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做给人看的场面之事,是他对去世的亲长的怀念和敬重。
他神色端凝,极是郑重。姜含元不识吴越王,但也知其于乱世守护江南、庇一方民众免受战火涂炭的伟绩,既来了,自然也是虔诚敬拜。
祭礼过后,天将日暮。因此地离回城的路途不算近,当夜,二人循着惯例,宿在了附近山中的功德寺中。
每年,王族前来祭祖过后,人员必会夜宿功德寺,于次日出山回城。所以寺内也专修了十几间用来迎住贵人的精舍。尤其这回,来的是当朝的摄政王夫妇,接待更是周到,住持亲自出山来迎。
一行人入寺,用过素斋,山里天黑得快,很快便入了夜。
所谓深山老寺合好眠。姜含元虽没觉得人如何疲乏,但没地方可去,在张宝和两个小沙弥的引领下,在附近随意走了一圈,回来,早早闭门睡了下去。
她和束慎徽虽是夫妇,但因身在寺院,男宾女眷自然不宜同居。她住的地方,位于后殿西厢,那是专为女眷而设的一处僻所。束慎徽居前,靠近住持住的一片僧寮。
张宝侍奉完毕,回到了束慎徽的跟前。
此间有个能下得一手好棋的和尚。晚间山中无事,束慎徽便将人唤来,煮茶对弈,不知不觉,月上中天,方尽兴而散。
入室后,他问王妃今晚都做了什么。
张宝道:“王妃饭后只在山门附近走了几步,早早睡下。山中安静,此刻应当睡得正好呢!”
他应完,见摄政王也无应答,就停在窗前,向着夜空,久久地眺望明月,也不知是在想着什么,片刻后,慢慢低头,闭窗,道了句去睡吧。
是夜风清月明,到了这个时间,耳边除了山中的风,偶只能听到山中深处的几声隐隐的夜枭鸣啼而已,更是倍添寂寥。
已是深夜了,束慎徽卧于榻上,安静闭目,人一动不动,却是久久无法入眠。
睡他外间的张宝大约是最近太过疲累,一躺下去,便鼾声如雷,吵得束慎徽更是无法入睡。他再闭目片刻,忽然想到姜祖望派来接她的人,据说月底便至,只剩不到十天了。
他的心里骤然涌出一阵烦躁之感,翻身而起,在夜色里坐了片刻,下榻,摸黑穿回了衣裳,从鼾声不绝的小侍身旁经过,打开了门。门枢扭动,发出“吱呀”一声,传入了张宝的耳中。
他人虽睡着了,多年值夜练就的如同本能的反应,听到声音就会惊醒,一下睁开眼,模模糊糊看见摄政王仿佛出去了,立刻就从榻上蹦了下去,追上问道:“这么晚了,殿下是要去哪里?”
束慎徽是想到了下棋时,主持提过一句,今夜丑时三刻,有江潮涌过,几十里外的江畔处有座古塔,是附近观潮的最佳地点。他实是被张宝的鼾声给吵得没法入睡,心浮气躁,算着时辰应还赶得上,不如去观夜潮。便道了一句,让他自管去睡,不必跟来。
张宝岂肯被丢下,慌慌张张套上靴子追了上去,说他也要跟去听用。走了两步,想了起来:“殿下不带王妃一起去吗?”
束慎徽停步,回头瞥他一眼,“你不如明日告到太妃面前,再去领个赏。”
张宝缩了缩脖,闭口匆匆跟上。
束慎徽带了两名值夜的侍卫,再唤来一个认路的和尚,加上张宝,马厩里牵出马,几人从山寺后门走了出去,往江畔而去。
月色皎洁,足以照路,但在山中弯弯绕绕,几十里路,竟走了半个多时辰,还没等人赶到江畔,算着点,今夜的江潮,应当已是涌了过去。
观潮本就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已。出来后,束慎徽便无多少期待,此刻愈发兴致寥寥,慢慢放缓马蹄,最后勒马,停在了月下的山道之上。
同行之人觉察,全都停下,望着马背上的摄政王。那领路的和尚十分惶恐,下马乞罪。
束慎徽坐于马背之上,遥望前方。
脚下离江畔已是不远,隐隐能看到那座古塔的轮廓,月夜之下,顶尖高耸,影影绰绰。
和尚说,虽今夜江潮已过,但那古塔却有几分说法,不但有些年头,据传塔下还聚有吉气,登顶之后,能护佑平安。
束慎徽岂会听信这种乡间野话。但行走了半夜,已到此处,原本无论如何,且登个顶,也不算是白走一趟。
他却忽然毫无兴趣了。正要掉头动身回去,忽然这时,听到身后的张宝大喊:“起火了!好似是寺里起火了!”
束慎徽闻声回头,果然,看见身后来的方向,山间那功德寺的所在,朝天正冲着一团火光,那火势看着不小。因是深夜,周围大片的漆黑,独那的一片红光,极是醒目。
火光化作两点,映跃在束慎徽的双瞳之上。他想到一人,心口若也被这火光灼过,倏地一紧,在身边那几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猛然将坐骑生生地扯转了个方向,纵马便朝那火光疾驰而去。
山风正大,火借风势,熊熊而燃。他的位置看着离那寺院不远,举目便能望见,若在眼前,然而实则回旋,山道曲曲折折,他非神人可腾云驾雾,凭这一身沉重血肉之躯,一时间,又怎能赶得回去。他唯一能做便是纵马狂奔,一路马蹄疾落,带得碎石窸窸窣窣地往山道侧旁不绝滚落,将那几个随从抛下老远。
这一路赶回,他满心全部只有一个盼念,那就是起火之处离她远远。她平安无事。然而越是接近山寺,他心中的这个盼念便显得越是渺茫。当他终于赶了回来,从马背上飞身跃下,冲入寺院的大门之时,他也看得一清二楚了。起火的地方,不是别地,竟然就是她所在的后寺一带。风裹着呼呼的火舌,四面狂卷,在满耳的杂乱呼号声中,他看见和尚们个个神色张皇,抱着桶盆,来回奔跑送水,然而泼出的水,于这熊熊大火,如同九牛一毛,转眼蒸腾干净。那住持被几个和尚扶着,站在附近。和尚们有的顿足,有的嚎啕,有的在念佛,看见了他,跌跌撞撞地奔来,跪了一地。说什么是后殿的香烛被老鼠咬断了,烧了大殿,很快又连绵燃到了近旁的厢房。
--
他神色端凝,极是郑重。姜含元不识吴越王,但也知其于乱世守护江南、庇一方民众免受战火涂炭的伟绩,既来了,自然也是虔诚敬拜。
祭礼过后,天将日暮。因此地离回城的路途不算近,当夜,二人循着惯例,宿在了附近山中的功德寺中。
每年,王族前来祭祖过后,人员必会夜宿功德寺,于次日出山回城。所以寺内也专修了十几间用来迎住贵人的精舍。尤其这回,来的是当朝的摄政王夫妇,接待更是周到,住持亲自出山来迎。
一行人入寺,用过素斋,山里天黑得快,很快便入了夜。
所谓深山老寺合好眠。姜含元虽没觉得人如何疲乏,但没地方可去,在张宝和两个小沙弥的引领下,在附近随意走了一圈,回来,早早闭门睡了下去。
她和束慎徽虽是夫妇,但因身在寺院,男宾女眷自然不宜同居。她住的地方,位于后殿西厢,那是专为女眷而设的一处僻所。束慎徽居前,靠近住持住的一片僧寮。
张宝侍奉完毕,回到了束慎徽的跟前。
此间有个能下得一手好棋的和尚。晚间山中无事,束慎徽便将人唤来,煮茶对弈,不知不觉,月上中天,方尽兴而散。
入室后,他问王妃今晚都做了什么。
张宝道:“王妃饭后只在山门附近走了几步,早早睡下。山中安静,此刻应当睡得正好呢!”
他应完,见摄政王也无应答,就停在窗前,向着夜空,久久地眺望明月,也不知是在想着什么,片刻后,慢慢低头,闭窗,道了句去睡吧。
是夜风清月明,到了这个时间,耳边除了山中的风,偶只能听到山中深处的几声隐隐的夜枭鸣啼而已,更是倍添寂寥。
已是深夜了,束慎徽卧于榻上,安静闭目,人一动不动,却是久久无法入眠。
睡他外间的张宝大约是最近太过疲累,一躺下去,便鼾声如雷,吵得束慎徽更是无法入睡。他再闭目片刻,忽然想到姜祖望派来接她的人,据说月底便至,只剩不到十天了。
他的心里骤然涌出一阵烦躁之感,翻身而起,在夜色里坐了片刻,下榻,摸黑穿回了衣裳,从鼾声不绝的小侍身旁经过,打开了门。门枢扭动,发出“吱呀”一声,传入了张宝的耳中。
他人虽睡着了,多年值夜练就的如同本能的反应,听到声音就会惊醒,一下睁开眼,模模糊糊看见摄政王仿佛出去了,立刻就从榻上蹦了下去,追上问道:“这么晚了,殿下是要去哪里?”
束慎徽是想到了下棋时,主持提过一句,今夜丑时三刻,有江潮涌过,几十里外的江畔处有座古塔,是附近观潮的最佳地点。他实是被张宝的鼾声给吵得没法入睡,心浮气躁,算着时辰应还赶得上,不如去观夜潮。便道了一句,让他自管去睡,不必跟来。
张宝岂肯被丢下,慌慌张张套上靴子追了上去,说他也要跟去听用。走了两步,想了起来:“殿下不带王妃一起去吗?”
束慎徽停步,回头瞥他一眼,“你不如明日告到太妃面前,再去领个赏。”
张宝缩了缩脖,闭口匆匆跟上。
束慎徽带了两名值夜的侍卫,再唤来一个认路的和尚,加上张宝,马厩里牵出马,几人从山寺后门走了出去,往江畔而去。
月色皎洁,足以照路,但在山中弯弯绕绕,几十里路,竟走了半个多时辰,还没等人赶到江畔,算着点,今夜的江潮,应当已是涌了过去。
观潮本就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已。出来后,束慎徽便无多少期待,此刻愈发兴致寥寥,慢慢放缓马蹄,最后勒马,停在了月下的山道之上。
同行之人觉察,全都停下,望着马背上的摄政王。那领路的和尚十分惶恐,下马乞罪。
束慎徽坐于马背之上,遥望前方。
脚下离江畔已是不远,隐隐能看到那座古塔的轮廓,月夜之下,顶尖高耸,影影绰绰。
和尚说,虽今夜江潮已过,但那古塔却有几分说法,不但有些年头,据传塔下还聚有吉气,登顶之后,能护佑平安。
束慎徽岂会听信这种乡间野话。但行走了半夜,已到此处,原本无论如何,且登个顶,也不算是白走一趟。
他却忽然毫无兴趣了。正要掉头动身回去,忽然这时,听到身后的张宝大喊:“起火了!好似是寺里起火了!”
束慎徽闻声回头,果然,看见身后来的方向,山间那功德寺的所在,朝天正冲着一团火光,那火势看着不小。因是深夜,周围大片的漆黑,独那的一片红光,极是醒目。
火光化作两点,映跃在束慎徽的双瞳之上。他想到一人,心口若也被这火光灼过,倏地一紧,在身边那几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猛然将坐骑生生地扯转了个方向,纵马便朝那火光疾驰而去。
山风正大,火借风势,熊熊而燃。他的位置看着离那寺院不远,举目便能望见,若在眼前,然而实则回旋,山道曲曲折折,他非神人可腾云驾雾,凭这一身沉重血肉之躯,一时间,又怎能赶得回去。他唯一能做便是纵马狂奔,一路马蹄疾落,带得碎石窸窸窣窣地往山道侧旁不绝滚落,将那几个随从抛下老远。
这一路赶回,他满心全部只有一个盼念,那就是起火之处离她远远。她平安无事。然而越是接近山寺,他心中的这个盼念便显得越是渺茫。当他终于赶了回来,从马背上飞身跃下,冲入寺院的大门之时,他也看得一清二楚了。起火的地方,不是别地,竟然就是她所在的后寺一带。风裹着呼呼的火舌,四面狂卷,在满耳的杂乱呼号声中,他看见和尚们个个神色张皇,抱着桶盆,来回奔跑送水,然而泼出的水,于这熊熊大火,如同九牛一毛,转眼蒸腾干净。那住持被几个和尚扶着,站在附近。和尚们有的顿足,有的嚎啕,有的在念佛,看见了他,跌跌撞撞地奔来,跪了一地。说什么是后殿的香烛被老鼠咬断了,烧了大殿,很快又连绵燃到了近旁的厢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