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来说还算可以接受。
    当然了。
    其中还有一些更深次的原因,田良伟并没有详细和徐云提及。
    比如浑水资本对中概股的敌视,科院……或者说更高层也不太愿意看到这家机构能以此获利。
    随后徐云顿了顿,又看向了田良伟,说道:
    “老师,这个入场券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发到我们公司手上?”
    田良伟看了他一眼,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
    “最快也要一两个月吧,毕竟流程相对比较复杂,不过拜耳这种大公司在已经谈好的情况下,倒也不会毁约或者拖延时间就是了。”
    徐云这才点了点头。
    前段时间他也跑过不少流程,一两个月还算快了。
    随后他顿了顿,继续问道:
    “老师,除了入场券之外,其他两个补偿是什么?”
    ……
    第396章 一份大礼
    “其他两个补偿嘛……”
    办公室里。
    听到徐云的这番话。
    田良伟正了正身子,在座位上换了个比较舒服的姿势,继续道:
    “第二个补偿相对来说属于长线范畴,短时间内你可能看不到什么效果——这个补偿是在通过基础审核的情况下,允许你的本子上一次百人a的会。”
    咔——
    徐云闻言脸色不变,但握住椅子扶手的力度却骤然大了不少。
    田良伟口中本子自然不是指禁漫天堂上的肉漫,所谓上会也是另有所指。
    这两个词都是与华夏的科研基金有关。
    早先提及过。
    华夏的科研体系除了学士-硕士-博士-副高(副教授)-正高(教授)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特殊序列。
    那就是青尖、优青、青江、青千、杰青、长江、大千。
    在青年领域中。
    青尖最低,杰青最高。
    杰青对标的是长江学者和大千,属于‘青’字头的极限。
    而除此之外。
    一些机构也都会通过自有渠道评选出一些业内顶尖人才。
    比如各类省级的“安全帽型”学者:
    泰山学者、芙蓉学者、三秦学者、西湖学者、阅文十二天王等等……
    不过目前国内能与国字头四青相媲美的机构评选,有且只有一个。
    那就是中科院的百人计划。
    当然了。
    百人计划也根据等级,分成三种类型。
    最低的是百人计划c,名称叫做【青年俊才】。
    接着是百人计划b,名称【技术英才】。
    再往上便是准国字号的最高级别,百人a,【学术帅才】——这些看起来有点中二的称号并非笔者编撰,而是确有其事……
    其中百人a最少都能和青江同档,头部的50%可以对等杰青级别。
    而既然有人才分类,那么自然就需要有评选流程。
    这个评选流程就是所谓的‘会’。
    这个会有个比较拗口的名字,叫做面地青项目评审。
    实际上这个词是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工程的缩写,也就是从中各取一个字。
    所谓上会呢,指的就是你把项目写成申请标书——也就是所谓的本子递交上去。
    接着基金委依据通讯评审的结果,由评审系统汇总得出相应的打分排名。
    申报过本子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上会项目根据通讯评审意见自动分级,根据每一个项目的专家评审意见,赋予a、b、c的评审结果对应的分值。
    也就是赋予“优先资助”、“资助”和“不资助’,每个等级都会赋予一定分值,最后统计总分。
    通常一份面地青的本子会有3-5位函评专家,比如大部分的青年基金和医学口的本子会有3位函评专家,地区基金和面上基金则是5位函评专家。
    另外就是杰青会比较特殊一点,属于小同行评议,可以主动申请回避三个人。
    所以为啥说院士子弟会比较容易上“青”呢,原因就在于这里:
    大多数院士都会成为对应学部的评审团成员,虽然在自己学生的评选过程中要选择回避,但评审成员之间的关系在那边呢。
    有时候a的学生递了今年本子,b的学生可能明年递本,于是a和b就会做顺水人情了。
    这种情况不至于多普及,但也不算少见——实际上海对面也是这样的。
    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任何一个行业都讲究人情往来。
    区别只是在于有些人能明白“度”在哪,有些人则比较肆无忌惮搞学阀。
    总而言之。
    由于每年都有新的后浪加入,所以竞争的激烈程度一年胜似一年。
    如果有一个函评专家打了c的情况下,在计算上会分值的时候会明显明显拉低总分值。
    上会难度就大很多了。
    上辈子徐云投的本子就死在了这一关,得了个2b+1c,就差一丁点儿。
    不过要是徐云上辈子真的上了会,估摸着也没这本书啥事儿了……
    另外由于申报的是基金,所以在私下里大家一般都会把上过会的小伙伴称为基友,上过多次会的叫基佬,连续多次折戟的叫做死基佬……
    咳咳,言归正传。
    作为目前唯一的准国字号人才评选,百人a的待遇甚至要高过四青中的大部分职级。
    比如闽省大学给百人a开出的条件就是启动资金80万,甚至允许赤字。
    这种情况导致了百人a的名额炙手可热,含金量很高。
    某种程度上来分析。
    也是科院能够拥有如今如此雄厚的科研实力的重要促成因素之一。
    实话实说。
    科院的百人名单确实在徐云的计划范围内。
    但徐云计划的时间不是现在,而是三到四年后。
    同时评选的目标也不是百人a,而是百人c至多百人b。
    目前百人a的最年轻入选者叫做周琪,如今是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院士。
    01年的时候他毅然抛下了高卢科学院的橄榄枝回国,在31岁那年成为了最年轻的百人a成员。
    所以在徐云看来,自己27、8岁能入百人a都算有些惊世骇俗了。
    结果没想到……
    科院这次居然下了这么大的手笔,允许他上一次百人a的本?
    要知道。
    这年头华夏科研圈本就争议颇高,很多人巴不得越低调越好。
    在这种情况下。
    科院那边居然敢给徐云做出这个承诺,如果徐云真的评选上了百人a……
    那估摸着又得是一堆抨击扑面而来了。
    看着表情微妙的徐云,田良伟沉吟片刻,主动开口道:
    “小徐,我大致能猜到你的想法,其实对于同意你上会的这件事,科院内部的看法也并不统一。”
    “不过一来你立了功,二来你推导出的孤点粒子以及梅森素数的那篇论文,客观来说都很具学术价值。”
    “单纯从成果上来看,很多优青、杰青、乃至……极少部分院士,在学术上的成果都不如你。”
    “所以在经过三次会议讨论后,科院方面还是决定给你这个机会——当然了,前提是你的本子要足够好。”
    徐云此时虽然依旧有些出神,但还是轻轻点了点头。
    这个道理他自然明白。
    虽然科院方面承诺让他的本子上会,但显然也会有一个内部评级。
    如果是研究把作家关进小黑屋能码多少字的项目,科院那边显然是不可能给过的……
    过了一会儿。
    田良伟看了眼时间,又说道:
    “小徐,今年的国自然会评专家的名单大概在七月底公布,标书提交在3月20号,然后4月形式审查,6月初函评。”

章节目录

走进不科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新手钓鱼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新手钓鱼人并收藏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