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风水师 作者:徐公子锗许
第1章 离渊其人
第1章 离渊其人()
华夏国度最不缺少的就是一些奇闻易趣之事,无论是原始时期的崇拜自然与鬼神,人神沟通的占卜等多种方术,鬼神之事不可考也不足以信,是无鬼神只是人心中的执念而已,诸子百家尤以道、儒、墨为“显学”,且当时的阴阳家、方术家兴起,如此有所影响诸多流传下来的显学,综合传统的鬼神崇拜、神仙思想、阴阳术数终于与汉代所崇尚黄老的思潮逐渐融合,至此风水江湖的西茅山之名开始兴盛,同时神识风水秘法也开始流传开来。
天下秘法同宗同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用通俗的理念说:存在(太极)是道,不存在(无极)是道,非存在非不存在也是道,在后世风水神识秘法渊源流传。
在风水神识秘法的传承之中,分呈出了西茅山东茅山两支,东茅山主文法地缘传承,西茅山主刑罚掌戒阵法,西茅山下至“宿园、卜道、奇门、阵法、秘法”五大分支,其中宿园主修风水地气修缮、古建筑建都立基,后世的一些风水学理论大多起源于宿园,而西茅山西边的卜道主分相师九转——算命、看相、测字、扶乩、圆光、走阴、星象、法师、端公。
“卜道”是江湖奇艺之首,“算命”是九转之首,这其实也并非偶然。世人皆好问运数、前程,就算嘴上不问心里也想,这其实与信不信鬼神并无直接联系,做什么事情都是在推测未来的可能、思考过去的经历中不解的问题。
秘法传承之中奇门主修武学与修身,主张激发人体本源的潜质,至于一些看来的如同隔空取物的特异秘术,其实是奇门修身的一种秘术,在当初全真而言,西茅山风水王朝在奇门便分离出形意遁甲了的雏形,年过八十却看似三十、移形幻影、飞檐走壁之能有如蝼蚁之聚,在后世越传越玄,倒落入了下乘,奇门总就只是强身健体,激发潜能。
然而,在历史演变与人们意识概念的不断变化中,真正意义上的宿园、奇门、卜道方士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具经济利益的风水传承秘法、算命问前程等个别分支理论的兴盛,而今的故事就是发生在风水秘法之间的奇缘,阴阳鬼道风生水起,秘法传承之渊源,一段因一场宿命家道中落,一段不复以往的人生。
秦岭如巨龙一般横卧在华夏大地,东西延伸两千里之长,深处的山谷更是高峰鳞立,林阔似海,遮天蔽日。其中时不时地响起一声兽吼,除了阴深恐怖,实在没有什么好的景致供人观赏游玩,即便是白天阳光明媚的时候,也是人迹罕至,可这时一条阴深的山道上却出现了一条人影,看其背影,应该还是弱冠的男子,风尘仆仆的一身朴素打扮,背后挎着一个包裹,鼓鼓的显得很重,浑身透漏出脱俗的气质,包裹之间还夹杂着一副立轴式装裱的画卷模样东西。
正是离家远行三载有余、四处流离的离渊,此刻寂静无人的秦岭古道,淡淡月光从茂密枝叶间的点点缝隙透入小道。离渊背挎着行囊的身姿,依然矫捷的爬上一棵巨大的老杉,身形仿佛已融入夜色中,拿起已经只有一边能用望远镜看着山势的风水走势,秦岭天门山的山形挺拔,山势奇伟,上面植物状似鬼岭妖松,景色十分奇特,但是山也并不见得像是一道门的样子,不知道天门山的名字由何得来,而那中间的一线天,从离渊这里看去,只是一道黑色的细线。
八月正旬火主金,耀东方,次日是焚木争阳之昭,离渊游历的方向转而向辈,借土性转化火气,可以消暑避难无往不利,这才趁夜间的覅器行走游历,天门山此处尤以物性山石闻名,青马天际连一线,万丈大佛面朝西,风和日丽旱天雷,天门山按风水的局势堪舆,此处地气郁结,原本无处放泄的地气,经过数次的地质变化,已经形成了聚阴冲煞之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正是百年前的一次地质滑坡,此处应属一处风水宝地,百余年前,不乏官宦之家选阴宅在此,因此此处山沟大冢小山似的连绵不绝,虽突兀的伤了自然之貌,不过对于风水相师凝练灵觉,这冲煞之局倒是事半功倍,如此离渊才会选择夜间在秦岭孤身赶路。
等到亥时已过,残月上升至树梢头,离渊趁着月色,离渊这才爬上了矮山脊,继续向天门山靠拢,顺着山势向前走去,边走边查看前面的地形,便寻找好的风水奇脉来修炼灵觉,到了天门山的山脚下,松子沟的起始段的一片乱石岭就在离渊的眼前,见此离渊不由的加快了脚步。
这些年来,离渊流落于市井小巷,借助风水师的身份,到处流离奔走,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大都市也经历了不少,穷乡僻壤的村落也到访过,选阴宅看风水,学会了不少的江湖门槛,从十六岁家道中落离家,算算到现在三载有余,离渊的相貌虽没有太多的变化,风水相师的眼光倒是涨了不少。离渊背井离乡走上风水相师这条路,也是迫于无奈,他祖籍杭州,本家是经营文房四宝古玩字画的“印沽斋”,取义不沽名钓誉,家道从清朝末年到现在三起三落,轮到他父亲离承谷这一代,已经彻底的没落了,虽说没落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只不过不显往日繁荣罢了。
只不过建立“印沽斋”曾祖父的一道遗嘱,使得离渊无法安稳的继承家业,必须外出谋生,这遗嘱的存在,他父亲离承谷也是无可奈何,只的将离渊在十六岁之后扫地出门,让他出外闯荡,这些年来,离渊也有意无意的,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出来,在出外历练的途中,自作主张将离思源的名字,改为风水师的雅号离渊。
说起这道遗嘱,还要从清末的一个典故说起,在清末旧杭州城府衙北首的老宅子那边,曾经有一字溜儿排着十余家古玩店。当时离家经营的“印沽斋”,便位列其中。“印沽斋”跟旁边的那些老字号相比,只能算是子辈。可是“印沽斋”的发迹,却也算的上是一个奇谈。离渊的曾祖父离基,也就是“印沽斋”的老掌柜,由于在离家的姓氏谱上排行老五,人称‘离五’。他起先是在“天逸阁”里做徒工,手脚勤快,且为人机灵,因而深得“天逸阁”萧老掌柜的赏识。
有一年夏天,离五陪“天逸阁‘的少掌柜一起到南方购货。在途中遇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那老乞丐脚下放着一块数十斤的石头,言称石头里面藏有宝石,愿意五十两银子出手。这老乞丐的怪举,招惹来不少好奇的路人。离五和少掌柜也走上前去看个究竟,那的确是一块毛玉石,但少掌柜经过一番细察之后,哈哈笑了起来,对那老乞丐说:“这是块毛玉石不假,可它顶多值十两银子!”听了少掌柜的话,老乞丐极为不悦地说:“真货真人识,你就是少了一文钱,俺都不卖!”但是当时的祖父离五却顺着老乞丐的话说:“老人家,那咱们讨个价如何?”
那老乞丐看了看祖父离五,乐开了花,说:“年轻人,还是你识货,咱们可以讨个价。”少掌柜扯着离五的衣袖准备继续赶路,而离五却是一边抚摸着那块毛玉石,一边跟老乞丐讨价。最终,老乞丐同意四十二两银子出手。
此时,少掌柜有些不耐烦了,他在旁边多次催促离五尽早赶路,当时祖父离五却扑通跪在少掌柜的面前,恳求少掌柜借他四十两银子,再合上他半年的工钱,愿在这块毛玉石上赌一把。倘使栽了,他下半辈子便在“天逸阁”做工还债,少掌柜认为他是财迷心窍,厉声点拨他说:“拿四十二两真银子赌这块石头,你必赔无疑!”可是,当时离五的决心已定,他跪在地上死活不肯起来。少掌柜犹豫了好长时间,才叹了一口气,不知道是可怜还是无奈,答应下来。
千里迢迢,离五一直将那块毛玉石背在身上。待返回杭州时,离五的脊背已被那块石头磨得血肉模糊。那天天黑到达墨城,离五全靠凭着那口气,将那块毛玉石拿来,直接送到了“天逸阁”的老掌柜的手中,一点停顿都没有。其实那个时候,离五对那块玉石一点也没有把握,他只是不甘心自己一直在这社会的底层摸索着,他赌的不是玉,而是赌的自己的下半辈子,输了就一辈子不得翻身,赢了还能有个盼头。
“天逸阁”的老掌柜将那块毛玉石摸索了半天,吁了一口气,羡妒地说:“苍天不负有心人,五子啊,你的家业就要从它开始了——”果然切开之后,那块毛玉石里面竟含有一块甜瓜大小的翡翠,尔后,被“天蕙阁”的老掌柜以一千两白银购得。
两个月后,属于离家的第一个产业“印沽斋”开张营业。在离五的苦心经营下,“印沽斋”生意日渐兴隆,还经常能见到一些洋人慕名前来淘宝。“印沽斋”的家业越是雄厚,但是离五回每当想起那次赌玉的情景就越加感到后怕,每每在夜晚辗转反侧。他经常用“赌命不赌玉!”这句话来训诫自己的儿子,也就是离渊的爷爷——离戒石。“赌命不赌玉”说是这样说,但是等真走到哪一步,谁也不能够预料到,你下一步会怎么走,这命运就是善变的。
民国一十二年时,有几个专事赌玉的石客,雇人从东海边运来一块重达数千斤的海青石,这块海青石一到杭州城府,便引起了轰动,这些个亡命的石客,声称巨石内蕴有天价宝石,因此开价就是三千两银子。那些古玩店的掌柜们闻讯之后,纷纷前来看货,他们一个个都算是是鉴石玩宝一类的行家。
但是经过半个多月的揣测,仍没有人敢出面下注。当时“印沽斋”的少掌柜离戒石也到过现场,他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其实,离五当时早有耳闻,他佯装不知,谁也不能够保证每次赌玉都会赢,只不过是不想染手赌玉罢了。只是这次,少掌柜好像全然忘了父亲平日的训诫,一次又一次地怂恿父亲前往察看货色。因为凭经验,他感觉海青石里面肯定蕴有奇货。只是价值几何,他不敢断言。
当天夜里,在没有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离五独自走出“印沽斋”,朝寄放海青石的“杭城客栈”踱去。到了那里,他只是让那儿名石客点上儿盏灯笼,摆在石头的四周,在灯光的映照下,那块海青石的一些棱角,反射着淡淡的荧光。离五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凝视着巨石出神,不知道在想什么,也不跟那几名石客搭言。从那天算起,离五一连去了七个晚上,而且每一次,他都是一言不发地坐在巨石前,慢慢抽着烟袋:几袋烟过后,便拍一拍屁股走人,然而,即使是这样,他的行踪仍没有躲过其它店铺掌柜们的眼睛,古玩界每一个都是眼尖的主,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放在眼里。
第1章 离渊其人在线阅读
第1章 离渊其人
-
第1章 离渊其人
第1章 离渊其人()
华夏国度最不缺少的就是一些奇闻易趣之事,无论是原始时期的崇拜自然与鬼神,人神沟通的占卜等多种方术,鬼神之事不可考也不足以信,是无鬼神只是人心中的执念而已,诸子百家尤以道、儒、墨为“显学”,且当时的阴阳家、方术家兴起,如此有所影响诸多流传下来的显学,综合传统的鬼神崇拜、神仙思想、阴阳术数终于与汉代所崇尚黄老的思潮逐渐融合,至此风水江湖的西茅山之名开始兴盛,同时神识风水秘法也开始流传开来。
天下秘法同宗同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用通俗的理念说:存在(太极)是道,不存在(无极)是道,非存在非不存在也是道,在后世风水神识秘法渊源流传。
在风水神识秘法的传承之中,分呈出了西茅山东茅山两支,东茅山主文法地缘传承,西茅山主刑罚掌戒阵法,西茅山下至“宿园、卜道、奇门、阵法、秘法”五大分支,其中宿园主修风水地气修缮、古建筑建都立基,后世的一些风水学理论大多起源于宿园,而西茅山西边的卜道主分相师九转——算命、看相、测字、扶乩、圆光、走阴、星象、法师、端公。
“卜道”是江湖奇艺之首,“算命”是九转之首,这其实也并非偶然。世人皆好问运数、前程,就算嘴上不问心里也想,这其实与信不信鬼神并无直接联系,做什么事情都是在推测未来的可能、思考过去的经历中不解的问题。
秘法传承之中奇门主修武学与修身,主张激发人体本源的潜质,至于一些看来的如同隔空取物的特异秘术,其实是奇门修身的一种秘术,在当初全真而言,西茅山风水王朝在奇门便分离出形意遁甲了的雏形,年过八十却看似三十、移形幻影、飞檐走壁之能有如蝼蚁之聚,在后世越传越玄,倒落入了下乘,奇门总就只是强身健体,激发潜能。
然而,在历史演变与人们意识概念的不断变化中,真正意义上的宿园、奇门、卜道方士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具经济利益的风水传承秘法、算命问前程等个别分支理论的兴盛,而今的故事就是发生在风水秘法之间的奇缘,阴阳鬼道风生水起,秘法传承之渊源,一段因一场宿命家道中落,一段不复以往的人生。
秦岭如巨龙一般横卧在华夏大地,东西延伸两千里之长,深处的山谷更是高峰鳞立,林阔似海,遮天蔽日。其中时不时地响起一声兽吼,除了阴深恐怖,实在没有什么好的景致供人观赏游玩,即便是白天阳光明媚的时候,也是人迹罕至,可这时一条阴深的山道上却出现了一条人影,看其背影,应该还是弱冠的男子,风尘仆仆的一身朴素打扮,背后挎着一个包裹,鼓鼓的显得很重,浑身透漏出脱俗的气质,包裹之间还夹杂着一副立轴式装裱的画卷模样东西。
正是离家远行三载有余、四处流离的离渊,此刻寂静无人的秦岭古道,淡淡月光从茂密枝叶间的点点缝隙透入小道。离渊背挎着行囊的身姿,依然矫捷的爬上一棵巨大的老杉,身形仿佛已融入夜色中,拿起已经只有一边能用望远镜看着山势的风水走势,秦岭天门山的山形挺拔,山势奇伟,上面植物状似鬼岭妖松,景色十分奇特,但是山也并不见得像是一道门的样子,不知道天门山的名字由何得来,而那中间的一线天,从离渊这里看去,只是一道黑色的细线。
八月正旬火主金,耀东方,次日是焚木争阳之昭,离渊游历的方向转而向辈,借土性转化火气,可以消暑避难无往不利,这才趁夜间的覅器行走游历,天门山此处尤以物性山石闻名,青马天际连一线,万丈大佛面朝西,风和日丽旱天雷,天门山按风水的局势堪舆,此处地气郁结,原本无处放泄的地气,经过数次的地质变化,已经形成了聚阴冲煞之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正是百年前的一次地质滑坡,此处应属一处风水宝地,百余年前,不乏官宦之家选阴宅在此,因此此处山沟大冢小山似的连绵不绝,虽突兀的伤了自然之貌,不过对于风水相师凝练灵觉,这冲煞之局倒是事半功倍,如此离渊才会选择夜间在秦岭孤身赶路。
等到亥时已过,残月上升至树梢头,离渊趁着月色,离渊这才爬上了矮山脊,继续向天门山靠拢,顺着山势向前走去,边走边查看前面的地形,便寻找好的风水奇脉来修炼灵觉,到了天门山的山脚下,松子沟的起始段的一片乱石岭就在离渊的眼前,见此离渊不由的加快了脚步。
这些年来,离渊流落于市井小巷,借助风水师的身份,到处流离奔走,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大都市也经历了不少,穷乡僻壤的村落也到访过,选阴宅看风水,学会了不少的江湖门槛,从十六岁家道中落离家,算算到现在三载有余,离渊的相貌虽没有太多的变化,风水相师的眼光倒是涨了不少。离渊背井离乡走上风水相师这条路,也是迫于无奈,他祖籍杭州,本家是经营文房四宝古玩字画的“印沽斋”,取义不沽名钓誉,家道从清朝末年到现在三起三落,轮到他父亲离承谷这一代,已经彻底的没落了,虽说没落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只不过不显往日繁荣罢了。
只不过建立“印沽斋”曾祖父的一道遗嘱,使得离渊无法安稳的继承家业,必须外出谋生,这遗嘱的存在,他父亲离承谷也是无可奈何,只的将离渊在十六岁之后扫地出门,让他出外闯荡,这些年来,离渊也有意无意的,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出来,在出外历练的途中,自作主张将离思源的名字,改为风水师的雅号离渊。
说起这道遗嘱,还要从清末的一个典故说起,在清末旧杭州城府衙北首的老宅子那边,曾经有一字溜儿排着十余家古玩店。当时离家经营的“印沽斋”,便位列其中。“印沽斋”跟旁边的那些老字号相比,只能算是子辈。可是“印沽斋”的发迹,却也算的上是一个奇谈。离渊的曾祖父离基,也就是“印沽斋”的老掌柜,由于在离家的姓氏谱上排行老五,人称‘离五’。他起先是在“天逸阁”里做徒工,手脚勤快,且为人机灵,因而深得“天逸阁”萧老掌柜的赏识。
有一年夏天,离五陪“天逸阁‘的少掌柜一起到南方购货。在途中遇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那老乞丐脚下放着一块数十斤的石头,言称石头里面藏有宝石,愿意五十两银子出手。这老乞丐的怪举,招惹来不少好奇的路人。离五和少掌柜也走上前去看个究竟,那的确是一块毛玉石,但少掌柜经过一番细察之后,哈哈笑了起来,对那老乞丐说:“这是块毛玉石不假,可它顶多值十两银子!”听了少掌柜的话,老乞丐极为不悦地说:“真货真人识,你就是少了一文钱,俺都不卖!”但是当时的祖父离五却顺着老乞丐的话说:“老人家,那咱们讨个价如何?”
那老乞丐看了看祖父离五,乐开了花,说:“年轻人,还是你识货,咱们可以讨个价。”少掌柜扯着离五的衣袖准备继续赶路,而离五却是一边抚摸着那块毛玉石,一边跟老乞丐讨价。最终,老乞丐同意四十二两银子出手。
此时,少掌柜有些不耐烦了,他在旁边多次催促离五尽早赶路,当时祖父离五却扑通跪在少掌柜的面前,恳求少掌柜借他四十两银子,再合上他半年的工钱,愿在这块毛玉石上赌一把。倘使栽了,他下半辈子便在“天逸阁”做工还债,少掌柜认为他是财迷心窍,厉声点拨他说:“拿四十二两真银子赌这块石头,你必赔无疑!”可是,当时离五的决心已定,他跪在地上死活不肯起来。少掌柜犹豫了好长时间,才叹了一口气,不知道是可怜还是无奈,答应下来。
千里迢迢,离五一直将那块毛玉石背在身上。待返回杭州时,离五的脊背已被那块石头磨得血肉模糊。那天天黑到达墨城,离五全靠凭着那口气,将那块毛玉石拿来,直接送到了“天逸阁”的老掌柜的手中,一点停顿都没有。其实那个时候,离五对那块玉石一点也没有把握,他只是不甘心自己一直在这社会的底层摸索着,他赌的不是玉,而是赌的自己的下半辈子,输了就一辈子不得翻身,赢了还能有个盼头。
“天逸阁”的老掌柜将那块毛玉石摸索了半天,吁了一口气,羡妒地说:“苍天不负有心人,五子啊,你的家业就要从它开始了——”果然切开之后,那块毛玉石里面竟含有一块甜瓜大小的翡翠,尔后,被“天蕙阁”的老掌柜以一千两白银购得。
两个月后,属于离家的第一个产业“印沽斋”开张营业。在离五的苦心经营下,“印沽斋”生意日渐兴隆,还经常能见到一些洋人慕名前来淘宝。“印沽斋”的家业越是雄厚,但是离五回每当想起那次赌玉的情景就越加感到后怕,每每在夜晚辗转反侧。他经常用“赌命不赌玉!”这句话来训诫自己的儿子,也就是离渊的爷爷——离戒石。“赌命不赌玉”说是这样说,但是等真走到哪一步,谁也不能够预料到,你下一步会怎么走,这命运就是善变的。
民国一十二年时,有几个专事赌玉的石客,雇人从东海边运来一块重达数千斤的海青石,这块海青石一到杭州城府,便引起了轰动,这些个亡命的石客,声称巨石内蕴有天价宝石,因此开价就是三千两银子。那些古玩店的掌柜们闻讯之后,纷纷前来看货,他们一个个都算是是鉴石玩宝一类的行家。
但是经过半个多月的揣测,仍没有人敢出面下注。当时“印沽斋”的少掌柜离戒石也到过现场,他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其实,离五当时早有耳闻,他佯装不知,谁也不能够保证每次赌玉都会赢,只不过是不想染手赌玉罢了。只是这次,少掌柜好像全然忘了父亲平日的训诫,一次又一次地怂恿父亲前往察看货色。因为凭经验,他感觉海青石里面肯定蕴有奇货。只是价值几何,他不敢断言。
当天夜里,在没有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离五独自走出“印沽斋”,朝寄放海青石的“杭城客栈”踱去。到了那里,他只是让那儿名石客点上儿盏灯笼,摆在石头的四周,在灯光的映照下,那块海青石的一些棱角,反射着淡淡的荧光。离五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凝视着巨石出神,不知道在想什么,也不跟那几名石客搭言。从那天算起,离五一连去了七个晚上,而且每一次,他都是一言不发地坐在巨石前,慢慢抽着烟袋:几袋烟过后,便拍一拍屁股走人,然而,即使是这样,他的行踪仍没有躲过其它店铺掌柜们的眼睛,古玩界每一个都是眼尖的主,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放在眼里。
第1章 离渊其人在线阅读
第1章 离渊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