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之前的时候,朝廷上下之所以有很多人反对重开互市,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害怕互市一开,草原部族迅速的从大明获得大量的资源,一旦对方元气恢复,便会再次对大明有所图谋。
    卢忠低头,拱手道。
    “臣不敢妄言,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近段时日边境出现的诸多游骑,的确和往年那些各部落自发而来的青壮不同,更似是背后有人组织和支持。”
    “而他们的目的,也似乎并不在劫掠多少物资,反而更像是在试探什么,而且,根据之前传来的消息,近段时间,也先和脱脱不花之间的关系也有所缓和。”
    “这个时候,也先突然派遣使团而来,再加上边境的诸多摩擦,臣的确有些担心,会不会……”
    这话说的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边境的诸多摩擦,是为了试探大明的实力,而也先的使团,之所以提前到来,也有可能是抱着这个目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
    “笃,笃,笃。”
    朱祁钰的眉头紧皱,手指在案上轻轻敲击,发出轻微的响声,片刻之后,他侧了侧身,道。
    “怀恩,你去将于少保和内阁的王首辅,俞次辅宣来。”
    “是!”
    怀恩躬身领命,然而,还没往后退两步,便听得天子又道。
    “另外,将杨洪也叫过来!”
    “是!”
    随着怀恩匆匆离去,乾清宫中陷入了一阵沉默,卢忠情知兹事体大,也不敢多言,侍立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
    最先过来的是内阁的两人,他们本来在内阁当中处理公务,突然接到召见,正在猜测会是何事,便瞧见了久违的锦衣卫指挥使站在旁边。
    两人对视一眼,拜倒在地,道。
    “臣等参见陛下。”
    “嗯,坐吧!”
    朱祁钰摆了摆手,示意内侍搬来两个墩子,让二人落座,但是隐约皱起的眉头,却始终没有舒展开来。
    接着,于谦也匆匆赶来,又等了小半柱香的工夫,杨洪也到了殿中。
    随着人渐渐齐了,在场的几位大臣相互看看,也感受到了今日的不寻常,朱祁钰倒是也没有拖泥带水,指了指卢忠,便将刚刚的奏对情况,简单的对众人说了一遍,随后,他问道。
    “此事干系重大,稍有不慎,边境便可能烽火再起,何况,如今朝廷正值整饬军屯的关键时刻,再加上还有任礼的案子,可能会牵扯到关西七卫。”
    “这个时候,消息若是传扬出去,必定会引起朝堂议论,接下来该怎么办,朕想听听诸位的态度。”
    话音落下,其他人还没说话,倒是王翺和俞士悦脸上露出一丝疑惑,踌躇了片刻,王翺上前问道。
    “陛下,臣斗胆,关于脱脱不花和也先遣使之事,臣都大致能够明白,只是不知,陛下所说的牵涉到关西七卫之事,是指?”
    朱祁钰这才反应过来,之前廷议之后召见的人里头,并没有内阁的这两位,于是,他瞥了一眼于谦,道。
    “这件事情还未定论,但是,却和于少保有关,所以,还是于先生来说吧。”
    见此状况,二人将目光转向于谦,后者倒也没有避讳,沉吟片刻,便将此事的原委说了出来。
    当然,有些地方说的比较隐晦,但是,以王翺和俞士悦二人的政治阅历,自然能够轻易的猜到事情的真相。
    于是,在听明白了之后,二人甚至无暇震惊当年发生事情的离奇,便同时感受到了,如今面临状况的棘手……
    第682章 保守与激进
    乾清宫中,随着于谦低沉的声音响起,众人的脸色纷纷变得有些难看起来,一时之间,殿中陷入了一阵莫名的死寂。
    尤其是内阁的两人,几乎是同时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说句有些严重的话,这甚至可能是自从天子登基以来,所遇到的最严重的政治危机了。
    别的不说,一旦锦衣卫的猜测属实,也先和脱脱不花的确有联合起来,再燃烽烟之意,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边境的局势。
    大明经过了土木一役和紫荆关一役,虽然重创了瓦剌,但是自身也元气大伤,别的不说,京营到如今为止,无论是兵员还是战力,甚至都还没有恢复到战前的三分之一。
    其他边军各处,也未必能够好的了多少,一旦再起战火,那么对于如今正在休养生息的大明来说,将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与此同时,这对于天子的威望来说,也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要知道,天子登基以来,推行的数项大政当中,最重要的两个,一个是互市,另一个就是整饬军屯。
    前者如今运行良好,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可一旦瓦剌和鞑靼再起攻明,那么,这项大政的作用,势必会被朝野上下质疑,甚至到最后撤销废弛。
    而且,边境若有危局,那么朝廷刚刚启动的整饬军屯,势必要即刻搁浅,以安抚边境军心,全力备战。
    这和往常的诸多事情都不同,无论是互市还是军屯,都是真正的朝廷大政。
    如果说这两件事情出了问题,除了会对天子的威望产生影响,还会让朝野上下怀疑天子的执政能力,以致朝廷动荡。
    所以,到底该如何处理,这個时候谁也不敢胡乱开口。。
    最好的情况,当然是瓦剌和鞑靼并无再战之意,这样的话,一切安好,整饬军屯也能继续推行下去。
    但是,问题就在于,谁敢赌这个可能呢?
    从理智而言,涉及到这种边境局势,哪怕是只有一丝丝的可能,也要做万全的准备。
    说白了,叫停整饬军屯的进度,但是如此一来,且不说这般大政一旦停止,想要再重新启动必然千难万难,单就说是瓦剌那边,他们的态度只怕也不会是固定不变的。
    想一想吧,那边不过是遣了个使团过来试探而已,大明朝廷这边就急急忙忙的更改大政,一副惊慌失措的模样,岂不更显得怕了对面?
    如此一来,哪怕瓦剌并无开战之意,见到这种状况,只怕也未必不会再起什么心思。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沉吟片刻,二人对视一眼,俞士悦率先开口,道。
    “陛下,事关重大,既然如今尚不能确定瓦剌使团的来意,那么,不妨暂缓整饬军屯一事,毕竟,整饬军屯需要诸多准备,尤其是都察院御史的补充,人手齐备才能奔赴各处清丈田亩。”
    “如今春闱在即,不妨先做其他准备,待春闱结束,我等也探明了使团的来意,再视情况定夺不迟。”
    这话说的正大光明,但是实际上,无非是用了朝堂上最常见的拖字诀。
    大明的朝廷,就像一个结构精密的机器一样,如果想要运转的快,可以运转的非常迅速。
    但是,如果想要拖延,那么,也可以有无数的理由慢悠悠的推进。
    俞士悦的这个办法,应该算是比较中庸偏保守一些的,当然,也是最稳妥的法子。
    然而,他的这个法子,却立刻遭到了于谦的反对。
    “俞次辅此言差矣,清丈田亩非一日之功,都察院御史人手虽然不足,但是,朝廷也并非一时之间便要所有人共同奔赴各地,所以,春闱和整饬军屯一事,并不冲突。”
    这话一出,俞士悦不由有些无语。
    我说于少保,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
    俞士悦当然明白,春闱和整饬军屯并不冲突,但是这是核心的问题吗?
    似乎是感受到俞士悦的目光,于谦的脸色也变得有些慎重,沉吟片刻,他继续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朝廷既定大政,那么必然会有重重阻力,如今瓦剌情况未明,若是贸贸然叫停整饬军屯之事,一则引朝野上下猜疑,二则会令边军挟寇自重。”
    “再有就是,臣虽未有锦衣卫这般消息渠道,边境近期的异动,兵部也有注意,臣已拟令陕西,甘肃等处地方开始囤积粮草,并拟令备倭军,两江漕军及京营加紧操练,以备不时之需。”
    “倘一边境真有不虞,只要边军并非一触即溃,望风而逃,稍加抵挡,则朝廷便可即刻调动大军出援。”
    “若是真的到了如此地步,朝廷再采取措施,叫停整饬军屯,亦不算迟。”
    这番话说下来,明显是早有准备。
    虽然说这段时日,于谦对于整饬军屯的事情看似没有原来那般热切,但是实际上,不过是外松内紧。
    这般牵扯整个国家的大政举措,怎么可能没有考虑过各种意外的情况,何况,兵部本就是边境消息最集中的地方。
    锦衣卫固然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消息来源更加隐秘,真实,相对而言,兵部的优势,则在于能够拿到的消息更加全面。
    这种全面,不仅体现在各处关隘的定期奏报和急报,统一汇总到兵部,更体现在,兵部不仅会接收来自军中的奏报,还会接收地方衙门关于军务后勤方面的奏报。
    相互印证之下,于谦能够对这种状况有所预料,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客观来说,于谦的这番话,相较于俞士悦的法子,稍有冒险,但是整体而言,其实还算求稳。
    说白了,整饬军屯依旧要推行下去,或许因此会引发边军的混乱,但是,只要把握好度,不让边军产生大规模的哗变,能够一定程度的保持边军的基本战力便可。
    至于来自瓦剌的战争的风险,更多的依靠于朝廷调遣军队来解决,而不单单的依靠边军的力量。
    但是,如此一来,其实也就意味着,朝廷自身的压力将会大大增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于谦的方案,是较为极端的,将瓦剌和大明会开战放在前提条件下,同时保持推行整饬军屯的既定政策下提出的方案。
    这固然是未雨绸缪,但是,这种未雨绸缪,却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
    第683章 于少保的决心
    乾清宫中,随着于谦的话音落下,内阁二人组都不由皱起了眉头。
    虽然说从私人交情的角度,俞士悦和于谦是好友,但是,在这种政治问题上,从不同旳角度出发,他们考虑的自然也不会相同。
    反倒是同在内阁的王翺和俞士悦,只看了一眼彼此,便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于是,这一次王翺率先出面,开口道。
    “于少保的法子,的确也能应对突发状况,但是如此一来,朝廷需要付出的代价,恐怕不小。”
    “别的不说,首当其冲的便是财用上的压力,按照于少保所言,备倭军,两江槽军及京军,为了防备边境不测,应当加紧操练,那么势必要停罢一切其他事务。”
    “如此一来,各处的军费势必要增加,再有就是,朝廷诸般需要动用官军的工程,也势必要暂时停罢,整饬军屯固然重要,但是,因一真假未知的消息,在朝廷之上如此大动干戈,只怕劳民伤财。”
    “故此,老夫还是觉得,俞次辅方才所言更加妥当,整饬军屯不急在一时,朝廷既要推行大政,又要保证日常政务的正常处理,不妨待瓦剌使团入京之后,探明其用意,再论不迟。”
    和兵部只管着军务这一摊子事儿不同,内阁管理的事务更杂,考虑问题也更从平衡的角度出发。
    就像王翺说的,如果说按照于谦的法子来做。
    那么其实就意味着,朝廷的各个衙门,要再进一步的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去配合兵部整饬军屯的进程。
    甚至于,这已经不能称之为是配合,而成为了无条件的妥协。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章节目录

皇兄何故造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月麒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麒麟并收藏皇兄何故造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