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一二事 作者:朗朗明日
分卷阅读44
农户一二事 作者:朗朗明日
分卷阅读44
着赵言修修长的身材,吃的也不少啊,可怎么身材还这么飘飘欲仙呢?
宋小宝是个喜欢吃肉的,饼子上抹上肉酱,再给他撕些鸽子肉卷起来,他也吃了小半张饼,还喝了半碗汤。这小子瞧着赵言修吃的欢,就怕自己吃亏了,吃不下了,手里拿着那卷了鸽子肉的半张鸡蛋饼也不放。
宋添财去拿,他还说道:“爹,放着,呆会吃。”好吧,这么个精明劲,又让宋添财得意了一下。帮着把这饼子放到宋小宝的小碗里,然后让他自己端着,饿了就吃。
本来打算带着赵言修去茶摊子的,可喝完药后,赵言修明显的有些犯困。宋添财干脆就让赵言修帮着带宋小宝,给他们在锅里留了饭菜,就自己去茶摊子帮忙了。
茶摊子生意一如既往的好,刚到申时,店里的东西都卖的出不多了。客人也渐渐少了,宋添财看着早上那鸽子汤赵言修和宋小宝喝的不错,又记得以前听谁说过“一鸽顶九鸡”,最是滋补。
于是,就向陈桂枝问道:“娘,今天那鸽子不错,你是从哪儿买的。我想再去买两只回来,言修有伤,小宝又小,你们也跟着累了这些天。我打算每天炖上一只鸽子,咱们一家也进补一下。”
说到鸽子,陈桂枝就有些得意的向着宋大山看了一眼道:“你还记得你大石不?这鸽子就是他给的,说是给他这个做伯伯的给小宝吃的。哎,要说大石也是命苦,摊上那么个爹,娘又不管他,这些年吃多少苦,现在成家了,也算苦尽甘来了。”
陈大石是陈桂枝娘家的一个远房侄子,他爹是个混不吝的,和陈家村中的一个已婚妇人私奔了。爷爷奶奶深恨这儿子丢人现眼,对着陈大石也是不闻不问。等那妇人的丈夫打上门来,陈大石的娘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卷了包袱跟着这汉子过日子去了。
剩下陈大石一个人,爷爷奶奶和他娘各自瓜分了家里的几亩地,都甩手走人了。没人管他吃饱穿暖,他就东一家西一家吃百家饭长大的。不过,他也是个极有良心的,这些给他饭吃的人家,等他大一点,春天下地,夏天挑菜,秋天打柴,都要送一些过去,表示谢意。哪家有事来找,也从不推脱。
这样的性子让陈家村的一个老猎人瞧上了,那老猎人只有一个女儿早早的没了,剩下一个外孙被那女婿卖到大户人家做小厮。老猎人一个人过日子,看着陈大石可怜又有良心就收养了这孩子,还正式过了户。教了陈大石一身的打猎本事,这才把日子过了起来。
宋添财记忆中,陈大石长的五大三粗的,可却十分的豪爽,不过,也没听说过他娶亲啊。
陈桂枝瞧着宋添财那有些疑惑的眼神,笑了出来。道:“我的傻儿子啊,感情上次你大舅母和娘说的话你一句也没听进去啊。这孩子,大石不是跟小满结了契兄弟,都摆过酒了,你咋这么没记性啊。”
林小满,宋添财脑子一愣,那不是男的吗?
☆、第26章 招人
宋添财是认识林小满的,这林小满就是那老猎人的外孙孙。还是五年前,陈大石攒够了银子去给林小满交了放身银子回来的。那老猎人在自己有生之年还能让亲外孙陪伴对着陈大石就更好了。
而这件事情一出,陈家村的人也对陈大石赞不绝口,夸他有情有义。加上他有打猎的手艺,人又长得结实,不少有女儿的人家都露出要嫁女儿给他的意思。不过,他倒是没这意思,都回绝了。后来,老猎人去世了,他守了三年孝,宋添财又在外读书,倒是没再听说过他。
陈桂枝刚刚轻描淡写的说陈大石和个男子一道正儿八经的过日子的那种理所当然,让宋添财实在是太过吃惊。陈桂枝和宋大山可是地地道道的古人啊,就是在现代这种事情都有很多老人接受不了,怎么他们却好像无所谓?
宋添财再仔细想想,这才发现是他漏了重要的一点,被陈桂枝这么一说,他倒是记起来了。宋陈冯万四个村子都是前朝末年从泉州逃难过来落户的,而在泉州,结契兄弟之事最正常不过。
那时的泉州可不是现在这样繁华的城镇,只是几个河的小渔村,人多地少,青壮年大多捕鱼为生。最为奇葩的是那时泉州的人还特别的重男轻女,因为打鱼种地,男子天生比女子要占优势,也能在那种艰苦的环境里为各自的家庭做出更多的贡献。
但女人一少也就精贵了,有女儿的人家也不愿意把女儿嫁给这些和自己家一样的穷苦人家。往往是往村子外嫁,这样一来,打光棍的男子就更多了。最后,有些兄弟多的人家的男子就和另一个男子一道过日子。为家里攒更多的银子,给家里兄弟娶个媳妇,留下后代。等这些男子老了之后,因为对家族贡献颇大,他们的娶了亲的兄弟会把自己的儿子过继一个过去,为这些叔伯养老送终。
而契兄弟在泉州可谓盛行,众人倒是不会对其什么看不起,甚至因为他们一生为了家里人操劳,只要不是品行不端,自私自利之人,在晚年与家族的话语权很高,很受人尊重。
宋家村这附近的几个村落都是从泉州那边过来的,这种习俗倒是保留了下来。如陈桂枝和宋大山这样的年岁,在他们小的时候,村子里有好多契兄弟生活在一起,过的也很不错。加上长辈要求他们待这些人要有礼貌有尊敬,在他们的观念这些并无什么对错。
而等他们大了,天下早就安定下来,日子也越过越好。大部分人没了经济压力,都会选择娶妻生子,慢慢的结契兄弟的就少了。不过,还是会有极少数人选择结契兄弟,都是家里穷或是兄弟多,不受父母宠的。
因此,结契兄弟在村子里倒不稀奇,就是会让人有些同情,如陈桂枝和宋大山就没有反感。而宋大山当初会认养子也是契兄弟保留下来的一种习惯,见多了养子和他们的养父们过的很好,不少人对认养子并不反对。当然,一般有亲生儿子的,也都不会再认养子了,大都是没孩子的人家。宋添财被脑子里闪过的记忆囧到了,这儿的风俗习惯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
陈桂枝虽然嘴里嗔怪宋添财没记忆,可还是为宋添财解释道:“大石和小满去年就摆过酒结了契兄弟了,他们生活在一起这么多年,小满的姥爷又对大石有大恩,不怕大石对小满不好。小满是个老实的,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大石更是能干,两个人这两年听讲还攒钱买下了两亩地。我听你舅母说,他们还打算等日子过好了,过继个孩子,以后给他们养老送终就行了。这日子啊,都是人过的,听你舅母说,小满做菜那味啊,不比镇上的大厨差。他们两个男的在一起过,日子也不比一般人家差。大石打了猎,都是他做了熟了去镇上卖,听说挣了不少。”
分卷阅读44
- 肉文屋 /
分卷阅读44
-
分卷阅读44
农户一二事 作者:朗朗明日
分卷阅读44
着赵言修修长的身材,吃的也不少啊,可怎么身材还这么飘飘欲仙呢?
宋小宝是个喜欢吃肉的,饼子上抹上肉酱,再给他撕些鸽子肉卷起来,他也吃了小半张饼,还喝了半碗汤。这小子瞧着赵言修吃的欢,就怕自己吃亏了,吃不下了,手里拿着那卷了鸽子肉的半张鸡蛋饼也不放。
宋添财去拿,他还说道:“爹,放着,呆会吃。”好吧,这么个精明劲,又让宋添财得意了一下。帮着把这饼子放到宋小宝的小碗里,然后让他自己端着,饿了就吃。
本来打算带着赵言修去茶摊子的,可喝完药后,赵言修明显的有些犯困。宋添财干脆就让赵言修帮着带宋小宝,给他们在锅里留了饭菜,就自己去茶摊子帮忙了。
茶摊子生意一如既往的好,刚到申时,店里的东西都卖的出不多了。客人也渐渐少了,宋添财看着早上那鸽子汤赵言修和宋小宝喝的不错,又记得以前听谁说过“一鸽顶九鸡”,最是滋补。
于是,就向陈桂枝问道:“娘,今天那鸽子不错,你是从哪儿买的。我想再去买两只回来,言修有伤,小宝又小,你们也跟着累了这些天。我打算每天炖上一只鸽子,咱们一家也进补一下。”
说到鸽子,陈桂枝就有些得意的向着宋大山看了一眼道:“你还记得你大石不?这鸽子就是他给的,说是给他这个做伯伯的给小宝吃的。哎,要说大石也是命苦,摊上那么个爹,娘又不管他,这些年吃多少苦,现在成家了,也算苦尽甘来了。”
陈大石是陈桂枝娘家的一个远房侄子,他爹是个混不吝的,和陈家村中的一个已婚妇人私奔了。爷爷奶奶深恨这儿子丢人现眼,对着陈大石也是不闻不问。等那妇人的丈夫打上门来,陈大石的娘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卷了包袱跟着这汉子过日子去了。
剩下陈大石一个人,爷爷奶奶和他娘各自瓜分了家里的几亩地,都甩手走人了。没人管他吃饱穿暖,他就东一家西一家吃百家饭长大的。不过,他也是个极有良心的,这些给他饭吃的人家,等他大一点,春天下地,夏天挑菜,秋天打柴,都要送一些过去,表示谢意。哪家有事来找,也从不推脱。
这样的性子让陈家村的一个老猎人瞧上了,那老猎人只有一个女儿早早的没了,剩下一个外孙被那女婿卖到大户人家做小厮。老猎人一个人过日子,看着陈大石可怜又有良心就收养了这孩子,还正式过了户。教了陈大石一身的打猎本事,这才把日子过了起来。
宋添财记忆中,陈大石长的五大三粗的,可却十分的豪爽,不过,也没听说过他娶亲啊。
陈桂枝瞧着宋添财那有些疑惑的眼神,笑了出来。道:“我的傻儿子啊,感情上次你大舅母和娘说的话你一句也没听进去啊。这孩子,大石不是跟小满结了契兄弟,都摆过酒了,你咋这么没记性啊。”
林小满,宋添财脑子一愣,那不是男的吗?
☆、第26章 招人
宋添财是认识林小满的,这林小满就是那老猎人的外孙孙。还是五年前,陈大石攒够了银子去给林小满交了放身银子回来的。那老猎人在自己有生之年还能让亲外孙陪伴对着陈大石就更好了。
而这件事情一出,陈家村的人也对陈大石赞不绝口,夸他有情有义。加上他有打猎的手艺,人又长得结实,不少有女儿的人家都露出要嫁女儿给他的意思。不过,他倒是没这意思,都回绝了。后来,老猎人去世了,他守了三年孝,宋添财又在外读书,倒是没再听说过他。
陈桂枝刚刚轻描淡写的说陈大石和个男子一道正儿八经的过日子的那种理所当然,让宋添财实在是太过吃惊。陈桂枝和宋大山可是地地道道的古人啊,就是在现代这种事情都有很多老人接受不了,怎么他们却好像无所谓?
宋添财再仔细想想,这才发现是他漏了重要的一点,被陈桂枝这么一说,他倒是记起来了。宋陈冯万四个村子都是前朝末年从泉州逃难过来落户的,而在泉州,结契兄弟之事最正常不过。
那时的泉州可不是现在这样繁华的城镇,只是几个河的小渔村,人多地少,青壮年大多捕鱼为生。最为奇葩的是那时泉州的人还特别的重男轻女,因为打鱼种地,男子天生比女子要占优势,也能在那种艰苦的环境里为各自的家庭做出更多的贡献。
但女人一少也就精贵了,有女儿的人家也不愿意把女儿嫁给这些和自己家一样的穷苦人家。往往是往村子外嫁,这样一来,打光棍的男子就更多了。最后,有些兄弟多的人家的男子就和另一个男子一道过日子。为家里攒更多的银子,给家里兄弟娶个媳妇,留下后代。等这些男子老了之后,因为对家族贡献颇大,他们的娶了亲的兄弟会把自己的儿子过继一个过去,为这些叔伯养老送终。
而契兄弟在泉州可谓盛行,众人倒是不会对其什么看不起,甚至因为他们一生为了家里人操劳,只要不是品行不端,自私自利之人,在晚年与家族的话语权很高,很受人尊重。
宋家村这附近的几个村落都是从泉州那边过来的,这种习俗倒是保留了下来。如陈桂枝和宋大山这样的年岁,在他们小的时候,村子里有好多契兄弟生活在一起,过的也很不错。加上长辈要求他们待这些人要有礼貌有尊敬,在他们的观念这些并无什么对错。
而等他们大了,天下早就安定下来,日子也越过越好。大部分人没了经济压力,都会选择娶妻生子,慢慢的结契兄弟的就少了。不过,还是会有极少数人选择结契兄弟,都是家里穷或是兄弟多,不受父母宠的。
因此,结契兄弟在村子里倒不稀奇,就是会让人有些同情,如陈桂枝和宋大山就没有反感。而宋大山当初会认养子也是契兄弟保留下来的一种习惯,见多了养子和他们的养父们过的很好,不少人对认养子并不反对。当然,一般有亲生儿子的,也都不会再认养子了,大都是没孩子的人家。宋添财被脑子里闪过的记忆囧到了,这儿的风俗习惯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
陈桂枝虽然嘴里嗔怪宋添财没记忆,可还是为宋添财解释道:“大石和小满去年就摆过酒结了契兄弟了,他们生活在一起这么多年,小满的姥爷又对大石有大恩,不怕大石对小满不好。小满是个老实的,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大石更是能干,两个人这两年听讲还攒钱买下了两亩地。我听你舅母说,他们还打算等日子过好了,过继个孩子,以后给他们养老送终就行了。这日子啊,都是人过的,听你舅母说,小满做菜那味啊,不比镇上的大厨差。他们两个男的在一起过,日子也不比一般人家差。大石打了猎,都是他做了熟了去镇上卖,听说挣了不少。”
分卷阅读44
- 肉文屋 /
分卷阅读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