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 作者:若花辞树

    分卷阅读65

    衣锦还乡,同家人作别后,抬头看了看天气,又深深望了眼长安的方向,叹道:“此去凶险,不知是否还有重返故都的一日。”

    携子女来送行的夫人刘氏,深明大义:“君且去,居庙堂,处江湖,一心为国,但求问心无愧。”

    李君羡微笑,叮嘱子女好生侍奉母亲,便要登车,高阳是这时候来的。

    “将军且慢!”

    不远扬起漫天尘土,一群人马由远而近,喊话的正是打头的一个精明强干的男子。

    李君羡眯了眯眼,踩上车辕的脚收了回来,负手站在车旁。

    人马靠近,喊话的男子郑重递上拜帖,恭敬道:“我家主人来的莽撞匆忙,然礼不可废,望明公勿怪。”

    竟呼他一落魄武人为明公,如此礼遇。李君羡眸光中略带诧异,客客气气地接过拜帖,翻开看了一眼,便吃了一惊,万没想到来的是这位,忙朝前方施了一礼:“殿下驾临,臣当拜迎。”

    高阳笑着上前,她今日缓带轻裘,手中拎一条金鞭,做了贵公子打扮,李君羡本以为是哪家郎君受命送行,不曾想竟是公主亲自来了。

    他简单的青衫纱巾,与那年洛阳宫前威武严肃,固守岗位的大将军截然不同,高阳扶起他,仔细看了看,道:“幸好赶上了,不然就要追悔莫及了。”

    世上最珍贵的便是雪中送炭,李君羡感怀道:“臣何德何能。”又担忧:“殿下此来,陛下可知否?若殿下为臣牵连,臣万死难辞。”

    真是个厚道人。高阳笑了笑,道:“怕什么?陛下能拿我如何?将军何须担忧?”如此胸有成竹,倒让李君羡宽心了。

    送行岂能无酒,高阳特带了一坛佳酿,亲自为在场众人皆满上:“这酒是长孙皇后故去那年孤亲手埋在立政殿,那时不知会与谁人共饮,今日始知烈酒赠英豪。”

    她这一席话说的极伤感,李家幼女忍不住泪沾衣襟。

    李君羡的罪名定的匆忙而模糊,一看便知是翻身无望,京中亲朋皆避之不及,即便要送行,也是昨日匆匆往府里送了程仪,并无人敢在今日露面。李君羡感慨良多,本以为要黯然而走,不想竟有如此深情厚谊。

    他事君至忠,朋友至信,多年下来,从未有过一丝差错,若说过错,便是当年他最先追随的主公是王世充而非当今,以致同样战功赫赫,他却久居人下。即便如此,他也不过叹命运弄人罢了,尽忠职守,从未有过一丝怨怼,可如今,逐他出京,却连一个像样的罪名都未曾给。

    看出他眼中挣扎的愤懑,高阳如何能不知他想的什么?李君羡的前半生,她了解的清清楚楚,当即便道:“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君何须妄自菲薄。君之忠义,我深知之。”

    单听前句,李君羡已是惊讶,猛然望向高阳,到后一句更是感动不已,他见公主不过一面,便是当年洛阳宫硬拦了她出行,却未曾料到公主竟记他至今。

    高阳微微一笑,高举酒杯:“今日一别,相逢不知何时,满饮此杯,望君一路顺风,前程似锦。”

    无人推辞,即便不会饮酒的李家小女儿都咽下了这辛辣的烈酒。李君羡看着妻儿,嘴唇动了动,终究是没向高阳说出他的请求。

    高阳岂有不知的,却未露分毫,李君羡深深一拜:“时候不早,就此别过,殿下这番情义,臣必不敢忘。”

    高阳微一点头:“孤便在这长安,静候君归。”

    李君羡只一笑,转身登车。

    车马绝尘而去。

    李家子孙皆弯腰作揖,直到车马看不到,才直起身来。

    ☆、第四十六章

    送行之后,一群人回城。

    高阳同李家家眷顺路,便同行了。

    至城中,高阳遣长史去作别,刘氏还礼,谢过高阳公主大义。李君羡临行欲言又止的无非是欲请公主代为回护他的家眷,只是二人实在无交情,他开不了这个口。

    高阳对长史道:“你在宫外看护着李将军的亲眷,若有人欺上门,便打出去,无需客气。平日勿上门打搅。”

    长史恭声道:“诺。”迟疑了一下,又问:“若是无人打扰,岂不是白费了殿下这番好意。”释放善意不让对方知道有什么用?

    高阳一哂:“孤岂是施恩图报之辈。”

    长史羞愧,正欲赞一句“殿下高洁”,就听高阳又道:“放心,李将军这般正直的人,必有小人上门相欺。”

    长史:“……殿下远见。”高洁二字实在无法违心说出口。

    高阳又想起一事:“裴守约举明经,如今正跟着苏定方将军学习兵法,你代我送一份贺礼去,不必贵重,显出心意就好。”

    裴仁基之子?长史一凛,郑重道:“臣明白。”长史既为长史,主理一府外事,自然明白如何与世家子打交道。

    有了帮手就是好。高阳笑眯眯的,又吩咐:“陛下诞辰快到了,莫忘了写贺表。”皇帝和东宫生辰,大臣宗亲都要上表祝寿,极尽骈俪文采。有了长史,她便不亲自动手了,到时誊录一遍就是。

    长史:“……诺。”

    压迫完了长史,殿下便愉快的回宫了,打马入玄武门,戍卫的将军已不是李君羡,高阳不由想到那年洛阳大雨,她拿着已逾期的手令欲出宫,那位忠直的将军必要亲眼看过手令方肯放行,最后逼得她不得不从另一门出。

    高阳摇了摇头,时光荏苒,当时她便有心将李君羡收为己用,这些年一直等着这个时机,等他落难,她施以援手,让他承她的恩情,而后为她驱使。

    跟着陛下打天下的众人都已老去,文臣武将,后起之秀不断,余下的几个,并不好驱使,提拔新人,她已外放了几个亲信出去,也有任知古这样满腹经纶满腹谋略只欠一个时机的人,满城青年才俊她通过各家女眷,也在逐渐交好。可是要等他们挣扎出来,还要太久,过几年便是皇位更迭,她无意过早显露锋芒,但也不能毫无所依。

    她本来考虑过李世勣,可惜此人虽已身居高位,言语也比李君羡有分量,为人却外方内圆,总爱看风头行事,狡猾得很。这样的人可动之以利,动之以势,唯独不值得以诚相待。不如求一个人品正直,肯忠心追随的,如此想来,李君羡倒成了不二人选。

    入大内,不可纵马。

    高阳从马上跃下,拎着条金鞭,心神散漫、形态疏懒地往内宫走去。

    经过苑囿,忽见前方武媚娘领着一群宫婢朝这边走来。

    这个时辰,她要去哪儿?高阳缓缓的慢下步子。那一群宫婢走近了,只见她们手中皆捧着宝盒,里面盛着一匣匣赏赐之物。

    武媚娘见了高阳,倒是愣了愣,先见过礼,而后笑道:“险些没认出来殿下来。”

    分卷阅读65

    -

章节目录

重生之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若花辞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若花辞树并收藏重生之大唐最新章节