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 作者:戒念

    第一百六十六章 顺势而为

    <!--go-->

    第一百六十六章 顺势而为

    做为闽浙总督府侍卫队第一批的老成员,杨超知道谭延闿一旦决定杀人,那肯定是不会考虑会死多少人的问题。冠县和威县的农民造反也是无奈之举,和他们当时在福建剿匪相比,算起来十分的无辜,这一个镇压命令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杨超在得到谭延闿的解释之后,也知道谭延闿算是做了最大的让步,也明白过来谭延闿要在山东动手清理教民的动机是为什么,总算放下心来。

    对于传教士与其教民和当地百姓之间的矛盾,谭延闿和沈静等直隶总督幕友堂的幕僚们都商议过多次,原本就打算动不了传教士便将教民清理干净,以此来平和民众对外国传教士的不满。这一次冠县和威县的造反起义实在是太过突然,好在也算是没有激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在接到消息之后,沈静便立刻调集直隶督标新军,正好又接到了谭延闿的电报,更是在第一时间让直隶督标新军轻装出发前往直隶和山东交界的冠县和威县,准备以最短的时间平息这次叛乱。像冠县和威县这样的小型起义,大清帝国一年不知道要发生多少次,不过都不会伤筋动骨,只是南方革命党进行的有组织的武装起义才是清廷关注的焦点,所以这件事并没有在第一时间上呈朝廷。

    沈静也明白,这件事一旦捅到上面去,清流们又该对此事有说法了,而且由朝廷来下旨来剿灭叛匪,那可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要想屠刀上少蘸点无辜的鲜血,唯一的办法便是以最快的速度将叛匪首要尽快的缉拿关押平息叛乱。在得到谭延闿的电报后,沈静立刻命令已经整装待发的直隶督标新军立刻前往冠县和威县。

    直隶督标新军为了加快行军速度,乘坐火车经过芦汉铁路已经完工的天津至顺德府一段,在顺德府下车后,一千骑兵做为先锋连夜骑马赶到了威县沙柳寨,在第二天早上到达地点之后就摆开阵势。沈静正红着眼睛准备下令攻打沙柳寨,没有想到沙柳寨梅花拳首赵三多居然在得知军队这么快赶到他的地头上来大惊失色,立刻向沈静投降了。

    威县赵三多望风而降让沈静长舒了一口气,原本这直隶督标将会是杨超领军,可惜杨超去了威海卫主持演习,自己一个文人为谭延闿出出主意还可以,但是要他领兵打仗可实在有些让他为难了。好在谭延闿在练兵的时候,沈静也是鞍前马后进行策划,并且给士兵们上文化课,所以直隶督标新军和新建陆军对沈静都不陌生,也知道他是谭延闿的心腹,所以才这么容易调兵。

    处理了赵三多就剩下了冠县的十八魁姚强了,沈静也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在进行短暂的修整后立刻率军前往冠县。冠县十八魁姚强是策动者,立场远比赵三多要坚定的多,在见到沈静杀上门来,也毫不客气的摆明车马和沈静抵抗到底。

    这是直隶督标新军第一次面对实战,沈静不懂军事但是新军内部的军官懂,沈静带的这一千人的骑兵队营的统带官是曹锟。曹锟一看这帮叛匪们根本不懂什么军事,手中拿的无非是长矛大刀,顶天就有一两把鸟枪,也干脆不用什么正规的战术手段,派出一哨三百人的骑兵,也不用长枪,就使用手中的毛瑟盒子炮和手榴弹,一阵猛冲便冲进了村内。

    没有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村民哪里是直隶督标新军的对手,几个手榴弹一响,村民们还以为雷神降凡,呼啦一下就全部溃散了。这一哨骑兵冲进村中也是牢记沈静的命令,不再追杀村民,只是尽快抓到匪首姚强,不过姚强却死心和新军对抗,在一个院落中击伤了几个新军士兵后,曹锟也没有这么大的耐心等下去,十来个新军士兵从不同的角度隔着院墙甩开膀子将手榴弹扔了进去,姚强和他的弟弟被炸死……

    沈静在完成任务之后,立刻派人回到顺德府发电报给直隶总督谭钟麟,这个时候才正式由谭钟麟上书朝廷,冠县和威县的反叛已经被平息,匪首被击毙……

    北洋海陆两军的联合演习订在了北帮炮台和威海卫城北的老母顶炮台,以此来验证经过改进后的威海卫海军基地的防卫能力。这一次演习在杨超为首的参谋部和北洋海军将领的联合努力下,演习计划制订的非常科学,大大节省了演习所需要的子弹和炮弹消耗量。

    谭延闿在使用望远镜观看演习的时候,却显得非常的心不在焉,此时他更担心的是威县和冠县所爆发的小型叛乱,这也许是德国人主使其传教士激化教民和村民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先兆。沈静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便将这次叛乱给平息了,除了击毙了三四十人姚强的死党之外,并没有大开杀戒,不过却逮捕了三四百人,弄得两个县衙的牢房人满为患。

    谭延闿是不可能长期关押这些人的,不过他也非常清楚这是无奈之举——中国的老百姓对官吏在内心中还是有着很深的惧怕感的,只要不将他们逼上绝路,他们绝对不可能死心塌地的和朝廷作对到底,那个赵三多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因为这次意外事件,谭延闿已经和参谋部的军官商定,决定缩短两天的演习时间,而今天便是最后一个演习科目。明天这一万新建陆军除去杨超要带领的一千人在胶州湾附近“清理”不法的教民和洋传教士之外,剩下的九千人则会在谭延闿的带领下,加上山东巡抚李秉衡的配合,将全山东的传教士活跃地区“梳理”一边——他们除了要严厉处置那些洋传教士的狗腿子之外,还要搜集洋传教士,尤其是德国传教士在山东胡作非为的证据。

    当然在梳理传教士和本地百姓之间的矛盾同时,谭延闿也会针对部分打着各种旗号的义和团原型组织进行破坏。他相信在自己的枪口下,双管齐下,不管是义和团也好,还是以传教士为骨干的教民也罢,他们在经过这一次整顿之后都会元气大伤,一年半载是不会有什么作为了。

    谭延闿这么做肯定会得罪各国列强尤其是德国,因为在山东活跃的传教士十个里面有九个都是德国传教士,但是他却对此次行动的后果并不担心——欧洲大陆各国列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大体上德国做为一个新兴的列强国家受到英法的牵制很多,单独针对德国不会引起其他列强的反对,甚至有些列强譬如英国还会暗中支持;至于德国自己则要衡量两者之间的关系孰轻孰重了,谭延闿已经向英国下了订单购买一艘君权级战列舰,并且还向德国流露了同样的购买意向,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德国的判断。

    沈静并没有在平息叛乱之后便将直隶督标新军撤回天津,相反他还调来了一营队的步兵,曹锟留下了一哨骑兵回到天津小站本营。有了这些兵力,沈静可以从容的控制冠县和威县的大局,这两个县都是和山东接壤的直隶属县,以往因为总督和山东巡抚的关系貌合神离的缘故,直隶和山东接壤的县都是比较混乱的,而化名为“梅花拳”的义和拳在这里发展的也非常快。

    德国在山东的步步进逼已经够让谭延闿感到压力巨大了,而外国传教士鼓动教民和当地百姓之间激化矛盾更是为德国插手中国事务提供借口。反正谭延闿已经和沈静决定在威海卫海军基地联合演习之后要清理这团乱麻,他也干脆增派兵力在直隶和山东交界处向山东东部展开拉网式的清理工作。

    当沈静开始清理工作的时候才发现,只有到了当地才知道教民和外国传教士对中国当地百姓欺压到了何种地步,两者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了何种水平。对于外籍传教士不要说是沈静,就是谭延闿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唯一下手的便是充当外国传教士的爪牙的中国教民。

    沈静可不会对这些人有任何好感,只要查出来有问题,便是全家进大牢,火速进行宣判之后,绝大多数被判处服重劳役——等待这些人的下场便是被分配到芦汉铁路、北洋各个海防要点充当劳工。相对于教民被充当苦力而言,被查出参与各种拳社等民间疑似义和拳之类组织的百姓,他们将会有很多人面临着居家迁移到东北三省的结局。

    东北本是满清的发祥地,由于满人一开始对统治中华兵部自信,特地留了一条退回关内的后路,因此也一直禁止汉人移居关外。统治一个地区的标志便是这个地区的人口数量,数量越多则统治的力度也越大,东北如此广袤的面积想要全用少数民族来控制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也在另外一方面方便了沙俄对东北的侵略。

    不过因为沙俄豪夺中国领土,才使得清政府于1860年正式取消了对东北的封禁令,并鼓励山东、河北等省的百姓大量迁入。到了甲午战争日本人差点就跨过鸭绿江进入龙兴之地,这给清廷以极大的震撼,刘铭传被启用后也是尽心竭力的稳住了阵线,但从后方转运粮草军械总不如在当地来的方便,而东北地广人稀放着大好的资源却无力承担部队作战消耗,就连粮草也是从关内转运。

    第一个提出在东北建立行省设立总督的就是刘铭传——大清政坛上有谁不知道刘铭传想当封疆大吏,台湾巡抚才当了没多久便被朝廷出于剪除李鸿章羽翼的目的而殃及池鱼,刘铭传自那以后干脆做了田舍翁。这一次提出在东北建立行省,刘铭传一半出于公意,另一半未必没有想做封疆大吏之私心,而且这次将日军挡在鸭绿江以南,功劳可谓第一,巡抚自是不能满足他的胃口,这东北总督的头衔不给他给谁?!

    在东北设立行省,刘铭传出任总督这件事还停留在纸面上,但在政坛老手眼里朝廷通过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倒是刘铭传身体不是很好,传闻在盛京官邸中有一多半的时间倒是在养病——这个局面可以说是令人感慨万分,刘铭传身体不佳也倒是一个催促朝廷快速通过此项决议的加分,总算起来朝廷亏欠刘铭传实在是太多,若是不能赶在刘铭传之前让他坐上这东北总督的位子,那可真是成了一大遗憾了……

    不管怎么说,此时东北设立行省那势必会对关内移民更加宽松,谭延闿便是打定注意将山东、直隶、河南的有义和团背景的百姓设法大规模转移到东北去,这样一来可以在根本上缓解传教士和百姓之间的矛盾。义和团想要像历史上那样爆发出来也不是这么容易——一锅热水顷刻间被人舀出去半锅不算还要填满凉水,那样等到水开还需要很长时间,这足够谭延闿干很多事情了。

    八月二十九日,两艘轮船招商局专门的客船分别在威海卫和胶州湾靠岸,这两艘客船上的客人不过才三十几个外国人,还有十几个记者。但是由于谭延闿的重视,并且拨下了专款才使得盛宣怀不得不做了一笔赔本的买卖,用两条船将这三十几人分别从上海和天津运到胶州湾和威海卫。

    这三十几人分别是由美国驻华公使托尼和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带领,实际上除了这两个人之外,这批人当中倒是有二十多人是从国外赶来的,他们由美国公理会在上海的牧师明恩溥带领,刚到达上海便被集中起来火速前往胶州湾。而窦纳乐和托尼带领的另外一队也是主要以在华基督教界的各国神父牧师的代表,他们则在威县和冠县叛乱之后,便接到了谭延闿的通知,希望他们能够带领一支基督教人士的考察团来山东。

    本来这些人按照谭延闿的计划是要等几天才来山东的,但是因为冠县和威县的叛乱,不得不将此计划提前,好在美国公理会的明恩溥牧师事先到达了上海,正好直接坐船前往胶州湾,在那里杨超将会带领一千士兵同他们会合,而谭延闿则要和窦纳乐等人在威海卫碰头。

    “先生,我们有必要让这些洋人来监督么?”杨超在临去胶州湾和明恩溥会面之时,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谭延闿微微的冷笑道:“‘教案’在中国发生过不止是一两回,天津教案更是直接导致曾文正公对天下政局潮流的失望和无助,转而退隐最终抑郁而终。看看最近几十年处理教案的结果,从曾文正公这样的封疆大吏到底下天津知府、知县被革职充军,崇厚甚至还要去法国谢罪,赔款各国列强五十万两,这些你都知道么?!”

    杨超摇摇头说道:“那都是同治年间的老皇历了,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呢,不过以前在小站军营中曾听沈先生讲过,最后沈先生也是说不要轻易出手处理这种事情,碰上了将两边隔开再慢慢处理……”

    “哼哼!慢慢处理?!这也是无奈之举,当年望海楼教堂残害儿童引起了天津百姓的公愤,这明摆着旧事法国传教士的责任,最后闹成我们的不是,就是因为如此,这教案的处理才分外复杂……现在的时代不同了,我们也要吸取教训采用新的办法来处理……现在是传教士给教民当后台,那些狗腿子们还真以为拿了鸡毛当令箭?!老子这次就要狠狠的折腾他们一次,剩的积少成多最终爆发比天津教案还要严重的后果!”谭延闿冷冷的说道。

    教民和义和团不同,由于前生记忆的存在,如果历史上的义和团事件真的会爆发的话,可能会给谭延闿带来不少麻烦,即便如此也谈不上是深恶痛绝,毕竟都是外国人和朝廷逼出来的。而做为传教士的狗腿子,中国教民无疑是在矛盾中扮演了火上浇油的角色,为虎作伥更是谭延闿不能原谅的,说白了这些教民在他的心中已经和土匪挂钩了。

    杀人杀多了就成了屠夫,土匪和教民终究在名义上还是有很大区别。谭延闿自然不愿意背上这个黑锅,但是将这些违法的教民弄成苦力却是小事一桩,正好在直隶总督的管辖下,有很多工程都需要人力,谭延闿就是想要让这些教民生不如死。

    第一百六十六章 顺势而为在线阅读

    <!--t;

    第一百六十六章 顺势而为

    -

章节目录

北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戒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戒念并收藏北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