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
只是有句话说得好,京城居大不易,京城里头可不是容易住下的。
而刘家老太爷(刘嫔的生父)又十分糊涂,让人好话一捧就不知天南地北了。
人家捧他:你家出了个娘娘和皇子外孙,就是一座金山银山啊,宫里娘娘有什么好的不给你?
他就忘乎所以了,故意要打肿脸充胖子,到处跟人喝酒赌钱还替人买单。
可惜这事儿还真不是这样:刘嫔和大皇子都是手里没钱的!
宫里走一步都需要给赏钱,刘嫔又不得宠,大皇子又没爵位,两个人都过得紧巴巴的呢,恨不得宫外有财路给他们捞钱,哪里有闲钱匀给母家。当时刘家入京,刘嫔曾私下给过自家几百两银子,那就是她大半积蓄了。
谁知道刘家老太爷和老爷(刘嫔之弟)两个,大手大脚就都花了,居然还想找她要赏赐。
刘嫔气的,将家里的娘亲嫂子都说了一通,然后说你们再要银子就当大皇子没有这门亲。
吓得刘家也不敢要银子,又因为在京城中住不下去,所以重新又搬回京外乡下去了。
不过好歹宫里有人,搬到乡下去不必再做普通农民,借着卖了京中房产的余财以及宫里皇子外孙的名声,刘家在乡下做起了乡绅,甚至勾结着当地的小吏一起强买强卖土地,故意拿边角料的废田去‘换’旁人的好田地。
足足给自家搞了几百亩的良田,还逼死了两户人家。
可怜在乡间,百姓淳朴被小吏压迫不说,一听什么皇子娘娘的就吓死了,宁可自己去上吊也不敢去告官。
林姜冷笑一声:“一家子逼死人命的缺德东西!”真不愧是大皇子的外家,行事作风都一样一样的。
范小青又道:“这事儿已经过去两年了,在乡间虽传言多,但只怕切实证据不好找。”
民间认字的百姓就不多,地契啥的被人忽悠着改了都不知道,那两户人家更是死绝了,手印对不对也无从得知去,现在情况被伪装成他们两家过不下去,自愿把土地卖给了刘家。
“姑娘们放心,凡做过必有痕迹,且有那么些人证在。何况刘家尝到甜头也未必肯收手的。我必将此事查的明白,交给老爷。”
范小青告退后,黛玉与林姜在宅子里转了转,黛玉还特意带她去看了当年林如海点中探花郎时穿的红袍。
进了朝廷的人,官服要按照品级来穿,朱紫之色不是顺便穿的。但也有个例外,就是高中三元,作为状元榜眼探花的荣耀,朝廷许穿一日大红色官袍,骑高头大马在街上游荡一圈,也让世人知道读书的荣耀。
林姜边参观边道:“说来殿试三年一回,今年春闱也要出新的探花郎了吧。不知又要被谁家抢了去。”
榜下捉婿是旧例了,两榜进士都炙手可热会被人哄抢,何况这三元了。
“到时候状元探花跨马游街,咱们也找个隐蔽的茶楼顶上坐了,去看个热闹如何?”
黛玉想了想摇头:“姐姐要出门容易,我要出门就难了,只怕不能。”
林姜笑道:“现在范管家也来了,在外面安排方便许多,再有……”再有卫刃也可以帮着安排。
两个人也只玩了一会儿,就依旧回荣国府去——她们还有著书大业未完。
回去的路上,黛玉提起来:“这些时日咱们也整理了有一卷书的量了。虽不甚多,但也可印,倒不必非得攒到大部头才算完。”
林姜点头:“正是,只是我想着,咱们现在整理的书册,是常见症候和女子病症掺杂的。”林姜沉吟片刻:“要不还是分成两本书——否则一本医书里多了妇女之事,估计很多男人连看都不肯看,倒白费了咱们整理的那些常见病。”
两人就此事又商量起来。
最终决定,一本叫做《千金闺阁录》,为着名字起得秀气隐晦一点,单独供应女子。
另一本却是林姜起得名字,就叫《长命百岁方》,黛玉立刻被这个通俗易懂的标题惊着了。
谁知林姜还用手比划着:“再用别的颜色的纸做个显眼的腰封捆在书外头,上面就写‘笔者在太医院工作的那些年!’‘太医院三十位资深太医联名推荐的年度好书!’”
黛玉:……??
林姜道:“通俗易懂的标题和有噱头的腰封才能吸引眼球呢!”
要不是怕皇上不愿意,她还准备再写几条吸引眼球的腰封。
“皇上御用太医历经数年(其实是月)亲笔力作!”
“太医院百年珍藏医书的浓缩精华!”
“皇上用了都说好的一百道家常方子!”
她肚子里广告词不少,可惜大不敬的也多,只好选最普通的了。
就这,黛玉都觉得匪夷所思。问林姜道:“可以这样写吗?宫里不会怪罪?”
林姜道;“我去请皇上的旨意,估计是行得通的,皇上从不是陈腐性情,况且这是医书,又不是什么大不敬的诗文,有什么不行?”
“皇上上回还提起,说是太医院这些年很有些固化,这几十年来进的新大夫,绝大部分都是太医院老臣的子孙和弟子,虽说家传绝学,可是传来传去就这些——有的学艺还不精,一点家传精髓没传到。”
“陛下是有意让天下在野的能人医者入太医院为官的,上回还让吏部就此事拟折子来看。”
--
而刘家老太爷(刘嫔的生父)又十分糊涂,让人好话一捧就不知天南地北了。
人家捧他:你家出了个娘娘和皇子外孙,就是一座金山银山啊,宫里娘娘有什么好的不给你?
他就忘乎所以了,故意要打肿脸充胖子,到处跟人喝酒赌钱还替人买单。
可惜这事儿还真不是这样:刘嫔和大皇子都是手里没钱的!
宫里走一步都需要给赏钱,刘嫔又不得宠,大皇子又没爵位,两个人都过得紧巴巴的呢,恨不得宫外有财路给他们捞钱,哪里有闲钱匀给母家。当时刘家入京,刘嫔曾私下给过自家几百两银子,那就是她大半积蓄了。
谁知道刘家老太爷和老爷(刘嫔之弟)两个,大手大脚就都花了,居然还想找她要赏赐。
刘嫔气的,将家里的娘亲嫂子都说了一通,然后说你们再要银子就当大皇子没有这门亲。
吓得刘家也不敢要银子,又因为在京城中住不下去,所以重新又搬回京外乡下去了。
不过好歹宫里有人,搬到乡下去不必再做普通农民,借着卖了京中房产的余财以及宫里皇子外孙的名声,刘家在乡下做起了乡绅,甚至勾结着当地的小吏一起强买强卖土地,故意拿边角料的废田去‘换’旁人的好田地。
足足给自家搞了几百亩的良田,还逼死了两户人家。
可怜在乡间,百姓淳朴被小吏压迫不说,一听什么皇子娘娘的就吓死了,宁可自己去上吊也不敢去告官。
林姜冷笑一声:“一家子逼死人命的缺德东西!”真不愧是大皇子的外家,行事作风都一样一样的。
范小青又道:“这事儿已经过去两年了,在乡间虽传言多,但只怕切实证据不好找。”
民间认字的百姓就不多,地契啥的被人忽悠着改了都不知道,那两户人家更是死绝了,手印对不对也无从得知去,现在情况被伪装成他们两家过不下去,自愿把土地卖给了刘家。
“姑娘们放心,凡做过必有痕迹,且有那么些人证在。何况刘家尝到甜头也未必肯收手的。我必将此事查的明白,交给老爷。”
范小青告退后,黛玉与林姜在宅子里转了转,黛玉还特意带她去看了当年林如海点中探花郎时穿的红袍。
进了朝廷的人,官服要按照品级来穿,朱紫之色不是顺便穿的。但也有个例外,就是高中三元,作为状元榜眼探花的荣耀,朝廷许穿一日大红色官袍,骑高头大马在街上游荡一圈,也让世人知道读书的荣耀。
林姜边参观边道:“说来殿试三年一回,今年春闱也要出新的探花郎了吧。不知又要被谁家抢了去。”
榜下捉婿是旧例了,两榜进士都炙手可热会被人哄抢,何况这三元了。
“到时候状元探花跨马游街,咱们也找个隐蔽的茶楼顶上坐了,去看个热闹如何?”
黛玉想了想摇头:“姐姐要出门容易,我要出门就难了,只怕不能。”
林姜笑道:“现在范管家也来了,在外面安排方便许多,再有……”再有卫刃也可以帮着安排。
两个人也只玩了一会儿,就依旧回荣国府去——她们还有著书大业未完。
回去的路上,黛玉提起来:“这些时日咱们也整理了有一卷书的量了。虽不甚多,但也可印,倒不必非得攒到大部头才算完。”
林姜点头:“正是,只是我想着,咱们现在整理的书册,是常见症候和女子病症掺杂的。”林姜沉吟片刻:“要不还是分成两本书——否则一本医书里多了妇女之事,估计很多男人连看都不肯看,倒白费了咱们整理的那些常见病。”
两人就此事又商量起来。
最终决定,一本叫做《千金闺阁录》,为着名字起得秀气隐晦一点,单独供应女子。
另一本却是林姜起得名字,就叫《长命百岁方》,黛玉立刻被这个通俗易懂的标题惊着了。
谁知林姜还用手比划着:“再用别的颜色的纸做个显眼的腰封捆在书外头,上面就写‘笔者在太医院工作的那些年!’‘太医院三十位资深太医联名推荐的年度好书!’”
黛玉:……??
林姜道:“通俗易懂的标题和有噱头的腰封才能吸引眼球呢!”
要不是怕皇上不愿意,她还准备再写几条吸引眼球的腰封。
“皇上御用太医历经数年(其实是月)亲笔力作!”
“太医院百年珍藏医书的浓缩精华!”
“皇上用了都说好的一百道家常方子!”
她肚子里广告词不少,可惜大不敬的也多,只好选最普通的了。
就这,黛玉都觉得匪夷所思。问林姜道:“可以这样写吗?宫里不会怪罪?”
林姜道;“我去请皇上的旨意,估计是行得通的,皇上从不是陈腐性情,况且这是医书,又不是什么大不敬的诗文,有什么不行?”
“皇上上回还提起,说是太医院这些年很有些固化,这几十年来进的新大夫,绝大部分都是太医院老臣的子孙和弟子,虽说家传绝学,可是传来传去就这些——有的学艺还不精,一点家传精髓没传到。”
“陛下是有意让天下在野的能人医者入太医院为官的,上回还让吏部就此事拟折子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