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可外地人人多啊,选村支书当然是少数服从多数。
这事闹了很久,都没办法定下来。
最后还是安太爷从中看到了机会,他和弟弟一合计,自己两人去劝那些外来人口投自己孙子一票,而两人的媳妇回娘家,让娘家人帮着一起劝本地人也投自己的孙子。
花了一些小钱,这事还真给他们办成了。
外来人觉得安家也是外来人,和他们是一伙的,至于人家媳妇是本地人,男人还能让家里的媳妇管住了不成?
因此如果安家人选上了,肯定偏心他们外来人。
而本地人也听了两媳妇的娘家人劝,觉得没毛病。
安家举目无亲,安大明最亲近的不还是外家嘛,他母亲和奶奶一样,都是本地姑娘。那些外乡人和他可没有血缘关系,亲近谁不是一目了然嘛!
于是,安太爷兄弟就还真就帮安大明拿下了村支书的位置。
至于为什么选安大明,一来他有个初中学历比较容易服众。
二来当时他年轻啊,安太爷一合计,自己已经七老八十了,自己的儿子也五十多了,就算当上了还能当几年?
可孙子不一样,他才二十几,只要不犯错,最少也能当个二三十年吧?
安太爷眼明心亮,早就看明白了,现在的体制,没办法父传子的,那一开始就让安大明去当,也省的以后麻烦。
安太爷的这个决定可谓是非常有先见之明。
因为没几年,他和弟弟媳妇都相继过世,之后又遇上了大饥荒,他儿子侄子,也就是安大明的父亲和安树的爷爷,为了省一些口粮给儿孙,也都相继饿死了。
安家的人口越来越少,但因为安大明一直占据这村支书之位,也没人敢惹安家。
安大明显然继承了爷爷的精明,这些年把这个位置坐的稳稳的,让所有人对他都服服帖帖。
在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算是护住了下河村的一方安宁,不受外界的纷纷扰扰打搅。
不过,下河村本就复杂,后来又陆陆续续分配了不少知青过来,就更是难以管理了。
有的知青不错,教教也就是了,可有的就非常自视甚高,看不起乡下人,当然也就不服村支书的管教了。
安大明给了他们几个教训,然后把知青们划分到两处,一处住的是乖巧的,一处便是一些刺头。
因为吃过安大明的手段,那些刺头们不敢在明面上闹了,而是在院子里搞各种内部斗争。
安大明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是不妨碍到其他人,爱怎么闹,就怎么闹,反正到最后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
所以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下河村独特的环境。
刘洪铭和张贺伟来的时机是真的不巧,乖巧的那处知青的院子已经住满了人,挤挤勉强塞下了个孙秀秀。
但两个大男人确实已经住不下了,只能被安排到那些刺头的院子,因此才让他们格外倒霉,一来就被老人各种找麻烦。
这些是书中原本没有的设定,不过到了这个世界,自动补足了,而且非常合情合理。
孙秀秀因为一开始就住在了和善知青的这边,然后没几天就和男主一见钟情,顺利勾搭成奸,不,顺利有情人终成眷属。
男主回军队后,她又有夫家人疼着,干的都是最轻松的活,自己还带着随身超市,不缺吃不缺穿,所以日常除了和男主腻腻歪歪的写信,就是看两个男配的大戏了。
没毛病!
而且,安西非常有理由怀疑,那个所谓的男主,就是他那个从军的二堂兄!
二堂兄年纪轻轻就是营长,符合男主的标配。
而村支书还是堂伯,在不要求工分的情况下,给堂媳妇安排一个轻松的活计,简直不要太方便。
至于是不是的,等过几天就知道了。
至于刘洪铭和张贺伟这两个,因为自己变得这么悲催的男配,他是不是该伸手帮一把?
可是他自己目前也没地方住啊。
堂伯,既然我父母都牺牲了,我住哪里都无所谓,你看村里的地能不能卖一块给我建房子,我想着和你们住的近一点,大家也好有个照应。安西自己开口问道。
不用,不用,你还不知道吧,你二堂哥当兵挣的第一笔钱就交给了你大伯保管,说是赚了你父母的便宜,无论如何都想要回报一下,他知道你还活着,就想着在村里给你建个房子,如果你以后回来了也有地方可住。
安支书乐呵呵的道,诚小子可真有先见之明,这不,房子刚建好一年,你就回来了。你是不知道啊,诚小子前几年的工资都搭上面了,一溜的青砖大瓦房,可宽敞了,在咱们村,可是独一份。
啊?真的?刘洪铭惊叫出声,没想到居然还有这样实诚的人,堂弟回不回来都不知道呢,却给他房子都准备好了。
张贺伟和孙秀秀也不由的侧目,这样的人可真少见!
真的,真的,诚小子说了,这是他欠你的,他原本都想去找你的,可是当初安山只留下一个县的地址,没有具体的住址,我们想找也找不到。不过,我也理解,他辛辛苦苦把你养大,自然也不希望你原本的亲人去打扰你。
安西微笑,还真不是,只是安山住在深山,即使写了地址,你们也找不到啊。
--
这事闹了很久,都没办法定下来。
最后还是安太爷从中看到了机会,他和弟弟一合计,自己两人去劝那些外来人口投自己孙子一票,而两人的媳妇回娘家,让娘家人帮着一起劝本地人也投自己的孙子。
花了一些小钱,这事还真给他们办成了。
外来人觉得安家也是外来人,和他们是一伙的,至于人家媳妇是本地人,男人还能让家里的媳妇管住了不成?
因此如果安家人选上了,肯定偏心他们外来人。
而本地人也听了两媳妇的娘家人劝,觉得没毛病。
安家举目无亲,安大明最亲近的不还是外家嘛,他母亲和奶奶一样,都是本地姑娘。那些外乡人和他可没有血缘关系,亲近谁不是一目了然嘛!
于是,安太爷兄弟就还真就帮安大明拿下了村支书的位置。
至于为什么选安大明,一来他有个初中学历比较容易服众。
二来当时他年轻啊,安太爷一合计,自己已经七老八十了,自己的儿子也五十多了,就算当上了还能当几年?
可孙子不一样,他才二十几,只要不犯错,最少也能当个二三十年吧?
安太爷眼明心亮,早就看明白了,现在的体制,没办法父传子的,那一开始就让安大明去当,也省的以后麻烦。
安太爷的这个决定可谓是非常有先见之明。
因为没几年,他和弟弟媳妇都相继过世,之后又遇上了大饥荒,他儿子侄子,也就是安大明的父亲和安树的爷爷,为了省一些口粮给儿孙,也都相继饿死了。
安家的人口越来越少,但因为安大明一直占据这村支书之位,也没人敢惹安家。
安大明显然继承了爷爷的精明,这些年把这个位置坐的稳稳的,让所有人对他都服服帖帖。
在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算是护住了下河村的一方安宁,不受外界的纷纷扰扰打搅。
不过,下河村本就复杂,后来又陆陆续续分配了不少知青过来,就更是难以管理了。
有的知青不错,教教也就是了,可有的就非常自视甚高,看不起乡下人,当然也就不服村支书的管教了。
安大明给了他们几个教训,然后把知青们划分到两处,一处住的是乖巧的,一处便是一些刺头。
因为吃过安大明的手段,那些刺头们不敢在明面上闹了,而是在院子里搞各种内部斗争。
安大明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是不妨碍到其他人,爱怎么闹,就怎么闹,反正到最后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
所以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下河村独特的环境。
刘洪铭和张贺伟来的时机是真的不巧,乖巧的那处知青的院子已经住满了人,挤挤勉强塞下了个孙秀秀。
但两个大男人确实已经住不下了,只能被安排到那些刺头的院子,因此才让他们格外倒霉,一来就被老人各种找麻烦。
这些是书中原本没有的设定,不过到了这个世界,自动补足了,而且非常合情合理。
孙秀秀因为一开始就住在了和善知青的这边,然后没几天就和男主一见钟情,顺利勾搭成奸,不,顺利有情人终成眷属。
男主回军队后,她又有夫家人疼着,干的都是最轻松的活,自己还带着随身超市,不缺吃不缺穿,所以日常除了和男主腻腻歪歪的写信,就是看两个男配的大戏了。
没毛病!
而且,安西非常有理由怀疑,那个所谓的男主,就是他那个从军的二堂兄!
二堂兄年纪轻轻就是营长,符合男主的标配。
而村支书还是堂伯,在不要求工分的情况下,给堂媳妇安排一个轻松的活计,简直不要太方便。
至于是不是的,等过几天就知道了。
至于刘洪铭和张贺伟这两个,因为自己变得这么悲催的男配,他是不是该伸手帮一把?
可是他自己目前也没地方住啊。
堂伯,既然我父母都牺牲了,我住哪里都无所谓,你看村里的地能不能卖一块给我建房子,我想着和你们住的近一点,大家也好有个照应。安西自己开口问道。
不用,不用,你还不知道吧,你二堂哥当兵挣的第一笔钱就交给了你大伯保管,说是赚了你父母的便宜,无论如何都想要回报一下,他知道你还活着,就想着在村里给你建个房子,如果你以后回来了也有地方可住。
安支书乐呵呵的道,诚小子可真有先见之明,这不,房子刚建好一年,你就回来了。你是不知道啊,诚小子前几年的工资都搭上面了,一溜的青砖大瓦房,可宽敞了,在咱们村,可是独一份。
啊?真的?刘洪铭惊叫出声,没想到居然还有这样实诚的人,堂弟回不回来都不知道呢,却给他房子都准备好了。
张贺伟和孙秀秀也不由的侧目,这样的人可真少见!
真的,真的,诚小子说了,这是他欠你的,他原本都想去找你的,可是当初安山只留下一个县的地址,没有具体的住址,我们想找也找不到。不过,我也理解,他辛辛苦苦把你养大,自然也不希望你原本的亲人去打扰你。
安西微笑,还真不是,只是安山住在深山,即使写了地址,你们也找不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