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喜来不及回答,赶紧进内室贴身伺候。
皇帝是醒着的。
药也很快熬好了,送了过来。
郑喜端了药过去,道:“皇上,奴婢伺候您吃药。”
桓崇郁坐起来,倚在龙床上,并不吃药,而是表情冷淡地问道:“送她回去了?”
咳嗽了两声。
郑喜点了点头,把药捧到帝王眼前。
桓崇郁推开他的手,脸色冷沉得似结了冰。
郑喜看出来帝王心里最牵挂的是什么。
把药放下,就欠着身详细地解释说:“奴婢走之前,瞧着姑娘还没什么事,安然无恙送回去了。”
桓崇郁嗤笑一声。
她没什么事。
他都不知道该高兴还是不该高兴。
郑喜暗暗唉声叹气。
这事儿闹的。
怎么会这样。
姑娘难道到现在还不知道皇上的心意?
别说是旁人,哪怕他近身伺候皇帝十多年,从未见过皇上对谁这样,一颗真心捧出去,叫人给踩碎了还要担心她好不好。
这要换了旁人,十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姑娘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眼下可不止是男女间的小事,开年之后封后的口谕已经传出去了,乾清宫也打理出来了。
初五之后,封还是不封?
封谁?
这难题,迟早要问皇上,也迟早是他来问。
郑喜便趁机问道:“皇上,那乾清宫……”
压根没敢直接提立后的事。
桓崇郁阖眸不答。
郑喜的心一直提着。
桓崇郁淡淡地说:“朕以后不想听到坤宁宫的事。”
郑喜惶恐道:“是。”
那药,到底还是放凉了还没吃下去。
郑喜趁帝王睡着,立刻去叫来谢秉期。
什么不想听到坤宁宫的事。
他要真信了皇上这话,才有鬼。
今儿不想听,明儿又该思之如狂,惦记姑娘喜不喜欢、高不高兴、过得好不好了。
谢秉期听说皇帝病倒,而且还有内情,倒也来了神,只不过,男欢女爱的事——他一副冷脸问郑喜:“你想让我怎么查?”
他没有半点头绪。
郑喜也是认真分析过的。
变故大抵是从姑娘亲戚们回京之后才有,时间还可以缩短到姑娘生病之后,甚至没准儿,姑娘生病正是一个起因。
就从姑娘病因和生病的时间去查。
有了方向,事儿就好办了。
谢秉期赶在除夕之前,查到乌雪昭是从她母亲忌日之后病的,顺藤摸瓜查到了一大堆消息,一股脑儿给了郑喜。
有纸,有画像,什么都有,只有郑喜想不到的,没有他查不到的。
郑喜从翻阅完赵家、江家和江若贞的事,心都酸了。
难怪姑娘不想入宫。
是怕会和赵诗斓一起入宫吧。
郑喜去粗取精,将消息一整理,递到了桓崇郁面前。
作者有话说:
后半部分全部重写了。
今晚还会继续接着更新。2022.9.18日。
第66章 (修)
“皇上……”
郑喜拿着卷宗, 到桓崇郁跟前,小心翼翼地说:“奴婢可能知道,姑娘为什么不愿意入宫了。”
冬夜寒冷。
桓崇郁在龙榻上阖眸, 不置一词。
没去问卷宗上的内容。
明日除夕,后日正旦。
他怕自己嗜血得不分时候。
郑喜心说,不问也好。
免得动气。
帝王这才大病一场, 明儿大年初一, 百官还要过来给皇帝拜年, 绝不能出岔子。
好歹容几日功夫, 让帝王把身子养一养。
再处理不迟。
不过, 皇上真能忍得住不闻不问吗?
郑喜也不知道。
说完那句话, 拿着卷宗,进退两难。
桓崇郁从龙榻上坐起来, 道:“说吧。”
嗓音有些嘶哑。
郑喜便摊开卷宗,道:“乌姑娘生母江若贞的死, 和赵诗斓的母亲赵江氏有关。”
桓崇郁墨眉一拧,睁开了眼。
示意郑喜继续说下去。
郑喜应了一声,将事情先囫囵个儿的说了一遍。
乌雪昭三四岁时, 江若贞打算为她说一门好亲事。
江若贞物色了极好的一户人家。
这户人家姓朱。
旁的不说,家风极正,族中子弟教养极好, 便是女孩儿也要读书写字,好好教养。
姑娘家嫁过去, 荣华富贵不谈,绝不会受太大委屈。
恰逢朱家族中有一脉初入京城, 尚在京中没有站稳脚跟, 结一门合适的姻亲稳固地位, 是最简单的法子。
而江若贞自问有能力替此时的朱家上下打点开来。
但,乌家并不认识朱家人。
江若贞便托了在京的养父养母、长兄长嫂出面牵线搭桥。
替她做说亲的中间人。
本来是一桩一箭三雕,对谁都没坏处的事。
赵江氏居然也“看中”了这门亲事,从中作梗。
究竟是真看中,还是只想捣乱?
郑喜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赵江氏的行为。
总之,最后这门娃娃亲,谁都没定成。
郑喜叹气道:“赵江氏倒没什么损失,左右她有个祭酒公爹,并不愁女儿婚事。可惜了江氏的一番苦心,完全付诸东流。”
天晓得一个女子,在家族之间斡旋,要费多大的财力、心力。
桓崇郁凝着神,淡声问道:“事情最后怎么样了?”
怎么样了呢?
郑喜简直不忍心说。
江家两老舍不得责怪赵江氏,江家长子,也就是今天的江家大老爷江润宏,比起十几年的兄妹情,更重血脉,也没什么态度。
江润宁当时还小,人也在外地读书,并不能帮上什么忙。
赵家更不会因为这种家长里短的事,把儿媳妇赵江氏怎么样。
郑喜还是如实道:“最后事情不了了之。”
从此江若贞和江家关系僵化,更是直接和赵江氏不再往来。
--
皇帝是醒着的。
药也很快熬好了,送了过来。
郑喜端了药过去,道:“皇上,奴婢伺候您吃药。”
桓崇郁坐起来,倚在龙床上,并不吃药,而是表情冷淡地问道:“送她回去了?”
咳嗽了两声。
郑喜点了点头,把药捧到帝王眼前。
桓崇郁推开他的手,脸色冷沉得似结了冰。
郑喜看出来帝王心里最牵挂的是什么。
把药放下,就欠着身详细地解释说:“奴婢走之前,瞧着姑娘还没什么事,安然无恙送回去了。”
桓崇郁嗤笑一声。
她没什么事。
他都不知道该高兴还是不该高兴。
郑喜暗暗唉声叹气。
这事儿闹的。
怎么会这样。
姑娘难道到现在还不知道皇上的心意?
别说是旁人,哪怕他近身伺候皇帝十多年,从未见过皇上对谁这样,一颗真心捧出去,叫人给踩碎了还要担心她好不好。
这要换了旁人,十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姑娘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眼下可不止是男女间的小事,开年之后封后的口谕已经传出去了,乾清宫也打理出来了。
初五之后,封还是不封?
封谁?
这难题,迟早要问皇上,也迟早是他来问。
郑喜便趁机问道:“皇上,那乾清宫……”
压根没敢直接提立后的事。
桓崇郁阖眸不答。
郑喜的心一直提着。
桓崇郁淡淡地说:“朕以后不想听到坤宁宫的事。”
郑喜惶恐道:“是。”
那药,到底还是放凉了还没吃下去。
郑喜趁帝王睡着,立刻去叫来谢秉期。
什么不想听到坤宁宫的事。
他要真信了皇上这话,才有鬼。
今儿不想听,明儿又该思之如狂,惦记姑娘喜不喜欢、高不高兴、过得好不好了。
谢秉期听说皇帝病倒,而且还有内情,倒也来了神,只不过,男欢女爱的事——他一副冷脸问郑喜:“你想让我怎么查?”
他没有半点头绪。
郑喜也是认真分析过的。
变故大抵是从姑娘亲戚们回京之后才有,时间还可以缩短到姑娘生病之后,甚至没准儿,姑娘生病正是一个起因。
就从姑娘病因和生病的时间去查。
有了方向,事儿就好办了。
谢秉期赶在除夕之前,查到乌雪昭是从她母亲忌日之后病的,顺藤摸瓜查到了一大堆消息,一股脑儿给了郑喜。
有纸,有画像,什么都有,只有郑喜想不到的,没有他查不到的。
郑喜从翻阅完赵家、江家和江若贞的事,心都酸了。
难怪姑娘不想入宫。
是怕会和赵诗斓一起入宫吧。
郑喜去粗取精,将消息一整理,递到了桓崇郁面前。
作者有话说:
后半部分全部重写了。
今晚还会继续接着更新。2022.9.18日。
第66章 (修)
“皇上……”
郑喜拿着卷宗, 到桓崇郁跟前,小心翼翼地说:“奴婢可能知道,姑娘为什么不愿意入宫了。”
冬夜寒冷。
桓崇郁在龙榻上阖眸, 不置一词。
没去问卷宗上的内容。
明日除夕,后日正旦。
他怕自己嗜血得不分时候。
郑喜心说,不问也好。
免得动气。
帝王这才大病一场, 明儿大年初一, 百官还要过来给皇帝拜年, 绝不能出岔子。
好歹容几日功夫, 让帝王把身子养一养。
再处理不迟。
不过, 皇上真能忍得住不闻不问吗?
郑喜也不知道。
说完那句话, 拿着卷宗,进退两难。
桓崇郁从龙榻上坐起来, 道:“说吧。”
嗓音有些嘶哑。
郑喜便摊开卷宗,道:“乌姑娘生母江若贞的死, 和赵诗斓的母亲赵江氏有关。”
桓崇郁墨眉一拧,睁开了眼。
示意郑喜继续说下去。
郑喜应了一声,将事情先囫囵个儿的说了一遍。
乌雪昭三四岁时, 江若贞打算为她说一门好亲事。
江若贞物色了极好的一户人家。
这户人家姓朱。
旁的不说,家风极正,族中子弟教养极好, 便是女孩儿也要读书写字,好好教养。
姑娘家嫁过去, 荣华富贵不谈,绝不会受太大委屈。
恰逢朱家族中有一脉初入京城, 尚在京中没有站稳脚跟, 结一门合适的姻亲稳固地位, 是最简单的法子。
而江若贞自问有能力替此时的朱家上下打点开来。
但,乌家并不认识朱家人。
江若贞便托了在京的养父养母、长兄长嫂出面牵线搭桥。
替她做说亲的中间人。
本来是一桩一箭三雕,对谁都没坏处的事。
赵江氏居然也“看中”了这门亲事,从中作梗。
究竟是真看中,还是只想捣乱?
郑喜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赵江氏的行为。
总之,最后这门娃娃亲,谁都没定成。
郑喜叹气道:“赵江氏倒没什么损失,左右她有个祭酒公爹,并不愁女儿婚事。可惜了江氏的一番苦心,完全付诸东流。”
天晓得一个女子,在家族之间斡旋,要费多大的财力、心力。
桓崇郁凝着神,淡声问道:“事情最后怎么样了?”
怎么样了呢?
郑喜简直不忍心说。
江家两老舍不得责怪赵江氏,江家长子,也就是今天的江家大老爷江润宏,比起十几年的兄妹情,更重血脉,也没什么态度。
江润宁当时还小,人也在外地读书,并不能帮上什么忙。
赵家更不会因为这种家长里短的事,把儿媳妇赵江氏怎么样。
郑喜还是如实道:“最后事情不了了之。”
从此江若贞和江家关系僵化,更是直接和赵江氏不再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