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纪事(H) 作者:非言非默
分卷阅读105
了点什么,便和那采石斋的主人商量后决定在这屏风上用上好红珊瑚嵌上“万寿无疆”四个字。采石斋做这行,店里面很有些能工巧匠,很快议定了嵌哪里怎么嵌用何种规格的红珊瑚镶嵌,到最后作价时发现整个屏风还没嵌那四个字所用的红珊瑚贵重。
定好了十天后来取货的约定,卫衍也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又顺便各处逛了逛才回府去。
卫衍如今虽已封侯,却还是住在父母的宅子里。
他的长兄卫泽在云城之战中骁勇善战军功赫赫,皇帝战后分封功臣的时候,封了个“忠义侯”的爵位,官拜参将,隶属西南大营,另赐了宅子开府建制。
卫衍这三年随驾在侧,主要是负责皇帝的安全防务,虽没有沙场杀敌之功,但夷国屡有高手潜入云城意图刺驾,妄图借皇帝的死亡来扭转战局。皇帝的安全不容有失,他的责任也可谓是重中之重。他属下的近卫营众属曾多次挫败这些潜入的夷贼,皇帝论功行赏的时候当然也少不了他们的份。皇帝班师回朝后近卫营随驾众人皆有丰厚封赏,卫衍更是因此被封“永宁侯”,升任近卫营副统领,母亲柳氏加封二品诰命夫人,另赐下财物无数。
皇帝对卫衍的封赏不可谓不丰厚,奇怪的是封爵后却没有赐宅开府,也不知是忘了还是故意为之。卫家人接了这道封赏的圣旨后,研究了很久也没摸清皇帝的意图。若是皇帝忘了卫家自然可以自置宅子为卫衍开府,但是若是皇帝是故意为之的话,如果逆着皇帝的意思行事就怕会大大的不好。
卫老侯爷如今虽已告老辞官,但是这爵位还是可传之子孙的,所以算上卫老侯爷的爵位,卫家如今一门三侯,其他子辈也各有官职,可谓荣宠至极致。
不过凡事未雨绸缪总是不嫌多,卫老侯爷对着这道有违常理的封赏旨意思虑良久,还是决定一动不如一静,在皇帝的意图没摸清之前还是谨慎为好。
卫家如今这般势盛,虽然是皇帝多年来的有意栽培提拔,只是此一时彼一时,怕就怕现在卫家如此势盛会让皇帝有别的想法。而且长子年后还要去领军,军权不比其他的权力,很容易就会犯到皇帝的忌讳。幼子虽然御前得宠,但是这恩宠的由来却有着种种无法诉说的苦衷,再说幼子如今已过而立之年,这恩宠怕也是维持不了几天。
卫老侯爷想到这里,便谆谆教诲家中诸人,从今往后行事须更加小心谨慎方可,凡事切忌招摇出头,韬光养晦才是长盛之策,当然府中的下人更是要严加管束,切不可让他们在外面用主家的名头惹事。
老父既然发了话,卫衍自然是老老实实地继续窝在父母府里。
以卫衍的性子,家里万事都有人打理得好好的舒舒服服的窝着也没什么不好,再说实际上他在皇宫里面住的日子比在家里还要多,所以就算皇帝没有赐宅开府,他也没多大想法。
但是,其他人却不作如是想。封爵以后没有开府总是让人有些别的想法,加上卫衍的听力又好,便让他听到了好些不想听到的话,再加上老父的教诲,以至于现在给皇帝置办份贡品也是要小心翼翼。这寿礼,厚了会遭非议,薄了要被指责,如何不过不失就很考验他的能力了。
幸好这三年在外,好多事须自己打理,让卫衍在人情处事方面也稍许有了些长进,好歹尽力将这事办了下来。
景帝回朝以后就被政事缠身,再加上在外的这几年卫衍行事越发稳重,对着外人很有些干练的唬人模样,以至于过了好久他才发现卫衍的异样。毕竟,稳重和小心谨慎、循规蹈矩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若不是枕边人,若不是卫衍在他面前还装不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派,他大概会被蒙蔽更久呢。
卫衍肯在外面稳重处事,行事前用他的稻草脑袋多考虑几遍再做,这样的好事景帝是很欢迎的。但是若卫衍在他面前也稳重起来,凡事要考虑再三才出口,做什么都小心翼翼地就怕一不小心会犯到他的忌讳,这就让他极其不悦起来。
说实话在云城的那三年,殚精竭虑,很是辛苦。不过当时外敌在前,云城里面又经常有夷贼闯入,卫衍忙于巡防守护,根本就没空和他闹些有的没的,偶尔闲下来也会乖乖陪在他的身边,虽然因为御驾在外,一切仪仗从简,很难做到严密隔离,亲热很不方便,常常做到一半因卫衍发现有人靠近而草草了事,但是景帝却觉得这日子过得比任何时候还要舒服。
可是,一回到京城,一切好像又回到从前。不,比从前还不如。至少以前,卫衍不会在说话前想了又想再开口,也不会明明满腹心事还要装作没事的样子。
“卫衍,朕不是你肚中的蛔虫,猜不到你在想些什么。你有心事要对朕说知道吗?”景帝想不出自己做了什么要让他忌惮到这个地步,实在是对这个样子的他非常无奈。对这个人打又舍不得,骂也舍不得,只能哄着让他开口。
“臣没事。”卫衍在皇帝胸前靠了靠,努力想要搪塞过去。
他担心的事,怎么能对皇帝明言?难道他要问皇帝是否在忌惮他卫家权势过盛,所以才对他封爵以后没有开府之令吗?这种问题,除非真的是脑袋被驴踢了,否则的话怎么也不会问出口来吧。
66
卫衍那里问不出话来,景帝只能自己想办法去查明他到底在担忧些什么。
其实早在“燕山听涛图”事件后,景帝就在卫衍身边放了一群人,派人过去的那日便实打实地对他明说了是要让人看着他不准他胡乱行事,所以但凡卫衍做了点什么事情,景帝总是会很快收到密报。
当下他把前段时间收到的密报拿出来全部翻了一遍。密报是从回京后重新开始的。云城那三年他们基本上都在一起没有汇报的必要。
卫衍回京后做的事情都琐碎无比,景帝拿着密报一桩桩琢磨过去,费了半天功夫,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最后他的目光停在报告卫衍去采石斋的那一页上,上面记录了卫衍那日在采石斋里先看了什么后看了什么最后定下了什么。
卫衍最后定下的那架屏风万寿节过后就摆在了昭仁殿景帝日常办公的地方,也就是此时他待的地方。虽然景帝私下曾对卫衍的品位表示了万分鄙夷,但是这不影响他每每在披阅奏折的间隙抬头看到那架屏风时良好的心情。
“采石斋么?”景帝眯眼望着那架屏风,手指在案面上敲了敲沉吟起来。
分卷阅读105
-
分卷阅读105
了点什么,便和那采石斋的主人商量后决定在这屏风上用上好红珊瑚嵌上“万寿无疆”四个字。采石斋做这行,店里面很有些能工巧匠,很快议定了嵌哪里怎么嵌用何种规格的红珊瑚镶嵌,到最后作价时发现整个屏风还没嵌那四个字所用的红珊瑚贵重。
定好了十天后来取货的约定,卫衍也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又顺便各处逛了逛才回府去。
卫衍如今虽已封侯,却还是住在父母的宅子里。
他的长兄卫泽在云城之战中骁勇善战军功赫赫,皇帝战后分封功臣的时候,封了个“忠义侯”的爵位,官拜参将,隶属西南大营,另赐了宅子开府建制。
卫衍这三年随驾在侧,主要是负责皇帝的安全防务,虽没有沙场杀敌之功,但夷国屡有高手潜入云城意图刺驾,妄图借皇帝的死亡来扭转战局。皇帝的安全不容有失,他的责任也可谓是重中之重。他属下的近卫营众属曾多次挫败这些潜入的夷贼,皇帝论功行赏的时候当然也少不了他们的份。皇帝班师回朝后近卫营随驾众人皆有丰厚封赏,卫衍更是因此被封“永宁侯”,升任近卫营副统领,母亲柳氏加封二品诰命夫人,另赐下财物无数。
皇帝对卫衍的封赏不可谓不丰厚,奇怪的是封爵后却没有赐宅开府,也不知是忘了还是故意为之。卫家人接了这道封赏的圣旨后,研究了很久也没摸清皇帝的意图。若是皇帝忘了卫家自然可以自置宅子为卫衍开府,但是若是皇帝是故意为之的话,如果逆着皇帝的意思行事就怕会大大的不好。
卫老侯爷如今虽已告老辞官,但是这爵位还是可传之子孙的,所以算上卫老侯爷的爵位,卫家如今一门三侯,其他子辈也各有官职,可谓荣宠至极致。
不过凡事未雨绸缪总是不嫌多,卫老侯爷对着这道有违常理的封赏旨意思虑良久,还是决定一动不如一静,在皇帝的意图没摸清之前还是谨慎为好。
卫家如今这般势盛,虽然是皇帝多年来的有意栽培提拔,只是此一时彼一时,怕就怕现在卫家如此势盛会让皇帝有别的想法。而且长子年后还要去领军,军权不比其他的权力,很容易就会犯到皇帝的忌讳。幼子虽然御前得宠,但是这恩宠的由来却有着种种无法诉说的苦衷,再说幼子如今已过而立之年,这恩宠怕也是维持不了几天。
卫老侯爷想到这里,便谆谆教诲家中诸人,从今往后行事须更加小心谨慎方可,凡事切忌招摇出头,韬光养晦才是长盛之策,当然府中的下人更是要严加管束,切不可让他们在外面用主家的名头惹事。
老父既然发了话,卫衍自然是老老实实地继续窝在父母府里。
以卫衍的性子,家里万事都有人打理得好好的舒舒服服的窝着也没什么不好,再说实际上他在皇宫里面住的日子比在家里还要多,所以就算皇帝没有赐宅开府,他也没多大想法。
但是,其他人却不作如是想。封爵以后没有开府总是让人有些别的想法,加上卫衍的听力又好,便让他听到了好些不想听到的话,再加上老父的教诲,以至于现在给皇帝置办份贡品也是要小心翼翼。这寿礼,厚了会遭非议,薄了要被指责,如何不过不失就很考验他的能力了。
幸好这三年在外,好多事须自己打理,让卫衍在人情处事方面也稍许有了些长进,好歹尽力将这事办了下来。
景帝回朝以后就被政事缠身,再加上在外的这几年卫衍行事越发稳重,对着外人很有些干练的唬人模样,以至于过了好久他才发现卫衍的异样。毕竟,稳重和小心谨慎、循规蹈矩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若不是枕边人,若不是卫衍在他面前还装不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派,他大概会被蒙蔽更久呢。
卫衍肯在外面稳重处事,行事前用他的稻草脑袋多考虑几遍再做,这样的好事景帝是很欢迎的。但是若卫衍在他面前也稳重起来,凡事要考虑再三才出口,做什么都小心翼翼地就怕一不小心会犯到他的忌讳,这就让他极其不悦起来。
说实话在云城的那三年,殚精竭虑,很是辛苦。不过当时外敌在前,云城里面又经常有夷贼闯入,卫衍忙于巡防守护,根本就没空和他闹些有的没的,偶尔闲下来也会乖乖陪在他的身边,虽然因为御驾在外,一切仪仗从简,很难做到严密隔离,亲热很不方便,常常做到一半因卫衍发现有人靠近而草草了事,但是景帝却觉得这日子过得比任何时候还要舒服。
可是,一回到京城,一切好像又回到从前。不,比从前还不如。至少以前,卫衍不会在说话前想了又想再开口,也不会明明满腹心事还要装作没事的样子。
“卫衍,朕不是你肚中的蛔虫,猜不到你在想些什么。你有心事要对朕说知道吗?”景帝想不出自己做了什么要让他忌惮到这个地步,实在是对这个样子的他非常无奈。对这个人打又舍不得,骂也舍不得,只能哄着让他开口。
“臣没事。”卫衍在皇帝胸前靠了靠,努力想要搪塞过去。
他担心的事,怎么能对皇帝明言?难道他要问皇帝是否在忌惮他卫家权势过盛,所以才对他封爵以后没有开府之令吗?这种问题,除非真的是脑袋被驴踢了,否则的话怎么也不会问出口来吧。
66
卫衍那里问不出话来,景帝只能自己想办法去查明他到底在担忧些什么。
其实早在“燕山听涛图”事件后,景帝就在卫衍身边放了一群人,派人过去的那日便实打实地对他明说了是要让人看着他不准他胡乱行事,所以但凡卫衍做了点什么事情,景帝总是会很快收到密报。
当下他把前段时间收到的密报拿出来全部翻了一遍。密报是从回京后重新开始的。云城那三年他们基本上都在一起没有汇报的必要。
卫衍回京后做的事情都琐碎无比,景帝拿着密报一桩桩琢磨过去,费了半天功夫,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最后他的目光停在报告卫衍去采石斋的那一页上,上面记录了卫衍那日在采石斋里先看了什么后看了什么最后定下了什么。
卫衍最后定下的那架屏风万寿节过后就摆在了昭仁殿景帝日常办公的地方,也就是此时他待的地方。虽然景帝私下曾对卫衍的品位表示了万分鄙夷,但是这不影响他每每在披阅奏折的间隙抬头看到那架屏风时良好的心情。
“采石斋么?”景帝眯眼望着那架屏风,手指在案面上敲了敲沉吟起来。
分卷阅读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