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分支之间互相争斗,并且忙着给陈侯送礼——也没把叶舟忘了。
有世家派人去训斥他们:“君上如此待你郑氏,你们不恨?”
分支的人觉得这些世家是傻子,他们为什么要恨?他们和主支早就远了,为了让自家子弟当官,每年不知道要给主支送多少人和物。
自己有可能取代主支,这对他们是好事。
又不是每个分支管着的城池都有钱,不少城池地处偏僻,更何况就连陈侯也享受不了什么,他们就更享受不了了。
但以前,他们只能希望主支愿意提携他们的子弟,让他们的孩子去临淄拜师为官。
现在,他们不用再指望主支提携他们的孩子,他们自己就能做到。
既然如此,为何不搏一搏呢?
世家次次派人去,但那么多座城池的郑家分支,竟然没有一个愿意搭理他们,遇到脾气差的,直接将这些往日被捧着的世家子弟打出门去。
跟叶舟想的一样,陈国乱了,可它似乎没有没有变坏。
有了“仙人”这个照片,陈国人忽然对本国焕发了巨大的信心。
他们真心实意的相信仙人降临了,也相信仙人会让陈国变得更好。
当陈侯昭告陈国上下,有仙人降世,降下仙谕,陈国上下无不遵从。
今年秋末,陈国将开科举。
这回不是陈国哗然,而是天下震荡。
叶舟看着前来找他请罪的陈侯,他并不生气。
之前的种种,都是陈侯给他造势。
不管诸侯国怎么看,只要陈国百姓信了,世家信了,陈侯之后的变革就能畅通无阻。
叶舟看着自从中毒后就脸色惨白的陈侯,只是笑着说:“陈侯既然已经打定了主意,有此决心去除腐肉,那我祝陈侯得偿所愿,终有一日,陈国能从贫弱小国变成可与大国争雄的强国。”
陈侯就像他们第一次相见那般慢慢下拜,双膝跪地,冲叶舟行了跪拜祖宗大礼。
“暨,拜谢仙人,今生不敢懈怠,必以振兴陈国为己任。”
“仙人仁德,必永刻陈人心中。”
“陈人必不敢忘!”
叶舟看着他,他没有再说话,而是望向窗外。
原来已经入秋了。
第124章
叶舟给陈侯的科举制度是武则天改良过后的。
在武则天以前,科举是重明经轻诗经,而明经科对于寒门贫家子弟而言根本无力跟世家子弟竞争,他们家境不好,没那么多钱买书,于是世家和寒门之间依旧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直到武则天改良科举,开始提升诗经课的地位,这种情况才开始改善。
比起明经科,诗经需要的是灵感灵光和才华。
哪怕是贫家子弟,他若有才,能作出好诗,也能出头。
而且武则天还很有点“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只要你觉得你有本事,那你就能去当官,干得好有赏,干不好就请下来,后头有的是人排队。
她建造了一个以国为单位的人才库,李隆基时期不少重臣,都是她当年挖掘出来的。
也是在她任上,诞生了无数才华斐然的诗人。
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当个读书人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就算不能当官,也能靠教书养家糊口。
还有殿试,在她之前李世民虽然也曾在考试时进去殿内,但他不是次次都去,也不成体系,所以历史学家们都认为,殿试是从武则天开始有了体系和规则。
以至于直到明清,都还在沿用武则天改良后的科举制度。
虽然八股文成了科举的主流,但制度未改,因为这个制度确实好用。
经过漫长时间和几个朝代检验过的完整制度,拿到这里简直就是降维打击,虽然依旧要经过本土化的更改,但足以让陈国名声大噪了。
除了世家以外,再没人关注陈侯对世家的“残酷”,无数士人从各国涌来,本来因为相国变成仙人,不再举荐士人而准备退去的读书人们再次疯狂了,别国士人甚至携家带口,准备在陈国定居了。
陈国这个名不见经传,在诸侯国里没什么存在感的小可怜突然之间名声大噪。
然而除了士人以外,别国君主世家都没把科举当回事。
他们认为世家协助君主共治天下才是正道,科举是邪道,既然是邪道那就不必去管。
除了士人和百姓以外,几乎所有人都在等着看陈国的笑话。
但哪怕所有人都不看好,陈国所有世家都在抵制,陈侯还是坚定不移的开始了第一次科考。
只是这次科举跟叶舟想象的,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毫不相关。
这次科举没有标准的考场,监考的是赵雪和另外两个叶舟推荐给陈侯的士人,就连出的题,都是陈侯抠破脑袋才想出来,并且老生常谈的问题。
考场甚至就是露天的,士子们在里头考,百姓们就在旁边看。
并且一个早上就考完了,考生甚至能赶着回去吃饭。
由于纸出现的时间不长,很多考生的卷面也不够整洁,他们不知道怎么控制力气,一些字细得快要看不见,一些字却力透纸背,一个字变成了一个墨点。
可即便如此,阅卷的时候陈侯依旧笑声不断。
很快,第一批靠科举获得官身的士人出现了,他们并没有因此进入朝堂,但他们确实当了官,这个官可能只是小吏或是粮官。
--
有世家派人去训斥他们:“君上如此待你郑氏,你们不恨?”
分支的人觉得这些世家是傻子,他们为什么要恨?他们和主支早就远了,为了让自家子弟当官,每年不知道要给主支送多少人和物。
自己有可能取代主支,这对他们是好事。
又不是每个分支管着的城池都有钱,不少城池地处偏僻,更何况就连陈侯也享受不了什么,他们就更享受不了了。
但以前,他们只能希望主支愿意提携他们的子弟,让他们的孩子去临淄拜师为官。
现在,他们不用再指望主支提携他们的孩子,他们自己就能做到。
既然如此,为何不搏一搏呢?
世家次次派人去,但那么多座城池的郑家分支,竟然没有一个愿意搭理他们,遇到脾气差的,直接将这些往日被捧着的世家子弟打出门去。
跟叶舟想的一样,陈国乱了,可它似乎没有没有变坏。
有了“仙人”这个照片,陈国人忽然对本国焕发了巨大的信心。
他们真心实意的相信仙人降临了,也相信仙人会让陈国变得更好。
当陈侯昭告陈国上下,有仙人降世,降下仙谕,陈国上下无不遵从。
今年秋末,陈国将开科举。
这回不是陈国哗然,而是天下震荡。
叶舟看着前来找他请罪的陈侯,他并不生气。
之前的种种,都是陈侯给他造势。
不管诸侯国怎么看,只要陈国百姓信了,世家信了,陈侯之后的变革就能畅通无阻。
叶舟看着自从中毒后就脸色惨白的陈侯,只是笑着说:“陈侯既然已经打定了主意,有此决心去除腐肉,那我祝陈侯得偿所愿,终有一日,陈国能从贫弱小国变成可与大国争雄的强国。”
陈侯就像他们第一次相见那般慢慢下拜,双膝跪地,冲叶舟行了跪拜祖宗大礼。
“暨,拜谢仙人,今生不敢懈怠,必以振兴陈国为己任。”
“仙人仁德,必永刻陈人心中。”
“陈人必不敢忘!”
叶舟看着他,他没有再说话,而是望向窗外。
原来已经入秋了。
第124章
叶舟给陈侯的科举制度是武则天改良过后的。
在武则天以前,科举是重明经轻诗经,而明经科对于寒门贫家子弟而言根本无力跟世家子弟竞争,他们家境不好,没那么多钱买书,于是世家和寒门之间依旧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直到武则天改良科举,开始提升诗经课的地位,这种情况才开始改善。
比起明经科,诗经需要的是灵感灵光和才华。
哪怕是贫家子弟,他若有才,能作出好诗,也能出头。
而且武则天还很有点“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只要你觉得你有本事,那你就能去当官,干得好有赏,干不好就请下来,后头有的是人排队。
她建造了一个以国为单位的人才库,李隆基时期不少重臣,都是她当年挖掘出来的。
也是在她任上,诞生了无数才华斐然的诗人。
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当个读书人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就算不能当官,也能靠教书养家糊口。
还有殿试,在她之前李世民虽然也曾在考试时进去殿内,但他不是次次都去,也不成体系,所以历史学家们都认为,殿试是从武则天开始有了体系和规则。
以至于直到明清,都还在沿用武则天改良后的科举制度。
虽然八股文成了科举的主流,但制度未改,因为这个制度确实好用。
经过漫长时间和几个朝代检验过的完整制度,拿到这里简直就是降维打击,虽然依旧要经过本土化的更改,但足以让陈国名声大噪了。
除了世家以外,再没人关注陈侯对世家的“残酷”,无数士人从各国涌来,本来因为相国变成仙人,不再举荐士人而准备退去的读书人们再次疯狂了,别国士人甚至携家带口,准备在陈国定居了。
陈国这个名不见经传,在诸侯国里没什么存在感的小可怜突然之间名声大噪。
然而除了士人以外,别国君主世家都没把科举当回事。
他们认为世家协助君主共治天下才是正道,科举是邪道,既然是邪道那就不必去管。
除了士人和百姓以外,几乎所有人都在等着看陈国的笑话。
但哪怕所有人都不看好,陈国所有世家都在抵制,陈侯还是坚定不移的开始了第一次科考。
只是这次科举跟叶舟想象的,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毫不相关。
这次科举没有标准的考场,监考的是赵雪和另外两个叶舟推荐给陈侯的士人,就连出的题,都是陈侯抠破脑袋才想出来,并且老生常谈的问题。
考场甚至就是露天的,士子们在里头考,百姓们就在旁边看。
并且一个早上就考完了,考生甚至能赶着回去吃饭。
由于纸出现的时间不长,很多考生的卷面也不够整洁,他们不知道怎么控制力气,一些字细得快要看不见,一些字却力透纸背,一个字变成了一个墨点。
可即便如此,阅卷的时候陈侯依旧笑声不断。
很快,第一批靠科举获得官身的士人出现了,他们并没有因此进入朝堂,但他们确实当了官,这个官可能只是小吏或是粮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