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瑾像见了老朋友一般抱怨起来:我是隔些日子就得出来放放风的, 在宫里呆着实在是太闷了, 再待下去人都得待傻了。不过张丞相管得严, 也不叫我常出来, 每回出宫溜达半天, 回去就得过好几天的苦日子。
    没办法,谁让张崇明见不得他出宫溜达呢,他一出宫,回头等着他的就是数不尽的公文。若不是担心张崇明恶心报复,萧瑾真恨不得住在宫外。
    丞相大人也是担忧您的安危。
    可不是,每回出来还是劳师动众的。
    林甫四下一瞧,没瞧见什么人,不过他也知道这附近肯定是有人守着的。
    皇帝出宫,身边的侍卫少说也有十几二十个。
    说话间,茶水已经上来了。
    林甫看了一眼,萧瑾此番还带了两个太监,一个是八宝,一个是张德喜。两个人也早就已经习惯了萧瑾的性子,知道他不管是在外头还是在宫里头都不太讲究,所以听到要了三盏茶,没让萧瑾吩咐就已经随着他一块儿坐下来了。
    一方小桌,瞬间就都坐满了。
    林甫不动声色地观察完,发现萧瑾待身边人的这份亲近并不作假。这位声名在外的圣上,还真的是个好脾气呢。
    萧瑾却注意到老板给他上茶的时候又问了林甫一句:您还要添吗?
    林甫把茶盏递过去,客气道:给我再添些吧。
    萧瑾笑着道:很喜欢喝茶?
    林甫没有反驳,道:原先没喝过茶,一碰上就舍不得放了。
    八宝吆喝上了:那可不是呢,咱们夏国的茶那可是出了名的,就是齐国也有不少皇亲国戚都爱喝呢。
    可巧了,旁边一桌的人也在说齐国。
    听他们说的话,这两人似乎还是应试的举人。嘴里夸着紫阳山居如何气派,科举入仕的官员如何舒心,说着说着,又编排起了齐国,看起了齐国的笑话。
    我听说,齐国这些日子也在办科举,只不过他们的科举不过是瞎起哄罢了,压根没有多少人参加,穷人家没钱掺和,富贵人家也瞧不上。
    那齐国不向来如此吗?他们不管什么都跟咱们学,真是没皮没脸。咱们临安城把坊墙给拆了,他们那儿转头也把开封府的坊墙拆了。可笑就可笑在他们学都只学了个皮毛就去显摆,可怜如今开封府已经乱成一团了。本来街道还算整洁,如今简直脏得没眼看。开封府里头已是一片怨声载道。
    活该,这群学人精该给他们一点报应尝尝,还敢学咱们的临安城,他配吗?
    他们的临安城,哪怕小是小了一点,但绝对独一无二!
    这一点,每一个来过临安城的夏国人都引以为傲。
    夏国百姓从前可没有这么自豪过,但不知何时起,他们便都以为临安城才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他们夏国更是直接甩齐国好几条大街,一句话,齐国给他们提鞋都不配。
    萧瑾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这个要比朝廷那帮人对他使劲拍马屁让他舒爽多了。朝中大臣的拍马屁,萧瑾是一个字都不信的;但是外头的这些人既然都这么说了,那说明什么?说明他这个夏国皇帝确实英明神武!说明下国在他的带领之下越过越好了。
    果然,还是他厉害些。
    林甫见萧瑾一脸享受,似乎像头一次认识的。然而更让他惊讶的还在后头,因萧瑾见隔壁一桌有个三岁小孩儿不知因何忽然开始哭闹,便从袖中拿出一块饴糖逗他。
    现如今,糖可是好东西,寻常人家也吃不上。
    这一逗,直接把那小孩儿逗得破涕为笑,手里握着饴糖眉眼弯弯地看着萧瑾。
    萧瑾握了握他的小手晃了晃,见他乖乖的,还得意地冲林甫道:如何?
    他这哄孩子的功夫还不错吧?
    林甫沉默了,不过为了让萧瑾高兴,他还是爽快夸赞:您真厉害!
    不过,他真的对每一个百姓都能做到如此平易近人么?林甫表示怀疑。
    萧瑾跟林甫呆了一下午,联络完了感情之后,便痛快回宫了。
    不是萧瑾硬要巴结这位未来男主的名将,而是夏国能够行军打仗的将军实在太少。老一辈的只有王从武一个人苦苦支撑,年轻一辈的除了王硕还有兵部几个人,剩下的也挑不出什么好的来。夏国迫切的需要几位将才,能够打胜仗,统三军的将才。
    而力大无穷又没有根基的林甫,正是萧瑾最佳的培养对象。不仅是他,就连朝中不少人都这么想,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对林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朝廷太缺武将了。
    这次武举也是想要挑选出良将来,但是他们也不知这些武生具体能耐如何,比起未知的武举,眼前有一个更好的,自然要牢牢抓住了。
    有关武举的准备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今年因为朝廷看重,武举还排在前头。
    萧瑾一边关注两边的科举,一边还要催促工部赶将水泥的事情弄好,每日也没什么空闲。
    虽说他也想多问问林甫的事儿,但是杂事太多,萧瑾根本抽身不得。
    这一忙,就忙到了武举前两日,王从武跑过来跟他说,朱雀军已经训练得差不多了。
    萧瑾听完之后,二话不说听推了手头的事情,前去看望他的朱雀军。
    --

章节目录

穿到古代搞基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一七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七令并收藏穿到古代搞基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