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夫更觉得这些人来者不善了, 都用上了审字。
    他是犯人么?不,他不是, 恰恰相反, 他可是朝廷命官!
    一个错眼, 众人已经坐上了刑部的大堂。
    这里原就是议事的地方, 只是今儿议的这桩事非比寻常, 气氛也更显凝重。
    萧瑾坐下之后, 连茶水都未碰,便让谢明月赶紧将人带上来。
    须臾功夫,一个年近三十、书生打扮的男子缓缓踏进刑部。
    姜明看到对方之后,心便止不住地下坠。
    这个人他太熟悉了,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在幼子跟前看到他,也曾不止一次地斥责姜跃离他这些狐朋狗友远一点。但姜跃不仅不听,反倒动了人家的亲妹妹。
    姜明闭上了眼睛,冤孽啊
    如今这冤孽来讨债了。
    郑青骤然得见天颜,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只是他一见到姜明,就想到自己妹妹惨死时姜家上下那副不近人情,无动于衷的模样,心里又是一恨。
    萧瑾拍响了惊堂木,似模似样地审起了案子:堂下何人,有何冤屈?
    想到贵人的交代,郑青下了狠心,二话不说跪在地上:草民郑青,叩见圣上。草民欲告姜府姜尚书幼子姜跃过失杀人,告吏部尚书姜明徇私枉法,告临安府知府黄立夫买凶杀人。
    嚯!
    萧瑾吓了一跳,他万万没想到,这个郑青适合的愣头青竟然这么莽。
    要么不来,一来就给他来了个王炸,不仅炸得他半响回不过来神,就连底下坐着的这些个也许久未曾吱声。
    都被这道惊雷给惊住了,这也忒狠了,都是重罪啊。
    萧瑾本来还想着,这件事情多少跟姜跃有关系,要不要让他过来当场确认。
    可是再一想,这个小王八羔子根本不配。事情的确是他犯的,但是今日的结果有他没他都一样,他甚至连来刑部大堂的资格都没有。
    姜明脸色晦暗不明,但黄立夫却是个暴脾气,也不知他是恼羞成怒还是怎么的,立马从地上弹了起来,直指郑青:你可不要血口喷人!
    郑青被他怒喝,却也不惧。
    他今日并非信口雌黄,而是确有证据在手。他从袖口取出一封书信,一枚玉佩。
    姜明自他拿出那枚玉佩开始,便一错不错地盯着他的手。
    那玉佩他认得,是姜跃五岁那年姜明亲手送给儿子、戴在他腰间的。
    那一年,姜明从外头得了这么一块好玉,做了两枚玉佩,一枚正在他腰间系着,一枚给了小儿子。几年前他儿子的那块玉佩突然丢失了,姜明问及此事,姜跃只道那玉佩在街中被人盗去了。为此,姜明还罚了儿子默了两本古书才作罢。
    可如今,本来被人偷去销声匿迹的玉佩,却再一次重见天日。
    还在郑青手中,姜明顿觉不妙。
    萧瑾见姜明一副去遭雷劈的模样,揣测他心里肯定不好受。
    不好受就对了,哪能让你这么痛快!
    他眼尖,立马瞥见姜明身上戴着的那块,于是明知故问道:姜尚书,郑青手中所持玉佩你可认得?
    冯慨之扯了扯嘴角:能不认识吗?跟他腰间挂着的那一块一模一样呢。
    他这么一说,让众人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姜明腰间。
    确实有一块一模一样的玉佩。
    那姜明手上的到底出自谁家,就不言而喻了。
    姜明因为惶恐尚不敢言,可郑青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他今日过来本就是为了揭露实情的:当日姜跃本也只想给那酒楼学徒一个教训,谁想下手不知轻重,将人给打死了。探到那人没了鼻息之后,姜跃便慌了,情急之下以重金许诺,推了卫平出来顶罪。随后姜跃骗家中人说人不是他杀的,不过此事确实因他而起,求家中施以援手,姜家跟黄家又买通了在场所有人,以重金封口,黄大人更是查也不查,直接定了卫平的罪,将其发往两广。卫平得知自己即将被流放之后颇为不安,为了稳住卫平,姜跃还亲笔写了一封信,又递了一枚玉佩做信物,托人带给了卫平。卫平好财,想了想还是答应了下来,只是随后又觉得不妥,这才寻了一个机会将玉佩送来草民这儿,又将书信送往另一个知情的兄弟手中。那位兄弟畏惧姜家权势,不敢前来作证,只将书信交于草民,圣上请过目。
    郑青双手奉上。
    萧瑾忙展信一看,上面聊聊数语,写着若是卫平。乖乖认罪,乖乖流放的话,去了两广便会有良田千顷,至于他远在京城的父母也会衣食无忧。
    萧瑾呵了一声,将信递给张崇明:下去给姜大人看看,是不是他儿子的字迹。
    张崇明立马带着书信过去,姜明一见,顿时脸色更加不妙了,隐约间还有些恍恍惚惚。
    他儿子,真的杀了人!
    这是他儿子的字迹不假。
    当初儿子只说自己失手打了人惹了官司,姜明虽然的确怀疑自己儿子,但那毕竟是他的亲儿子,姜明不能不管。既然不能不管,那边只能给他扫尾了。后面所有的一切,姜明都没少掺合过。
    姜明。萧瑾可不想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发愣,该质问的时候还是得质问的,你且说来,这是不是姜跃的字迹?
    --

章节目录

穿到古代搞基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一七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七令并收藏穿到古代搞基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