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我再给老太太弄点钓竿来,听说水里有鱼,老太太也能带着他们晒着太阳钓着鱼,岂不美哉?”
    老太太高兴地答应了。
    一群人慢慢的回到了老太太的院子里,这边准备好了,只等一声吩咐开始上菜。
    李纨也带着四个孩子急匆匆的来了,老太太拉着四个孩子在屋子里说话。一屋子都是女人叽叽喳喳的声音,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吵的人心烦。
    贾瑭就觉得自己像是在养鸭场,那不是五百只的鸭子在吵,简直是五万只鸭子在叫。明明屋子里面没有几个人,但是带来的效果简直是呈几何倍地往上翻。
    贾琏就跟老太太说:“您老人家带着她们吃饭吧,我们兄弟两个到前院去。”
    老太太就知道他们嫌弃吵闹:“去吧,毛病不少,嫌弃起我们来了。去了多吃点饭早点睡觉少喝酒。”
    兄弟答应了一声便退下往前院去了。
    这时候李纨问云芳和王熙凤:“今儿怎么想起到园子里去转一圈儿?听说明天你们还要去?”
    云芳就立即说:“不是说家眷可以搬进这些省亲园子里面吗?所以老太太带我们去看看,看哪些地方能住人,哪些地方不能住人。提早安排了,别到时候弄得慌手慌脚。
    谁知今日走到稻香村那个地方就走不动了,实在是那里的杏花开得好,老太太带我们在那里赏了半天的花。”
    李纨点头,“怎么分这些院子你们商量好了吗?”
    “不知道呢,因为今天根本没有走一遍,才看了几处院子罢了。老太太兴致浓,我们也就陪着。”云芳接着说:“我们两个倒也罢了,没这脸面搬进去,我听说大嫂子要照顾这几个小姑子,能跟着一块儿住进去。”
    李纨听了一些风言风语,也知道自己八成是要搬进去的。但是这个时候表现得很惊喜:“真的?”
    园子里修的美轮美奂,自然全家人都想搬进去。李纨也不例外,别说她,王熙凤也想住进去,云芳想着如果贾瑭能跟着进去,自然也想全家搬进去。事实就是,成了婚就别往园子里凑了。
    王熙凤说:“那是自然,我要提前向大嫂子贺喜了。明日反正老太太还带着咱们去呢,大嫂子也提前看看,看哪里更中意一些,回头和姑娘们一块儿搬进去。”
    李纨笑着说:“我也看了几次了,娘娘还没有来之前咱们进去查看,我也各处留意,觉得稻香村挺不错的,那里宽阔又安静。我也喜欢那一片杏花,明日正好跟着老太太一起进去瞧一瞧。”
    说着问她们两个:“你们有喜欢的院子吗?”
    王熙凤自然更喜欢怡红院,就说:“我是个粗人,只觉得怡红院更宽一些。”说着看着云芳:“芳丫头也喜欢,是不是?”
    最好的院子谁不喜欢?云芳看着王熙凤笑了一下。
    这时候说出这话就有放话的意思,李纨也懂,对着王熙凤笑着,虚空用手指点了点她。
    王熙凤觉得自己并不算霸道,两个女孩占一个院子。虽然是最好的院子,但是是两个人分呀。孩子的姑姑们应该不会说什么的吧?
    老太太这边儿缓过一口气来喝了几口茶,便让丫鬟摆饭。
    前院贾琏和贾瑭的饭菜也摆好了。
    贾琏喝了一口酒,问贾瑭:“真的不喝?”
    “不喝,你少喝点吧,看看老爷的样子,天天醉的都不知道东南西北,我对这种喝酒的事儿深恶痛绝。”
    贾琏喝了一杯,就把酒放在一边了:“刚才话没说完,咱们接着说。王家的事儿先放到一边儿,你说宁国府珍大哥那边咱们又管不了,将来怎么办?
    说真的,连累不连累到还在其次,他们家要是出事了一整个家族都好不了。不说咱们北面儿的这几房,南边那几房也不安稳呀。
    就算是咱们家最后能脱身,可你想想有他们家在旁边影响着,将来这些孩子科举或是其他的怎么办?”
    说着夹了一口菜,塞到嘴里一边吃一边说:“可恨的是咱们是小宗,人家是大宗,大宗百世可继小宗五世可迁……算算咱们兄弟还在五服之内。”
    贾瑭就劝贾琏:“你别想这么多了,我瞧着这次光是江南亏空就能杀掉一批人,到时候因为异姓王的事情再杀一批人,这两批人杀完之后,朝堂已经没人了。所以轮不到咱们家倒霉,到最后八成是只诛首恶,余者放过。”
    朝廷要有一个平衡,就是官员里面要有勋贵,要有寒门子弟,杀了太多的勋贵会影响到和寒门子弟的平衡关系。所以皇帝不会逮着所有人全部杀了。
    皇帝可以把所有的老勋贵全部抹了,再重新扶植一批新勋贵。那么事情就回到了当初太宗皇帝要面对的局面:勋贵抱团!
    只有新老掺和着,才会让所有的小团体都有一个缝隙。
    贾琏叹气:“唉,你别说了,说了我心里也不安宁,我也知道你这都是劝我的话,一日刀子没落下来可以苟且一日。你说,等回头我谋个官儿如何?”
    “什么苟且不苟且?怎么,不做你的同知了?”
    “你这是臊我呢,你这种混官场的难道不知道同知这个官职就没个定员。大部分人买官儿买的就是这种官儿,我连个挂靠的衙门都没有,人家问我是州同知还是部同知?我该怎么回答?这个五品官儿也不过是糊弄一下百姓的罢了。长此以往,没个职位在身上并不是个好事儿。
    而且将来我也要有儿子了,总不能让那小子觉得他爹天天在家游手好闲吧。老爷给咱们兄弟没留下个好印象,咱们总要给孩子留下个好印象,谁家不是儿子依靠老子,到咱们家就不一样了。”
    两个人一起叹口气。
    贾琏很快打起精神问:“你不是说王家的事儿吗?怎么了?”
    “皇帝想给甄家定罪呢,让王家的太太交出王子腾的书信。但是这位太太也嘴硬,不交!口口声声说是皇帝毒死了他们家的老爷。
    昨日皇帝催着把王子腾鸩杀案先破了,可是破案讲究人证物证齐全,正所谓孤证不立就是这个道理,现在物证有了,毒死王子腾的毒药弄出来了一点点,虽然不多,但是也有。
    可人证就不好说了。
    王家的奴仆不是有人没死吗?这些王家的奴仆咬死了是王子腾自己想不开要畏罪自杀。
    但是审理的官员问:‘你们是见到了家主之后才知道家主想要畏罪自尽,那么你们必定是见到家主得到畏罪自尽的想法之后才去弄的毒药。在你们见到家主以及毒死他这一段时间,你们的毒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么弄到手的?’
    一开始这几个刁奴还嘴硬说是差役给的,把锅扣在差役头上,说是差役和他们老爷有约定,提供了毒药,他们老爷有重谢。”
    “这不是胡扯吗?差役想杀王子腾机会多的是,落水那一次只要是救人慢一步人都已经淹死了。中间给王子腾寻医问药,只要是不经心,早几百年就被毒死了。”
    “所以,审理这件事的官员觉得,这一群刁奴之所以如此说,是有人交代好的。而且他们分开审理,不停的问问题,明显这几个人自己前后矛盾,更别说三个人的供词一致了。
    所以刑部的官员觉得饿,这肯定是有人提前交代了的,至于是谁交代的?必定是控制了他们家人的人交代的。
    这群人的家人现在下落不明,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里面有问题。
    皇帝也能查出来这些奴仆的家人在什么地方,就派人把这些人带出来,两方在城外开战,其中各有死伤。这些人有一些被救出来了,也没交给刑部,直接给王家太太送去了。
    至于这位王太太如何想,怎么做,还要等几天看看。”
    贾琏吸了一口气:“皇帝的意思,案子如何他不管,他要从王家弄到书信,这个书信有这么重要吗?”
    “不知道。”
    贾琏叹口气:“看来,王子腾的事儿快要办了。等案子结案了,我去拜见这位太太,问问她王大人的后事如何办理,她被关押在哪儿?”
    “我也不知道。”
    “你其他的消息都知道……”
    “刑部的案件我能打听一些,但是要犯关押的地方,不止是我,他们也不知道。根本不在刑部大牢!”
    贾琏只能叹气,等吧,等事情结束。
    第247章 听进展
    一转眼,又过了三日。
    家里老太太独挑大梁勉力支撑,外面虽然风高浪急,但是对荣国府来言并没有什么影响。只是林家那里,林如海开始咳嗽起来,连带着林黛玉也咳嗽起来。
    每年到了春季,或者是冬季天冷的时候,因为气温变化他们父女两个都要咳嗽一阵子,这在大家看来都是习以为常的。
    今年因为林如海听说太医院来了一个治疗肺疾很有经验的太医,请了这位来家里诊疗,目的是想治疗咳嗽,这太医却说是林家人肺部有疾,还劝说让贾宝玉先搬走,等到了林家人不咳嗽了再回来。免得传了病气,将来也到了气温变化的时候也会开始咳嗽。
    消息到了荣国府,别人倒是没太大的反应,独独王夫人就张罗着找人把宝玉接回来。
    老太太心疼林黛玉,本来是个独生女,在婚事上就艰难了些,如此还有个这样的毛病,怎么好说亲啊!
    再说了,如果真的能传病气给人家,也没见和林黛玉同进同出的紫鹃咳嗽过一声啊!
    老太太心里把新来的太医骂了一顿庸医,但是王夫人着急忙慌的张罗,那样子就仿佛接的晚了宝玉能立即染上疾病一般,只能看着,别无他法。
    老人家白天带着一群人玩儿,晚上还要发愁这个,加上年纪大了,这些日子休息的不好,白白胖胖的老太太变得憔悴了不少。
    把宝玉接回来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就是宝玉不愿意回来,林如海也让人把他扶上车送回来了。
    正好这段日子贾政在家里,贾政就寻思着自己带着宝玉和贾环读书,至于贾兰,老太太不让这孩子这么早的读书,说:“以后年纪再大点儿送进学里有先生管着呢。往后读书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少,这个时候能玩一天是一天吧。”
    所以贾政只能给孙子布置了一点功课,让孙子回去自己读一些文章背一些古诗,大部分时间还能用来玩耍。
    宝玉回来后,也从王夫人的嘴里知道了王子腾的事儿,王夫人和王子腾到底是一场亲兄妹,所以这些日子自己不出门,在家里抄经给王子腾超度,拜佛给嫂子祈福。
    贾宝玉回来,她跟贾宝玉说:“我只求你舅妈能脱去牢笼之灾,将来能有自由。”
    宝玉看她难受,就自告奋勇一起抄经。
    白天跟着贾政读书,晚上来王夫人的院子里抄写经书,老太太和贾政知道后,都觉得宝玉是好孩子。
    贾政为人迂腐,后来一寻思,就来找王夫人说:“出事儿的不止是宝玉一个人的舅舅,也是环儿和探丫头的舅舅。不能让宝玉一个人抄写,也要带上环儿和探丫头才行。”
    王夫人心里不乐意,觉得这些不配给我哥哥抄写经书!
    就说:“如今老太太让全家瞒着凤丫头,要是单独让探丫头来抄写,免不了让凤丫头知道这事儿了。这就和老太太所思所谋不在一处,这是万万不能做的。
    要是让她晚上写,白天陪着玩儿的时候精力不济,问起来也不好说,所以还是算了吧。
    至于环儿……”
    王夫人手里捏着念珠在不断的拨动,想了想:“环儿到底是功课差点,让他多读读书吧。”
    贾政就说:“读书的日子多的是,给舅舅尽孝的时候不多,不仅要给他舅舅抄经,过几日琏儿带着他们兄弟办事儿,他也要正经去哭孝磕头的。”
    穿了孝磕了头,就是王家正经的外孙,虽然如今王家已经飞灰湮灭来,给不了贾环实际的好处,但是为犯官舅舅穿孝,在某些人看来,也是不畏强权的意思,对于贾环来说,将来出仕了,拿这件事出来说也能证明他是个孝子。
    贾环哭孝的收益在以后,王夫人知道贾政努力给两个儿子铺路,但是她心里就是不乐意。王家的好处凭什么让贾环沾上!
    她不是不知道礼法上贾环就是自己的儿子,但是她厌恶贾环,更厌恶赵姨娘,自然是不想让贾环和自己有更深的联系。在王夫人看来,贾环是贾政的儿子,不是自己的儿子,仅此而已!
    她更是觉得自己的委屈没人体会:探春是个姑娘,为了联姻,王夫人愿意给一份好嫁妆。但是贾环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把自己气死还要分自己千辛万苦弄来的东西?
    凭什么?
    更有旁边坐着的贾政让王夫人更是怨念丛生。
    少年时候是神仙伴侣,中年就开始分道扬镳成了路人。到现在,更是两看相厌,恨不得今生不会再见。
    王夫人想着:如果他在乎自己的感受,就不要在自己的兄长尸骨未寒的时候让自己再因为嫡母庶子的事儿愁上加愁难上加难了。
    王夫人压抑着怒气咬牙切齿的说:“我听说,读书……一日都不可懈怠,他本来就读不好,更该日日努力才是。老爷既然有时间不如多教养他,也省的将来考不上,指望着老爷的脸面给他捐官儿。”
    贾政看出来了,王夫人不乐意让贾环参与到王子腾的丧事里面。
    这是她不愿意就不行的吗?
    贾政自己掰指头算一下,只有两个儿子,任何一个人出去闯荡都独木难支,他做父亲的无论如何都要给儿子铺路的。不管王夫人愿意不愿意,这个外甥王家认了便罢了,不认也要认!要不然将来贾环出去,没个来路惹人笑话!
    贾政就说:“往日你没少指使他给你抄经,眼下也不在乎这几日了。”说完站起来:“就让环儿来吧。”
    接着走了出去,王夫人捏着念珠,捏的指尖发白。

章节目录

红楼沉浸式围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则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则美并收藏红楼沉浸式围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