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有愿意外出闯荡的,也不愿意到如此偏远的地方,又或者宁愿出海……”
    “这些确实是问题,总要拿出些措施吧!”刘皇帝平静地道。
    刘旸看了刘皇帝一眼,拱手道:“赵相提出一个建议,榆林之乱,根子在党项人,若是能把党项人徙居西域,既可解榆林之乱,又可起到援济安西之效。宋相提出异议,认为此举只会加剧党项动乱,王相、吕相也有疑虑,因此此议暂且搁置!”
    对此,刘皇帝没有像寻常时候问刘旸的意见,而是直接责道:“这个赵普,莫不是老糊涂了?亏他想得出来!
    党项难驯,榆林在关中眼皮子底下,尚且刁顽不臣,闹出这等动荡,把他们迁到安西,那还得了?此策无异于纵虎为患,届时天高皇帝远,朝廷何以制之。
    西域如今的情况本就复杂,难谈巩固,若是再让党项人与黑汗人勾结起来,那会酿成怎样的祸患,赵普难道看不到吗?”
    面对刘皇帝这一番对赵普建议的斥责,把赵普批了个体无完肤,刘旸意外之余,心中实惊,虽然不是当面发难,但这实在是不顾及赵普的颜面。
    犹豫了下,或许是性格的原因,又或许与赵普关系向来不错,刘旸还是开口为赵普说了句话:“榆林骚乱,至今已近一年,赵相想来忧劳伤神,思虑略有疏漏吧!”
    闻言,刘皇帝愣了下,注意到刘旸那平静的表现,笑了笑,从张牙舞爪的状态中走出来,轻声道:“说说可行的办法吧!”
    在这方面,刘旸显然还是有些考虑的,闻问,继续说来:“经儿与臣僚们商讨,还是只能采取以利诱之的政策了。臣等认为,可效安东之事,制定移民政策,由朝廷拨款,专事招揽内地百姓。
    六弟在奏章中提到过,西域虽然偏僻,风沙遍地,却也不缺耕地、草场、水源,有些地方,沃土肥田,比之中原富田也不差,甚至犹有过之。
    加以西域当丝路要冲,有东西商旅带动,其本就具备发展富庶的基础,这些年河西走廊的发展,已然证明了此点。
    以安东之苦寒,尚能移民数十万,何况西域?”
    刘旸说完,刘皇帝微微颔首,不过,瞟了他一眼,意有所指地道:“我记得,当年刘煦行此策时,朝廷可是蜚短流长,闲言碎语不断,怎么此次,态度变了?”
    听刘皇帝这么说,刘旸沉默了一下,刘皇帝所指,那些对当年安东之政指手画脚、阴阳怪气的,可有不少都是他这个太子的支持者。
    迎着刘皇帝的目光,刘旸微微低头,应道:“大哥在安东的施政,卓有成效,东北山河渐固,人烟渐盛,皆乃其功。平心而论,个中之政,可称道者,自当借鉴!”
    略微停顿了一下,刘旸又道:“若六弟能效大哥之政,安西能如安东之事,那么大汉东西万里疆陲,都可保安定了!”
    刘旸这番话,不论是否出自真心,但此时在刘皇帝听来,却还是很欣慰的。大概是坐久了,挪了挪屁股,指示道:“朝廷可发布一份公告,号召朝野官商吏民,远赴西域,开发安西,另外,丝绸之路上,沿途关市税收,可做减惠,以激励商旅,以此带动人气!”
    “是!”刘旸两眼一亮,当即道:“当年爹下诏,勋贵臣民,奔赴安东者,达数十万人,想来此告一下,西赴安西者,必定更盛!”
    “西域虽远,但确是块宝地,否则西域诸国之盛不会流传千年。虽久失于异族,但是大汉固有领土,如今拿回来,自然要善加利用开发,使其永固于中国!”刘皇帝说出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话,不过,也确实有几分真心。
    到他这个阶段,比起过去,已经少了太多虚情假意,言行随心,卸下了许多伪装。然而,越是如此,臣子们反而更惧,更觉他深不可测。
    “还有,六弟除了组织安西的农牧民恢复生产之外,还安排西征大军就地屯垦,已然开垦的大批田亩,今秋便能获收,填补军需。儿看六弟的意思,有将西征大军就地安置的意思。”刘旸又提起一事。
    “哦?”闻言,刘皇帝两眼中闪过一道疑思,问道:“你以为如何?”
    “倘能如此,再将西征将士家属西迁安置,可立得数十万口,西域可安!”刘旸似乎没有考虑其他东西,实事求是地道。
    “话虽如此,然军心可安?”刘皇帝想了想,却道:“数万将士,背井离乡,远赴西域,为国作战,建功立业,尚可忍受。若是将他们屯留当地,如何能够甘愿?”
    虽然看得到好处,但在这方面,刘皇帝还是保持着谨慎态度,不论如何,军队不能乱,军心不能不稳。就是安东的驻军,也是定期轮换,就是为了抚慰将士,以免在长期的戍边过程产生怨言。
    不过,刘皇帝考虑之后,还是指示道:“此法可行!但要听从将士意愿,不可强求!西域不是有大批沃土、牧场吗,分给将士们,有田有产,愿意留下的可能,也更大。
    一定要注意,不可强制,中枢有太多政策,一到地方就变味,有些尚可容忍,但此事如若出问题,是要掉脑袋的!”
    “是!”刘旸表情严肃:“儿会交待下去,也会加强监督!”
    “嗯!”刘皇帝应了声。
    讨论了这么久,刘皇帝似乎也有些乏了,扬扬手,说道:“西域之事情,就按照商议的去办吧!另外,改安西道为安西都督府,一应典制效仿安东,以刘旻为安西都督!”
    当刘皇帝做出这则指示时,刘旸脸上并没有太多异样,显然,他早已料到了。只是,他可以想象得到的是,这份诏令一出,朝中又将起波澜了,有了一个“安东王”,又要再加一个“安西王”?
    第169章 盐州
    秋八月,榆林道,盐州。
    盐州地处榆林道南部,西接灵州,东连夏宥,是大汉西北最主要的军事重镇之一。早在三十年前,朝廷就开始经营此地,在刘皇帝专心统一,无力西顾之时,盐州更是朝廷维护对西北统治、对党项诸胡监视最重要的支点。
    王彦升就曾坐镇此地长达十年,“啖耳将军”的名声至今流传当地,胡人闻之色变。由王彦升一手训练出的定边军,编制依旧保持着,兵员虽然换了几轮,但其精神与传统是保留下来了的。
    时下,由于李继迁的叛乱,党项离心,整个榆林都有些不稳,但盐州却始终安定,三千定边军显然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当然,都司对李逆的穷追猛打,以及至今为止平叛都以夏州兵马为主,未曾调用定边军,也是原因之一。
    三十年经营,朝廷对盐州的统治,还是很牢固的,当年强力推行的移民政策,其中有很大一批迁户,其目的地就是盐州。
    前前后后,盐州迁入的汉民,足有三千多户,这个数量,从整个移民体量来看,实在微不足道,但于一州而言,却实在不是一个小数字。朝廷对盐州的重视,可见一斑,有些边远州县,所得移民,多则千户,少则数百户,在整个榆林,也就夏州、灵州能稍微胜过盐州。
    加上一些流放的罪人,汉人遗民,以及这些年的自然增长,到开宝二十一年,盐州当地的汉人,已经突破六万口。
    再兼以境内的党项及诸胡,盐州人口,超过三十万,在偏僻的榆林,已经是个不小的成就了。这个人口规模,就是拿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也是排得上号的,在榆林地区,就更显可贵了。
    当然,整个榆林道的人口分布,也基本围绕着夏、灵、盐、银、绥五州展开,而以整个榆林道来看,总人口却不足两百万,这还是在有朝廷移民实边的基础上。
    为此,榆林道曾经上朝廷请求,希望将南部的环、庆、延几州划归榆林治下,这一点朝廷不及表态,就引起了关内道的强烈反弹,最终不了了之。
    而从刘皇帝的想法,榆林道设置,目的有三,一是镇抚诸胡,二是拱卫秦陇,三则是提高行政效率,自然要轻装上阵,哪怕不考虑关内道的意见,也不可能同意扩大辖地。
    回到盐州,此地有着榆林乃至西北地区最显著的一些问题,胡汉杂居,民族矛盾,随着时间的流逝,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日益深重。
    盐州辖地,超过一万平方公里,这么大的地盘,哪怕有不少沙碛荒漠,但宜耕宜牧的也不少,供三十万人生存,是没有任何问题。
    更何况,以盐为名,因盐得利,作为西北最重要的青白盐产地,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经济繁荣,堪称榆林之最,比夏、灵二州也不差。
    但是,青白盐这个过去党项人最依赖的财源,被官府给掌控了,这是硬生生割党项人的肉,从供盐者,变成购盐者。
    即便后来朝廷开禁盐事,其中的利益,也被权贵及汉人商民占据,党项人根本难以从中分一杯羹,这也是党项人不满朝廷的根本原因之一,再没有比利益之争更为深重的矛盾。
    大量汉人的涌入,也从事实上压缩了党项人生存的土壤,比起那些摧毁党项传统的民族政策,此二者,才是榆林的根本民族矛盾。
    在榆林道,向来是一等官,二等汉,三等党项,四等杂胡,这是党项人眼中的阶级。但是实则在汉人眼中,党项人也只在诸胡之列,与那些杂胡并无异二。
    那些杂胡且不提了,当初党项势大时,他们就仰人鼻息,如今只是换了个主人罢了,二而大汉官府的统治下,他们的生存危机反而得到了缓解,至少,汉人能够提供的东西可比党项时期要富足多了。
    唯一尴尬,心理落差巨大的,也只有党项人了。当然,一些被强迫迁徙当地,流放的罪人,他们属于少数。
    盐州当地的党项人,以平夏诸部为主,辅以相当数量拓跋部属,当初李氏崛起,就是依靠这些东山部族联盟,哪怕时移世易,沧海桑田,拓跋李氏在当地的党项人中,依旧残留着少许影响。
    当然,这份影响,是要结合当下的形势与环境来看的。事实上,当李继迁举叛的消息传来后,在盐州的党项人中,还是取得了一些反响的。
    李继迁打着党项独立复兴的旗号,对如今的党项人着实具备不小的诱惑力,而随着李氏全族被押到东京斩首之后,李继迁已经成为拓跋李氏最根红苗正的继承人。
    去年,因为李继迁叛,朝廷对拓跋李氏采取了堪称残酷的处置,其族众数百,被悉数捕捉,包括李继捧这个族长在内的李氏老老少少、嫡系旁出,悉数斩杀,只有少数人,见机迅速,隐姓埋名逃掉了。
    而行刑规模,比之大汉任何一次清理贪官污吏,都要来得庞大,当然,鲜血淋漓,影响深刻,是相似的。
    不这则消息传到榆林后,固然震慑了诸多蠢蠢欲动党项人,同样也引起了一些对拓跋李氏的同情,这份同情的背后,代表着对李继迁的支持。
    而在前不久,盐州的党项部民中,突然兴起了一则流言,朝廷打算把所有的党项人赶尽杀绝,这引起了恐慌,虽然由盐州官府,找了一些名高望重的族老出面,稍加安抚,但谣言的威力,就在于对人心的占领。
    如今在榆林,党项人对朝廷,已无多少信任可言,离心离德,也到了一个危险的边缘。因此,近半年的盐州,氛围也像夏银那边一样,诡谲中带着压抑。
    事实上,到此为止,榆林的上层人士都意识到了,榆林之乱,不在李继迁,而在党项。李继迁为何屡扑屡起,剿之不绝,哪怕遭受了两次惨败,仍旧在兴风作浪,症结还在那些与朝廷离心的党项部族。
    如果,党项人的问题不解决,那么即便消灭了一个李继迁,还会有另外一个冒头。更何况,如今这个李继迁,还顽强地坚持着。
    在今年六月的时候,有感处境艰难,反汉事业正经受着严重危机,为求破局,李继迁率领手下仅剩的六百余骑再度南下,袭扰夏州,攻打明堂川边的横山堡。
    由于夏州乃是汉军势力最强的地区,有不少部下反对此议,他们建议向北攻击丰州或者胜州,但被李继迁拒绝,决议要打夏州。
    李继迁心里也很清楚,他想要成事,能够依靠的,只有党项人,若不能把几十万党项部众发动起来,那他跳得再欢,也只是一小丑,对朝廷的打击,也只是隔靴掻痒。
    而经地斤泽被袭之后,不只叛军力量遭到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就是党项人的信心,也开始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李继迁不得不冒险南下,他的目标,也不是要杀多少汉军,掠多少汉民,只是为了向夏州的党项人证明,他李继迁并没有被汉军消灭,他还在坚持抗汉大业。
    因此,横山堡一战,李继迁丢下了十几条性命后,便在紧随而来的围剿汉军抵达前,迅速北撤了。
    汉军并没有损失什么,横山堡甚至还因此获得了斩首十几余级的功劳,但是,兖国公王侁却有些恼羞成怒了。他如今,已经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刘皇帝目光,仿佛能穿越两千里直落他身上,让他不寒而栗。
    然而,虽然对叛军,每次都能战胜,前后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但是,眼下的情况,却实在让王侁如鲠在喉,来自东京的谕令更让他如坐针毡。
    尤其,李继迁大胆的南下之行,更加证明了其有死灰复燃之态,为此,王侁又不得不调兵遣将,进行又一次围剿。
    眼下,整个榆林,除了远在北边丰胜,其余党项聚居的地方,都处在一种敏感紧张的氛围中,盐州这边亦然。
    不过,除了夏州那边,由王侁主持着对李逆的镇压,其余州县,都处在自守的状态中,各自弹压地方,安抚部民,对党项人的监视,也严密起来。
    以盐州为例,定边军取消休假,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其兵力,除了投放在盐池、州城之外,便是四处巡察。
    由于人手不足,甚至汉人与杂胡中征召了一批民兵,监视党项,用以维稳。这种区别的对待,太过明显了,如何感受不到。
    事实上,若是榆林所有的党项人,都是叛逆,都支持李继迁叛乱,那也是不可能。可以说,至少半数的人觉得与我无关,民族的利益虽然遭受了侵害,但绳索没有勒紧脖子之前,少有人会采取激烈的反抗手段。
    剩下的,即便有些同情者,愿意追随李继迁的也不多,真正的激进分子,只是少数。然而,在大环境下,一小部分人,却能挑动起集体的情绪。
    盐州的党项人日渐不稳,榆林道亦然。
    第170章 袁家庄
    去盐州州城定边东北四十里,有一乡,名明湖,因乡外有一湖泊得名。这是一座以汉人为主的聚居点,不过由于明湖的原因,也有不少党项人散居周遭,共享水源。
    然而,就是因为这处水源,汉人与党项人之间,矛盾重重,已到仇视的地步,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发生大小械斗上百起,死伤过千。
    乡外有一庄,唤袁家庄,庄子不小,占地足有上百亩,建筑夯土为主,环绕成壁,庄中有人口数百,同时也是方圆几十里的一处大集镇。
    若是向北,甚至能辐射百里,周围不论是汉民还是胡民,都愿意到袁家庄来交易,换取粮食、布匹、食盐、酒水,甚至是铁器。
    毕竟,不论是往西还是往南,都要多走几十里的路程,方能参与集镇贸易中。而在袁家庄,不只路程近,还能获取相对的公平,就连税吏,都要更好说话。
    袁家庄的建立时间,并不算长,至今不过十年罢了。庄主名叫袁恪,恰恰就是“名震西北”的鸣沙匪首领。当然,知道他身份的人很少,也很少有人,会把袁恪同那被整个西北通缉的悍匪“卢南”联系到一起。
    袁庄主在盐州行事很低调,但是名气很大,至少在明湖乡,威望很高,因为他仗义任侠,乐善好施,经常出钱出粮,救济危难,由此得了一个好名声。
    不只是对庄客,就是对明湖乡的汉民也一样,在盐州这样的边远地区,生存条件艰难,民间的抱团情况要更加严重,而袁庄主的出现,也给了汉民百姓一个依靠。
    明湖乡的汉人,大部分都是外迁而来的汉人,以江南人为主,迁居至此,已然整整二十年过去了。二十年的时间,在大西北风沙的磨砺下,也褪去了江南的秀气,多了些西北的剽悍,环境最是磨炼人的。
    事实上,过去在明湖乡的汉人豪强并不少,袁氏也并不出众,袁恪之父毕竟是个文人,书香传家,在世时,也以谦和著称。
    但袁恪不同,能文能武,长大之后,更显豪杰风采,广交好友,因其豪情与处置公正,很受赞扬。
    而自十年前袁家庄建立起来之后,就更加一发不可收拾,袁家也成为了明湖乡第一“望族”,袁恪的名声,甚至在州城中也有用。
    这些年,不断有当地豪杰之士,闻名而来,过门拜访,不论声名地位,袁恪都是大开庄门,美酒好肉招待,并亲自作陪,供吃供喝不说,临走还不忘奉上礼。
    即便有一些名不副实、混吃混喝的人,也都是宽容相待,常言吃亏是福,人以诚而来,我必以诚相待。这些做派,更加助涨了袁恪在当地的声名。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章节目录

汉世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芈黍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芈黍离并收藏汉世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