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能这样说吗?借了别人的钱,人家不着急用钱就不还,这是什么歪理?”陈大哥不赞同。当初他娘还说这妇人大方,会做事,可现在看来,他娘是看走眼了。
“怎么就是歪理了。”陈大嫂反驳。
陈大哥不愿再争论,跟这样的人没什么好说的,硬声道:“你把银子拿来!”表情也十分严肃。
陈大嫂是有夫大于天的想法的,惧于丈夫,知道这不是可以拒绝的,只好拿钱出来,但是还想挣扎一下,“先还一两行不行?留一两晚些时候再还?”
“你讨打是不是?”陈大哥恐吓道。
“不同意就不同意嘛。”陈大嫂弱弱道。
拿到钱,陈大哥赶紧还给弟弟。
他是很要面子的,如果不是为了儿子读书,他是绝不会去借钱的。
秋收后,很快就会是陈如松的生辰,杨稔投桃报李,丈夫的生辰礼也不能敷衍。
第19章 板栗
生辰礼,杨稔首先想到的是衣服,陈如松的衣服要做一套新的,还有新鞋子,做一整套最体面的穿着。
还有三餐,都是他最喜欢的,早餐一样的荷包蛋,大家都爱吃的。
中午的荤菜她的打算是红烧肉,清蒸鱼,还有炖排骨,这三个荤菜,她也是分家后才发现自家男人爱吃排骨的。
之前没分家,排骨卖得贵,又是瘦肉,是不受陈家人的欢迎的,那是富裕人家吃的。
所以陈家的饭桌上是看不见的,要是有肉菜,也是肥嘟嘟的肉,有油水,吃的满足,也是分了家,男人说要吃顿好的,买了排骨炖着,吃得投入她才知道的。
衣服和食物准备了,至于其它的,杨稔发现自己不太能想出来,她男人好像没有什么爱好,是不是自己平时对他的关心还是太少了,以至于没察觉出来?
既然没有发现,杨稔也就按自己的想法来,再做一个荷包,她的手艺一般,但比村里大部分妇人来说算是好的,精心缝制的也是能拿得出手的。
农家装钱很多都是用一个小的布袋子装,讲究一点的用荷包,就算不是自家男人最喜欢的,她相信这荷包送他,他也是欢喜的。
十月初,山上的板栗已经成熟,村里已经有不少人捡了板栗回来了。
板栗好吃,生板栗脆脆的、甜甜的,熟板栗绵绵的、软软的,又是山上自己生长的,不用花钱买,只需要花些时间去采摘,很受大家的欢迎。
每到板栗成熟的季节,村里的人少不了去打一些回来。
杨稔是很爱吃板栗的,从前没分家,这个时节她都会带着弟弟妹妹去山上采摘,就算是出嫁后,没分家前,她也会要求去采摘。
现在分了家,自己当家做主了,更不用提了。
不少人也会摘了板栗拿去卖,杨稔想着家里田地产出就那些,够一家人吃用,但能存多少钱确实不能的,每一个能挣钱的时机都要抓住。
看到有人采摘之后,杨稔把儿子托付给娘家,叫上丈夫去摘板栗。
之所以不让婆婆带,是上次跟陈大嫂相遇,她的态度不太好,杨稔虽然不知道原因,可孩子放到老宅去,她有些不放心了。
孩子安排好,杨稔满怀期待地与陈如松一起奔向板栗树最多的一座山。
板栗那么好吃,还不便宜,要五文一斤呢,她要多摘一些,杨稔心想。
等下,五文一斤,一日摘个几十斤,岂不能有上百文?
杨稔不由得跟丈夫讨论,“如松,我之前听村里人说板栗五文一斤呢,是不是真的?”
听到媳妇问话,陈如松给了确切答案,“是,不过板栗不好摘,又有很多人摘,我们摘不了多少的,将将够吃几顿。”
“怎么会摘不了多少,我记得去年我就摘了十几斤”杨稔卡壳了,去年她是跟陈家众多孩子一起来的,除了最小的毛蛋没去,剩余五个孩子都一起来摘的,他们人小,馋板栗,采摘还是很卖力的,杨稔觉得能顶两三个大人。
那么,也就是一个人一日能摘个几斤就很不错了。
媳妇没说话了,陈如松知道她是想起了去年的情况,接着解释:“这时候板栗成熟,大家当然也想摘了卖,卖的人多了,东西自然就卖不贵了。
板栗放久了会坏,便是保存好了,也干的很,能舍得花钱买板栗的人不太看得上,多数人最后只能是三文一斤卖的,一天摘个五斤,也才十五文,还要背着去镇上,卖不出去还得背回来,多累,大家都不愿意了。”
“原来是这样,那咱们就摘了自己吃。”杨稔不太高兴,还以为又找到一个挣钱的法子呢。
“好,自家吃。”陈如松附和道。
夫妻俩一路说着话,到了地方,挑了棵无人的板栗树,夫妻俩开始劳作。
板栗并不好摘,树高,板栗还有一层带毛刺的壳,采摘的时候还得注意不被扎到。
今天为了摘板栗,杨稔特意换了双厚底的鞋子,也叮嘱了陈如松,万一不小心踩到板栗了,鞋底薄了刺到脚掌,可不是舒服的体会。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还是很有道理的。
陈如松在树上拿着长杆子打着板栗,杨稔在树下瞅着时机捡,说说笑笑的,虽然身上都热出了汗,可两人都不觉得累,动力十足。
只是板栗虽多,可摘板栗的人也不少,夫妻俩配合着的时候,这颗板栗树又来了两位摘板栗的村民。
--
“怎么就是歪理了。”陈大嫂反驳。
陈大哥不愿再争论,跟这样的人没什么好说的,硬声道:“你把银子拿来!”表情也十分严肃。
陈大嫂是有夫大于天的想法的,惧于丈夫,知道这不是可以拒绝的,只好拿钱出来,但是还想挣扎一下,“先还一两行不行?留一两晚些时候再还?”
“你讨打是不是?”陈大哥恐吓道。
“不同意就不同意嘛。”陈大嫂弱弱道。
拿到钱,陈大哥赶紧还给弟弟。
他是很要面子的,如果不是为了儿子读书,他是绝不会去借钱的。
秋收后,很快就会是陈如松的生辰,杨稔投桃报李,丈夫的生辰礼也不能敷衍。
第19章 板栗
生辰礼,杨稔首先想到的是衣服,陈如松的衣服要做一套新的,还有新鞋子,做一整套最体面的穿着。
还有三餐,都是他最喜欢的,早餐一样的荷包蛋,大家都爱吃的。
中午的荤菜她的打算是红烧肉,清蒸鱼,还有炖排骨,这三个荤菜,她也是分家后才发现自家男人爱吃排骨的。
之前没分家,排骨卖得贵,又是瘦肉,是不受陈家人的欢迎的,那是富裕人家吃的。
所以陈家的饭桌上是看不见的,要是有肉菜,也是肥嘟嘟的肉,有油水,吃的满足,也是分了家,男人说要吃顿好的,买了排骨炖着,吃得投入她才知道的。
衣服和食物准备了,至于其它的,杨稔发现自己不太能想出来,她男人好像没有什么爱好,是不是自己平时对他的关心还是太少了,以至于没察觉出来?
既然没有发现,杨稔也就按自己的想法来,再做一个荷包,她的手艺一般,但比村里大部分妇人来说算是好的,精心缝制的也是能拿得出手的。
农家装钱很多都是用一个小的布袋子装,讲究一点的用荷包,就算不是自家男人最喜欢的,她相信这荷包送他,他也是欢喜的。
十月初,山上的板栗已经成熟,村里已经有不少人捡了板栗回来了。
板栗好吃,生板栗脆脆的、甜甜的,熟板栗绵绵的、软软的,又是山上自己生长的,不用花钱买,只需要花些时间去采摘,很受大家的欢迎。
每到板栗成熟的季节,村里的人少不了去打一些回来。
杨稔是很爱吃板栗的,从前没分家,这个时节她都会带着弟弟妹妹去山上采摘,就算是出嫁后,没分家前,她也会要求去采摘。
现在分了家,自己当家做主了,更不用提了。
不少人也会摘了板栗拿去卖,杨稔想着家里田地产出就那些,够一家人吃用,但能存多少钱确实不能的,每一个能挣钱的时机都要抓住。
看到有人采摘之后,杨稔把儿子托付给娘家,叫上丈夫去摘板栗。
之所以不让婆婆带,是上次跟陈大嫂相遇,她的态度不太好,杨稔虽然不知道原因,可孩子放到老宅去,她有些不放心了。
孩子安排好,杨稔满怀期待地与陈如松一起奔向板栗树最多的一座山。
板栗那么好吃,还不便宜,要五文一斤呢,她要多摘一些,杨稔心想。
等下,五文一斤,一日摘个几十斤,岂不能有上百文?
杨稔不由得跟丈夫讨论,“如松,我之前听村里人说板栗五文一斤呢,是不是真的?”
听到媳妇问话,陈如松给了确切答案,“是,不过板栗不好摘,又有很多人摘,我们摘不了多少的,将将够吃几顿。”
“怎么会摘不了多少,我记得去年我就摘了十几斤”杨稔卡壳了,去年她是跟陈家众多孩子一起来的,除了最小的毛蛋没去,剩余五个孩子都一起来摘的,他们人小,馋板栗,采摘还是很卖力的,杨稔觉得能顶两三个大人。
那么,也就是一个人一日能摘个几斤就很不错了。
媳妇没说话了,陈如松知道她是想起了去年的情况,接着解释:“这时候板栗成熟,大家当然也想摘了卖,卖的人多了,东西自然就卖不贵了。
板栗放久了会坏,便是保存好了,也干的很,能舍得花钱买板栗的人不太看得上,多数人最后只能是三文一斤卖的,一天摘个五斤,也才十五文,还要背着去镇上,卖不出去还得背回来,多累,大家都不愿意了。”
“原来是这样,那咱们就摘了自己吃。”杨稔不太高兴,还以为又找到一个挣钱的法子呢。
“好,自家吃。”陈如松附和道。
夫妻俩一路说着话,到了地方,挑了棵无人的板栗树,夫妻俩开始劳作。
板栗并不好摘,树高,板栗还有一层带毛刺的壳,采摘的时候还得注意不被扎到。
今天为了摘板栗,杨稔特意换了双厚底的鞋子,也叮嘱了陈如松,万一不小心踩到板栗了,鞋底薄了刺到脚掌,可不是舒服的体会。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还是很有道理的。
陈如松在树上拿着长杆子打着板栗,杨稔在树下瞅着时机捡,说说笑笑的,虽然身上都热出了汗,可两人都不觉得累,动力十足。
只是板栗虽多,可摘板栗的人也不少,夫妻俩配合着的时候,这颗板栗树又来了两位摘板栗的村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