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
毕竟这里是古代,讲究的是士农工商。
一个有功名,甚至最后还能当上大官的读书人,那地位不言而喻。而作为他的家人,是自带庇护的。
因此这话林立文说得格外的真诚,再看林杨氏,她这会哪里还有之前的半分埋怨。甚至不禁觉得自己刚刚小人之心了,看向林立文时,林杨氏半是感激半是羞愧。
想了想,林杨氏对着林立文又是噼里啪啦的一番解释。
林立文这才知道,按照原来剧情,原男主本该还需要一两年才能被周夫子看中收成学生的,这次怎么会提前了。
原来这一切,还是被原主作的。
在原来剧情里,原男主能被周夫子看中,必然是偷学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事实也是如此,原男主一心向学,打从给钱家放牛开始,只要有时间都会找准机会去学堂偷学。
今天也不例外。
碰巧周夫子因为昨日之事心烦,在往常本该授课的时间,他给学子们布置了一些功课后便离开了课堂。再回来时,周夫子就瞧见原男主蹲在学堂外面,拿木棍一笔一笔的写着他给学子们布置的功课。
把对方写在地上的功课瞧完后,周夫子顿时又惊又喜。
周夫子万万没想到,这么一瘦小稚儿,竟有如此毅力和天赋。再细细一询问,才知道他竟是自己昨天赶出学堂的那名学子的堂弟!
周夫子起了爱才之心,当即就让原男主去把家长喊来,说他要收下这个学生。
此时林老头和林老大正拎着东西上了钱家,自然就错过了。于是被喊去的人,便成了林老二和林杨氏。
林老二和林杨氏没想那么多,只当自己儿子天资聪慧,这才被周夫子看中。可林立文听完解释后,心里却明白了。
原男主天资聪慧是不假,周夫子爱才之心或许也不假,但这里面未必没有原主的原因。要知道即便这年头夫子地位高,备受尊崇。但当场把学生砸破脑袋至昏迷,总归于名声有碍。
这时候原男主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周夫子把他收下做学生,并且还主动减免掉今年的束脩那么这事落在外人眼中,旁人便不会对周夫子再有议论,只会说原主这人有多恶劣不堪,才逼得周夫子如此。
自此所有人皆大欢喜,只除了原主,以及心疼原主的林老大和林周氏而穿成原主的林立文照旧没得选择,还是只能再次接受。
至于这事怪谁?
原主是有不可推卸的问题,但是周夫子问题也不小。这人从砸完原主至今未曾登门探望,更不曾表露过一丝歉意。甚至还为着自己的名声,还在这时候提出来要收下原男主。
这种事情一出,莫说原主这般的人,便是普通人只怕也会因此心生怨恨。
怨恨周夫子,也更怨恨抢了他读书机会的原男主
在心里叹息了一遍后,林立文又对着林老二和林杨氏笑了笑,继续了手上的活。
这会天色已经不早了,他这动作要是再不快点,怕是今晚就完不成了。
林老二和林杨氏这才注意到林立文的动作。
大郎,你拿着柴刀砍这些柴火干什么?林老二问道。
说是砍柴吧,可瞧着又不像。哪里有柴火又是劈又是砍又是拿刀磨的。
林立文只得解释了一下,他这次要做的东西秧马。
先前林老头说打从明日起要带他下田插秧,林立文脑海中灵光一闪,立刻就想到了这个农具。
秧马大约出现在北宋中期,是一种专门供水稻拔秧移栽时乘坐的农具(注1)。
而拥有原主记忆的林立文知道,这东西在这个时代还未出现。所以对于这个东西的由来,林立文只能推说是他自己想的。而想出这个农具的原因,林立文说他从未下过地,担心明日下田干活会受不住,想做个工具让自己轻省一点。最后,林立文又简单的解释了一下这东西的用法。
林老二听着,总觉得林立文这干农活的态度不对。在他看来,这世上哪里有下地干活不累人的。不过林立文解释的很细致,让他听着觉得既新奇,又觉着这事没准能成。再加上自家二郎即将要去学堂念书的事,林老二对着这个侄子正心怀着一丝愧疚,索性就来帮着林立文一块做。
不仅如此,就是林杨氏也来帮忙打了点下手。她对家里柴房熟悉,林立文只需要说他需要大致什么样的木头,林杨氏就能很快找来。
而林老二作为常年下地干活的人,力气比之林立文自然是要大上不少。那木头到了他手上,没几下就给弄成了合适的模块。
这玩意又因为急着要,林立文也没打算做的多精细。因此没多大会功夫,一个简易版的秧马就做成了。
东西做好后,林立文还坐上去试了试。
林老二瞧着自家侄子坐在那似凳非凳,似船非船的东西上,心怀疑惑:大郎,这玩意真有你说的那么好使?
坐在秧马上面的林立文试着模拟了一下拔秧移栽的动作后,心里越发满意的回答道:二叔,等明日见过了,你就知道这东西到底有多好使了!
其实若是可以的话,林立文还想让林老二帮忙多做几个的,奈何这会天色已经十分暗淡了。再做的话,那就需要点灯。
烧灯的油可不便宜,林家一向来是能省则省。因此,林立文只能先作罢。
--
一个有功名,甚至最后还能当上大官的读书人,那地位不言而喻。而作为他的家人,是自带庇护的。
因此这话林立文说得格外的真诚,再看林杨氏,她这会哪里还有之前的半分埋怨。甚至不禁觉得自己刚刚小人之心了,看向林立文时,林杨氏半是感激半是羞愧。
想了想,林杨氏对着林立文又是噼里啪啦的一番解释。
林立文这才知道,按照原来剧情,原男主本该还需要一两年才能被周夫子看中收成学生的,这次怎么会提前了。
原来这一切,还是被原主作的。
在原来剧情里,原男主能被周夫子看中,必然是偷学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事实也是如此,原男主一心向学,打从给钱家放牛开始,只要有时间都会找准机会去学堂偷学。
今天也不例外。
碰巧周夫子因为昨日之事心烦,在往常本该授课的时间,他给学子们布置了一些功课后便离开了课堂。再回来时,周夫子就瞧见原男主蹲在学堂外面,拿木棍一笔一笔的写着他给学子们布置的功课。
把对方写在地上的功课瞧完后,周夫子顿时又惊又喜。
周夫子万万没想到,这么一瘦小稚儿,竟有如此毅力和天赋。再细细一询问,才知道他竟是自己昨天赶出学堂的那名学子的堂弟!
周夫子起了爱才之心,当即就让原男主去把家长喊来,说他要收下这个学生。
此时林老头和林老大正拎着东西上了钱家,自然就错过了。于是被喊去的人,便成了林老二和林杨氏。
林老二和林杨氏没想那么多,只当自己儿子天资聪慧,这才被周夫子看中。可林立文听完解释后,心里却明白了。
原男主天资聪慧是不假,周夫子爱才之心或许也不假,但这里面未必没有原主的原因。要知道即便这年头夫子地位高,备受尊崇。但当场把学生砸破脑袋至昏迷,总归于名声有碍。
这时候原男主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周夫子把他收下做学生,并且还主动减免掉今年的束脩那么这事落在外人眼中,旁人便不会对周夫子再有议论,只会说原主这人有多恶劣不堪,才逼得周夫子如此。
自此所有人皆大欢喜,只除了原主,以及心疼原主的林老大和林周氏而穿成原主的林立文照旧没得选择,还是只能再次接受。
至于这事怪谁?
原主是有不可推卸的问题,但是周夫子问题也不小。这人从砸完原主至今未曾登门探望,更不曾表露过一丝歉意。甚至还为着自己的名声,还在这时候提出来要收下原男主。
这种事情一出,莫说原主这般的人,便是普通人只怕也会因此心生怨恨。
怨恨周夫子,也更怨恨抢了他读书机会的原男主
在心里叹息了一遍后,林立文又对着林老二和林杨氏笑了笑,继续了手上的活。
这会天色已经不早了,他这动作要是再不快点,怕是今晚就完不成了。
林老二和林杨氏这才注意到林立文的动作。
大郎,你拿着柴刀砍这些柴火干什么?林老二问道。
说是砍柴吧,可瞧着又不像。哪里有柴火又是劈又是砍又是拿刀磨的。
林立文只得解释了一下,他这次要做的东西秧马。
先前林老头说打从明日起要带他下田插秧,林立文脑海中灵光一闪,立刻就想到了这个农具。
秧马大约出现在北宋中期,是一种专门供水稻拔秧移栽时乘坐的农具(注1)。
而拥有原主记忆的林立文知道,这东西在这个时代还未出现。所以对于这个东西的由来,林立文只能推说是他自己想的。而想出这个农具的原因,林立文说他从未下过地,担心明日下田干活会受不住,想做个工具让自己轻省一点。最后,林立文又简单的解释了一下这东西的用法。
林老二听着,总觉得林立文这干农活的态度不对。在他看来,这世上哪里有下地干活不累人的。不过林立文解释的很细致,让他听着觉得既新奇,又觉着这事没准能成。再加上自家二郎即将要去学堂念书的事,林老二对着这个侄子正心怀着一丝愧疚,索性就来帮着林立文一块做。
不仅如此,就是林杨氏也来帮忙打了点下手。她对家里柴房熟悉,林立文只需要说他需要大致什么样的木头,林杨氏就能很快找来。
而林老二作为常年下地干活的人,力气比之林立文自然是要大上不少。那木头到了他手上,没几下就给弄成了合适的模块。
这玩意又因为急着要,林立文也没打算做的多精细。因此没多大会功夫,一个简易版的秧马就做成了。
东西做好后,林立文还坐上去试了试。
林老二瞧着自家侄子坐在那似凳非凳,似船非船的东西上,心怀疑惑:大郎,这玩意真有你说的那么好使?
坐在秧马上面的林立文试着模拟了一下拔秧移栽的动作后,心里越发满意的回答道:二叔,等明日见过了,你就知道这东西到底有多好使了!
其实若是可以的话,林立文还想让林老二帮忙多做几个的,奈何这会天色已经十分暗淡了。再做的话,那就需要点灯。
烧灯的油可不便宜,林家一向来是能省则省。因此,林立文只能先作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