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页
在官场上宁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程晏已经推荐吴通判去福州府任通判,虽然是平级,但意义不同,福州府是福建首府,首善之都,凭借吴通判这等钻营能力,在福州恐怕更能混的如鱼得水。
况且,即便去不成福州府,但程晏也有举荐之功,吴通判也怪不上自家。
所以,妙娘还要对吴通判夫人暗示一番:“昨日我其实就想请你和你们家几位公子用膳,但我们爷说此时倒是不宜多走动,怕有心人看着以为我们爷偏私。”
吴夫人闻言大喜,但脸上还奇道:“不知府台大人偏私何事?”
她就知道袁夫人那个木头,怎么着都不及自己,怎么能够还妄想升迁,真是可笑。
妙娘就道:“哎呀,这公事本来轮不到我说的,但听闻我们爷荐书都写过去了,我就不瞒着你了。我们爷知道你们家吴别驾的能耐,若在泉州府反而是屈才,因此亲自写信给福建巡抚,推荐了你们爷去福州做通判。”
福州通判?吴夫人这下就更意外之外了,福州可是首府,什么巡抚布政使可都在福州办公呢,若能去福州,谁愿意来泉州呢?
是啊,即便做了泉州同知又如何?
她家老爷非两榜进士出身,日后从同知熬到知府还不知道多少年,况且程晏年轻,恐怕干几年就走,但他唯才是举,现在还能帮忙荐人,若是日后再来个叶知府那样的,岂不是还要被压着,怎么着也逃不出泉州地界儿?
吴夫人忙道:“这……府台大恩,我们无以为报呀。”
只听妙娘提醒:“原也是我们大人赏识你家吴通判才有此举荐的,但你也知道,我们大人赏识,但福州那边的人也未必听我们的,所以你们也提早做好准备。”
意思就是要打点赶紧去打点,吴通判夫人忙不迭谢过,十分高兴的走了回去。
妙娘看着她的背影才想程晏说的话,是的,若是他没有真的以天下为己任要变法,他真的非常深谙人心,也很会做官,不出意外还会做大官。
那么这是不是说明,他其实也知道作为程家嗣子,二房唯一的儿子,他应该以子嗣为主,甚至他这方面能做的非常出色,作为丈夫他也知道怎么平衡所谓的妻妾关系,但是他不是那种人,他要的是别人的真心,同时也付出了他的真心。
妙娘暗叹了一声小傻子,真是个小傻子。
第124章 龙凤呈祥
果真过不了多久,袁通判被举荐为泉州府同知,吴通判则通过程晏举荐,他本人也十分上道,听闻去福州府打点了一番,这才顺利去到福州府做通判。
程晏举荐虽然是关键,但吴通判当机立断,听闻把一大半的身家都投入在里边,这般能够拿下也算是胆识过人了。程晏这样的实干派不喜欢吴通判这样的人,但是吴通判去别的地方肯定会混的如鱼得水的。
之后,又来了两位通判,初来,一切都要听程晏的,瞬时,整个泉州府都在程晏掌控之中。
他先是废除了叶知府所设置的不少关卡,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组织乡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时也替商会争取利益,他本就人脉广,十分能干,年纪轻轻执掌一府,居然还得了个青天大老爷的称号,让上下一心,官声在整个福建都有名。
再有本次科举,程晏亲自去府学讲了不少科举经验,同时还延请名师为学子讲习,更不提把读书优异的学子全部召集来读书。
在乡试中,泉州府在整个福建比之去年增多了三名举子。
别小看三名举子,若这三人都进士及第,那也是很不得了的。
妙娘作为知府夫人,当然和叶知府的夫人不同,她并不多受贿赂,太贵重的都不怎么收,但热衷于做慈善。她出面,再有甄林俩家牵头,改善慈幼局的孩童的生活状况,甚至选识字的家仆亲自去慈幼局教孩童们认字。
有些聪颖些的孩童,商户们当然不会放过,可以提早培养。
还会让俞青青每一旬去一次慈幼局教孩子们一些拳脚功夫,让他们都有自保能力,毕竟哪里都有阴暗面。
除了慈幼局外,再有孤寡院,这些地方都一一探视。年纪太大的人好好赡养,年轻的寡妇鼓励再嫁或者实在是不愿意再嫁的,可以联系牙行去做工。
甄夫人就赞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府尊夫人真是好想法,也是一片慈心,高瞻远瞩啊。”
妙娘摆手:“倒不至于此,这溺婴一事我常听说,故而慈幼局的小女婴较多,可我听闻乡下打光棍者又多,可见这不少男人为何娶不到媳妇,还不是这些溺婴者害的,她们出生时,本就已经比别人受苦难了,咱们朝廷愈发要好好待她们才是。这样我泉州府不至于像其他府,到时候娶媳妇娶不到,又怪家中人多,不惜又溺女婴。
此事一说倒是扯远了,妙娘不是什么大人物,她也没有什么经天纬地之才能,也只能够在这些地方能够帮衬就帮衬一些了。
她大着肚子还亲力亲为,所到之处,无不被她的亲和力感染。
对长了六根手指头的孩子,她也脸上毫无异色的抱入怀中,还称赞她为佛手姑娘,亲自赐下玉佩,当初的人无不动容,以至于后面到了妙娘出去布施时,无数老百姓只为了争先看她一眼。
还好妙娘知道自己怀着双胎,怕被人挤着,因此最后这个月时,再也不敢出去了。
--
因此,程晏已经推荐吴通判去福州府任通判,虽然是平级,但意义不同,福州府是福建首府,首善之都,凭借吴通判这等钻营能力,在福州恐怕更能混的如鱼得水。
况且,即便去不成福州府,但程晏也有举荐之功,吴通判也怪不上自家。
所以,妙娘还要对吴通判夫人暗示一番:“昨日我其实就想请你和你们家几位公子用膳,但我们爷说此时倒是不宜多走动,怕有心人看着以为我们爷偏私。”
吴夫人闻言大喜,但脸上还奇道:“不知府台大人偏私何事?”
她就知道袁夫人那个木头,怎么着都不及自己,怎么能够还妄想升迁,真是可笑。
妙娘就道:“哎呀,这公事本来轮不到我说的,但听闻我们爷荐书都写过去了,我就不瞒着你了。我们爷知道你们家吴别驾的能耐,若在泉州府反而是屈才,因此亲自写信给福建巡抚,推荐了你们爷去福州做通判。”
福州通判?吴夫人这下就更意外之外了,福州可是首府,什么巡抚布政使可都在福州办公呢,若能去福州,谁愿意来泉州呢?
是啊,即便做了泉州同知又如何?
她家老爷非两榜进士出身,日后从同知熬到知府还不知道多少年,况且程晏年轻,恐怕干几年就走,但他唯才是举,现在还能帮忙荐人,若是日后再来个叶知府那样的,岂不是还要被压着,怎么着也逃不出泉州地界儿?
吴夫人忙道:“这……府台大恩,我们无以为报呀。”
只听妙娘提醒:“原也是我们大人赏识你家吴通判才有此举荐的,但你也知道,我们大人赏识,但福州那边的人也未必听我们的,所以你们也提早做好准备。”
意思就是要打点赶紧去打点,吴通判夫人忙不迭谢过,十分高兴的走了回去。
妙娘看着她的背影才想程晏说的话,是的,若是他没有真的以天下为己任要变法,他真的非常深谙人心,也很会做官,不出意外还会做大官。
那么这是不是说明,他其实也知道作为程家嗣子,二房唯一的儿子,他应该以子嗣为主,甚至他这方面能做的非常出色,作为丈夫他也知道怎么平衡所谓的妻妾关系,但是他不是那种人,他要的是别人的真心,同时也付出了他的真心。
妙娘暗叹了一声小傻子,真是个小傻子。
第124章 龙凤呈祥
果真过不了多久,袁通判被举荐为泉州府同知,吴通判则通过程晏举荐,他本人也十分上道,听闻去福州府打点了一番,这才顺利去到福州府做通判。
程晏举荐虽然是关键,但吴通判当机立断,听闻把一大半的身家都投入在里边,这般能够拿下也算是胆识过人了。程晏这样的实干派不喜欢吴通判这样的人,但是吴通判去别的地方肯定会混的如鱼得水的。
之后,又来了两位通判,初来,一切都要听程晏的,瞬时,整个泉州府都在程晏掌控之中。
他先是废除了叶知府所设置的不少关卡,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组织乡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时也替商会争取利益,他本就人脉广,十分能干,年纪轻轻执掌一府,居然还得了个青天大老爷的称号,让上下一心,官声在整个福建都有名。
再有本次科举,程晏亲自去府学讲了不少科举经验,同时还延请名师为学子讲习,更不提把读书优异的学子全部召集来读书。
在乡试中,泉州府在整个福建比之去年增多了三名举子。
别小看三名举子,若这三人都进士及第,那也是很不得了的。
妙娘作为知府夫人,当然和叶知府的夫人不同,她并不多受贿赂,太贵重的都不怎么收,但热衷于做慈善。她出面,再有甄林俩家牵头,改善慈幼局的孩童的生活状况,甚至选识字的家仆亲自去慈幼局教孩童们认字。
有些聪颖些的孩童,商户们当然不会放过,可以提早培养。
还会让俞青青每一旬去一次慈幼局教孩子们一些拳脚功夫,让他们都有自保能力,毕竟哪里都有阴暗面。
除了慈幼局外,再有孤寡院,这些地方都一一探视。年纪太大的人好好赡养,年轻的寡妇鼓励再嫁或者实在是不愿意再嫁的,可以联系牙行去做工。
甄夫人就赞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府尊夫人真是好想法,也是一片慈心,高瞻远瞩啊。”
妙娘摆手:“倒不至于此,这溺婴一事我常听说,故而慈幼局的小女婴较多,可我听闻乡下打光棍者又多,可见这不少男人为何娶不到媳妇,还不是这些溺婴者害的,她们出生时,本就已经比别人受苦难了,咱们朝廷愈发要好好待她们才是。这样我泉州府不至于像其他府,到时候娶媳妇娶不到,又怪家中人多,不惜又溺女婴。
此事一说倒是扯远了,妙娘不是什么大人物,她也没有什么经天纬地之才能,也只能够在这些地方能够帮衬就帮衬一些了。
她大着肚子还亲力亲为,所到之处,无不被她的亲和力感染。
对长了六根手指头的孩子,她也脸上毫无异色的抱入怀中,还称赞她为佛手姑娘,亲自赐下玉佩,当初的人无不动容,以至于后面到了妙娘出去布施时,无数老百姓只为了争先看她一眼。
还好妙娘知道自己怀着双胎,怕被人挤着,因此最后这个月时,再也不敢出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