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候过了,调味有些地处过重,有些地处又过轻。”
这种蒸食做得好,自然也有独特的风味,可再好的滋味重复蒸个几次,能维持住外表的鲜亮就算是好,还想特别好吃,真是非神厨而无此本事。
戚芳龄听了这话,心中才稍稍好受一些。
但又想到燕王妃竟吃了她准备的东西……戚芳龄就恨不能连朝天上翻十个八个的白眼。
杨玉英心下好笑,寻了个石墩坐下,削竹子继续做竹筒饭,各类味道的她都试一试,反正她厨艺好,调味方面尤其好,也不怕做出不能吃的东西浪费食物。
又烤了几个,忽然有些饿,她便捡了一只竹筒,以指化刀,劈成两半。
焦黄色的竹筒一开,浓郁的香气轰一声爆炸一样向四周扩散,只一瞬间,戚芳龄的头直接扭得咔一声,差点扭坏了脖子。
好香啊!
“先吃。”
杨玉英微笑,递给戚芳龄一半,自己也翻出竹筷,吹了吹热气,加了一块儿烤得金黄的鹿肉,拌着米饭放入口中。
香米中化入恰到好处的油脂,又辅以瓜果的清香解腻,一吃进口,只觉热而不烫,从喉咙香到胃里,浑身熨帖。
竹筒不开,平平无奇,可它一开,香味极其霸道,随风飘出去老远,前后左右好些人闻见这股味就胃口大开。
好些人侧目回头,有小孩儿馋得嗷嗷叫唤,哇哇大哭。
戚芳龄顿时开心起来,抱着竹筒饭故意去逗小孩儿,好在她还没太恶劣,也捡几样小竹筒送给带小孩儿的大人。
杨玉英想起皇城司里给他们上的一堂课,说是太宗皇帝在位时,天下初定,世道不好,局势混乱,时常有刺客刺杀太宗皇帝。
当时太宗还尤喜欢白龙鱼服,出宫游玩,每到佛母诞日,更是经常化妆成一介布衣,登山祈福。
他老人家威望高,底下的人根本管不住,还特别不喜欢侍卫跟得紧,最后没奈何,只能由皇城司训练了一批娃娃,专门替太宗试毒。
他老人家一被美食迷住,娃娃们总要抢先围上去讨要,而且一定要尝太宗拿在手里的那一份。
孩子们年纪小,大的十一二,小的六七岁,太宗能如何?肯定拉不下脸不给孩子吃。
如此过了数年,太宗才察觉到其中猫腻,帝王做得久了,总算改了那些臭毛病,让大家都省心不少。
杨玉英闲来想些闲杂事,回首就见静山伯府族学里的人齐齐聚拢过来,三三两两,成群结队,选了她身边的石块坐下,热热闹闹地把各自的美食都拢在一处,眼巴巴地瞧着她。
一时间,他们这一片最是热闹,风头都要盖过上头的贵胄之家。
杨玉英莞尔,只能笑道:“大家换着尝尝?”
众人轰然应是,纷纷切开竹筒,尽情享用。
开的竹筒一多,香气越发浓郁,遥遥吹入那些正徐徐下山的全福奶奶鼻中,逗引得好几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家也蠢蠢欲动。
“好香!”
老寿星,全福奶奶,遴选的大部分都是身体康健,胃口也好的人,一路下山,没少品尝美食,到此刻,其实也吃得七七八八,不说饱足,可到底不饿。
但一闻到这香味,却是又仿佛能感受到饥馑,不约而同,加快脚步,不再因为周围的美食驻足。
其实就是过来给佛母献食这些人家,也垫着脚张望,煞是好奇。
没片刻,全福奶奶,老寿星们健步如飞地走到眼前,竟是聚在一处,景象堪称壮观。
燕王妃好奇地探头看了看,深吸了口气:“这真是一筒饭熟,十里飘香,来,取一个与我尝尝。”
戚芳龄瞠目结舌,杨玉英一笑,挑起竹筒,轻轻一劈,连同筷子递了过去。
燕王妃一张口,先吸了口香气,再吃米饭,一口比一口快,连吃了七八口,才轻轻吐出口气:“鹿肉?我到没吃过这么香,这般嫩的鹿肉,一点都不腥,只香。”
其他人被馋得纷纷讨要,燕王妃竟有点不舍,但这等场面,总不能争争抢抢的,只好错步让开位置。
只眼看着她面前几只竹筒让人夺了去,恋恋不舍地叹气:“前头珍馐美食还多,你们且留着肚子。”
哪里还有人听得见?
却说山下头一行人迎着烈日山风,左等右等,硬是等了一个时辰,也没见到全福奶奶等人的人影,许久才有消息传下来——
燕王妃惊见珍馐,已是流连忘返,不肯离去。
这要多么好吃,才能把堂堂王妃迷城这般?
又有人说,乃是佛母娘娘她老人家爱这滋味,才借了全福奶奶们的身躯,降临人间享用。
“听说是静山伯府的傅姑娘,巧手烹饪的珍珠,珍珠为东海寻得,乃是仙珠,服用能养生。神仙也极喜欢。”
杨玉英听了传闻也是无语。
这帮吃货愣是把她的竹筒饭都给争抢了个干净,还有不少连吃带拿,往自己袖子里揣,若果然是珍珠做的,她怕不是要倾家荡产?
其实只是燕王妃赞了一句,粒粒如珍珠而已。
杨玉英不在意,戚芳龄高兴得不行,偷偷和她咬耳朵:“林依依还拿厨子做得那些饭菜显摆?佛母她老人家也就是随口尝一尝,不过面上光鲜,如何比得上咱们这竹筒饭。”
“我给哥哥们送一份去。”
--
这种蒸食做得好,自然也有独特的风味,可再好的滋味重复蒸个几次,能维持住外表的鲜亮就算是好,还想特别好吃,真是非神厨而无此本事。
戚芳龄听了这话,心中才稍稍好受一些。
但又想到燕王妃竟吃了她准备的东西……戚芳龄就恨不能连朝天上翻十个八个的白眼。
杨玉英心下好笑,寻了个石墩坐下,削竹子继续做竹筒饭,各类味道的她都试一试,反正她厨艺好,调味方面尤其好,也不怕做出不能吃的东西浪费食物。
又烤了几个,忽然有些饿,她便捡了一只竹筒,以指化刀,劈成两半。
焦黄色的竹筒一开,浓郁的香气轰一声爆炸一样向四周扩散,只一瞬间,戚芳龄的头直接扭得咔一声,差点扭坏了脖子。
好香啊!
“先吃。”
杨玉英微笑,递给戚芳龄一半,自己也翻出竹筷,吹了吹热气,加了一块儿烤得金黄的鹿肉,拌着米饭放入口中。
香米中化入恰到好处的油脂,又辅以瓜果的清香解腻,一吃进口,只觉热而不烫,从喉咙香到胃里,浑身熨帖。
竹筒不开,平平无奇,可它一开,香味极其霸道,随风飘出去老远,前后左右好些人闻见这股味就胃口大开。
好些人侧目回头,有小孩儿馋得嗷嗷叫唤,哇哇大哭。
戚芳龄顿时开心起来,抱着竹筒饭故意去逗小孩儿,好在她还没太恶劣,也捡几样小竹筒送给带小孩儿的大人。
杨玉英想起皇城司里给他们上的一堂课,说是太宗皇帝在位时,天下初定,世道不好,局势混乱,时常有刺客刺杀太宗皇帝。
当时太宗还尤喜欢白龙鱼服,出宫游玩,每到佛母诞日,更是经常化妆成一介布衣,登山祈福。
他老人家威望高,底下的人根本管不住,还特别不喜欢侍卫跟得紧,最后没奈何,只能由皇城司训练了一批娃娃,专门替太宗试毒。
他老人家一被美食迷住,娃娃们总要抢先围上去讨要,而且一定要尝太宗拿在手里的那一份。
孩子们年纪小,大的十一二,小的六七岁,太宗能如何?肯定拉不下脸不给孩子吃。
如此过了数年,太宗才察觉到其中猫腻,帝王做得久了,总算改了那些臭毛病,让大家都省心不少。
杨玉英闲来想些闲杂事,回首就见静山伯府族学里的人齐齐聚拢过来,三三两两,成群结队,选了她身边的石块坐下,热热闹闹地把各自的美食都拢在一处,眼巴巴地瞧着她。
一时间,他们这一片最是热闹,风头都要盖过上头的贵胄之家。
杨玉英莞尔,只能笑道:“大家换着尝尝?”
众人轰然应是,纷纷切开竹筒,尽情享用。
开的竹筒一多,香气越发浓郁,遥遥吹入那些正徐徐下山的全福奶奶鼻中,逗引得好几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家也蠢蠢欲动。
“好香!”
老寿星,全福奶奶,遴选的大部分都是身体康健,胃口也好的人,一路下山,没少品尝美食,到此刻,其实也吃得七七八八,不说饱足,可到底不饿。
但一闻到这香味,却是又仿佛能感受到饥馑,不约而同,加快脚步,不再因为周围的美食驻足。
其实就是过来给佛母献食这些人家,也垫着脚张望,煞是好奇。
没片刻,全福奶奶,老寿星们健步如飞地走到眼前,竟是聚在一处,景象堪称壮观。
燕王妃好奇地探头看了看,深吸了口气:“这真是一筒饭熟,十里飘香,来,取一个与我尝尝。”
戚芳龄瞠目结舌,杨玉英一笑,挑起竹筒,轻轻一劈,连同筷子递了过去。
燕王妃一张口,先吸了口香气,再吃米饭,一口比一口快,连吃了七八口,才轻轻吐出口气:“鹿肉?我到没吃过这么香,这般嫩的鹿肉,一点都不腥,只香。”
其他人被馋得纷纷讨要,燕王妃竟有点不舍,但这等场面,总不能争争抢抢的,只好错步让开位置。
只眼看着她面前几只竹筒让人夺了去,恋恋不舍地叹气:“前头珍馐美食还多,你们且留着肚子。”
哪里还有人听得见?
却说山下头一行人迎着烈日山风,左等右等,硬是等了一个时辰,也没见到全福奶奶等人的人影,许久才有消息传下来——
燕王妃惊见珍馐,已是流连忘返,不肯离去。
这要多么好吃,才能把堂堂王妃迷城这般?
又有人说,乃是佛母娘娘她老人家爱这滋味,才借了全福奶奶们的身躯,降临人间享用。
“听说是静山伯府的傅姑娘,巧手烹饪的珍珠,珍珠为东海寻得,乃是仙珠,服用能养生。神仙也极喜欢。”
杨玉英听了传闻也是无语。
这帮吃货愣是把她的竹筒饭都给争抢了个干净,还有不少连吃带拿,往自己袖子里揣,若果然是珍珠做的,她怕不是要倾家荡产?
其实只是燕王妃赞了一句,粒粒如珍珠而已。
杨玉英不在意,戚芳龄高兴得不行,偷偷和她咬耳朵:“林依依还拿厨子做得那些饭菜显摆?佛母她老人家也就是随口尝一尝,不过面上光鲜,如何比得上咱们这竹筒饭。”
“我给哥哥们送一份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