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 作者:戒念
第三百四十九章 移民
<!--go-->
第三百四十九章 移民
相对于一直以来就是剑拔弩张的土耳其和希腊,谭延闿更看重南美市场——战列舰等大型海军装备交易的背后也是销售国向购买国施加政治影响力的机会,对于金钱的渴望是很急切,不过重视南美海军装备市场也是迫于国内的人口压力还有对美国挖墙脚的战略部署。
随着门罗主义的盛行,罗斯福连任总统的成功使得美国越来越将南美看成自己的后院,在竞争巴西的三艘战列舰的交易中,美国人是除了英国和中国之外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不过巴西人要的是无畏舰,美国人只能坐等失去机会。只是巴西人手中还有一艘战列舰的采购没有明确的买家,英国为了不让中国变成德国的船厂帮助中国赢得了一艘巴西战列舰的采购,但这也是最终的底线——英国人也希望得到这最后一艘战列舰的买卖,国际外交的局势固然不乐观,但国内的财政压力在英国首相看来是最为现实的。
世界上最适合中国人移民的国家首推美洲大陆,当然澳大利亚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不过英国和美国本身就很强悍,在没有彻底改善外交关系之前,向英国殖民地和美国移民显然是不稳妥的。尽管谭延闿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菲律宾购买了大量的土地,但都没有去进行开发。
美国固然在南美占了“主场”的地利,只是美国相对于敢和俄国硬打一场恶仗的中国而言,显然在南美人心目中不够“凶悍”,加上1905年开始国际咖啡市场的“自由落体运动”严重的影响到拉美国家的财政收入,这就给谭延闿介入拉美农业市场开发带来了机会——谭延闿名下的“中粮农业公司”在巴西收购了大量的土地和林地,打算通过湖南、河南的一部分移民去开发当地农业,为中国在海外建立“粮仓”奠定基础。
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农业历史,“以农立国”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满清政权镇压太平天国战争使得中国付出人口减少五分之一的代价,但是经过数十年相对和平的发展后,中国人口数量上升的很快,人口和土地之间的矛盾一直都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建国后虽然通过东北移民和一些列的土地政策有效的缓解了这种矛盾,不过谭延闿心中很清楚,如果不实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这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总有一天所有的矛盾都会爆发出来。
显然在目前中国社会人口素质普遍低下的环境中实施人口计划生育是不可行的,在政治上也许会因为这一政策栽个大跟头。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人比谭延闿更清楚中国人口数量的问题将会危及到国家政权的稳定,很多问题都是人口问题所衍生出来的,只是现在并不显眼而已。面对人口问题,谭延闿现在能够做的只有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国民素质,再者便就是通过移民将国内的人口和土地的矛盾转嫁出去。
现在中国正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铁路乃至现代意义上的公路交通系统,这都需要土地。通过东北移民中央政府已经将土地价格狠狠的打压下去一块,并且还成功的促使地主资本开始从土地向现代工业转移。只是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使得好不容易被打压下去的地价又有抬头的迹象,这无疑会增加政府财政开支和提高基础建设的成本,这是谭延闿所不愿意看到的。
为此中国政府开始筹谋进行新疆移民,现在铁路建设已经延伸到新疆境内,有六个陆军师开赴新疆将当地的局面给镇住,新疆执政层面的改革正在进行,新疆移民的时机也开始越来越成熟,而中国陆军开始招兵买马扩充农垦兵团规模打算开赴新疆农垦屯兵。
可以预见新疆移民将会进一步的缓解中国人口和土地的矛盾,不过这和东北移民的本质差不多,连同铁道工程兵等措施在内,这都是属于暂时缓解的性质。而谭延闿则是将这些手段作为争取最终实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时间,不过相对于这些分散人口的方式,向国外移民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能够在分流人口的同时取得更多的经济和政治效益——南美国家地理气候适合农作物生长,这比东北移民所获得效益更高,至于新疆移民则更多的是往里面赔钱暂时看不到效益,而向南美国家移民数量最终会使得华人在当地成为一支力量,为中国加强南美国家关系挖美国墙脚奠定基础。
如果有心的人能够观察到谭延闿在处理土地和人口之间的矛盾问题的话,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现在的政策——拖!强制性的手段必然会担负极大的政治风险,相对于政权才算刚刚稳固的年轻共和国来说,人口计划生育一旦被投放出去,那就意味着一场极大的风波,毕竟只有极为少数的人才能够敏锐的观察到这一关系,不仅不能实施,就连说谭延闿也不敢,那留给他唯一的道路便是“拖”。
虽然不明白人口学的原理,但是谭延闿却明白随着国民综合素质提高和工业发展深入,未来的人肯定不愿意多生孩子,也就是说人口素质和人口增长数量隐约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虽然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再者哪怕退一万步,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到时候再抛出“人口计划生育”理论也很容易被人接受,所担负的风险也远比现在要好得多。
新疆的基础不如东北,为了将人口分担过去,1906年新疆完成“地名称呼”改革,将满清时代留下来的“府、厅”制度改为“市、县”并且重新明确了政府编制。当然新疆除了地方满清时代遗留下来的保守势力之外,还有国外的分裂主义势力,这里面以俄国和英国为最,不过此时铁路已经修到了迪化市分出两条支线,分别向温宿和伊犁两个方向修建,只要铁路经过的地方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只要谋求新疆脱离中央政府统治不论“自治”也好“独立”也罢,统统都是六个陆军师的敌人,最要命的是这六个陆军师是被陆军六大中将中性格最为刚毅的刘禹所节制——他是一个不在乎流血的将军……
与巴西政府的谈判很容易达成,因为中粮集团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在中国政府的牵头下为巴西农业输血——中国工商银行为巴西提供优惠贷款,以低于国际银行信贷利率五个百分点向巴西提供三年期贷款以支付巴西向中国订购的蒙古级战列舰;同时中粮集团在巴西购买土地和承销一部分咖啡,中粮集团将会在巴西建设大农垦园,并且承诺雇用当地的巴西人解决巴西政府的就业问题;中国政府承诺将会从巴西进口木材、橡胶和其它农业产品,而巴西政府只需要对中粮集团雇用在巴西工作的中国人予以外交签证等方面的优惠。
在巴西政府看来这是一项具有实际行动而非空头占便宜的经济援助计划——中国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木材,在大规模基础建设时期,对于木材的需求将会节节升高,以往中国的木材都是从俄国和美国进口的,现在中国虽然通过中俄战争获得了大量的成熟和过成熟林地,不过仍然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木材,预计以后还会更多。巴西有着大量的木材资源,光是这笔交易估计每年能够为巴西政府提供大约数十万英镑的收入,还有上千个就业机会——树木是不需要成本的,算算收入等一系列社会效益,这都快要赶上一艘战列舰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了,以英国这么强大的国家对于巴西的战列舰招标还如此热切,可见这笔交易对国家的价值。
在这份看似几乎一边倒的经济援助计划的背后,事实上无论是贷款的期限等等内容实际上都是中国政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制定下来的——这份交易的核心部分便是中国工商银行为巴西提供三年期优惠贷款,但是南洋华商已经开始在海南岛开始种植橡胶树了,加上英国和荷兰也在南洋开始种植橡胶,算上橡胶树成熟割胶时间和推广时间,农业专家和经济专家认为不出五年国际橡胶市场将会像去年的咖啡一样来一次跳水运动,巴西政府将会陷入更大的灾难。
所谓三年的优惠贷款事实上是个幌子而已,巴西人到了1909年都不肯发包第三艘战列舰,反正谭延闿是绝对不敢去接这个大包袱了——不要说是南洋那些大种植园,就算是中国海南岛的种植园的橡胶也会在1911年大规模产胶,一艘战列舰怎么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工,接下了巴西的三号战列舰订单就等着烂在自己手里了,更何况中国将会获得更加强大的西藏级战列舰。
在这样的判断下,谭延闿给上海江南造船厂、旅顺造船所、威海卫造船厂下达的命令是停止竞争巴西战列舰的计划,优先考虑建造周期短的巡洋舰、驱逐舰和雷击舰的订单,并且指示外交部配合国内三大有能力建造战列舰的船厂竭力争取智利的订单——智利对蒙古级战列舰也充满了兴趣,当然它对战列巡洋舰的兴趣也不小,如果不是因为巴西订购了战列舰,它很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采购战列巡洋舰。
不过智利的采购计划还是卡在了金钱的问题上,不过这并不是不可以解决——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将会连手出面为智利政府提供优惠贷款,代价便是智利的铜矿。中国缺乏铜矿,就是铁矿也是二把刀,不过相对于铁,铜矿资源缺乏的格外厉害,中国历史上就曾出现过民间将官府的铜钱囤积起来融化再卖掉获利的事情,可见中国对铜矿资源的需求和缺口有多大。
中国计划用战列舰来换铜矿场,或是干脆购买智利的铜矿场,并且兴建初级铜矿冶炼厂,将铜矿石在智利就地初步冶炼成铜锭然后再装船运回国内。这样一来对智利的好处也不少,最明显的便是缓解其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可以为其每年缴纳非常可观的利税,而且兴建矿场也冶炼厂还需要配套的铁路等基础建设,这些设施主要是为矿场服务但对智利也是有相当的好处。
虽然中国这么做也是掠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但是其做法总比西方列强那种赤裸裸的掠夺要好得多,至少在矿场经营上对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人工成本更是高出西方国家一筹,毕竟在这里工作的不仅仅是智利人还有不少于四分之一的中国人。
为了和智利政府达成交易,中国外交人员除了正规的外交手段之外,还暗中贿赂智利官员,争取减少阻力并且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更多的铜矿资源——说白了便是低买高卖,不管是在巴西还是智利,这些南美国家立国虽早但是国内政治跟中国满清时代没有什么差别。以外交部的评估报告来说,这些南美国家基础脆弱,都是出口本国自然资源,工业基础异常薄弱,一旦国际市场有什么波动将会直接摧毁本国经济体系,一旦经济乱了,剩下紧接便是国内政局不稳,政府下台到时候会跟家常便饭一样简单,就算闹出几场政变逼宫的闹剧来也是不足为怪。
也许是老天冥冥注定要南美人用实际行动来验证这份报告的正确性,在1910年年底的时候巴西政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动,自1894年以来便牢牢控制巴西政局的圣保罗——米纳斯吉拉斯同盟在政变中轰然倒塌。有意思的是中国为巴西承造的“圣保罗”号战列舰与当时刚刚归国不久的米纳斯吉拉斯号似乎为了与之相呼应,两舰巴西水兵也在同一天举行政变,圣保罗号战列舰那威力无比的三连装主炮塔居然炮轰了里约热内卢,迫使政府与其达成谅解。
圣保罗号的大炮向里约热内卢开炮的同时也仿佛应证了蒙古级战列舰的命运——这个级别的战舰从来都不是为了上战场的,而是为了宣扬暴力的,不过对象不是同样皮糙肉厚的大炮巨舰而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圣保罗号的大哥蒙古号和小弟黑龙江号两艘战列舰联手于同年年初在南洋肆无忌惮的抛洒了两百多发十二寸巨弹和将近两千枚五寸高爆弹,南洋天空中回荡的隆隆炮声和地上的火光燃红了泗水的河流。也许正是因为发生在蒙古级战列舰上的这两次事件,这个级别的四艘战列舰都被冠以“屠夫”的称号。
在智利向中国开下订单之后,谭延闿也终于批准了邓世昌呈交的关于添置中国海军第二艘蒙古级战列舰黑龙江号的报告——这也是蒙古级战列舰的四号舰,它将会和智利的战舰分别在威海卫和上海江南船厂同时开工建造。蒙古级战列舰总共就建造了这四艘,两艘外销两艘自用,这样一来中国可以从容的面对世界各国列强海军,只要他们不联合起来远征中国,谭延闿总是有底气将对手留在远东的大海上,至于英国是很强大,但是大英帝国现在更加头痛的是如何面对海峡对岸那边同样“野心万丈”的威廉二世,除非英国继续追加1908年度的海军拨款,否则两年后英国所谓的“两强标准”就要成为历史了。
整个1907年就这么过去了,中国政府一反前两年的“高姿态”,在国际事务中除了和本国有关系的事务之外,其余都不理会,就算在意也不过是跟随德国的脚步。当然对于中国的外交事务来说,排名第一的仍属于香港问题,在这一年里虽然依然还是没有什么结果,但是中国却频频派出驱逐舰甚至是重型巡洋舰穿梭于香港周边海域,英国远东舰队的驻地已经移往日本横须贺,在中国除了胶州湾有一支规模并不大的中德“模范舰队”之外,在中国的领海已经看不到外国舰队嚣张的扬长而过的场面了。
至于中国舰队每天都在香港周边“遛弯”是中国海军配合外交部实施的“加压”的一部分,这是每天人们都可以看到的,另外一部人人们看不到也是海军部门搞出来的——中国打算和德国合作开发五十倍径的十二寸战列舰主炮,甚至是威力更加强劲的十四寸主炮,当然在蒸汽轮机方面的合作更是不在话下……
当英国通过在德国的途径获知德国将会联合中国联合开发五十倍径的十二寸战列舰主炮的情报后,犹如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狂怒不已——当年中国用无线电技术加上高昂的资金才从英国这里获取了完整的四十五倍径十二寸主炮的制造技术,当时海军部就对此颇有微辞。要知道中国虽然在1890年的时候就掌握了十二寸火炮的制造技术,但是一直卡在身管寿命等一系列问题上,在英格纳的联络下出于发展中英关系对抗俄国保护英国在华传统利益才批准了这笔交易,中国在得到这项技术后火炮制造技术突飞猛进一下子就赶上了世界先进技术水平。
第三百四十九章 移民在线阅读
<!--t;
第三百四十九章 移民
-
第三百四十九章 移民
<!--go-->
第三百四十九章 移民
相对于一直以来就是剑拔弩张的土耳其和希腊,谭延闿更看重南美市场——战列舰等大型海军装备交易的背后也是销售国向购买国施加政治影响力的机会,对于金钱的渴望是很急切,不过重视南美海军装备市场也是迫于国内的人口压力还有对美国挖墙脚的战略部署。
随着门罗主义的盛行,罗斯福连任总统的成功使得美国越来越将南美看成自己的后院,在竞争巴西的三艘战列舰的交易中,美国人是除了英国和中国之外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不过巴西人要的是无畏舰,美国人只能坐等失去机会。只是巴西人手中还有一艘战列舰的采购没有明确的买家,英国为了不让中国变成德国的船厂帮助中国赢得了一艘巴西战列舰的采购,但这也是最终的底线——英国人也希望得到这最后一艘战列舰的买卖,国际外交的局势固然不乐观,但国内的财政压力在英国首相看来是最为现实的。
世界上最适合中国人移民的国家首推美洲大陆,当然澳大利亚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不过英国和美国本身就很强悍,在没有彻底改善外交关系之前,向英国殖民地和美国移民显然是不稳妥的。尽管谭延闿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菲律宾购买了大量的土地,但都没有去进行开发。
美国固然在南美占了“主场”的地利,只是美国相对于敢和俄国硬打一场恶仗的中国而言,显然在南美人心目中不够“凶悍”,加上1905年开始国际咖啡市场的“自由落体运动”严重的影响到拉美国家的财政收入,这就给谭延闿介入拉美农业市场开发带来了机会——谭延闿名下的“中粮农业公司”在巴西收购了大量的土地和林地,打算通过湖南、河南的一部分移民去开发当地农业,为中国在海外建立“粮仓”奠定基础。
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农业历史,“以农立国”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满清政权镇压太平天国战争使得中国付出人口减少五分之一的代价,但是经过数十年相对和平的发展后,中国人口数量上升的很快,人口和土地之间的矛盾一直都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建国后虽然通过东北移民和一些列的土地政策有效的缓解了这种矛盾,不过谭延闿心中很清楚,如果不实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这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总有一天所有的矛盾都会爆发出来。
显然在目前中国社会人口素质普遍低下的环境中实施人口计划生育是不可行的,在政治上也许会因为这一政策栽个大跟头。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人比谭延闿更清楚中国人口数量的问题将会危及到国家政权的稳定,很多问题都是人口问题所衍生出来的,只是现在并不显眼而已。面对人口问题,谭延闿现在能够做的只有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国民素质,再者便就是通过移民将国内的人口和土地的矛盾转嫁出去。
现在中国正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铁路乃至现代意义上的公路交通系统,这都需要土地。通过东北移民中央政府已经将土地价格狠狠的打压下去一块,并且还成功的促使地主资本开始从土地向现代工业转移。只是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使得好不容易被打压下去的地价又有抬头的迹象,这无疑会增加政府财政开支和提高基础建设的成本,这是谭延闿所不愿意看到的。
为此中国政府开始筹谋进行新疆移民,现在铁路建设已经延伸到新疆境内,有六个陆军师开赴新疆将当地的局面给镇住,新疆执政层面的改革正在进行,新疆移民的时机也开始越来越成熟,而中国陆军开始招兵买马扩充农垦兵团规模打算开赴新疆农垦屯兵。
可以预见新疆移民将会进一步的缓解中国人口和土地的矛盾,不过这和东北移民的本质差不多,连同铁道工程兵等措施在内,这都是属于暂时缓解的性质。而谭延闿则是将这些手段作为争取最终实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时间,不过相对于这些分散人口的方式,向国外移民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能够在分流人口的同时取得更多的经济和政治效益——南美国家地理气候适合农作物生长,这比东北移民所获得效益更高,至于新疆移民则更多的是往里面赔钱暂时看不到效益,而向南美国家移民数量最终会使得华人在当地成为一支力量,为中国加强南美国家关系挖美国墙脚奠定基础。
如果有心的人能够观察到谭延闿在处理土地和人口之间的矛盾问题的话,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现在的政策——拖!强制性的手段必然会担负极大的政治风险,相对于政权才算刚刚稳固的年轻共和国来说,人口计划生育一旦被投放出去,那就意味着一场极大的风波,毕竟只有极为少数的人才能够敏锐的观察到这一关系,不仅不能实施,就连说谭延闿也不敢,那留给他唯一的道路便是“拖”。
虽然不明白人口学的原理,但是谭延闿却明白随着国民综合素质提高和工业发展深入,未来的人肯定不愿意多生孩子,也就是说人口素质和人口增长数量隐约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虽然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再者哪怕退一万步,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到时候再抛出“人口计划生育”理论也很容易被人接受,所担负的风险也远比现在要好得多。
新疆的基础不如东北,为了将人口分担过去,1906年新疆完成“地名称呼”改革,将满清时代留下来的“府、厅”制度改为“市、县”并且重新明确了政府编制。当然新疆除了地方满清时代遗留下来的保守势力之外,还有国外的分裂主义势力,这里面以俄国和英国为最,不过此时铁路已经修到了迪化市分出两条支线,分别向温宿和伊犁两个方向修建,只要铁路经过的地方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只要谋求新疆脱离中央政府统治不论“自治”也好“独立”也罢,统统都是六个陆军师的敌人,最要命的是这六个陆军师是被陆军六大中将中性格最为刚毅的刘禹所节制——他是一个不在乎流血的将军……
与巴西政府的谈判很容易达成,因为中粮集团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在中国政府的牵头下为巴西农业输血——中国工商银行为巴西提供优惠贷款,以低于国际银行信贷利率五个百分点向巴西提供三年期贷款以支付巴西向中国订购的蒙古级战列舰;同时中粮集团在巴西购买土地和承销一部分咖啡,中粮集团将会在巴西建设大农垦园,并且承诺雇用当地的巴西人解决巴西政府的就业问题;中国政府承诺将会从巴西进口木材、橡胶和其它农业产品,而巴西政府只需要对中粮集团雇用在巴西工作的中国人予以外交签证等方面的优惠。
在巴西政府看来这是一项具有实际行动而非空头占便宜的经济援助计划——中国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木材,在大规模基础建设时期,对于木材的需求将会节节升高,以往中国的木材都是从俄国和美国进口的,现在中国虽然通过中俄战争获得了大量的成熟和过成熟林地,不过仍然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木材,预计以后还会更多。巴西有着大量的木材资源,光是这笔交易估计每年能够为巴西政府提供大约数十万英镑的收入,还有上千个就业机会——树木是不需要成本的,算算收入等一系列社会效益,这都快要赶上一艘战列舰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了,以英国这么强大的国家对于巴西的战列舰招标还如此热切,可见这笔交易对国家的价值。
在这份看似几乎一边倒的经济援助计划的背后,事实上无论是贷款的期限等等内容实际上都是中国政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制定下来的——这份交易的核心部分便是中国工商银行为巴西提供三年期优惠贷款,但是南洋华商已经开始在海南岛开始种植橡胶树了,加上英国和荷兰也在南洋开始种植橡胶,算上橡胶树成熟割胶时间和推广时间,农业专家和经济专家认为不出五年国际橡胶市场将会像去年的咖啡一样来一次跳水运动,巴西政府将会陷入更大的灾难。
所谓三年的优惠贷款事实上是个幌子而已,巴西人到了1909年都不肯发包第三艘战列舰,反正谭延闿是绝对不敢去接这个大包袱了——不要说是南洋那些大种植园,就算是中国海南岛的种植园的橡胶也会在1911年大规模产胶,一艘战列舰怎么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工,接下了巴西的三号战列舰订单就等着烂在自己手里了,更何况中国将会获得更加强大的西藏级战列舰。
在这样的判断下,谭延闿给上海江南造船厂、旅顺造船所、威海卫造船厂下达的命令是停止竞争巴西战列舰的计划,优先考虑建造周期短的巡洋舰、驱逐舰和雷击舰的订单,并且指示外交部配合国内三大有能力建造战列舰的船厂竭力争取智利的订单——智利对蒙古级战列舰也充满了兴趣,当然它对战列巡洋舰的兴趣也不小,如果不是因为巴西订购了战列舰,它很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采购战列巡洋舰。
不过智利的采购计划还是卡在了金钱的问题上,不过这并不是不可以解决——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将会连手出面为智利政府提供优惠贷款,代价便是智利的铜矿。中国缺乏铜矿,就是铁矿也是二把刀,不过相对于铁,铜矿资源缺乏的格外厉害,中国历史上就曾出现过民间将官府的铜钱囤积起来融化再卖掉获利的事情,可见中国对铜矿资源的需求和缺口有多大。
中国计划用战列舰来换铜矿场,或是干脆购买智利的铜矿场,并且兴建初级铜矿冶炼厂,将铜矿石在智利就地初步冶炼成铜锭然后再装船运回国内。这样一来对智利的好处也不少,最明显的便是缓解其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可以为其每年缴纳非常可观的利税,而且兴建矿场也冶炼厂还需要配套的铁路等基础建设,这些设施主要是为矿场服务但对智利也是有相当的好处。
虽然中国这么做也是掠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但是其做法总比西方列强那种赤裸裸的掠夺要好得多,至少在矿场经营上对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人工成本更是高出西方国家一筹,毕竟在这里工作的不仅仅是智利人还有不少于四分之一的中国人。
为了和智利政府达成交易,中国外交人员除了正规的外交手段之外,还暗中贿赂智利官员,争取减少阻力并且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更多的铜矿资源——说白了便是低买高卖,不管是在巴西还是智利,这些南美国家立国虽早但是国内政治跟中国满清时代没有什么差别。以外交部的评估报告来说,这些南美国家基础脆弱,都是出口本国自然资源,工业基础异常薄弱,一旦国际市场有什么波动将会直接摧毁本国经济体系,一旦经济乱了,剩下紧接便是国内政局不稳,政府下台到时候会跟家常便饭一样简单,就算闹出几场政变逼宫的闹剧来也是不足为怪。
也许是老天冥冥注定要南美人用实际行动来验证这份报告的正确性,在1910年年底的时候巴西政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动,自1894年以来便牢牢控制巴西政局的圣保罗——米纳斯吉拉斯同盟在政变中轰然倒塌。有意思的是中国为巴西承造的“圣保罗”号战列舰与当时刚刚归国不久的米纳斯吉拉斯号似乎为了与之相呼应,两舰巴西水兵也在同一天举行政变,圣保罗号战列舰那威力无比的三连装主炮塔居然炮轰了里约热内卢,迫使政府与其达成谅解。
圣保罗号的大炮向里约热内卢开炮的同时也仿佛应证了蒙古级战列舰的命运——这个级别的战舰从来都不是为了上战场的,而是为了宣扬暴力的,不过对象不是同样皮糙肉厚的大炮巨舰而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圣保罗号的大哥蒙古号和小弟黑龙江号两艘战列舰联手于同年年初在南洋肆无忌惮的抛洒了两百多发十二寸巨弹和将近两千枚五寸高爆弹,南洋天空中回荡的隆隆炮声和地上的火光燃红了泗水的河流。也许正是因为发生在蒙古级战列舰上的这两次事件,这个级别的四艘战列舰都被冠以“屠夫”的称号。
在智利向中国开下订单之后,谭延闿也终于批准了邓世昌呈交的关于添置中国海军第二艘蒙古级战列舰黑龙江号的报告——这也是蒙古级战列舰的四号舰,它将会和智利的战舰分别在威海卫和上海江南船厂同时开工建造。蒙古级战列舰总共就建造了这四艘,两艘外销两艘自用,这样一来中国可以从容的面对世界各国列强海军,只要他们不联合起来远征中国,谭延闿总是有底气将对手留在远东的大海上,至于英国是很强大,但是大英帝国现在更加头痛的是如何面对海峡对岸那边同样“野心万丈”的威廉二世,除非英国继续追加1908年度的海军拨款,否则两年后英国所谓的“两强标准”就要成为历史了。
整个1907年就这么过去了,中国政府一反前两年的“高姿态”,在国际事务中除了和本国有关系的事务之外,其余都不理会,就算在意也不过是跟随德国的脚步。当然对于中国的外交事务来说,排名第一的仍属于香港问题,在这一年里虽然依然还是没有什么结果,但是中国却频频派出驱逐舰甚至是重型巡洋舰穿梭于香港周边海域,英国远东舰队的驻地已经移往日本横须贺,在中国除了胶州湾有一支规模并不大的中德“模范舰队”之外,在中国的领海已经看不到外国舰队嚣张的扬长而过的场面了。
至于中国舰队每天都在香港周边“遛弯”是中国海军配合外交部实施的“加压”的一部分,这是每天人们都可以看到的,另外一部人人们看不到也是海军部门搞出来的——中国打算和德国合作开发五十倍径的十二寸战列舰主炮,甚至是威力更加强劲的十四寸主炮,当然在蒸汽轮机方面的合作更是不在话下……
当英国通过在德国的途径获知德国将会联合中国联合开发五十倍径的十二寸战列舰主炮的情报后,犹如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狂怒不已——当年中国用无线电技术加上高昂的资金才从英国这里获取了完整的四十五倍径十二寸主炮的制造技术,当时海军部就对此颇有微辞。要知道中国虽然在1890年的时候就掌握了十二寸火炮的制造技术,但是一直卡在身管寿命等一系列问题上,在英格纳的联络下出于发展中英关系对抗俄国保护英国在华传统利益才批准了这笔交易,中国在得到这项技术后火炮制造技术突飞猛进一下子就赶上了世界先进技术水平。
第三百四十九章 移民在线阅读
<!--t;
第三百四十九章 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