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沧海月明珠有泪(六)
所谓胡椒苏木折俸,这办法在庆元帝一朝便有因循。
四十六年间,各地天灾连连,年成惨淡,户部十三司年初核定的赋税收缴不足三分之一,支出去的赈灾款却足足超出一倍。国库空虚,寅吃卯粮,到后来连京城官员的俸银都发不出来。
彼时还是内阁首辅胡静斋想出一计,俸禄不能拖欠、不能挪借,那不如以物代俸,先解了这一两月的燃眉之急再说。
户部管理的国库列散京城各处,除了钞库刨不出一寸金外,其余倒是塞得满满登登,累年各州府缴纳的实物堆放于此,贵极有胡椒苏木一类的贡品,价廉有炭米油盐等等的日常用度。
庆元帝老人家用不了那许多,素日里又是个悭吝性格,赏人也捡便宜的先赏。如此一来,入库物品中以名贵香料木料数量最多。胡首辅奏请圣上,干脆,从中选出几样折价作为京官京吏的俸银发放,如此既解决了月俸,又减轻了库存压力。这没办法的办法,也算是两全其美。
依着沧浪的谋算,如今既然各县都来诉苦告穷,想必三州府库是真的一文不名,再逼他们拿出银子整饬海防未免太不近人情。
那便只好先借州县以上的官员俸禄一用,亏欠他们的则以胡椒苏木相抵。
“这样既能在最短时间内筹集修筑炮楼的款项,也能给那些作梗小人一个敲打。尽管有些不体面,但,”沧浪头埋在枕里,声音听起来憋闷,“实在是无招之招。”
话虽这么说,沧浪心里想的却是:州县以上官员个个贪得脑满肠肥,折损一两个月的俸银对他们来说百牛一毛都算不上,要的就是让这些蠹虫吃个哑巴亏。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沧浪强忍着才没有笑出声,他的肩膀不着痕迹地抖动一下,瞧着就像哭似的。
封璘目露心疼——不是心疼他哭,是心疼他半为提神半为憋笑而用力攥紧狼牙的手——掰开拳头一看,上面满是青红泛紫的掐痕,暗暗一叹。
先生这双舞文弄墨的手,到底禁不得风刀霜剑。
“听先生的。”
沧浪侧过身,讶然甚而驱散了眼底的濛濛睡意:“王爷,这便允了?”
封璘抚过他蔓着红晕的眼尾,朱砂一点牵连出的旖旎尽皆捻于指尖,犹如实质,令殿下爱不释手。
“先生不吝赐教,”封璘笑意深深,“我这个做徒儿的,岂有不应之理。”
*
一石激起千层浪。
兖王效仿胡静斋行实物折俸的事一经传开,闽州官场算是彻底炸开了锅。
俸银奉之银也,不仅是朝廷对官员辛苦为官的肯定抚恤,更是民商百工对掌权之人的诚心敬奉。而今无灾无祸,就为修一座不知何时能派上用场的炮楼,便要褫夺这份尊荣,闽州三地的官员哪里肯干。
当然还不止如此。
兖王处置了一个钦安县令,引发三地大规模反贪风暴,底下那些贪羊狠狼早积了一肚子怨气。说实在的,他们压根不缺这点银子,缺的是给封璘挑刺儿的理由。
政令才颁出几日,储济仓门口就挤满了闹事的军吏。他们态度狂妄,放肆叫嚣,拒不接受用以代俸的胡椒乌木,有的甚至当场将大颗胡椒粒泼洒在地上,踩踏成泥。
再后来,集众抗议演变成聚伙械斗。派往储济仓执秤的官员都是封璘特意向桑尚书讨来的兵部扈从,平常当爷当惯了,强龙遇上地头蛇,先前还能忍一忍,受了几天鸟气就原形毕露。
“打起来了?”
竹帘三叩抱柱,秋海棠的影子照在地上,闻风婀娜。封璘仍旧执笔画着什么,听闻迟笑愚来报神色如常,笔锋都不改流畅。
“死人了没有?”
迟笑愚一窒:“好像还没.......”
封璘冷嗤:“三寸鸟,七寸嘴。”
这是闽州一带流行的民谚,意指干打雷不下雨的脓头草包。迟笑愚不解,问道:“真要是闹出了人命,此事可就不好收场了。桑尚书本就对您修筑炮楼颇有微词,倘若再有人命官司,岂不是越发授人以柄?”
“要的就是授人以柄。”
封璘最后一笔落定,悬腕兀自欣赏,迟笑愚是唯一知道话中内容之人,半点不敢多话。
“你瞧这当今朝堂,上上下下待本王是真的臣服,还是徒有其表?”
“自然是阳奉阴违者居多。”
封璘眉峰轻挑,兵戈之气敛于一双深瞳,就成能破开鬼蜮人心的无形之刃:“授人以柄,也是予人诱饵,让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闻着腥味儿显形,倒省去本王挨个翻查的功夫。”
迟笑愚心头蓦然大亮:“您的意思是?”
“你知道在草原,何种情形下才能将鬣狗一网打尽?”
“那必定是诱饵的血腥味足够大的时候。”迟笑愚稳声答道。
封璘搁笔走到窗边,越过秋海棠仙姿逸群的花叶,瞧见了庭院中那个马尾高束的身影。
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
庭院中有一片新挖的池塘,引温泉水注之,初秋时节犹有莲叶挨挤,娇花嫩蕊点缀其间,好不可人。
塘边趴着一大一小两个脑袋,沧浪拿扇柄戳一下,怀缨的大脑袋就往水里多探一寸,直到衔住那条缓缓游弋的金鲤,小心翼翼地叼到沧浪手上。
封璘寒气缭绕的眼睛忽然弯了一弯:方才说与副将的只是原因之一,更要紧的是,这主意是先生说与他的。
--
所谓胡椒苏木折俸,这办法在庆元帝一朝便有因循。
四十六年间,各地天灾连连,年成惨淡,户部十三司年初核定的赋税收缴不足三分之一,支出去的赈灾款却足足超出一倍。国库空虚,寅吃卯粮,到后来连京城官员的俸银都发不出来。
彼时还是内阁首辅胡静斋想出一计,俸禄不能拖欠、不能挪借,那不如以物代俸,先解了这一两月的燃眉之急再说。
户部管理的国库列散京城各处,除了钞库刨不出一寸金外,其余倒是塞得满满登登,累年各州府缴纳的实物堆放于此,贵极有胡椒苏木一类的贡品,价廉有炭米油盐等等的日常用度。
庆元帝老人家用不了那许多,素日里又是个悭吝性格,赏人也捡便宜的先赏。如此一来,入库物品中以名贵香料木料数量最多。胡首辅奏请圣上,干脆,从中选出几样折价作为京官京吏的俸银发放,如此既解决了月俸,又减轻了库存压力。这没办法的办法,也算是两全其美。
依着沧浪的谋算,如今既然各县都来诉苦告穷,想必三州府库是真的一文不名,再逼他们拿出银子整饬海防未免太不近人情。
那便只好先借州县以上的官员俸禄一用,亏欠他们的则以胡椒苏木相抵。
“这样既能在最短时间内筹集修筑炮楼的款项,也能给那些作梗小人一个敲打。尽管有些不体面,但,”沧浪头埋在枕里,声音听起来憋闷,“实在是无招之招。”
话虽这么说,沧浪心里想的却是:州县以上官员个个贪得脑满肠肥,折损一两个月的俸银对他们来说百牛一毛都算不上,要的就是让这些蠹虫吃个哑巴亏。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沧浪强忍着才没有笑出声,他的肩膀不着痕迹地抖动一下,瞧着就像哭似的。
封璘目露心疼——不是心疼他哭,是心疼他半为提神半为憋笑而用力攥紧狼牙的手——掰开拳头一看,上面满是青红泛紫的掐痕,暗暗一叹。
先生这双舞文弄墨的手,到底禁不得风刀霜剑。
“听先生的。”
沧浪侧过身,讶然甚而驱散了眼底的濛濛睡意:“王爷,这便允了?”
封璘抚过他蔓着红晕的眼尾,朱砂一点牵连出的旖旎尽皆捻于指尖,犹如实质,令殿下爱不释手。
“先生不吝赐教,”封璘笑意深深,“我这个做徒儿的,岂有不应之理。”
*
一石激起千层浪。
兖王效仿胡静斋行实物折俸的事一经传开,闽州官场算是彻底炸开了锅。
俸银奉之银也,不仅是朝廷对官员辛苦为官的肯定抚恤,更是民商百工对掌权之人的诚心敬奉。而今无灾无祸,就为修一座不知何时能派上用场的炮楼,便要褫夺这份尊荣,闽州三地的官员哪里肯干。
当然还不止如此。
兖王处置了一个钦安县令,引发三地大规模反贪风暴,底下那些贪羊狠狼早积了一肚子怨气。说实在的,他们压根不缺这点银子,缺的是给封璘挑刺儿的理由。
政令才颁出几日,储济仓门口就挤满了闹事的军吏。他们态度狂妄,放肆叫嚣,拒不接受用以代俸的胡椒乌木,有的甚至当场将大颗胡椒粒泼洒在地上,踩踏成泥。
再后来,集众抗议演变成聚伙械斗。派往储济仓执秤的官员都是封璘特意向桑尚书讨来的兵部扈从,平常当爷当惯了,强龙遇上地头蛇,先前还能忍一忍,受了几天鸟气就原形毕露。
“打起来了?”
竹帘三叩抱柱,秋海棠的影子照在地上,闻风婀娜。封璘仍旧执笔画着什么,听闻迟笑愚来报神色如常,笔锋都不改流畅。
“死人了没有?”
迟笑愚一窒:“好像还没.......”
封璘冷嗤:“三寸鸟,七寸嘴。”
这是闽州一带流行的民谚,意指干打雷不下雨的脓头草包。迟笑愚不解,问道:“真要是闹出了人命,此事可就不好收场了。桑尚书本就对您修筑炮楼颇有微词,倘若再有人命官司,岂不是越发授人以柄?”
“要的就是授人以柄。”
封璘最后一笔落定,悬腕兀自欣赏,迟笑愚是唯一知道话中内容之人,半点不敢多话。
“你瞧这当今朝堂,上上下下待本王是真的臣服,还是徒有其表?”
“自然是阳奉阴违者居多。”
封璘眉峰轻挑,兵戈之气敛于一双深瞳,就成能破开鬼蜮人心的无形之刃:“授人以柄,也是予人诱饵,让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闻着腥味儿显形,倒省去本王挨个翻查的功夫。”
迟笑愚心头蓦然大亮:“您的意思是?”
“你知道在草原,何种情形下才能将鬣狗一网打尽?”
“那必定是诱饵的血腥味足够大的时候。”迟笑愚稳声答道。
封璘搁笔走到窗边,越过秋海棠仙姿逸群的花叶,瞧见了庭院中那个马尾高束的身影。
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
庭院中有一片新挖的池塘,引温泉水注之,初秋时节犹有莲叶挨挤,娇花嫩蕊点缀其间,好不可人。
塘边趴着一大一小两个脑袋,沧浪拿扇柄戳一下,怀缨的大脑袋就往水里多探一寸,直到衔住那条缓缓游弋的金鲤,小心翼翼地叼到沧浪手上。
封璘寒气缭绕的眼睛忽然弯了一弯:方才说与副将的只是原因之一,更要紧的是,这主意是先生说与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