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作者:孙皓晖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48

    星点点地见诸《吕氏春秋》、《韩非子》、《汉书·艺文志》、《汉书·食货志》等的简单记载。因此,李悝的个人归宿,就成了一团模糊的云雾。依据历史逻辑的推断,李悝只能有三种结局:其一,居高位而善终;其二,被迫离职隐居;其三,变法到一定阶段遇害身死,魏国社会及魏国史书均对其讳莫如深。从后来战国法家人士主持变法的普遍命运看,最后一种结局的可能性极大。

    否则,我们难以解释这一奇异现象——战国初期这一场伟大的变法,为什么会在历史的记载中如此残缺粗疏?

    5 变法后魏国之大举扩张

    任用李悝变法,是魏文侯第二阶段的功业,也是毕生最大的功业。

    依据魏国的实力增长时段,李悝变法大体应当在公元前403年之前完成,也就是在周王室正式承认魏为诸侯国之前完成。这时,魏文侯应该即位二十余年。变法完成之后,魏国一举成为七大战国中的超强大国,魏文侯也成为最负盛名的战国君主。

    恰在这一时期,在鲁国失意的卫国布衣名士吴起到了魏国。魏文侯先是任用吴起为西河守,统率对秦军事行动,取得了不少小胜利,但始终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变法之后,魏国实力大增,吴起随即为魏国训练出了一支装备精良、战术素养极高的大军,天下号称“魏武卒”。随后,魏文侯以吴起为统帅,发动了大规模的对秦作战。

    公元前408年,也就是魏文侯即位的第38年,魏国连续作战,全部攻占河西高原与关中东部地带,将秦国压缩到关中的华山以西。两年后,魏国又以乐羊为统帅,一举攻灭中山国。紧接着,魏国联合赵韩两国对齐国大举进攻,斩首三万,俘获兵车两千辆。公元前400年,魏国又联合赵韩两国大举攻楚,战胜楚军。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病逝。魏武侯魏击即位,魏国依然对秦国、楚国、齐国等大国,以及对郑国等中等诸侯,保持了强劲的连续攻势,并获得了一连串的巨大胜利。这种攻势,一直保持到公元前390年。这一年,名将吴起被排挤出魏国,魏国的大国攻势战争陷入低潮。

    吴起离魏的第二年,秦国便对魏国发动了反攻。第六年,秦国雄强君主秦献公即位,将秦国都城东迁到栎阳前沿,对魏国展开了大规模反攻。此后,魏国对秦国的绝对优势战争,渐渐转化为一种胜负互见的拉锯战。虽然如此,魏国在变法之后的超强实力,一直是其余六大战国所不能企及的。魏国对秦国的强大压力,魏国的战争优势,也一直保持到商鞅变法成功之后。

    6 魏国变法的连锁激发效应

    魏国变法的连锁效应,就是引发了战国初期的第一波变法浪潮。

    战国之世,七大战国事实上一直都在进行大大小小的改革与变法。尤其是四大新兴战国,其对变法的敏锐程度,保持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一直到战国晚期才稍见衰退。如今,持续实行新政的魏国,推行了一场前所未见的大变法,一举成为超强大国。如此强烈的成效,岂能不引起强烈的天下效应?

    战国时代的第一波变法浪潮涌现了。

    率先仿效魏国变法的,是赵国的公仲连改革。当时的赵国,是赵烈侯在位,公仲连是相国。在周王室承认魏赵韩三家为正式诸侯的这一年,也就是魏国变法有成之后,公仲连在赵国推行了一场政治改革。这场政治改革的诱发点,是源于热爱音乐的赵烈侯,要对他所喜欢的音乐人士进行重大赏赐。赵烈侯征询公仲连的意见,可以对他所喜欢的人“贵之”吗?公仲连回答,对这种人,“只可富之,不能贵之”。公仲连的实际意思是,爵位官职与相应的礼治待遇,是国家的荣耀,只能以功业换取,而不能以虚名换取。于是,赵烈侯只有赏赐给两个乐师田各一万亩。可是公仲连依然拖着不办,说是找不到合适的地产。赵烈侯再催问,公仲连就索性称病,不去上朝了。

    紧接着,有个人称番吾君的人从代地归来,向公仲连推荐了三个人才:牛畜、荀欣、徐越。公仲连将这三人都推荐上去,赵烈侯任用牛畜为国君老师,任用荀欣为执掌军队建设的中尉,任用徐越为执掌都城的内史。很快地,赵国的政治就清明起来了。赵烈侯立即解除了前面应允的对两名乐师的赏赐,同时赐给公仲连两套名贵的衣冠。

    显然,赵国的改革还只是一次尝试性的吏治整顿,与魏国的全面变法尚有很大距离。因此,此后赵国的国力虽然不弱,但却一直不能与魏、齐、楚三国相比。这种局势,一直延续到赵武灵王的第二次深度大变法。

    与此同时,楚国、齐国也先后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第一次变法。

    在此期间,秦国也推行了浅层的新政,其主要方面是赋税改革。

    总体上说,第一波变法浪潮的核心是两个国家:一是魏国,一是楚国。总结魏国变法及战国第一波变法浪潮,中心点有三个:其一,变法运动的空前性意义,在于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法治文明的曙光;其二,战国法家的破土而出,将中国政治文明推上了最高峰,具有不朽的意义;其三,魏国变法的局限性,在于没有真正废除封地制,没有实现真正的治权归于国家。因此,魏国变法没有能够提供统一中国的基础。

    楚国吴起变法

    魏国变法完成之后,楚国的压力骤然增强了许多。

    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中心地域始终在江淮之间,伸展方向则主要向着北方三个大国——魏国、齐国、秦国。即或在战国中期的开端,楚国攻灭越国而包容江南江东之后,大局仍然如此。其间根本原因,一在于当时长江流域的开发还很不充分;二在于岭南百越地带山重水复,交通阻隔,与楚国只保持一种松散的臣服关系而已。这两大区域,在当时都不足以成为楚国的实力根基。只有富庶的淮水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中间地代,才是楚国能够伸展的根基。战国初期的楚国,所以屡次向泗水流域发展,相继攻灭蔡、杞、莒几个中等诸侯国,并几次对与三晋相邻的郑国、卫国发动攻势,其根本点正在这里。

    但是,如今魏国变法成功,实力骤然强大,再加上赵、韩两国与之结盟,楚国的北上就必然遭遇到强大的阻力。事实上,魏文侯后期已经加强了对楚国的攻势,其后魏武侯的对楚攻势也是有增无减。这一时期,楚国的战胜次数显然是越来越少了。强大的中原压力,使楚国产生了非常现实的变法需求。

    这时,楚国的在位君主,是即位刚刚十年的楚悼王。

    不知是楚国的有意策反,还是魏国的内讧。总之,公元前390年,魏国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吴起离开魏国,来到了楚国。之后,楚国就发生了一场历时十年的变法,楚国声威大震天下。楚国在这一时期的社会矛盾与历史转折,几乎全部都聚焦到吴起这个人身上。

    1 吴起入楚之前的生命坎坷

    吴起,是一颗有着太多的历史关联,内涵又极其复杂的煌煌巨星。

    吴起所以复杂,一则,在于他不同于所有布衣大家的曲折奋争经历,在于他正当盛年所绽放的绚烂血花;二则,在于他涉及专业的多样性——早期是儒家子弟,后来是天下名将,又是历史罕见的大兵学家,再后来又是主持大国变法的大政治家,成为力行实践的法家名士之一;三则,吴起的一生背负了太多太多的流言中伤,其铮铮风骨与沉沉底色,始终笼罩在流言攻讦的迷雾里,非但当世之时误解多多,纵然在后世也有诸多的莫衷一是。吴起的命运,实际上就是战国初期社会的缩影。

    吴起,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谤言风行当时,功业彪炳千秋。

    简单而直接地叙述吴起在魏国的沉浮生涯,再展示他在楚国的变法过程,这种方式,难以揭示社会变革的复杂性,也无法展现当时新旧竞争的残酷性,以及法家学派特殊的历史命运。对于其中蕴涵的文明发展史的意义,也失之于缺乏血肉感。

    我们将采取一种特殊的方式,将楚国的变法,纳入到吴起的生命历程中来叙述,从而使我们对这个极其具有命运特殊性的法家名士,有一个形象化的了解,也对战国变法的历史精神,对主持变法的法家名士的真实人生,对当时文明形态的具体内涵,有一种真切的全貌认识。让我们怀着冷静客观的心态,走进吴起的生命历程。

    (1)吴起的家世

    吴起生于风华卫国,少时即有军旅志向。据史料记载,“鲁人或恶吴起。”也就是说,鲁国人很厌恶吴起,有许多关于吴起的流言。流言之一说,吴起的家庭曾经“家累千金”,有过一段富裕时光。按照这一流言,吴起当是富家子弟。但是,认真审视真实的历史元素,这其实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

    卫国,是一个特殊的诸侯国。特殊之处,在于卫国庶民主要由殷商遗民七大族群构成,而卫国国君却是周天子的嫡系王族。这是周王室为分治殷商的残存实力而强力设定的一个诸侯国。真正的殷商王族后裔,则被另外分封成了另一个诸侯国——宋。所以,真正的殷商国民遗风,在卫国,而不在殷商王族后裔的那个宋国。

    殷商遗民的最大特质,是驾牛车奔走天下的商旅之风。此等风习之下,卫人多闯荡,多见识,多人才,一直是春秋战国两大时代的风华之邦。尤其是布衣名士之盛,卫国远胜当时的宋国。一个战国时代,卫国便出了吴起、商鞅、吕不韦三个足以成为中国文明史坐标的巨星式人物。如此三人,人人有赫赫功业,人人有煌煌论著,其才具之全面,其节操之出俗,无不居于战国布衣大政治家的超一流水准。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特殊中等诸侯国的最大奇迹。

    我们要说的是,由此可以推断,即或吴起之家真的是“家累千金”,也绝不会是贵胄之富,而是商旅生计之富,如同后来的吕不韦之家一样。在那时候,贵和富,不是完全一致的。贵,是国家认可的一种社会地位,它可以自然地包含富。富,更多却是社会化的一种财产水准,它不能自然地包含贵。

    战国初期,商人虽已不受歧视,但却不是国家政策的重点激励对象。所以,商人之家即或“多金”,社会地位也仍然是平民。作为商家子弟,个人仍然是布衣之身。要参与到国家政治层面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没有任何特权,仍然必须奋争。惟其如此,才有了少年吴起的种种奋争行为。

    (2)少年吴起的第一个重大事变:游仕不遂,破家杀人,落猜忍恶名  大约在幼学之后,吴起离家游历,寻求仕途去了。也许由于幼稚,也许由于社会羁绊,总归是,第一次游仕不遂,吴起茫茫然回家了。此时的吴起,很可能是准备以举家之财再度闯荡。否则,不可能有后来的流言,说吴起“破家”。据鲁人的流言说,吴起“破家”之后,邻里乡党多有嘲笑诽谤。吴起秉性“猜忍”,竟然因此一口气杀了“谤己者”三十余人!

    猜忍是什么意思?猜忌多疑,残忍狠毒也。可是,即或少年吴起当真杀人,这一事实也完全经不起推敲。一个失意愤懑的中学生,既不可能有随从帮凶,又不可能有超凡的技击术,何能一气连杀三十余人?对于一个少年,太难太难,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合理推断,流言多传,很可能是将打伤或杀死三人的事实,大大地渲染夸大了。这件事的第二个疑点是逻辑破绽。后来,吴起做了儒家名士曾子的学生。以儒家收徒的相对严格及其对道德的重视,少年吴起如果当真一气连杀三十余名乡亲父老,曾子岂能不知?岂能将吴起收为学生?

    虽然经不起推敲,司马迁还是写进了《史记》。

    杀人之后,吴起连夜逃亡,母亲追到了濮阳城的卫郭门外。吴起与母亲诀别,咬破手臂发誓说:“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吴起的母亲,一定是不敢大放哭声,万般悲伤地回去了。据此,合理推断其后果:吴起家人很可能由此全部被杀,或死于官府问罪,或死于群体报复。母亲则很可能在送走儿子之后,逃离濮阳匿居他乡了。因为,在史料中,吴起的家人始终只出现过少年时期的母亲和后来的一个妻子,没有其余家人的任何记载。

    (3)吴起人生的第二重大事变:母丧不归,绝于师门,落不孝不仁恶名  逃离家乡,吴起开始了求学经历。大约深感自己学问不足,吴起投奔到当时颇负盛名的儒家名士曾子的门下求学。这段时间一定不短,至少当在五六年之间。因为,直到母亲死,吴起一直在曾子门下修学。后来,母亲死了,不知何等原因,吴起竟然没有归家奔丧。曾子知道这件事后,对这个学生“薄之,而与起绝”。就是说,曾子不但很冷漠地疏离了吴起,而且将吴起开除出了学馆,不承认吴起是自己的弟子了。

    虽说礼崩乐坏,但不孝不仁之名,在那时仍然是杀伤力极大的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48在线阅读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48

    -

章节目录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孙皓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孙皓晖并收藏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