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沉碧玉 作者:白眉煮酒
分卷阅读42
产自天竺。性苦辛,全株有剧毒,医治心病确实有效,只是药量十分难掌握。而太医院怕落下藏毒之名,非太医令一级,也不敢入方。一旦入方,必要上报皇帝,写入药案,存入卷宗,以备后查。”
萧韫曦沉默良久才道:“你可有方法检验糕点中是否含有甲子桃?”
徐谦道:“殿下有多少?一块恐怕不行。”
萧韫曦道:“一笼呢?”
徐谦慎重道:“我尽量。”
萧韫曦点头道:“我会派人将糕点送往你处,事关重大,务必查实。”
徐谦心道:“牵扯了官家暗斗,哪件事不重大。”只因有求于他,也只能尽心尽力。
闻静思担忧道:“徐大夫精于医道,太后是否有救?”
萧韫曦缓缓扭过头去,目光落在博古架中一支绘了寒梅傲雪的瓷瓶上。
徐谦见闻静思的双眼,包含了期待与惋惜,显得清透又真挚,一时竟不忍如实以告。支支吾吾了半刻才道:“以太后现状来看,定是少量久服,中毒已深。我虽有延命之法,也不过是一、二日的晨光。”
闻静思心中一惊,转眼去看萧韫曦。而萧韫曦似是早已知情,并无多大反应。
书房静谧,满室墨香。徐谦走了许久,萧韫曦仍怔怔地盯着瓷瓶出神。闻静思不敢打扰他,只静静地坐在一旁陪伴。屋外偶尔传来几声鸟叫,光影暗移,一捧雪从屋顶滑落,碎在地上,发出“噗”的响声。萧韫曦才缓缓回过神,疲惫万分地紧紧按着太阳穴道:“静思,他们是要断我羽翼啊!”
闻静思记忆中的萧三皇子,永远是胸有成竹,帷幄天下的自信神情,哪里像现状这样脆弱无依。不禁心中大恸,再也顾不得尊卑之礼,君子之仪,站到他身边,一把将他揽入怀中,心痛道:“殿下,我虽力薄,也愿为殿下出生入死。”
萧韫曦枕着单薄的胸膛,鼻间皆是闻静思身上清淡的香气,心中虽有无限柔情,也都被悲伤尽化开去。他闭上双眼,双手紧紧环抱着闻静思的腰身,心头无比清明,镇定道:“你放心,我有凌家,史家,卢家,河西范家,东海薛家。我不会输,我输不起!”
建昌四年,一月三十日,皇太后凌嫣在一场大雪中闭目长辞。萧佑安令举国治丧,大哀三日。太后遗体葬入先帝寝陵的那一日,萧佑安率后宫、皇子、公主、皇室宗亲着丧服送行。
萧韫曦双目赤红,素整的齐衰之下,双手紧紧捏着徐谦亲手送来的密信。竭力压抑的仇恨与怨毒,仍是透过双眼,如刀似剑般钉在了宗皇后与太子的背影上。心中重重起誓:“凡有所欠,十倍奉还!”
太后之死,给萧佑安的打击不可谓不重。他原本心中向道,这下更是一心沉浸在上面。甚至提前将吏部交付萧韫曦,自己则日日钻研长生不死药,连早朝都慢慢懈怠了。宗维乐见其成,进献了四方招揽的修道名士,在宫中飞天阁陪萧佑安日日炼丹,配制五石散。朝中大臣见此情景,纷纷集结上书,以萧韫曦已至弱冠为由,要求上亲王号。萧韫曦冷眼旁观,心知这些大臣下一步定是逼父皇令他离京,管理封地。
萧佑安虽醉心修道,儿子的事还是分出心来管上一管。
年中六月,萧佑安命钦天监择了吉日,给萧韫曦行了冠礼,又赐封宁王,画了殷州为封地。太后刚逝,一切礼仪从简,冠礼与封王虽不张扬奢靡,却也冗长繁复。一切均如萧韫曦所料,封王后不到半个月,就有朝臣陆陆续续递折,要么奏说:按制受封后的皇子必须离开皇宫,在京中另建府邸。要么是:亲王已有封地,宜尽快赴任,为君解忧。萧佑安面对这些来自宗党各家的声音,并不像以往,费力一一驳回。而是在早朝上,极其沉痛地道:“古人言‘父母在,不远游’。人在尽孝是应当,人去便急着出走,连丁忧也不遵守,如此怎符合朕的忠孝治国之道?诸位爱卿说得好‘按制遵循’,‘为君解忧’。请问诸卿,你们哪一位父母离世,不是自己上书停职三年,或因夺情请至亲替自己守孝三年,以求孝名?何以到了皇子这里,便是‘按制遵循’,封了王就要赶赴封地?”他这一番话,在情在理,将殿上一众上书的大臣说得哑口无言,不敢辩驳半句。萧佑安缓缓审视了一圈,目光回到立于太子身后的宁王身上,沉声道:“宁王年幼失母,全凭皇太后一手养大,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在京城守孝三年亦合情合理。”
宗维立于文臣之首,见皇帝坚定难移,虽有计谋可令萧韫曦离京,又怕自己名声有损,权衡再三之下,只有暂时放一放手。于是叩拜下去,三呼万岁。他一示弱,党羽也纷纷跟从。萧韫曦对身后众臣的顺服之声充耳不闻,目不斜视,直直盯着父皇背后的九龙皇座。他有名有誉,有权有财,只是能入得眼的,从来只有两件事物,不曾更改。
请离一事迅速平息,宁王府邸却修缮缓慢。萧韫曦以守陵便宜为由,择了日头搬到先帝的颐陵旁,一边处理来往公务,一边正正经经地麻衣粗服,茹素守孝,早晚抄经诵读,日月不改。长年驻守的仆役见他勤勤恳恳,言行如一,结合广传的求贤纳才,聪颖仁善之名,愈发对他敬畏,凡他所需,无一不照办。因而守陵虽清苦,萧韫曦在百姓中的声明却越来越好,呼声也越来越高。
闻静思日日乘月而来,踏星而归,与他同饮同食,同素衣,同诵经。看似安慰陪伴,实则一同守孝。他的到来,不仅给萧韫曦带来了各方民意,也给他清寂的生活带来一丝温婉之情。
十月底,宁王府终于修缮完毕。这座府邸与闻府一样由前朝王府改建而成,两府只相隔两条街。依着萧韫曦的意思,仅修缮了年久腐坏的地方,清理了池塘与花圃的泥草,打造了一批崭新的家具器物,其余并未有大的改动。户部拨下的银两尚余一半,被他按闻静思的意思,尽数划入维修禹州弁州河堤的款项,“市义”去了。
十一月初,秋高气爽,千里碧空,万物更替。宁王乔迁新府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京城,百姓早早起床,吃过早点,三五成群或蹲坐或靠立在宁王府周围,都想一睹这位新王的英姿,几乎将宽阔的街道给堵了个水泄不通。
巳时刚过半刻,街头就有百姓高声呼喊:“来了来了。”报讯声依次传递开去,果然不出片刻,萧韫曦白马当先,在侍卫的簇拥下,从街头缓缓行来。他身后事太监总管木逢春领着四个小太监,其后是十二个妙龄侍女,再后是杂役与侍卫押送装有衣衫、书画、玩器用物的大木箱,整整十车,前后近百人,浩浩荡荡地占据了一条街
分卷阅读42
-
分卷阅读42
产自天竺。性苦辛,全株有剧毒,医治心病确实有效,只是药量十分难掌握。而太医院怕落下藏毒之名,非太医令一级,也不敢入方。一旦入方,必要上报皇帝,写入药案,存入卷宗,以备后查。”
萧韫曦沉默良久才道:“你可有方法检验糕点中是否含有甲子桃?”
徐谦道:“殿下有多少?一块恐怕不行。”
萧韫曦道:“一笼呢?”
徐谦慎重道:“我尽量。”
萧韫曦点头道:“我会派人将糕点送往你处,事关重大,务必查实。”
徐谦心道:“牵扯了官家暗斗,哪件事不重大。”只因有求于他,也只能尽心尽力。
闻静思担忧道:“徐大夫精于医道,太后是否有救?”
萧韫曦缓缓扭过头去,目光落在博古架中一支绘了寒梅傲雪的瓷瓶上。
徐谦见闻静思的双眼,包含了期待与惋惜,显得清透又真挚,一时竟不忍如实以告。支支吾吾了半刻才道:“以太后现状来看,定是少量久服,中毒已深。我虽有延命之法,也不过是一、二日的晨光。”
闻静思心中一惊,转眼去看萧韫曦。而萧韫曦似是早已知情,并无多大反应。
书房静谧,满室墨香。徐谦走了许久,萧韫曦仍怔怔地盯着瓷瓶出神。闻静思不敢打扰他,只静静地坐在一旁陪伴。屋外偶尔传来几声鸟叫,光影暗移,一捧雪从屋顶滑落,碎在地上,发出“噗”的响声。萧韫曦才缓缓回过神,疲惫万分地紧紧按着太阳穴道:“静思,他们是要断我羽翼啊!”
闻静思记忆中的萧三皇子,永远是胸有成竹,帷幄天下的自信神情,哪里像现状这样脆弱无依。不禁心中大恸,再也顾不得尊卑之礼,君子之仪,站到他身边,一把将他揽入怀中,心痛道:“殿下,我虽力薄,也愿为殿下出生入死。”
萧韫曦枕着单薄的胸膛,鼻间皆是闻静思身上清淡的香气,心中虽有无限柔情,也都被悲伤尽化开去。他闭上双眼,双手紧紧环抱着闻静思的腰身,心头无比清明,镇定道:“你放心,我有凌家,史家,卢家,河西范家,东海薛家。我不会输,我输不起!”
建昌四年,一月三十日,皇太后凌嫣在一场大雪中闭目长辞。萧佑安令举国治丧,大哀三日。太后遗体葬入先帝寝陵的那一日,萧佑安率后宫、皇子、公主、皇室宗亲着丧服送行。
萧韫曦双目赤红,素整的齐衰之下,双手紧紧捏着徐谦亲手送来的密信。竭力压抑的仇恨与怨毒,仍是透过双眼,如刀似剑般钉在了宗皇后与太子的背影上。心中重重起誓:“凡有所欠,十倍奉还!”
太后之死,给萧佑安的打击不可谓不重。他原本心中向道,这下更是一心沉浸在上面。甚至提前将吏部交付萧韫曦,自己则日日钻研长生不死药,连早朝都慢慢懈怠了。宗维乐见其成,进献了四方招揽的修道名士,在宫中飞天阁陪萧佑安日日炼丹,配制五石散。朝中大臣见此情景,纷纷集结上书,以萧韫曦已至弱冠为由,要求上亲王号。萧韫曦冷眼旁观,心知这些大臣下一步定是逼父皇令他离京,管理封地。
萧佑安虽醉心修道,儿子的事还是分出心来管上一管。
年中六月,萧佑安命钦天监择了吉日,给萧韫曦行了冠礼,又赐封宁王,画了殷州为封地。太后刚逝,一切礼仪从简,冠礼与封王虽不张扬奢靡,却也冗长繁复。一切均如萧韫曦所料,封王后不到半个月,就有朝臣陆陆续续递折,要么奏说:按制受封后的皇子必须离开皇宫,在京中另建府邸。要么是:亲王已有封地,宜尽快赴任,为君解忧。萧佑安面对这些来自宗党各家的声音,并不像以往,费力一一驳回。而是在早朝上,极其沉痛地道:“古人言‘父母在,不远游’。人在尽孝是应当,人去便急着出走,连丁忧也不遵守,如此怎符合朕的忠孝治国之道?诸位爱卿说得好‘按制遵循’,‘为君解忧’。请问诸卿,你们哪一位父母离世,不是自己上书停职三年,或因夺情请至亲替自己守孝三年,以求孝名?何以到了皇子这里,便是‘按制遵循’,封了王就要赶赴封地?”他这一番话,在情在理,将殿上一众上书的大臣说得哑口无言,不敢辩驳半句。萧佑安缓缓审视了一圈,目光回到立于太子身后的宁王身上,沉声道:“宁王年幼失母,全凭皇太后一手养大,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在京城守孝三年亦合情合理。”
宗维立于文臣之首,见皇帝坚定难移,虽有计谋可令萧韫曦离京,又怕自己名声有损,权衡再三之下,只有暂时放一放手。于是叩拜下去,三呼万岁。他一示弱,党羽也纷纷跟从。萧韫曦对身后众臣的顺服之声充耳不闻,目不斜视,直直盯着父皇背后的九龙皇座。他有名有誉,有权有财,只是能入得眼的,从来只有两件事物,不曾更改。
请离一事迅速平息,宁王府邸却修缮缓慢。萧韫曦以守陵便宜为由,择了日头搬到先帝的颐陵旁,一边处理来往公务,一边正正经经地麻衣粗服,茹素守孝,早晚抄经诵读,日月不改。长年驻守的仆役见他勤勤恳恳,言行如一,结合广传的求贤纳才,聪颖仁善之名,愈发对他敬畏,凡他所需,无一不照办。因而守陵虽清苦,萧韫曦在百姓中的声明却越来越好,呼声也越来越高。
闻静思日日乘月而来,踏星而归,与他同饮同食,同素衣,同诵经。看似安慰陪伴,实则一同守孝。他的到来,不仅给萧韫曦带来了各方民意,也给他清寂的生活带来一丝温婉之情。
十月底,宁王府终于修缮完毕。这座府邸与闻府一样由前朝王府改建而成,两府只相隔两条街。依着萧韫曦的意思,仅修缮了年久腐坏的地方,清理了池塘与花圃的泥草,打造了一批崭新的家具器物,其余并未有大的改动。户部拨下的银两尚余一半,被他按闻静思的意思,尽数划入维修禹州弁州河堤的款项,“市义”去了。
十一月初,秋高气爽,千里碧空,万物更替。宁王乔迁新府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京城,百姓早早起床,吃过早点,三五成群或蹲坐或靠立在宁王府周围,都想一睹这位新王的英姿,几乎将宽阔的街道给堵了个水泄不通。
巳时刚过半刻,街头就有百姓高声呼喊:“来了来了。”报讯声依次传递开去,果然不出片刻,萧韫曦白马当先,在侍卫的簇拥下,从街头缓缓行来。他身后事太监总管木逢春领着四个小太监,其后是十二个妙龄侍女,再后是杂役与侍卫押送装有衣衫、书画、玩器用物的大木箱,整整十车,前后近百人,浩浩荡荡地占据了一条街
分卷阅读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