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技巧类的运动里,细微动作的控制,其中就有对力量的控制,多一分力,就要多一分与之抗衡的力量进行控制。
在不足一米高的道具上完成一周翻腾的技巧,那么余乐就必然用到更多力量的同时,还要用出能与之抗衡的相同的力量,处理落地时候的平衡稳定。
然而再难,余乐依旧将他完成,并且从容的继续往下滑去。
裁判对余乐的印象分一直在提高,他表现出了很多“一流运动员”应该具备的能力,让人惊叹他再度刷新的成长性,以及对这个赛场的期待值。
就在余乐完成这个道具,前往下个道具时间段,主裁判发言:“箱子上的动作就放在第二个道具上吧,那是一个明显的连续性动作。”
其他人听完,知道这位主裁判显然很欣赏余乐之前的尝试,虽然都受限于道具,限制了选手的发挥,但这样组合下来,也是可以拿到高分的。
余乐此时已经滑到第四个道具前。
是的。
这个赛道有很多的道具,乱七八糟地摆在很短的一个范围里,和现有的国际赛道完全不同,余乐必须去完成第四个道具。
这是一个彩虹桥,也是整个赛道,唯一一个“异形道具”,对于余乐来说,完成彩虹桥太简单了,他身体一矮,90°就轻松上了桥,在冲上长虹桥最顶端的时候,又往上一个180°的【桥上跳】,飞跃了一米多的距离,直接落在接近桥尾的位置,然后身体往下一沉,就直接落在了地上。
没有下桥动作,很可惜,因为余乐做不了。
就是盖伦和约拿来了,也不可能在彩虹桥上完成【桥上跳】的下一秒,再接上一个下桥动作。
彩虹桥的坡度很大,远高于35°,想要在上面平稳的滑过都很难,想要做技巧,就只能在【桥上跳】和下桥动作里二选一。
这一次,余乐先做【桥上跳】,下一场比赛,再做下桥动作。
虽然没有什么炫酷的技巧,但选择彩虹桥本身,就足以让裁判给出更高的分数。
真是看够了在平桥上的各种动作了,除非真的做出超难的技巧,对于阈值已经超高的裁判而言,已经很难有选手能在平桥上给他们什么触动。
从彩虹桥上下来的余乐,终于正式告别了街道区,来到了跳台区。
跳台区依旧继承了这个雪场独特的,简单的风格。
就比如前面两个一米高的连续跳台,简直就像是开玩笑一样的存在。
这个高度能做什么动作?什么都不能做。但你又不能忽视它,绕过它到后面去。只能硬着头皮去挑战,还得尽可能做的“高级一点”。
余乐只能左侧的360°偏轴转体,落地后,马上往右侧滑去,再来个右侧的360°偏轴转体。
也算是努力展示了一番自己在偏轴跳跃上的能力。
余乐连续做了两个跳跃,只有一周,他觉得这太简单了,但裁判们可不这么认为。
看的人,和做的人对难度的看法,肯定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余乐的两次跳跃,在裁判看来,真是太棒了。
就像会功夫一样。
“华国功夫。”甚至有裁判笑着这样说。
翻跟头这个动作肯定任何一个坡面障碍技巧的选手都会,但前提是有一个很好的起跳条件,让他们有时间去完成这个动作。
就像之前余乐侧翻腾下桥一样,在一米高的雪台上做翻腾技巧,其实是很难得,理由同样是爆发力和相对控制力的问题。但是当余乐连续翻过两个跳台的时候,视觉上的效果当然又不一样了。
1加1叫做双倍。
余乐是跳水出身,他的空中动作是极为规范的,这是他和其他选手很不一样的地方,就连约拿在完成空中动作的时候,腿都会不自然的打开,又或者是蜷缩的不到位,导致他们在空中的展现力过于松散,在一部分裁判的眼里并不好看。
至少不能用这些人的动作作为教科书。
余乐这两跳,就是完全“教科书级别”的偏轴转体了!
无论是左转也好,还有右转,余乐的身体都蜷的很紧,这样或许在展开的时候有点麻烦,可是蜷的越紧,他的周转半径就越小,其实完成整个动作,在空中的耗时差不多。
耗时差不多,但动作更规范,自然也就更好看,干净利落的大开大合,从裁判眼前滑过的,完全就是一颗如同流星般耀眼,帅气飒爽的运动员。
就像是会功夫一样呢。
所以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除了具备足够高的技巧外,拥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共七名打分裁判,大半数的裁判在上个赛季都没有遇见过余乐,但只是半场比赛,就让他们确认,这就是一名非常好的运动员。
在连续跳过两个一米的简直就像是雪丘一样的跳台后,余乐终于来到了赛道上,第一个正式的规范的跳台。
很简单的一个“印钞机跳台”,又宽又长,高有4米,选手可以轻松借助宽大的跳板,进行一个偏轴跳跃,如果技术好,还可以“偷周”,只要没有抵达裁判判定的“减周”数值,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平白获得90°的额外周数。
余乐也打算做偏轴动作。
他已经把偏轴练出来了,现在就是展示的机会。
这个赛季,他必须要让裁判记住他的全面性,完成“技术储备”。虽然他更擅长向前向后的翻腾。
--
在不足一米高的道具上完成一周翻腾的技巧,那么余乐就必然用到更多力量的同时,还要用出能与之抗衡的相同的力量,处理落地时候的平衡稳定。
然而再难,余乐依旧将他完成,并且从容的继续往下滑去。
裁判对余乐的印象分一直在提高,他表现出了很多“一流运动员”应该具备的能力,让人惊叹他再度刷新的成长性,以及对这个赛场的期待值。
就在余乐完成这个道具,前往下个道具时间段,主裁判发言:“箱子上的动作就放在第二个道具上吧,那是一个明显的连续性动作。”
其他人听完,知道这位主裁判显然很欣赏余乐之前的尝试,虽然都受限于道具,限制了选手的发挥,但这样组合下来,也是可以拿到高分的。
余乐此时已经滑到第四个道具前。
是的。
这个赛道有很多的道具,乱七八糟地摆在很短的一个范围里,和现有的国际赛道完全不同,余乐必须去完成第四个道具。
这是一个彩虹桥,也是整个赛道,唯一一个“异形道具”,对于余乐来说,完成彩虹桥太简单了,他身体一矮,90°就轻松上了桥,在冲上长虹桥最顶端的时候,又往上一个180°的【桥上跳】,飞跃了一米多的距离,直接落在接近桥尾的位置,然后身体往下一沉,就直接落在了地上。
没有下桥动作,很可惜,因为余乐做不了。
就是盖伦和约拿来了,也不可能在彩虹桥上完成【桥上跳】的下一秒,再接上一个下桥动作。
彩虹桥的坡度很大,远高于35°,想要在上面平稳的滑过都很难,想要做技巧,就只能在【桥上跳】和下桥动作里二选一。
这一次,余乐先做【桥上跳】,下一场比赛,再做下桥动作。
虽然没有什么炫酷的技巧,但选择彩虹桥本身,就足以让裁判给出更高的分数。
真是看够了在平桥上的各种动作了,除非真的做出超难的技巧,对于阈值已经超高的裁判而言,已经很难有选手能在平桥上给他们什么触动。
从彩虹桥上下来的余乐,终于正式告别了街道区,来到了跳台区。
跳台区依旧继承了这个雪场独特的,简单的风格。
就比如前面两个一米高的连续跳台,简直就像是开玩笑一样的存在。
这个高度能做什么动作?什么都不能做。但你又不能忽视它,绕过它到后面去。只能硬着头皮去挑战,还得尽可能做的“高级一点”。
余乐只能左侧的360°偏轴转体,落地后,马上往右侧滑去,再来个右侧的360°偏轴转体。
也算是努力展示了一番自己在偏轴跳跃上的能力。
余乐连续做了两个跳跃,只有一周,他觉得这太简单了,但裁判们可不这么认为。
看的人,和做的人对难度的看法,肯定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余乐的两次跳跃,在裁判看来,真是太棒了。
就像会功夫一样。
“华国功夫。”甚至有裁判笑着这样说。
翻跟头这个动作肯定任何一个坡面障碍技巧的选手都会,但前提是有一个很好的起跳条件,让他们有时间去完成这个动作。
就像之前余乐侧翻腾下桥一样,在一米高的雪台上做翻腾技巧,其实是很难得,理由同样是爆发力和相对控制力的问题。但是当余乐连续翻过两个跳台的时候,视觉上的效果当然又不一样了。
1加1叫做双倍。
余乐是跳水出身,他的空中动作是极为规范的,这是他和其他选手很不一样的地方,就连约拿在完成空中动作的时候,腿都会不自然的打开,又或者是蜷缩的不到位,导致他们在空中的展现力过于松散,在一部分裁判的眼里并不好看。
至少不能用这些人的动作作为教科书。
余乐这两跳,就是完全“教科书级别”的偏轴转体了!
无论是左转也好,还有右转,余乐的身体都蜷的很紧,这样或许在展开的时候有点麻烦,可是蜷的越紧,他的周转半径就越小,其实完成整个动作,在空中的耗时差不多。
耗时差不多,但动作更规范,自然也就更好看,干净利落的大开大合,从裁判眼前滑过的,完全就是一颗如同流星般耀眼,帅气飒爽的运动员。
就像是会功夫一样呢。
所以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除了具备足够高的技巧外,拥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共七名打分裁判,大半数的裁判在上个赛季都没有遇见过余乐,但只是半场比赛,就让他们确认,这就是一名非常好的运动员。
在连续跳过两个一米的简直就像是雪丘一样的跳台后,余乐终于来到了赛道上,第一个正式的规范的跳台。
很简单的一个“印钞机跳台”,又宽又长,高有4米,选手可以轻松借助宽大的跳板,进行一个偏轴跳跃,如果技术好,还可以“偷周”,只要没有抵达裁判判定的“减周”数值,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平白获得90°的额外周数。
余乐也打算做偏轴动作。
他已经把偏轴练出来了,现在就是展示的机会。
这个赛季,他必须要让裁判记住他的全面性,完成“技术储备”。虽然他更擅长向前向后的翻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