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承林看了全部的报告,结合自己团队的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王浩的路走偏了。”
    他比其他人知道的更多。
    他很清楚王浩是以交流重力实验为基础做的研究,那么所谓的新型几何,就肯定和实验直接相关。
    “交流重力实验,怎么能联系到解释电磁力呢?”汪承林完全想不通,他仔细思考了一下,认为王浩还是把交流重力场,当成了磁场、电场直接相关的一种场。
    这样才能够把两者联系在一起。
    但是,以现有的基础物理学,去试着理解交流重力场显然是行不通的。
    汪承林之所以很有信心,还是因为他们的研究有了进展,甚至可以用成果斐然来形容。
    他们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出了完善的数学模型,以交流重力场为标准,研究温度和材质的关系,下一步就可以分析出哪种材质更容易激发超导状态。
    更容易,也就是激发温度更高。
    这个研究的目标就是以数学分析,试着去研究新型的高温超导材料,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预测’。
    他邀请了四个数学专家,专门做相关的数学工作,建立的数学模型非常完善。
    同时,工作成果也得到了244工厂研究员的认可。
    办公室里。
    汪承林就在和王强说着,“以我们现在的成果,就可以去申请新的项目了。”
    “我们是做超导机制的研究,主要目的是研究新型的高温超导材料,不过同样是做交流重力实验,我们的研究项目也会把数据共享给244工厂。”
    “相信也会对你们的研究有帮助。”
    王强笑道,“你们的研究确实很有水平,我们参考你们的数据确实有帮助,我个人希望你们能继续下去。”
    继续下去,肯定要申请新的项目,否则就不可能有足够的经费支持。
    王强客气的说着,心里还是感到很不解。
    他一直在基础科学中心这边,可却听说刘云利、阮伟平以及薛常三人,一起申请了项目转移,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不由琢磨着,“看来还是要回去一趟,一直在这里都不知道消息。”
    “刘云利在电话里说不清楚。”
    “西海大学那边研究什么湮灭、拓扑的超导,难道还能比分析研发高温超导材料更有意义吗?”
    ……
    西海大学,物理实验室。
    在上一次验证实验结束以后,实验室并没有准备新的实验,主要是因为王浩还要继续研究,以便确定下一步的实验方向。
    另外,他们需要等待新的设备。
    现在对于实验的要求越来越高,验证一些低温超导问题时,设备水平的精度明显已经不够了。
    上一次向乾生建议购买一套精度更高的温度控制设备。
    王浩想想还是同意了。
    在继续深入研究之后,他很确定之后的实验,对设备精度要求会越来越高,就必须要购置非常高端的设备。
    他们直接联系了超导重点实验室。
    超导重点实验室有一套精度很高的温度控制设备,谈价钱的问题就交给向乾生了,他原来就在超导实验室工作,对于实验室的设备情况非常了解,尤其是内部的大型设备。
    最终谈下来的价格是三千两百万,就像是向乾生说的一样,只是三千万的价格,超导实验室,肯定不愿意把设备卖出去。
    现在能谈到三千两百万,还是因为王浩和向乾生的‘面子’。
    双方谈下了新设备的问题,但新设备从超导实验那边拆装再运过来到这边安装、调试,还是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这可不是一台电脑,而是一套大型的设备,就只是拆卸、运输、安装,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可能。
    后续还要进行调试,才能应用在高精度需求的实验上。
    “最低预计两个月以上。”向乾生说了个时间。
    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
    如果是购置一台全新的设备,售价高昂不说,从订购、生产再到运输、调试,花费一年时间都很短了。
    实验室的高精度设备都是如此,因为类似的设备生产厂家很少,都是订购一台才会生产一台,提前生产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这也是因为每一个买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标准化生产的高端设备,根本不可能卖的出去。
    在订购了新的设备以后,物理实验室的经费也快耗光了。
    王浩也让何毅、向乾生等人,进行一下实验成果的总结,来向科学基金会申请新的经费,他们已经有了两项大成果。
    一个是把交流重力场的数值提升到17%以上。
    一个是发现未激活超导状态的交流重力场。
    前者是技术上的巨大提升,后者则是交流重力相关研究的新发现,只拿出一项成果都可以交代了,两项成果加在一起去申请新的经费,肯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区别只在于下一步拨款经费的数额而已。
    时间已经来到学期开始前。
    王浩的职称依旧是二级教授,并没有继续再提一级,正常情况下,教授的评级需要教学、科研的综合考量。
    教授,毕竟是教学职称,他的教学年限还是太短了。
    和科研有关的是‘科研评级’。
    栾海平找到王浩就说起了这件事,“你明年要不要参选科学院院士?”
    “参选院士?”
    “对啊。”栾海平说道,“咱们学校一共只有四个院士,李老已经退休了,陈老头不用介绍,剩下两个都是地质学院的工程院士,学校方面也支持你参加院士增选。”
    “我才26岁,是不是有点早了?”
    “不早了!”
    栾海平马上摇头,“院士增选,最少原则上是希望能选一些更年轻的学者,在数学上你的成果还有其他人能比吗?”
    “如果你能在明年评上院士,我们理学院也算有了院士坐镇,以后发展也会更好一些。”
    “这方面,学校已经讨论过了,肯定会全力支持。”
    “额~~”
    王浩仔细想了想,评院士是对自己确实没有坏处,“好吧,但是院士增选,是不是要有人推荐?”
    栾海平听的笑了出来,“你还担心没人推荐?只要把你的名字报上去,有一大堆数学院士会推荐你的。”
    “如果你参加院士增选,九成以上都能选上。”
    “这个不用担心。”
    王浩倒是没有担心选不上,他只是觉得自己和院士好像距离很远,因为谈到科学院院士,脑子里不由得会想到苍老的身影。
    哪怕只是参加院士增选的学者,感觉年纪都已经上了五十岁。
    他和栾海平继续谈了几句,倒是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是明年的事情了。
    新学期要处理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第一件事就是他多带了一个研究生——丁志强。
    丁志强是王浩指名道姓带的学生,哪怕他手下已经没有了研究生名额,学校还是特例让他带,也没有其他人会说什么。
    在确定丁志强成为自己的学生以后,王浩还是稍稍有些期待的。
    即便是对于自己的学生,他心理上还是有一个排名的,比如最天才的,他认为是邱会安,因为邱会安在进行勒让德猜想的研究,而且已经有了不小的进展。
    其中智商最高的,当然就是海伦了。
    陈蒙檬也有一定的天赋,她可能会在想法上更多一些,未来会怎么样也不好说。
    许杰,天赋最差,为人处事还不错,是那种导师喜欢能办事的学生,当然天赋差只是相对而言,怎么也是正常考上名校的学生,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现在数学系的学生中多了一个丁志强。
    王浩认为丁志强的学习能力很强,是非常勤奋努力的学生,本科阶段就自学了很多数学知识。
    “他大概就属于那种选错了专业,到大学才开始发力的学生。”
    王浩和林伯涵一起做研究的时候,就说起了即将来报道的丁志强。
    旁边还有陈蒙檬在听。
    陈蒙檬就把消息说给了其他人,其他几个学生也知道,有个被王浩很看好的学弟,即将加入他们的‘组织’。
    “这个学弟这么被王老师看好,肯定是非常的天才啊!”陈蒙檬感叹的说道,她觉得自己已经很优秀,却没有得到过王浩如此的赞叹。
    “到时候,我们考考他?”邱会安说了个小建议。
    “王老师说他很有天赋,肯定非常聪明,一般的题目根本难不住。”许杰凝住眉头说道,“但如果内容超纲了,又感觉有点欺负人。”
    “我有个主意。”一直坐在角落的海伦忽然开口。
    三人一起看过去。
    海伦道,“一个人智商很高,往往就会拥有很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我们可以找一些超纲的内容,让他自己去学习。”
    “通过他的学习时间,检验他的理解情况,全部都做出详细的记录,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判断出他的天才程度,甚至以此推测出他的智商水平。”
    “这也可以认为是一项实验。”
    海伦很认真的说完。
    邱会安和陈蒙檬都觉得海伦的提议很有意思。
    拿学弟做智商测试实验?
    听起来感觉很有意思的样子,当然前提是不被学弟发现,否则就有点太尴尬了。
    许杰则是愣了一下,他仔细的回忆了一下,随后恍然大悟、满是愤怒的指着海伦,“原来是这样!”
    “海伦,去年你找了一篇代数几何的研究论文,让我自己去理解的内容,还说是王老师交代的学习任务。”
    “后来我问其他人,根本没有这件事,我原本还以为是你搞错了……”
    “原来你在用我做实验!”
    许杰咬牙切齿的喊出来,满心的悲痛和歇斯底里,他感觉自己像是成了大猩猩,重点在于‘被做实验’后还不知情。

章节目录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不吃小南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吃小南瓜并收藏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