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坐回龙椅,好整以暇,“那行,就说来给朕听听。”
这又叫人有口难言了,萧北淮正儿八经的嫡子出身,还是长子,又嫡又长,从身份上难以挑出任何毛病。
天子儿子又少,不立淮王就是立逸王,可逸王还真没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一没军功,二没政绩。
从前所谓的权倾朝野都是有人捧着他,有钟家唐家为他筹谋,有钟贵妃在宫里帮衬,也有淮王不在京都无人与他相争的结果。
好半响,才有个领头的站出来,“皇上,太后新丧,七七未过,此刻就提立太子的事,怕是不妥。”
“又不是现在就行册封之礼,有何不妥?”
“皇上,边关战乱,民间动荡,当务之急是先将这些事解决了,立太子一事可容后再议。”
“朕也想好了,待边关捷报传来,才让淮王行册封之礼,不过现在倒可以将消息传出去,以震慑宵小。”
大臣们甚至怀疑天子口中的宵小就是他们。
毕竟淮王被立为太子这事着实很能震慑他们。
接下来就成了不管这些大臣找什么借口,都会被天子驳回来,天子甚至还嫌他们找的理由少,催促他们说快点。
一看就知道心情很好。
而天子也的确高兴,毕竟是大儿子主动说要做太子的事,他盼了那么久的事要成真了,可不得高兴高兴。
“若实在想不出理由,就退朝吧。”天子十分仁慈的表示。
反对的这些大臣也很无奈,这叫他们怎么说嘛,要怪也只能怪天子儿子太少,仅剩那个还不争气。
天子铁了心,淮王又远胜逸王,大臣们自然很难让天子改口。
毕竟现在淮王也就是名声不好,可淮王名声不好这话他们又不能当着天子的面说,天子可不爱听。
反正这个朝散的,好些人都垂头丧气的。
当然,欢喜的也有,比如苏父,再比如宋泽成的父亲。
苏父往宋父旁边凑,满脸得意的问,“老宋,我这翁婿不错吧,等圣旨一下,他就是太子了。”
宋父表示,“淮王本就不错,跟是不是你翁婿有何关系?”
苏父一脸你肯定是嫉妒的表情,“那关系可大着了,那是我儿子的夫君。”
苏父还拉了宋父一把,“走走走,今儿高兴,上我家喝茶去,再给你看看我家翁婿给我训练的十八罗汉阵,那个气势啧啧……”
苏父还没啧完,宋父就抽走了手,“看够了,不去!”
就一个十八罗汉阵,翻来覆去让他看好几遍了,也不嫌腻。
宋父加快脚步,不想让苏父追上他,短时间内他是绝不会去苏家了。
跑了个可炫耀的人,苏父十分遗憾,眼睛四处转了转,没找到合适的。
又回头看了眼大殿,更遗憾了,如今太后新丧,不合时宜,不然他还能请天子去看,让天子知道淮王有多好,没事儿少给淮王添麻烦。
苏父在背后为萧北淮这个翁婿做了多少努力,萧北淮是不知道的。
太后出殡前一晚的奉挽,文武百官和所有朝廷命妇都要入宫叩拜守灵,直至天明。
萧北淮作为皇子,还是太后的嫡长孙,位置只在天子之后,要跟着法师做一整晚的法师。
苏景清也入了宫,领着命妇后妃们一块儿叩拜,念经。
这一晚,除了皇宫这个挺灵之地,整个京都是安静的。
仿佛过了很久,晨鸡破晓,天光渐明,所有人准备就绪,随着法师的高唱声,灵柩起,纸钱落,经声混着哀乐走出漫长队伍。皇子和百官们送太后出城。
苏景清站到了萧北淮旁边,瞧着旁边的灵棺,眼中露出几分哀凉,这是最后一程了。
愿太后来世依然顺遂无忧,与皇后好好团聚。
送出京郊城外十里,除开去皇陵的队伍,其他人便可回城了。
萧云逸扶着灵柩哭的真情实感,回头看萧北淮时眼中的恨意也十分生动。
萧北淮告诉苏景清,“老头子会让他一直在皇陵守灵的。”
苏景清道:“怕你要他命?”
萧北淮点头,“是。”
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若他老实在皇陵待着,本王就留他几年,倘若他不肯,只要他踏入京都一步,本王必会立马取他性命。”
他手下人的血债,要有人来偿!
第71章 计划提前
也不知是不是天子决心立萧北淮为太子这事刺激到了某些人, 太后出殡后没两日,又有两地传来了民乱的消息。
似要一举将大雍捅成个筛子,好让百姓知道天子有多无能,才会引起民愤民乱。
萧北淮掉下去的肉是没时间养了, 不过这次也不用他去平乱, 京都城外还有十万驻军呢, 命人带兵前去就成。
“不用等了,直接把人除掉吧,否则还不知要生出多少乱子来。”
苏景清看着萧北淮道, “现在民乱,想来仕子手中的笔也在写字了,这些人的煽动性远比朝廷官员强。”
天子在位这些年真没多少政绩,前头祖宗基业打的好,他一个糊涂天子也安稳了这么多年, 若没出几个野心重, 拿百姓当赌注的官员, 还能安稳更久。
“现在问题暴露出来也好,就铲的彻底点,那些人一个都不能留!”
苏景清语气严肃, 他实在厌烦了这些人一茬儿又一茬儿的麻烦,韭菜还能挖根呢,这些官员又如何不能?
--
这又叫人有口难言了,萧北淮正儿八经的嫡子出身,还是长子,又嫡又长,从身份上难以挑出任何毛病。
天子儿子又少,不立淮王就是立逸王,可逸王还真没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一没军功,二没政绩。
从前所谓的权倾朝野都是有人捧着他,有钟家唐家为他筹谋,有钟贵妃在宫里帮衬,也有淮王不在京都无人与他相争的结果。
好半响,才有个领头的站出来,“皇上,太后新丧,七七未过,此刻就提立太子的事,怕是不妥。”
“又不是现在就行册封之礼,有何不妥?”
“皇上,边关战乱,民间动荡,当务之急是先将这些事解决了,立太子一事可容后再议。”
“朕也想好了,待边关捷报传来,才让淮王行册封之礼,不过现在倒可以将消息传出去,以震慑宵小。”
大臣们甚至怀疑天子口中的宵小就是他们。
毕竟淮王被立为太子这事着实很能震慑他们。
接下来就成了不管这些大臣找什么借口,都会被天子驳回来,天子甚至还嫌他们找的理由少,催促他们说快点。
一看就知道心情很好。
而天子也的确高兴,毕竟是大儿子主动说要做太子的事,他盼了那么久的事要成真了,可不得高兴高兴。
“若实在想不出理由,就退朝吧。”天子十分仁慈的表示。
反对的这些大臣也很无奈,这叫他们怎么说嘛,要怪也只能怪天子儿子太少,仅剩那个还不争气。
天子铁了心,淮王又远胜逸王,大臣们自然很难让天子改口。
毕竟现在淮王也就是名声不好,可淮王名声不好这话他们又不能当着天子的面说,天子可不爱听。
反正这个朝散的,好些人都垂头丧气的。
当然,欢喜的也有,比如苏父,再比如宋泽成的父亲。
苏父往宋父旁边凑,满脸得意的问,“老宋,我这翁婿不错吧,等圣旨一下,他就是太子了。”
宋父表示,“淮王本就不错,跟是不是你翁婿有何关系?”
苏父一脸你肯定是嫉妒的表情,“那关系可大着了,那是我儿子的夫君。”
苏父还拉了宋父一把,“走走走,今儿高兴,上我家喝茶去,再给你看看我家翁婿给我训练的十八罗汉阵,那个气势啧啧……”
苏父还没啧完,宋父就抽走了手,“看够了,不去!”
就一个十八罗汉阵,翻来覆去让他看好几遍了,也不嫌腻。
宋父加快脚步,不想让苏父追上他,短时间内他是绝不会去苏家了。
跑了个可炫耀的人,苏父十分遗憾,眼睛四处转了转,没找到合适的。
又回头看了眼大殿,更遗憾了,如今太后新丧,不合时宜,不然他还能请天子去看,让天子知道淮王有多好,没事儿少给淮王添麻烦。
苏父在背后为萧北淮这个翁婿做了多少努力,萧北淮是不知道的。
太后出殡前一晚的奉挽,文武百官和所有朝廷命妇都要入宫叩拜守灵,直至天明。
萧北淮作为皇子,还是太后的嫡长孙,位置只在天子之后,要跟着法师做一整晚的法师。
苏景清也入了宫,领着命妇后妃们一块儿叩拜,念经。
这一晚,除了皇宫这个挺灵之地,整个京都是安静的。
仿佛过了很久,晨鸡破晓,天光渐明,所有人准备就绪,随着法师的高唱声,灵柩起,纸钱落,经声混着哀乐走出漫长队伍。皇子和百官们送太后出城。
苏景清站到了萧北淮旁边,瞧着旁边的灵棺,眼中露出几分哀凉,这是最后一程了。
愿太后来世依然顺遂无忧,与皇后好好团聚。
送出京郊城外十里,除开去皇陵的队伍,其他人便可回城了。
萧云逸扶着灵柩哭的真情实感,回头看萧北淮时眼中的恨意也十分生动。
萧北淮告诉苏景清,“老头子会让他一直在皇陵守灵的。”
苏景清道:“怕你要他命?”
萧北淮点头,“是。”
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若他老实在皇陵待着,本王就留他几年,倘若他不肯,只要他踏入京都一步,本王必会立马取他性命。”
他手下人的血债,要有人来偿!
第71章 计划提前
也不知是不是天子决心立萧北淮为太子这事刺激到了某些人, 太后出殡后没两日,又有两地传来了民乱的消息。
似要一举将大雍捅成个筛子,好让百姓知道天子有多无能,才会引起民愤民乱。
萧北淮掉下去的肉是没时间养了, 不过这次也不用他去平乱, 京都城外还有十万驻军呢, 命人带兵前去就成。
“不用等了,直接把人除掉吧,否则还不知要生出多少乱子来。”
苏景清看着萧北淮道, “现在民乱,想来仕子手中的笔也在写字了,这些人的煽动性远比朝廷官员强。”
天子在位这些年真没多少政绩,前头祖宗基业打的好,他一个糊涂天子也安稳了这么多年, 若没出几个野心重, 拿百姓当赌注的官员, 还能安稳更久。
“现在问题暴露出来也好,就铲的彻底点,那些人一个都不能留!”
苏景清语气严肃, 他实在厌烦了这些人一茬儿又一茬儿的麻烦,韭菜还能挖根呢,这些官员又如何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