下来揉揉团子的小脑袋:“皇姐跟潍儿一起玩吧!”
“好呀!”
潍皇子糯声糯气道:“潍儿最喜欢皇姐。”
李丝絮暂时丢下太医院和上阳宫的事儿,在临华殿陪着潍皇子时,朝堂上掀起了一片轩然大波。
朝堂政事进行到一半,姚崇出列道:“陛下,老臣有事禀奏!”
“关中旱情一事,户部应该划拨出足够的银两,在离旱情近的郡县采购粮食,如此才能尽快将粮食运往灾区,避免关中地区人口流散。”
“臣以为不妥!”
张嘉贞一步踏出:“因为关中旱情,周边郡县的粮食已经价涨船高,若是划拨银两从附近郡县采购,是一笔很大的支出,臣以为关中救灾一事不能一蹴而就。”
姚崇从上次患过疟疾后,身体每况愈下,姚家在京中本就没有宅子,他上朝还要来回颠簸,因此玄宗允许他五日临朝一次。
但关中旱情一事没有解决,姚崇还是拖着老态龙钟的身体来上朝了。
说到激动处,他咳了几声:“从丰足地区运送粮食往关中,恐路上耽搁,百姓们得不到粮食补充,为了活命只能往有水源的地方流散,体弱病残拖家带口者,会命丧在路途中。”
“陛下,历朝历代旱情,饿殍满地者不知凡几,老臣一日在朝为官,便不忍在太平盛世见此惨状。”
姚崇激动道:“救灾一事不宜犹疑不决,臣以为当断则断。”
“姚大人爱民如子,朕甚慰之!”
玄宗环目四顾一圈道:“关中旱情赈灾一事,各位爱卿还有何良策?”
源乾曜出列:“臣以为商家富足,朝廷应从商户处募捐,有商户和百姓募捐出力,能缓解一部分国库压力。”
“儿臣以为不妥!”
太子禀奏道:“因先前恶钱泛滥一事处置不当,市井关闭了不少商铺,物价上涨,百姓们怨声载道,儿臣以为若依源大人所奏,从商户募集,无疑雪上加霜。”
说来说去,都是银两的问题!
姚崇一针见血,从受灾附近的郡县采购粮食赈灾,的确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关东旱情,让百姓们休养生息。
可是如此一来,要掏空大半国库。
大唐地大物博,不是应付了此次旱情就万事大吉。
江南水患,北方寒潮,若是国库空虚,造成的后果会是什么?
“父皇,儿臣有事禀奏!”
朝中大臣们商量来商量去没个结果,三皇子突然出列道:“京城富商王元宝,有赈灾良策。”
昨晚见过晶莹剔透的琉璃杯,他跟小十说要让王梓青传话,见一见王元宝。
玄宗以为,小十倒是会挑时候!
玄宗龙颜大悦:“传王元宝上殿!”
第166章 宝物迷人眼
朝堂上的大臣们记得皇家别院纵火案时,是叫王元宝的商富上朝作证,纵火谋害十公主的牛仙童这才认罪伏法。
关中赈灾一事朝臣们束手无策!
一个商人能有什么赈灾良策?
朝臣们以为三皇子也太胡来了!
奈何陛下亲自让传王元宝上殿,大臣们苦于无赈灾良策,一时也不敢说什么。
玄宗让杨公公通传,很快王元宝摇着圆胖的身子进了金銮殿,手上还拎着一个很大的藤编篮子,走到大殿中央时气吁喘喘,一副累坏的样子。
朝臣们纷纷猜测他拎的是什么重物时,王元宝将藤编篮子搁在地上,跪下朝玄宗见礼。
“草民王元宝,见过陛下!”
“免礼!”
玄宗目光凝在殿中的藤编篮子上,开口问:“朕的皇儿说你有赈灾良策?”
“是,草民的确有赈灾良策!”
王元宝起身后将手搁在篮子上:“草民献给陛下的赈灾良策已经带来了朝堂,都搁在了篮子里。”
什么?
赈灾良策搁在了篮子里?
朝臣们上奏的赈灾策略,都是写到奏折里呈上。
是什么样的赈灾良策,会让这个叫王元宝的富商气喘吁吁拎上殿?
满殿朝臣的好奇心到了极致,所有的目光全汇集在了王元宝面前的篮子里。
甚至有人觉得这个富商哗众取宠,在故弄玄虚。
然而王元宝始终不慌不忙,被满殿朝臣打量揣测依然气定神闲,也没有揭开篮子的意思。
直到玄宗开口:“既如此,朕看看你的赈灾良策。”
“草民遵旨!”
王元宝这才揭开篮子,从篮子里捧出一个鱼缸。
椰圆的鱼缸晶莹剔透,里面装着半缸水,水上搁着片一叶莲,莲叶碧翠如玉,像雾般朦胧的花朵白得圣洁,莲叶下还有两条小金鱼在游玩嬉戏。
有游鱼和一叶莲的鱼缸看着说不出的生动成趣,还隐隐透着一股禅意,与王元宝圆胖的身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李丝絮:“……”
潍儿哪知道,只有不说话鹦鹉才能活命,玲珑居和临华殿才不会遭受无妄之灾!
小人儿一双眼睛像黑葡萄般晶亮,瞳孔里折射的光是那般干净透亮,李丝絮终究不想破坏这种美好,只能撒了个善意的谎,冲他点点头。
她蹲下来揉揉团子的小脑袋:“皇姐跟潍儿一起玩吧!”
“好呀!”
潍皇子糯声糯气道:“潍儿最喜欢皇姐。”
李丝絮暂时丢下太医院和上阳宫的事儿,在临华殿陪着潍皇子时,朝堂上掀起了一片轩然大波。
朝堂政事进行到一半,姚崇出列道:“陛下,老臣有事禀奏!”
“关中旱情一事,户部应该划拨出足够的银两,在离旱情近的郡县采购粮食,如此才能尽快将粮食运往灾区,避免关中地区人口流散。”
“臣以为不妥!”
张嘉贞一步踏出:“因为关中旱情,周边郡县的粮食已经价涨船高,若是划拨银两从附近郡县采购,是一笔很大的支出,臣以为关中救灾一事不能一蹴而就。”
姚崇从上次患过疟疾后,身体每况愈下,姚家在京中本就没有宅子,他上朝还要来回颠簸,因此玄宗允许他五日临朝一次。
但关中旱情一事没有解决,姚崇还是拖着老态龙钟的身体来上朝了。
说到激动处,他咳了几声:“从丰足地区运送粮食往关中,恐路上耽搁,百姓们得不到粮食补充,为了活命只能往有水源的地方流散,体弱病残拖家带口者,会命丧在路途中。”
“陛下,历朝历代旱情,饿殍满地者不知凡几,老臣一日在朝为官,便不忍在太平盛世见此惨状。”
姚崇激动道:“救灾一事不宜犹疑不决,臣以为当断则断。”
“姚大人爱民如子,朕甚慰之!”
玄宗环目四顾一圈道:“关中旱情赈灾一事,各位爱卿还有何良策?”
源乾曜出列:“臣以为商家富足,朝廷应从商户处募捐,有商户和百姓募捐出力,能缓解一部分国库压力。”
“儿臣以为不妥!”
太子禀奏道:“因先前恶钱泛滥一事处置不当,市井关闭了不少商铺,物价上涨,百姓们怨声载道,儿臣以为若依源大人所奏,从商户募集,无疑雪上加霜。”
说来说去,都是银两的问题!
姚崇一针见血,从受灾附近的郡县采购粮食赈灾,的确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关东旱情,让百姓们休养生息。
可是如此一来,要掏空大半国库。
大唐地大物博,不是应付了此次旱情就万事大吉。
江南水患,北方寒潮,若是国库空虚,造成的后果会是什么?
“父皇,儿臣有事禀奏!”
朝中大臣们商量来商量去没个结果,三皇子突然出列道:“京城富商王元宝,有赈灾良策。”
昨晚见过晶莹剔透的琉璃杯,他跟小十说要让王梓青传话,见一见王元宝。
玄宗以为,小十倒是会挑时候!
玄宗龙颜大悦:“传王元宝上殿!”
第166章 宝物迷人眼
朝堂上的大臣们记得皇家别院纵火案时,是叫王元宝的商富上朝作证,纵火谋害十公主的牛仙童这才认罪伏法。
关中赈灾一事朝臣们束手无策!
一个商人能有什么赈灾良策?
朝臣们以为三皇子也太胡来了!
奈何陛下亲自让传王元宝上殿,大臣们苦于无赈灾良策,一时也不敢说什么。
玄宗让杨公公通传,很快王元宝摇着圆胖的身子进了金銮殿,手上还拎着一个很大的藤编篮子,走到大殿中央时气吁喘喘,一副累坏的样子。
朝臣们纷纷猜测他拎的是什么重物时,王元宝将藤编篮子搁在地上,跪下朝玄宗见礼。
“草民王元宝,见过陛下!”
“免礼!”
玄宗目光凝在殿中的藤编篮子上,开口问:“朕的皇儿说你有赈灾良策?”
“是,草民的确有赈灾良策!”
王元宝起身后将手搁在篮子上:“草民献给陛下的赈灾良策已经带来了朝堂,都搁在了篮子里。”
什么?
赈灾良策搁在了篮子里?
朝臣们上奏的赈灾策略,都是写到奏折里呈上。
是什么样的赈灾良策,会让这个叫王元宝的富商气喘吁吁拎上殿?
满殿朝臣的好奇心到了极致,所有的目光全汇集在了王元宝面前的篮子里。
甚至有人觉得这个富商哗众取宠,在故弄玄虚。
然而王元宝始终不慌不忙,被满殿朝臣打量揣测依然气定神闲,也没有揭开篮子的意思。
直到玄宗开口:“既如此,朕看看你的赈灾良策。”
“草民遵旨!”
王元宝这才揭开篮子,从篮子里捧出一个鱼缸。
椰圆的鱼缸晶莹剔透,里面装着半缸水,水上搁着片一叶莲,莲叶碧翠如玉,像雾般朦胧的花朵白得圣洁,莲叶下还有两条小金鱼在游玩嬉戏。
有游鱼和一叶莲的鱼缸看着说不出的生动成趣,还隐隐透着一股禅意,与王元宝圆胖的身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