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 作者:戒念
第三百四十二章 杀伐西夏(六)
<!--go-->
漫咩的这股援军非常狡猾,在以顺州城为中心的草原上四处出击,不时的骚扰正准备攻城的种谔,并且还飘忽不定的攻击宋军的补给线,这给种谔带来了很大的烦恼。好在宋军将顺州城团团围困,所以漫咩的援军攻击范围也就是围绕着顺州附近,这就让无心的特种部队抓住了机会,经过几天的追踪终于吊上了这股党项兵的尾巴。
黑夜中受袭的党项军犹如受了惊吓的兔子一般惶恐不安,在不时冒出的火光中可以看到很多衣衫不整的党项兵士在胡乱奔跑,想要躲避宋军火器的威胁。预先设想中党项兵会来攻击弩炮,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了,所以预先布置下的弓弩手也就失去了作用。不过这并不妨碍大局,在弩炮疯狂的将三百多枚小型燃烧弹投在了党项人头上之后,便立刻将三千多骑兵投入战场,给正在处于混乱当中的党项军以最为致命的一击。
为了尾随追击这股游离在外的骑兵,无心没有条件多带骑兵出击,这些骑兵的主力都是剩余的特种部队战士,所以尽管人数少,但加上灵活机动的弩炮实力却很强大。三万多党项兵经过弩炮的密集燃烧弹轰炸后死伤无数,最重要的是在黑夜当中没有人知道到底宋军来了多少人,四处惊慌逃窜下,更是给了无心的骑兵以莫大地战机。
天亮以后。种谔接到求援后所派出的三万骑兵终于会合无心的特种部队,宋军一鼓作气追上了剩余的党项残兵将至歼灭,至此顺州城真的成了一座孤城。而杨崇岳再接到种谔合力攻打顺州城的信件后,在结束了灵州攻城战后便迅速向顺州移动,前锋两万骑兵已经到达了顺州城外和种谔和军一处,就等后续火器补给一到便开始攻城。
除去被围地顺州还没有被攻陷之外。宋军所占领的城池已经形成了一个半月形的包围圈,中间的原点正是西夏的政治经济中心──兴庆府。此时的兴庆府虽然还处于梁太后的高压统治之下,但面临宋军灼灼逼人的进攻而显得人心浮动,朝廷官员更是一日三惊──曾几何时宋夏之间双方战力对比西夏会处于如此劣势,倒是建国几十年间把宋朝君臣吓得够呛,没有想到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西夏君臣来担惊受怕了。
此时梁太后将扰乱军心的人都送上了断头台,并且为了抵御宋军即将的攻城,还下令将兴庆府及其周边地区地人凡是年龄在十五岁以上五十五岁一下的男子都编入了军队,这使得驻守在兴庆府周边的军队数量几日之间便达到了四十万之多。不过其中真正能够符合军队要求的也只有十五万人,这么多军队不过是乌合之众而已,面临聚集在周边已经超过五十万人的宋军,实在是不足以抵挡宋军地攻势,尤其是宋军的火器更是干扰人心的绝佳利器。其恐吓功能远远超出了它的杀人功能。
早在半个月前得知宋军大举进攻的消息后,兴庆府地官员们便建议梁太后西迁以避其锋芒,但是一方面宋军行动迅速,非常利索的便封堵了南面和东面的出路;另外一方面已经被汉化地差不多的党项贵族已经失去他们祖先的勇气,再也过不得常年在马背上颠沛流离的游牧生活。最重要的是梁太后不愿意失去自己所追求得来的荣华富贵──她从一个毫无地位的汉人。在西夏通过各种手段背弃了自己的丈夫,屠杀了丈夫的全家然后嫁给谅祚,等她所痛恨地荒淫无度的谅祚死后终于摄取西夏的最高权力……
这一切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实在是不容易。更何况是生活在由党项人所建立的国家中?!其中的艰辛实在是不为外人所知。不过梁太后虽然身世经历艰辛无比,但在非常清楚其底细的王静辉眼中,梁太后这种人更是百死莫赎──谅祚有很明显汉化的倾向,废除了番礼改用汉礼,对党项人的衣装服侍没有太过的要求,但却主张推广汉服,使用汉文……这一切在梁太后执政的时候全部都被推翻了,不仅如此,为了讨好党项贵族对她的认可。她还加强了对在西夏生活汉人的统治,使之更加严苛,对于宋朝更是全力进攻和掠夺的态势──不过这一切在谅祚死后不久便被宋军给瓦解了,梁太后并没有实力和机会创造一年西夏至少向大宋发动两次甚至两次以上的大规模进攻的“创举”。
正因为如此,王静辉对梁太后的痛恨远胜于李清,李清虽然想做皇帝,但在谅祚统治时期还尽量避免与宋朝交战,是个著名的“通宋”温和派,而梁太后恨不得自己变成一个党项人,对于这样的人是王静辉所绝对不能够容忍的,所以才在讨伐西夏的檄文当中,明确指出西夏必须清除梁太后甚至是整个梁氏家族才能够获得宋朝的认可,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可以使得大宋灭夏更有法定依据。
梁太后是不会考虑西迁的,一旦离开自己所牢牢统治的兴庆府,那自己和自己的家族未来的命运就很难说了,但同样她也非常明白宋朝的意愿是想要发泄几十年间宋夏之间的恩怨,在军事情况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任何和解都是无用的。她心中也明白自己处死阿里提是一时糊涂,以阿里提的老练还说不定能够派上用处──以最快的速度出使辽国,举国降了契丹,虽然肯定要受国人辱骂,但绝对可以保住自己的权势不受损失──家族的利益高于国家的利益!
尽管没有阿里提。但梁太后并不缺人,对于投降辽国地事情,事关重大必须要托付给自己的心腹,放眼望去,在宋军被围的兴庆府中哪里能够找到自己的心腹,不过都是惶惶不可终日的党项贵族而已。他们蛇鼠两端是绝对靠不住的,所以梁太后冒险将已经加盖皇帝印玺地诏书托付给了自己的侄子──直班统军梁格其。
梁太后还幻想着凭借城中四十万军队和宋朝耗上半年没有多大问题,只要自己的侄子传手诏安全到达辽国,那样许以辽国河北之地(黄河以北,大致就是河套平原地区,相对之下黄河以南除去毛乌素沙漠之外的嘉宁军司周边地区便是河南之地)换取出兵解救,这样算来虽然以后难免要仰辽国鼻息,但在西夏范围之内还是自己作主的,况且只要撑过这几年,等国势恢复后再向宋朝及周边地区发动战争掠夺一切资源。到时候向辽国拿回自己所失去的一切也未尝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在梁格其秘密出城后的第三天,梁太后便受到了定州守将投降宋军的消息──这等于是割断了梁格其通往辽国的道路!梁太后愤怒之余还没有忘记将定州守将在兴庆府地家人全部斩首示众,不过面临这一段时间经常见到砍头的党项人,他们心中已经麻木了,梁太后这种威吓手段基本上算是走到了尽头。
梁太后当然明白宋朝对西夏采取这么大动静的军事行动。辽国人不可能不知道,在恰当的时候辽国会出兵的,但是这样以来搞不好辽国也和宋朝抱有同样地心思,那对自己来说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毕竟辽国和西夏还是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不愉快的,和宋朝一起瓜分西夏一点也不稀奇。自己朝辽国送诏书不过也是为了诱惑辽国君臣不向灭夏的方向发展罢了。
剿灭了城外的援军后,宋朝军队在种谔地指挥下在顺州城边上筑起了两座土山──这是传统的攻城模式,因为种谔心中也开始着急了──杨崇岳将西平府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了种谔。王韶为了光荣退休不惜将西平府给烧了来加快进军速度,他种谔难道不退休?!要知道种谔地年龄兵王韶还大,守卫边疆的时间更是王韶所不能比的。现在王韶只是留下了一部分人来处理西平府和战俘,开心就好整理然后已经火速想兴庆府赶去了,谁也难保党项人在绝望之下看到围城不会投降,要知道党项高层最是左右摇摆的软骨头,他们的前辈们早就给他们做足了榜样,要是兴庆府投降了王韶,那他种谔在这次灭夏战争中将会处于何种地位?!
顺州城内的漫咩在看到宋军以这么快的速度便筑起了两座土山。心中明白宋军攻城已经就在眼前了,不过心中却想不出什么办法,对于城外的援军他更是不报什么希望了──三天前城外援军的首领地尸体被宋军送入城中,当然一起来的还有劝降书。
漫咩心中自有打算,他的身份可谓是现在西夏国朝中资格最老的了,算上现在还是傀儡的秉常皇帝,他已经历经三朝了。与梁太后这个汉人不同,他是个纯粹的党项人,梁太后固然给了很多权势但在漫咩的眼中这还不足以让他陪着梁太后一起完蛋。
“最划算的买卖还是要看对手有没有资格!”这是漫咩心中真实的想法,当年他帮助谅祚铲除没藏家族的时候就是因为没藏家族不会给他带来更多的权势,甚至在没藏的阴影下他的小命都很难保住,所以他才会把赌注放在了谅祚上,结果这笔买卖真的给他带来了他所需要的权势。
现在宋军的实力是够了,但作为一个老资格的党项贵族,他必须要得到更好的待遇──这就需要和宋军打上一场,以实力赢得对手的尊重,这样自己的价钱才会高,现在这些才是漫咩心中最为重视的。漫咩心中非常清楚,尽管现在宋军势大,但无论如何在宋朝人眼中,西夏实在是太遥远了,恐怕最后的结果不过是让东都洛阳不再成为边关仅此而已,要说宋朝对这里进行有效的统治,漫咩心中是打死也不相信的──统治这里就必须靠像他这样地人才有这个资格。宋朝在今后的几十年间甚至搞不好永远都无法有效统治这里。
漫咩必须为以后做好打算,即便在他这辈子用不上,也要为其子孙奠定基础──抵抗宋军对于他有两个好处,其一是成全了他的名声,宋军他是打不过的,但是稍作抵抗却能够赢得比较大的政治资本;其二便是他给宋军造成的损失越大。宋朝以后指望他地地方就越多,等他从宋朝这里拿足了好处,然后忍耐几年等到恰当的时候再反宋,难保他或者他的子孙不会成为下一个李继迁或是李元昊!
漫咩心中定下打算后,对城外的两个土山就没有放在心上,而是更加专注于如何调配兵力来积极防守城池,并且也在顺州城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征兵,虽然这样的士兵素质。不怎么样,但胜在数量上吓人。
漫咩的算盘虽然打得精制,可惜宋军并没有给他任何机会。就在一个漆黑的夜中,宋军的特种部队居然通过徒手攀爬的方式潜上了城墙,迅速拷问出了当夜地口令,在处理那些俘虏后,便换上党项兵的服侍然后放下绳子再接引其他同伴上来。同时也用吹箭匕首等无声的刺杀城墙上的西夏守军。
党项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宋军会使用这种方法来攻城,就这样一段一段的城墙被控制,城下潜伏地宋军也终于可以明目张胆的架起十几个攻城梯,向城头输送士兵的速度更加快捷了。特种部队的成员都接受过如何刺杀对手和近身搏斗的训练,所以当他们一路暗中杀过去地时候。一开始还小心翼翼的往前推进,发现夜晚党项兵的警觉性非常低,有地时候不问口令不说。甚至连在城头上相隔固定时间出现的游动巡逻哨都没有出现,这就更加助长了他们的胆子。
当特种部队试图想要打开城门的时候,党项兵才发现自己头顶的城墙上居然已经有了数不清的宋军,惊慌失措之下拼死抵抗,这个时候无论是城外正准备攻城的宋军还是城内守城的党项军都已经知道双方遭遇了。城外的宋军干脆将三个大号地燃烧弹放在城门前点燃,轰然巨响之后,两片破烂的城门被炸得四分五裂。
此时的宋军或是骑马从城门洞中杀了进去,或是从登城梯而上支援城墙上的守军。因为此时已经快要到四更天了,所以能够抵抗宋军进攻的党项兵非常少。而从城门中涌入的宋军却是不断的增加,并且还快速的向城内推进。
“种帅,末将不辱使命,特前来复命!”无心浑身是血的站在种谔身前说道,刚才第一个潜上城墙的便是无心,他的特种部队将城墙上的敌人都清理一空,这才为宋军能够抵进轰炸城门创造了条件,其实在那种情况下,无心他们所占领的城墙已经足够宋军攻城之用,就算没有爆破城门,胜利照样也是属于宋军的。
种谔笑呵呵的站起来说道:“将军好计策,要不然这顺州城可没有这么容易拿下来!”旁边的杨崇岳也是非常赞赏的点点头,不过这主意不难想到,但是这可并不是每个士兵都能够去做的,唯有无心麾下的千余名受过严格训练的特种兵才可以做到。
城内的喊杀声惊醒了正在做美梦的漫咩,宋军的突袭让他原有的打算彻底破产──没有城墙的保护,自己的兵力就是再多在这狭小的城池中也打不过宋军的。在得知宋军是偷偷趁夜爬上城墙进行突破之后,漫咩也只好无奈的长叹了一声下令投降──此时败局已定,再抵抗下去徒劳无益,反而会招惹宋军的嫉恨,若是宋军将领量小,那恐怕自己的家族会有不测之灾,他漫咩又不是三贞九烈,犯不着为已经摇摇欲坠的西夏陪葬,不过可惜的是却没有机会来完成自己的计划,以后想要谋得一处立足之地可就难了!
漫咩也没有想到宋军对待俘虏也是失去了以往的大度,对于投降将领更是毫无优待可言。宋军进城后便对所有的党项贵族大肆劫掠,他们在顺州城的一切都变成了宋朝的军费或者是治理西夏的经费。党项人也受到了汉人藏金习惯的影响,为了得到最大的效益,宋军除了加强仔细搜索之外,还将党项贵族的家眷严格拷问,在皮鞭和断头台的威胁下,大量被隐匿的金银被发现。
当漫咩向宋军主帅控诉这一切的时候,种谔和杨崇岳却对此毫无反应,准确的说是毫无愧疚──党项贵族的财富究竟是怎么来的,所有的宋军都知道,几十年间对宋朝西北部的不断劫掠一直都是西夏的不变国策,这不仅了西夏的发展,更给党项贵族带来了无数财富,今天宋军所为不过收回以往所失去的罢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 杀伐西夏(六)在线阅读
<!--t;
第三百四十二章 杀伐西夏(六)
-
第三百四十二章 杀伐西夏(六)
<!--go-->
漫咩的这股援军非常狡猾,在以顺州城为中心的草原上四处出击,不时的骚扰正准备攻城的种谔,并且还飘忽不定的攻击宋军的补给线,这给种谔带来了很大的烦恼。好在宋军将顺州城团团围困,所以漫咩的援军攻击范围也就是围绕着顺州附近,这就让无心的特种部队抓住了机会,经过几天的追踪终于吊上了这股党项兵的尾巴。
黑夜中受袭的党项军犹如受了惊吓的兔子一般惶恐不安,在不时冒出的火光中可以看到很多衣衫不整的党项兵士在胡乱奔跑,想要躲避宋军火器的威胁。预先设想中党项兵会来攻击弩炮,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了,所以预先布置下的弓弩手也就失去了作用。不过这并不妨碍大局,在弩炮疯狂的将三百多枚小型燃烧弹投在了党项人头上之后,便立刻将三千多骑兵投入战场,给正在处于混乱当中的党项军以最为致命的一击。
为了尾随追击这股游离在外的骑兵,无心没有条件多带骑兵出击,这些骑兵的主力都是剩余的特种部队战士,所以尽管人数少,但加上灵活机动的弩炮实力却很强大。三万多党项兵经过弩炮的密集燃烧弹轰炸后死伤无数,最重要的是在黑夜当中没有人知道到底宋军来了多少人,四处惊慌逃窜下,更是给了无心的骑兵以莫大地战机。
天亮以后。种谔接到求援后所派出的三万骑兵终于会合无心的特种部队,宋军一鼓作气追上了剩余的党项残兵将至歼灭,至此顺州城真的成了一座孤城。而杨崇岳再接到种谔合力攻打顺州城的信件后,在结束了灵州攻城战后便迅速向顺州移动,前锋两万骑兵已经到达了顺州城外和种谔和军一处,就等后续火器补给一到便开始攻城。
除去被围地顺州还没有被攻陷之外。宋军所占领的城池已经形成了一个半月形的包围圈,中间的原点正是西夏的政治经济中心──兴庆府。此时的兴庆府虽然还处于梁太后的高压统治之下,但面临宋军灼灼逼人的进攻而显得人心浮动,朝廷官员更是一日三惊──曾几何时宋夏之间双方战力对比西夏会处于如此劣势,倒是建国几十年间把宋朝君臣吓得够呛,没有想到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西夏君臣来担惊受怕了。
此时梁太后将扰乱军心的人都送上了断头台,并且为了抵御宋军即将的攻城,还下令将兴庆府及其周边地区地人凡是年龄在十五岁以上五十五岁一下的男子都编入了军队,这使得驻守在兴庆府周边的军队数量几日之间便达到了四十万之多。不过其中真正能够符合军队要求的也只有十五万人,这么多军队不过是乌合之众而已,面临聚集在周边已经超过五十万人的宋军,实在是不足以抵挡宋军地攻势,尤其是宋军的火器更是干扰人心的绝佳利器。其恐吓功能远远超出了它的杀人功能。
早在半个月前得知宋军大举进攻的消息后,兴庆府地官员们便建议梁太后西迁以避其锋芒,但是一方面宋军行动迅速,非常利索的便封堵了南面和东面的出路;另外一方面已经被汉化地差不多的党项贵族已经失去他们祖先的勇气,再也过不得常年在马背上颠沛流离的游牧生活。最重要的是梁太后不愿意失去自己所追求得来的荣华富贵──她从一个毫无地位的汉人。在西夏通过各种手段背弃了自己的丈夫,屠杀了丈夫的全家然后嫁给谅祚,等她所痛恨地荒淫无度的谅祚死后终于摄取西夏的最高权力……
这一切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实在是不容易。更何况是生活在由党项人所建立的国家中?!其中的艰辛实在是不为外人所知。不过梁太后虽然身世经历艰辛无比,但在非常清楚其底细的王静辉眼中,梁太后这种人更是百死莫赎──谅祚有很明显汉化的倾向,废除了番礼改用汉礼,对党项人的衣装服侍没有太过的要求,但却主张推广汉服,使用汉文……这一切在梁太后执政的时候全部都被推翻了,不仅如此,为了讨好党项贵族对她的认可。她还加强了对在西夏生活汉人的统治,使之更加严苛,对于宋朝更是全力进攻和掠夺的态势──不过这一切在谅祚死后不久便被宋军给瓦解了,梁太后并没有实力和机会创造一年西夏至少向大宋发动两次甚至两次以上的大规模进攻的“创举”。
正因为如此,王静辉对梁太后的痛恨远胜于李清,李清虽然想做皇帝,但在谅祚统治时期还尽量避免与宋朝交战,是个著名的“通宋”温和派,而梁太后恨不得自己变成一个党项人,对于这样的人是王静辉所绝对不能够容忍的,所以才在讨伐西夏的檄文当中,明确指出西夏必须清除梁太后甚至是整个梁氏家族才能够获得宋朝的认可,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可以使得大宋灭夏更有法定依据。
梁太后是不会考虑西迁的,一旦离开自己所牢牢统治的兴庆府,那自己和自己的家族未来的命运就很难说了,但同样她也非常明白宋朝的意愿是想要发泄几十年间宋夏之间的恩怨,在军事情况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任何和解都是无用的。她心中也明白自己处死阿里提是一时糊涂,以阿里提的老练还说不定能够派上用处──以最快的速度出使辽国,举国降了契丹,虽然肯定要受国人辱骂,但绝对可以保住自己的权势不受损失──家族的利益高于国家的利益!
尽管没有阿里提。但梁太后并不缺人,对于投降辽国地事情,事关重大必须要托付给自己的心腹,放眼望去,在宋军被围的兴庆府中哪里能够找到自己的心腹,不过都是惶惶不可终日的党项贵族而已。他们蛇鼠两端是绝对靠不住的,所以梁太后冒险将已经加盖皇帝印玺地诏书托付给了自己的侄子──直班统军梁格其。
梁太后还幻想着凭借城中四十万军队和宋朝耗上半年没有多大问题,只要自己的侄子传手诏安全到达辽国,那样许以辽国河北之地(黄河以北,大致就是河套平原地区,相对之下黄河以南除去毛乌素沙漠之外的嘉宁军司周边地区便是河南之地)换取出兵解救,这样算来虽然以后难免要仰辽国鼻息,但在西夏范围之内还是自己作主的,况且只要撑过这几年,等国势恢复后再向宋朝及周边地区发动战争掠夺一切资源。到时候向辽国拿回自己所失去的一切也未尝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在梁格其秘密出城后的第三天,梁太后便受到了定州守将投降宋军的消息──这等于是割断了梁格其通往辽国的道路!梁太后愤怒之余还没有忘记将定州守将在兴庆府地家人全部斩首示众,不过面临这一段时间经常见到砍头的党项人,他们心中已经麻木了,梁太后这种威吓手段基本上算是走到了尽头。
梁太后当然明白宋朝对西夏采取这么大动静的军事行动。辽国人不可能不知道,在恰当的时候辽国会出兵的,但是这样以来搞不好辽国也和宋朝抱有同样地心思,那对自己来说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毕竟辽国和西夏还是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不愉快的,和宋朝一起瓜分西夏一点也不稀奇。自己朝辽国送诏书不过也是为了诱惑辽国君臣不向灭夏的方向发展罢了。
剿灭了城外的援军后,宋朝军队在种谔地指挥下在顺州城边上筑起了两座土山──这是传统的攻城模式,因为种谔心中也开始着急了──杨崇岳将西平府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了种谔。王韶为了光荣退休不惜将西平府给烧了来加快进军速度,他种谔难道不退休?!要知道种谔地年龄兵王韶还大,守卫边疆的时间更是王韶所不能比的。现在王韶只是留下了一部分人来处理西平府和战俘,开心就好整理然后已经火速想兴庆府赶去了,谁也难保党项人在绝望之下看到围城不会投降,要知道党项高层最是左右摇摆的软骨头,他们的前辈们早就给他们做足了榜样,要是兴庆府投降了王韶,那他种谔在这次灭夏战争中将会处于何种地位?!
顺州城内的漫咩在看到宋军以这么快的速度便筑起了两座土山。心中明白宋军攻城已经就在眼前了,不过心中却想不出什么办法,对于城外的援军他更是不报什么希望了──三天前城外援军的首领地尸体被宋军送入城中,当然一起来的还有劝降书。
漫咩心中自有打算,他的身份可谓是现在西夏国朝中资格最老的了,算上现在还是傀儡的秉常皇帝,他已经历经三朝了。与梁太后这个汉人不同,他是个纯粹的党项人,梁太后固然给了很多权势但在漫咩的眼中这还不足以让他陪着梁太后一起完蛋。
“最划算的买卖还是要看对手有没有资格!”这是漫咩心中真实的想法,当年他帮助谅祚铲除没藏家族的时候就是因为没藏家族不会给他带来更多的权势,甚至在没藏的阴影下他的小命都很难保住,所以他才会把赌注放在了谅祚上,结果这笔买卖真的给他带来了他所需要的权势。
现在宋军的实力是够了,但作为一个老资格的党项贵族,他必须要得到更好的待遇──这就需要和宋军打上一场,以实力赢得对手的尊重,这样自己的价钱才会高,现在这些才是漫咩心中最为重视的。漫咩心中非常清楚,尽管现在宋军势大,但无论如何在宋朝人眼中,西夏实在是太遥远了,恐怕最后的结果不过是让东都洛阳不再成为边关仅此而已,要说宋朝对这里进行有效的统治,漫咩心中是打死也不相信的──统治这里就必须靠像他这样地人才有这个资格。宋朝在今后的几十年间甚至搞不好永远都无法有效统治这里。
漫咩必须为以后做好打算,即便在他这辈子用不上,也要为其子孙奠定基础──抵抗宋军对于他有两个好处,其一是成全了他的名声,宋军他是打不过的,但是稍作抵抗却能够赢得比较大的政治资本;其二便是他给宋军造成的损失越大。宋朝以后指望他地地方就越多,等他从宋朝这里拿足了好处,然后忍耐几年等到恰当的时候再反宋,难保他或者他的子孙不会成为下一个李继迁或是李元昊!
漫咩心中定下打算后,对城外的两个土山就没有放在心上,而是更加专注于如何调配兵力来积极防守城池,并且也在顺州城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征兵,虽然这样的士兵素质。不怎么样,但胜在数量上吓人。
漫咩的算盘虽然打得精制,可惜宋军并没有给他任何机会。就在一个漆黑的夜中,宋军的特种部队居然通过徒手攀爬的方式潜上了城墙,迅速拷问出了当夜地口令,在处理那些俘虏后,便换上党项兵的服侍然后放下绳子再接引其他同伴上来。同时也用吹箭匕首等无声的刺杀城墙上的西夏守军。
党项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宋军会使用这种方法来攻城,就这样一段一段的城墙被控制,城下潜伏地宋军也终于可以明目张胆的架起十几个攻城梯,向城头输送士兵的速度更加快捷了。特种部队的成员都接受过如何刺杀对手和近身搏斗的训练,所以当他们一路暗中杀过去地时候。一开始还小心翼翼的往前推进,发现夜晚党项兵的警觉性非常低,有地时候不问口令不说。甚至连在城头上相隔固定时间出现的游动巡逻哨都没有出现,这就更加助长了他们的胆子。
当特种部队试图想要打开城门的时候,党项兵才发现自己头顶的城墙上居然已经有了数不清的宋军,惊慌失措之下拼死抵抗,这个时候无论是城外正准备攻城的宋军还是城内守城的党项军都已经知道双方遭遇了。城外的宋军干脆将三个大号地燃烧弹放在城门前点燃,轰然巨响之后,两片破烂的城门被炸得四分五裂。
此时的宋军或是骑马从城门洞中杀了进去,或是从登城梯而上支援城墙上的守军。因为此时已经快要到四更天了,所以能够抵抗宋军进攻的党项兵非常少。而从城门中涌入的宋军却是不断的增加,并且还快速的向城内推进。
“种帅,末将不辱使命,特前来复命!”无心浑身是血的站在种谔身前说道,刚才第一个潜上城墙的便是无心,他的特种部队将城墙上的敌人都清理一空,这才为宋军能够抵进轰炸城门创造了条件,其实在那种情况下,无心他们所占领的城墙已经足够宋军攻城之用,就算没有爆破城门,胜利照样也是属于宋军的。
种谔笑呵呵的站起来说道:“将军好计策,要不然这顺州城可没有这么容易拿下来!”旁边的杨崇岳也是非常赞赏的点点头,不过这主意不难想到,但是这可并不是每个士兵都能够去做的,唯有无心麾下的千余名受过严格训练的特种兵才可以做到。
城内的喊杀声惊醒了正在做美梦的漫咩,宋军的突袭让他原有的打算彻底破产──没有城墙的保护,自己的兵力就是再多在这狭小的城池中也打不过宋军的。在得知宋军是偷偷趁夜爬上城墙进行突破之后,漫咩也只好无奈的长叹了一声下令投降──此时败局已定,再抵抗下去徒劳无益,反而会招惹宋军的嫉恨,若是宋军将领量小,那恐怕自己的家族会有不测之灾,他漫咩又不是三贞九烈,犯不着为已经摇摇欲坠的西夏陪葬,不过可惜的是却没有机会来完成自己的计划,以后想要谋得一处立足之地可就难了!
漫咩也没有想到宋军对待俘虏也是失去了以往的大度,对于投降将领更是毫无优待可言。宋军进城后便对所有的党项贵族大肆劫掠,他们在顺州城的一切都变成了宋朝的军费或者是治理西夏的经费。党项人也受到了汉人藏金习惯的影响,为了得到最大的效益,宋军除了加强仔细搜索之外,还将党项贵族的家眷严格拷问,在皮鞭和断头台的威胁下,大量被隐匿的金银被发现。
当漫咩向宋军主帅控诉这一切的时候,种谔和杨崇岳却对此毫无反应,准确的说是毫无愧疚──党项贵族的财富究竟是怎么来的,所有的宋军都知道,几十年间对宋朝西北部的不断劫掠一直都是西夏的不变国策,这不仅了西夏的发展,更给党项贵族带来了无数财富,今天宋军所为不过收回以往所失去的罢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 杀伐西夏(六)在线阅读
<!--t;
第三百四十二章 杀伐西夏(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